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9 01:04:00
1.內容注釋,即關于文章內容的注釋。該注釋若較短,兩行字以內時,置于文中,用
括號括起;若較長,超出兩行字時,置于頁下,注號采用帶圈的數字即①、②、③等。
2.參考文獻注釋,其對象包括文中被引用的文獻和文中未被引用的文獻兩種。前者分為“文中提示”和“文后全稱”兩個部分。
3.“文中提示”,指一段引文后加括號,括號中注明所引文獻的作者姓名、發表年份或頁碼等,提示讀者按作者姓名、發表年份等到文后去查找詳細的引文出處。其中:(1)注作者姓名時,中國作者的姓名全部注出,外國作者的姓名只注出姓,名省略。(2)若引文前已明確標出中國作者姓名或外國作者姓氏,括號中可不再重復,只注發表年份或頁碼。(3)引文前若標明的是外國作者姓名的全稱,則括號中須標出姓氏,因為文后參考文獻注釋是按姓氏排列的。(4)若引文前用的是外國作者的中譯姓氏,而參考文獻注釋用的是原文,則括號中要注明原文姓氏。(5)有些文獻,如《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作者姓名已出現在文獻名稱中,則通常不再注作者姓名,而是直接注文獻名稱;當引文出處為報紙時,如引自《參考消息》,亦注報紙名稱。(6)若同一作者只引一種文獻時,發表年份可省略;若引兩種以上不同年份的文獻時,則要注明不同年份以示區別。
4.“文后全稱”,指完整的引文出處,放在文章末尾,冠以“參考文獻”標題。編排規則如下: (1)中文注釋與外文注釋分開,中文在上,外文在下。盡可能不采用中外文混合的注釋。若參考文獻為外文文獻,注釋最好也采用外文形式。( 2)每條注釋內部各成分之間的前后順序:a.首先是作者姓名。外國作者的姓名通常是姓在名后,須作調整,將姓提到名前,姓與名之間用逗號隔開。b.然后是發表年份。如果同一作者有幾種不同年份發表的文獻,將這些文獻都集中于同一作者姓名下,按時間先后標出不同年份;如果同一年份中又有幾種文獻,則在年份后按時間先后加a、b、c等字母以示區別。c.再后是文獻名稱。中文注釋的文章、著作和刊物均加書名號即《》,外文注釋的文章一般加雙引號即“”,著作和刊物用斜體字。d.最后是出版地點和出版公司。(3)若文獻的作者姓名已出現在文獻名稱中,為減少重復,一般不再標出作者姓名,而是直接將文獻名稱提前,此時發表年份就移到文獻名稱之后。(4)每條注釋之間的上下順序:中文注釋按作者姓氏、文獻名稱或機構名稱(當作者署名為機構時)等的第一個字的第一個漢語拼音字母,以詞典式順序即A ——Z順序編排;外文注釋按作者姓氏或文獻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以A——Z順序編排。
5.文中未被引用的文獻,與文中被引用的文獻混合編排,規則相同。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