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8 22:04:10
2021年,《圖書情報知識》對論文格式要求做了部分調整,主要包括:
(1)正文圖、表頭增加英文譯文;
(2)中文參考文獻增加英文譯文;
(3)被多次引用的同一文獻標注方式發生變化。
具體詳情請參見本網頁標紅內容以及“下載中心”的論文模板。
1投稿須知
《圖書情報知識》是國家一級學科“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綜合性學術期刊,以”關注公眾知識狀態,引領學科發展潮流”的宗旨,致力于學術自由與創新,發表圖書館學、情報學領域及與其密切相關領域的原創性學術成果。本刊采取同行專家匿名評審的審稿方式。投稿論文的字數要求在8000字以上,原則上不設上限。本刊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審稿費、版面費等費用。
2版權聲明
本刊所發表論文被中國知網、維普期刊資源整合服務平臺(維普數據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等全文收錄,同時在本刊官網上實行公開獲取(OA)方式,作者文章著作權使用費及稿酬本刊一次性給付。凡不愿入選數據庫或在本刊官網上進行OA的稿件,請在投稿時特別予以說明。
3學術規范
(1)論文須為作者原創成果,據實署名。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引證文獻須實事求是。
(2)遵守基本寫作、引文和注釋規范。
(3)本刊堅決抵制一稿多投、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提交論文須保證沒有被其他刊物受理評審或接受發表。
4形式要求
4.1論文結構順序
中文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城市、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分類號;英文標題;英文摘要、關鍵詞;正文;基金項目;通訊作者;作者簡介;參考文獻;作者貢獻說明;支撐數據。
4.2摘要格式
本刊采用結構性文摘,主要內容包括:目的/意義、研究設計/方法、結論/發現、創新/價值等內容,避免采用評論性和指示性的寫法。
4.3關鍵詞
關鍵詞的選擇應以最能代表文中核心內容、最為迅速、準確地搜索到該篇論文為原則,一般5-8個。
4.4分類號
采用《中圖法》分類號,請參照《中圖法》(第五版)。跨學科研究論文,需提供兩個分類號。
4.5序號格式
采用 1、1.1、1.1.1層級格式,原則上不超過三級標題。若級數較多不適宜做標題時,可用(1)(2)(3)和①、②、③區分。
4.6基金項目
基金項目以腳注形式標注于論文首頁,包括基金名稱、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基金數量至多兩個,且須與文章內容相關。
4.7通訊作者與其他作者簡介
要求以腳注形式于論文首頁明確標注通訊作者信息,包括姓名,開放研究者與貢獻者身份識別碼(ORCID,可通過http://iauthor.cn申請),學位,職稱,研究方向,E-mail。并由通訊作者負責稿件投稿過程中編輯部與作者溝通的一切問題,如稿件退修、審校、問題反饋等。其他作者簡介以腳注形式標注于論文首頁,包括姓名,ORCID,學位,職稱,研究方向,E-mail。
具體請參見“論文模板”(參見期刊網站首頁右則“下載中心”)。
5圖表規范
(1)文中圖表需與論文內容密切相關,每個圖表都應在文中有對應的說明,且在必不可少的情況下使用。
(2)圖表須標明序號、名稱,如圖1 ****,表1 *****。
(3)引用圖表,須在其下方注明出處;作者自行解決版權許可。
(4)圖表務必清晰。若圖表在Word文檔中顯示不清楚,投稿時須以附件形式提供原始圖表。
6引文標注方法
(1)引用文獻,須在文中以上標方式標注,并在文末參考文獻表中以順序編碼列出。文末參考文獻均須在正文中有所引用。示例如下:
……另一些則通過引經據典、整合不同知識資料來形成系統完整的回答內容,實現了知識的組合[1]。……
(2)同一處引用多篇文獻時,需在正文中將各篇文獻序號在方括號內全部列出,各序號間用逗號分隔。如遇連續序號,可標注起訖序號。示例如下:
2017年,兩位學者[5-6]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79屆ASIS&T年會進行詳細評述……
從知識本身屬性來看,根據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及其后的新經濟增長理論[19-21]……
(3)根據《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的相關規定,對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著作時,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對多次引用同一非著作類文獻時,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
(4)參考文獻中作者不超過3人的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外文用“,et al”。國外作者采用“姓+名縮寫”形式,姓取全稱首字母大寫在前、名以各部分首字母大寫縮寫在后,后面不帶點。
(5)外文文獻題名每個單詞首字母大寫(除定冠詞、介詞外)。
(6)外文文獻出處項每個單詞首字母大寫(除定冠詞、介詞外)。
(7)《圖書情報知識》在嚴格執行2015版國家標準(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同時,要求所有中文參考文獻均需加有英文譯文,即將參考文獻的中文部分同時譯成英文并用括弧接排在中文之后。英文翻譯須以參考文獻源的英文為準,切勿自行另譯。如果文獻源處沒有對應的英文,則需本著忠實原著的翻譯原則自行翻譯。
