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9 03:04:03
1. 來稿要求和注意事項:來稿不得一稿多投(凡以其他文種形式在任何刊物上正式發表過的論文不得再投我刊,不得將來稿或部分內容同時投其他刊物),不得涉及國家機密。
1.1 來稿應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條理清晰,文字精練,圖表規范。
1.2 來稿必須包括(按順序):
中文稿:中文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300字內),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英文摘要項目[題目,作者(漢語拼音,姓前名后),單位,摘要(450單詞內),相應關鍵詞(3~8個)],正文,參考文獻。
英文稿:英文題名,作者姓名(姓前名后),作者單位,摘要(450單詞內),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中文摘要項目[題目,作者,單位,摘要(300字內),相應關鍵詞(3~8個)],正文,參考文獻。
1.3 圖與表
圖和表應具有自明性,放在正文相應位置。圖要精選,不超過8幅(簡報不超過4幅),要大小適中,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務必清晰(合適尺寸的600 dpi的tif格式圖,或可以編輯的矢量圖)。圖號和圖題(中文稿,中英文對照)放圖下;如有圖注,放于圖題上方;坐標圖的標目由物理量的名稱或符號和相應的單位符號組成,物理量的符號用斜體字母,單位符號用正體字母,量和單位以比值形式表示,例如l/A、P/Pa。標目應與被標注的坐標軸平行,居中排在坐標軸與標值的外側。表不超過5個。為使表的結構簡潔,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虛線;表號和表題(中文稿,中英文對照)放于表格上方;若表中數據單位都相同,可統一寫在表頂線上右側。若有注釋或說明,寫在表底線下左側。表中重復出現的文字或數據,不可用“同前”或“同左”等表示,必須全部重復寫出。
1.4 參考文獻
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時,務請按《著作權法》中有關規定指明其出處。由引用引發的一切著作權責任由作者自負。
參考文獻的著錄遵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我刊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用[1],[2],……在引用處的右上角標注。引用單篇文獻時,序號置于方括號中;同一處引用多篇文獻時,應將各篇文獻的序號在方括號內全部列出,各序號間用逗號“,”分隔。如遇連續序號,起訖序號用短橫線“-”連接。多次引用同一文獻時,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專著、連續出版物、論文集、學位論文、專利及電子文獻著錄格式(含標點符號)如下:
專著:[標引項順序號]作者.書名[M].版本(第1版不標注).出版城市: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DOI.
連續出版物:[標引項順序號]作者.論文題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縮寫,縮寫后首字母大寫,并省略縮寫點“.”),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DOI.
論文集:[標引項順序號]作者.論文題名[C]//編者.論文集名:其他題名信息.出版城市(或者會議城市):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頁碼.DOI.
學位論文:[標引項順序號]作者.學位論文題名[D].城市:論文保存單位,年份.DOI.
專利:[標引項順序號]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號[P/文獻載體標識].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引用日期].獲得和訪問路徑.DOI.
電子文獻:[標引項順序號]作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志/OL].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DOI.
文獻類型和標識代碼:普通圖書 M,會議錄 C,匯編 G,報紙 N,期刊 J,學位論文 D,報告 R,標準 S,專利 P,數據庫 DB,計算機程序 CP,電子公告 EB,檔案 A。
電子資源載體和標識代碼:聯機網絡(online)OL。
注意:作者不超過3個時,全部照錄;超過3個時,著錄前3個作者,后加“,等.”或“,et al.”;英文姓名,姓前名后,姓首字母大寫,名縮寫(不加縮寫點“.”)。
1.5 量和單位:物理量和單位的符號要采用國家標準。
1.6 基金項目:有基金資助的論文請在文稿首頁地腳位置注明基金或項目的類別名稱、資助機構和批準編號。
1.7 在線投稿:請登錄我刊網址 http://journal.ucas.ac.cn 在線投稿。所有署名作者均須在系統中實名注冊(請勿重復注冊),注冊時請按要求填寫相關信息:姓名、身份證號碼、Email地址(單位實名注冊的電子郵箱,原則上不受理QQ郵箱投稿)、學歷、學位、職務、職稱、工作單位全名、郵編、通信地址、聯系電話(手機號碼)等真實信息。投稿時,可提供1~3名同行評審專家的名單,為編輯部客觀、公正地選擇審稿人提供參考。
1.8 稿件處理: 如稿件通過“初審”,本刊將要求作者填寫“作者答復表(Reply Form)”和“署名作者簽名表(Signature Form)”。編輯部收到填寫完整的兩表后,方可送外審。送審后,不得要求增減作者或變更次序。
1.9 流程時間約定:請作者嚴格遵守流程中各環節的時間約定,務必在有效時間內完成作者答復表和署名作者簽名表(7天)、稿件修改(30天)、稿件重大修改(60天),如在規定時間內未收到紙質版兩表或者修改稿,將按自動撤稿處理。清樣校訂5天,作者對清樣稿不能作大量的文字改動。
自作者寄出紙質版作者答復表和署名作者簽名表后90天內未收到本刊編輯部的任何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稿件。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