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9 00:04:34
文稿要求:
一、寫作要求
(1)來稿文責自負,要求有新發現、新數據或新思想。應重點突出、數據可靠。專業術語運用準確,前后保持一致。所有文章必須包括作者中文姓名及漢語拼音,標題、單位名稱、摘要及關鍵詞都要附英文。
(2)凡獲省部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的論文,請加注資助項目編號,并附單位證明。論文發表后獲獎情況,請及時反饋,并提供獲獎證書復印件。
(3)標題應用最簡潔、恰當的詞組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既不能把未涉及的內容或未得出的結論包容進去,也不能把已涉及的內容或已得出的結論摒棄在標題的包容范圍之外。應避免使用大而空的題目,最好不用“…的研究”、“試論…”、“…初探”等詞;盡可能回避生僻字、符號、公式和縮略語。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英文不超過15個實詞。
(4)摘要應反映論文的主要觀點,概括地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能夠脫離全文閱讀而不影響理解。盡量避免使用過于專業化的詞匯、特殊符號和公式。應以第三人稱來寫,字數控制在200~300字。
(5)關鍵詞是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中選出來的,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一般為3~8個。
(6)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經常作為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么研究”這個問題。它簡明介紹論文的背景、相關領域的前人研究歷史與現狀。以及著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包括論文的追求目標、研究范圍和理論、技術方案的選取等。引言部分不加標題,不必介紹文章的結構,研究結果也不能提前在此出現。
(7)參考文獻引用是否得當是評價論文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如果未能在論文中引用與本項研究有關的主要文獻,尤其是近2~3年內發表的國內、國外期刊刊載的相關文獻,或是主要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獻,編輯可能會認為對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不多。對文中所引參考文獻,作者均應認真閱讀過,對文獻的作者、題目、發表的刊物、年代、卷號和起止頁碼等,均應核實無誤,切忌轉引二手文獻的不負責任的做法。所引資料請列出參考文獻,并在正文內引用處用上標的形式標出,原則上要求12篇以上(綜述論文要求40篇以上)。
二、文章結構和格式要求
投稿請按以下順序組織您的論文結構,全文采用1.5倍行距,各部分要求、字號和字體要求如下:
(1) 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小2號黑體居中。
(2) 英文標題題名:首個單詞字母大寫,其余小寫;3號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
(3) 中文作者姓名:一般不超過5個作者;人名之間空3格,兩字姓名之間空2格,不同單位的作者用右上角的數字加以區分;5號楷體居中。
(4) 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中國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應姓在前,名在后,中間空1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復姓應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用-連接(如HUANG Li-li)。姓與名均不能縮寫;人名之間空3格;5號Times New Roman居中。
(5) 中文作者單位、所在省市和郵政編碼:單位至二級,xx研究院xx室或xx大學xx學院;單位名稱與省名之間以逗號分隔;省與市名之間空1格,市名與郵編之間空2格;整個數據項用圓括號括起;不同的作者單位平排用數字加以區別,以分號隔開;小5楷體居中。
(6) 英文作者單位、所在省市(后面加China)和郵政編碼:小5號Times New Roman居中。
(7) 中文摘要:200~300字;“摘要”二字之間不空格,后加冒號;“摘要”兩字用小5號黑體;摘要內容按“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格式書寫,小5號宋體。
(8) 中文關鍵詞:4~8個;“關鍵詞”三字與內容之間加冒號,各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關鍵詞”三字用小5號黑體,關鍵詞內容用小5號宋體。
(9) 英文摘要:一般不超過250個實詞;“Abstract”后面加冒號,小5號Times New Roman加粗;摘要內容用小5號Times New Roman。
(10)英文關鍵詞:4~8個;“keywords”與內容之間加冒號,各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全部小寫;“keywords”用小5號Times New Roman加粗,關鍵詞的內容用小5號Times New Roman。
(11)基金項目和作者信息:在論文首頁左下方分4行注明——①此論文屬于哪個基金資助項目及項目編號,各基金之間用分號隔開。若不屬于基金資助項目,則刪略該項。②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單位、職稱、學歷)。③該論文的通信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單位、職稱、學歷、E-mail),可與第一作者為同一人。③收稿日期。中文小5號宋體,字母及數字用小5號Times New Roman。例如: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究計劃資助項目(編號:12345678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11111111,2222222);陜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編號:3333333)
作者簡介:張王,男,長沙理工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張李(1981—),男,長沙理工大學教授,博士。E-mail:[email protected]
收稿日期:2021-08-21
(12)正文:5號宋體。中文圖表題用5號黑體,居中;英文圖表題用5號Times New Roman,居中。
l 論文小標題序號如下:
第一級 1;2;3;……(中文4號黑體,字母及數字用4號Times New Roman)
第二級 1.1;1.2;1.3……(中文小4號黑體,字母及數字用小4號Times New Roman)
第三級 1.1.1;1.1.2;1.1.3……(中文用5號宋體,字母及數字用5號Times New Roman)
三級標題以下不再使用四級標題1.1.1.1、1.1.1.2…,建議采用(1)、(2)、(3)…
標題序號與內容之間空2格。
(13)參考文獻:小五,宋體,懸掛縮進1.5字符。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過的、新的、重要的、正式發表的文獻資料,數量不應少于12條。采用順序編碼制。為便于國際檢索,要求將非英文的外文參考文獻要譯成英文,并在最后注明原文獻語種;中文文獻要列出中文內容及相應的英文譯文。文獻只有3位或3位以下作者時,要求著錄全部作者姓名;文獻有3位以上作者時,要求著錄前3位作者姓名,其他作者姓名中文部分用“等”字表示,英文部分用“et al” 表示。5號宋體。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國外作者姓名的名字部分應縮寫,縮寫后不加縮寫點。
中國作者姓名應按漢語拼音寫法,姓的字母全部大寫,名的第一字母大寫,其余小寫。
(14)圖表:文中的插圖應能在Word文件中打開并能修改。EXCEL圖要帶數據源。有標目的需寫明標目的中、英文及單位。照片圖(如電泳色譜圖)須提供清晰照片。并在圖下端標注簡短確切的中、英文圖題。
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并在表上端標注簡短確切的中、英文表題。
中文表題用5號黑體,英文表題用5號Times New Roman;表中,單倍行距,中文用小五號宋體,字母及數字用小五號Times New Roman
注意:請不要將論文排成雙欄。論文模板、正文要求見附件
第七編 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