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8 22:04:21
1 標題
要求有中英文,簡練、醒目(去掉“研究”、“實驗”、“綜述”等字樣,不超過20個漢字)、可用短語,不能用句子,應是能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恰當而簡明詞語的邏輯組合,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略去題目中的冠詞,去掉“Study on”等字樣。中文標題以3號黑體字標示。標題中涉及到的中英文術語在正文中請給出定義和解釋。英文標題實詞首字母大寫。
2 作者
多作者且分屬不同單位的,用“1,、2、…”作上標注;作者姓名之間用逗號隔開;單位排在姓名之下,單位名稱用全稱,著錄到二級單位,后接“, 市 郵編”, 非省會城市應加注省、自治區名。英文作者姓名之間用逗號隔開。姓所有字母均大寫,名首字母大寫,不用“-”。單位名稱用全稱,不用縮寫,如Lab.等。后接“, 城市 郵編, 國家名”。
3 摘要
研究性文章按照正常科技論文撰寫,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為宜,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盡量不要出現公式、英文注解、數值等。建議采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的調查”等。用過去時態敘述作者工作,用現在時態敘述結論。要求作者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創新之處。綜述文章要寫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觀點,背景介紹少寫或不寫,展望和綜述要有具體內容。注意摘要、前言、結論(結語)相互的區別,不要重復。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動語態,不用“We”等第一人稱作主語。
4 關鍵詞
要求有中英文關鍵詞3~8個,詞間加分號,應是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中選出來的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取,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中文關鍵詞不能全是英文或英文縮寫。
5 中圖分類號
中圖分類號可列出一個或一個以上,必須出現一個TQ類別的,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確定。文獻標志碼統一為A。文章編號作者不需填寫。
6 正文
6.1 章節標題
簡練、可用短語,不用句子。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一級標題形式如1、2、3排序;二級標題形式為1.1、1.2、2.1、2.2…;三級標題形式為1.1.1、1.1.2、2.1.1、2.1.2…。論文開頭要有引言,結尾要求有結束語,文中英文縮寫第一次出現時須給出中英文全稱。
6.2 引言
不需寫出“引言”或“前言”兩字,不排序號。文中盡量不用“我們”、“本人”等第一人稱字樣。引言應引述在這一領域的最新進展與問題,從而引出本工作的價值。建議包括以下內容:①本研究領域背景的綜述;②其他學者已有研究成果的闡述及評論;③陳述為什么需要進行更多的或進一步的研究;④闡述作者本項研究的目的;⑤簡述本文開展的研究工作;⑥本項研究結果的意義。
6.3 圖表
圖、表按出現的順序全文統一編號。在正文敘述中出現“見圖1、見表1、見式(1)”等提示,正文中必須有與圖、表呼應的文字,且敘述應與圖、表結果相符。目前我刊論文為黑白印刷,盡量采用黑白圖(必須能看清和區分),對圖進行表述標注時不要用彩色說明。圖中橫縱坐標物理量盡量用符號表示,物理量與單位之間用斜線,單位用指數形式。圖題、圖注、表題、表注、表內文字,除專有名詞外,本刊目前要求均用中文。表的結構應簡潔,具有自明性,采用三線表。表頭物理量對應數據應縱向可讀。(文中圖像格式:JPEG或TIF。圖像分辯率:300像素/英寸)
6.4 物理量、單位及其符號
量、單位和符號嚴格執行國家標準,不可使用非法定計量單位,物理量符號用斜體,計量單位用正體,正文、圖表、公式中的變量要用斜體,π、min、max等一律用正體,英文縮寫、計量單位、函數名稱、運算符號、括號等都要用正體;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及符號請注明。引用文獻數據出現非法定計量單位時,應換算成法定計量單位的關系式。組合單位,正文中用斜線形式,如mL/(cm2·min);圖表中用指數形式,如[mL·(cm2·min)﹣1]。
7 結論
在研究結果與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本研究得到的重要論點,建議可包括以下內容:①解釋結果;②將結果與之前提出的研究目的或假設相聯系,闡明結果的重要性;③將結果與其他已有研究工作進行比較;④盡可能得出一個很清晰的結論。對每一個結論需要總結證據。同時也可以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將要開展工作的展望。不能簡單重復摘要和引言。
8 參考文獻
凡論及他人研究和觀點時均應標注引用文獻。本刊參考文獻采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碼制,請按正文引用順序排序。一般不少于10條,不超過50條。只著錄最必要的、最新的參考文獻,僅限于作者直接引用并公開發表的文獻;全部參考文獻序號在正文引用處,要以右角上標的方式從[1]開始按順序一一標注出來 (中、英文刊物均照此執行)。文獻題目后要給出文獻類型字母標識,如:期刊[J]、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報紙[N]、 標準[S],等,著錄格式如下:
[1]專著:著者.書名[M].版本(第1版不注明).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論文集:作者.題名[C].編者.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起止頁碼。
[5]專利文獻:專利申請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6]報紙:作者.題名[N].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7]頒布單位. 標準名稱:標準編號[S].出版地:出版者,頁碼。
[8]電子文獻:作者.題名[EB/OL].(刊登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訪問路徑。
著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寫法(外國人名亦如此)。如著者不多于3人,全部著錄,如為3人以上者,只著錄前3人,后面外文加“,et al.”,中文加“,等.”,著者間加“,”。外文參考文獻中作者的姓均大寫(正文中外文作者的姓只需首字母大寫),標點符號用半角形式,注意間距。同一處引用多篇文獻時,只須將各篇文獻的序號在方括號內全部列出,各序號間用“,”;如遇連續序號,可標注起訖序號,起訖序號間用“-”連接。
9 作者簡介
只需提供第一作者簡介:第1作者姓名(出生年), 性別,民族(漢族省略), ×省(市)×市人,職稱,學歷,研究方向,電話,E-mail。如有通信聯系人,請在作者簡介的后面簡單書寫聯系人信息。
在文章結尾附上開票通知單,期刊收件人的郵政編碼、詳細通信地址、姓名、電話,等信息。提供基金資助的文章在作者簡介處給出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