具體請參見“論文模板”(參見期刊網站首頁右則“下載中心”)。
7引文著錄格式
基本著錄要求如下:
(1)本刊引用文獻的標注方法和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參照執行國家標準GB/T 7714—2015;
(2)未發表的成果及個人交流通信不列入參考文獻,以腳注形式在當頁注釋說明;
(3)參考文獻出處的準確性由作者負責。
7.1期刊論文類
[1] 王世偉. 論智慧圖書館的三大特點[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38(6):22-28. (Wang Shiwei. On Three Main Features of the Smart Library[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012,38(6):22-28.)
[2] Hewitt J A. Technical Services in 1983[J]. Library Resource Services, 1984, 28(3):205-218.
[3] Schmitt M, Jaschke R. What Do Computer Scientists Tweet? Analyzing the Link-sharing Practice on Twitter[J]. PLoS One,2017,12(6):e0179630. (注:期刊論文原文不提供文章頁碼時,可參照本條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直接使用文章編號替代頁碼進行標注)
7.2專著(圖書)類
[4]曾建勛.知識鏈接及其服務研究[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67. (Zeng Jianxun. Knowledge Link and Its Service Research[M].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Press, 2012:67.)
[5] Tennant R. Managing the Digital Library[M]. New York: Reed Press, 2004:150-153.
7.3析出文獻類
[6] 王曉光. “數字人文”的產生、發展與前沿[G]//全國高校社會科學科研管理研究會組. 方法創新與哲學社會科學發展.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0:207-221. (Wang Xiaoguang.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Frontier of Digital Humanities[G]//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for Social Science of Universities.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uhan: Wuhan University Press,2010:207-221.)
[7] Wang G, Konolige T, Wilson C, et al. You Are How You Click: Clickstream Analysis for Sybil Detection[C]//King S.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USENIX Conference on Security. New York: ACM, 2013: 241-256.
7.4報紙類
[8] 馮惠玲. 數字時代的記憶風景[N]. 中國檔案報,2015-11-19(003). (Feng Huiling. The Memory Landscape of Digital Age[N]. China Archives News, 2015-11-19(003).)
7.5學位論文類
[9]相曉敏. 中文組織機構名識別和消歧技術研究與應用[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2016. (Xiang Xiaom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Organization Name Recognition and Disambiguation Technology[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16.)
7.6電子文獻類
[10] Open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Global Open Data Index [EB/OL]. [2017-05-12]. http://2015.index.okfn.org/place/.
[11]《光明日報》理論部. 2018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EB/ OL]. [2021-01-15]. https://news.gmw.cn/2019-01/11/content_32334236.htm.(Theory Department of Guangming Daily. Top Ten Academic Hotspots of China in 2018[EB/OL].[2021-01-15]. https://news.gmw.cn/2019-01/11/content_32334236.htm.)
