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8 19:04:26
作者投稿請遵照以下標注格式。
(一)非連續出版物
1.普通圖書
(1)著作標注順序:責任者/著作名/譯者/出版年/頁碼
茅盾:《神話研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年,第14頁。
黑格爾:《邏輯學》(上卷),楊一之譯,商務印書館,1976年,第30—35頁。
(2)析出文獻標注順序:著者/析出篇名/文集編者/文集題名/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范文瀾:《論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的原因》,載《范文瀾歷史論文選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第41頁。
杜威·佛克馬:《走向新世界主義》,王寧、薛曉源編:《全球化與后殖民批評》,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第247—266頁。
2.古籍
(1)古籍一般應標注責任者/書名/卷次或責任者/篇名/部類名/卷次/版本
王夫之:《讀通鑒論》卷1。
楊時:《陸少卿墓志銘》,《龜山集》卷34,四庫全書本。
(2)常用古籍可不注編撰者和版本
《孟子·公孫丑上》。
《史記》卷87《李斯列傳》。
(二)連續出版物中析出文獻
1.期刊標注順序:著者/篇名/期刊名/年期
何齡修:《讀顧誠〈南明史〉》,《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3期。
2.報紙標注順序:著者/篇名/報紙名稱出版年月日
周揚:《三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人民日報》1979年5月7日。
(三)未刊文獻
標注順序:文獻標題(用雙引號,引用者自擬標題不用引號)/時間/藏所/編號
“傅良佐致國務院電”,1917年9月15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北洋檔案1011-5961。
(四)外文文獻
引證外文文獻,原則上應以該文種通行的引證標注為準。
引證外文文獻的標注方式:責任者(作者)名字在前(最好用縮寫),姓氏在后;析出文獻題名用正體,出版物名稱用斜體;文章題名用雙引號,所出出版物題名用斜體;引文在原書跨頁的,頁碼間用連接號(如“pp.3-4”),引文散見兩頁以上,頁碼間用逗號(如“pp.5,8,10”);注釋中純系英文,句末用英文句點,如中英文混用,句末用中文句號。如:
T. Basar, G. J. Olsder, Dynamic No cooperative Game Theo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2, p.123.
M. Polo,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Translated by W. Marsden,Hertfordshire: Cunberland House, 1997.
G. Daily, P. B. Ehrlich, “Population Extinction and the Biodiversity Crisis”, In C. Perrings, K. G. Maler and C. Jansson, (ed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5, pp. 45-56.
J. Rawls, “A Reconsideration of Public Reason”,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30, No.3 (1988), p.97.
參見Thomas Hurka, Virtue, Vice, and Valu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p.28。
(五)網頁和光盤文獻
標注順序:責任者/電子文獻出處[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如:
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系統工程的進展》,http://www. cajcd. edu. cn/pub/wml. txt/980810-2. html。
萬錦:《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DB/CD],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
四、圖標規范。文章正文中的表格、圖、等式以及尾注必須分別連續編號。 一級標題居中即可,無需編號,二級標題用(一)(二)(三)等,三級標題用1.、2.、3.等,四級標題用(1)、(2)、(3)等。表格的計數為:表1、表2等,表格標題放在表格的上方,圖的計數為圖一、圖二等,圖的標題放在圖的下方,均須標明數據來源。
五、文章一經發表,匯編權、翻譯權、印刷版和電子版的復制權、網絡傳播權和發行權即歸《學海》編輯部所有。論文發表后,將通過本刊微信公眾號、中國知網及其系列數據庫產品等進行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