[12] 丁薛祥同志在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調研時的講話[EB/ OL]. [2020-05-20]. http://www.saac.gov.cn/daj/yaow/201805/d7ff928a8ceb40da9d7410fe90cdb522.shtml.(Speech by Comrade Ding Xuexiang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AAC[EB/OL]. [2020-05-20]. http://www. saac.gov.cn/daj/yaow/201805/d7ff928a8ceb40da9d7410fe90cdb522.shtml.)
7.7其他類型參考文獻格式
[13] Kroll T, Stieglitz S. Digital Nudging and Privacy: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Self-disclosure in Social Networks[J/OL]. Behavio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9-02-27) [2019-07-30].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144929X.2019.1584644.DOI:10.1080/0144929X.2019.1584644.
[14]國家圖書館研究院. 2019中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基礎數據概覽[Z]. 國家圖書館研究院,2020.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Overview of Basic Data for China Public Library,2019[Z].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2020.)
[15]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R/OL]. [2020-09-30]. 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007/t20200702_285535.htm. (White Paper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gital Economy (2020) [R/OL]. [2020-09-30]. 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007/t20200702_285535.htm.)
[16] Barlos F, Skinner A, Peeke R, et al. Collection and Monitoring via Planning for Active Situational Scenarios S(COMPASS)[R]. Sandia National Lab.(SNL-NM), Albuquerque, NM (United States), 2020.
8作者貢獻說明
作者貢獻說明用以揭示合作作者在論文中的作用,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命題及思路的提出、構想以及設計,包括某個具體的觀點或方法的提出;
(2)研究過程的執行與實施;
(3)重要和主要數據的獲取、提供以及分析處理;
(4)論文的起草或最終版本的修訂;
(5)論文研究中的其他重要和實質性工作(需要具體說明工作內容)。
同一作者可能在多方面做出貢獻,多個合作作者可能在同一方面做出貢獻。僅僅為研究提供經費、基礎設施條件或者基本管理監督等支持的,不能作為學術論文的作者。在有多個作者署名的論文中,請在論文最后注明每個作者在上述幾個方面中的具體貢獻,例如:
陳某:提出整體研究思路與框架;
張某、李某:負責數據調研;
王某:負責數據清洗和分析;
李某、張某、王某:負責論文起草及修改;
王某:負責論文的最終版本修訂。
9支撐數據
為保證數據的客觀性和可重復檢驗性,提高科學誠信,本刊對于涉及到數據處理和分析的文章,要求作者在文章末尾處提供支撐數據的獲取途徑,以及數據文件名稱和數據標題。
具體要求如下:
9.1支撐數據獲取途徑
(1)如果是可公開獲取的,請提供開放獲取的平臺地址;
(2)如果是作者自存儲的,請提供聯系的郵箱地址。
9.2支撐數據文件名稱和說明
請注明數據處理/分析/存儲負責人的姓名,數據文件名稱,數據標題
9.3模板如下:
(1)情況之一
支撐數據可通過開放平臺公開獲取,平臺地址
1、數據處理/分析/存儲負責人姓名. 數據文件1名稱. 數據文件1標題
2、數據處理/分析/存儲負責人姓名. 數據文件2名稱. 數據文件2標題
3、……
(2)情況之二
支撐數據由作者自存儲,E-mail地址
1、數據處理/分析/存儲負責人姓名. 數據文件1名稱. 數據文件1標題
2、數據處理/分析/存儲負責人姓名. 數據文件2名稱. 數據文件2標題
3、……
9.4示例如下:
(1)情況之一
支撐數據可開放獲取,獲取地址為http://***.***.***.***
1、張賓,劉川. Users search data.xlsx.用戶搜索數據.
2、張賓,李洋. Drug.txt.藥物詞典.
3、張賓,王玲. Solution.Xml.聚類結果.
(2)情況之二
支撐數據由作者自存儲,E-mail:***@***
1、張賓,劉川. Users search data.xlsx.用戶搜索數據.
2、張賓,李洋. Drug.txt.藥物詞典.
3、張賓,王玲. Solution.Xml.聚類結果.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