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世紀風采
關注()《世紀風采》是由江澤民同志親自題寫刊名,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主辦,以發(fā)表黨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特別是革命領袖、名人名家的紀實性文章為主,江蘇唯一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黨史宣傳月刊。自1994年創(chuàng)刊以來,質量不斷提高,覆蓋面不斷擴大,融教育性、知識性、文學性于一體,品位高,可讀性強,許多文章作品被國內外報刊轉載,被評為全國黨史優(yōu)秀期刊,華東地區(qū)優(yōu)秀期刊。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影響遍及海內外。本刊是是對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少年一代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讀物。雜志品位高,可讀性強,許多文章、作品被國內外報刊轉載。
世紀風采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全國黨史優(yōu)秀期刊
華東地區(qū)優(yōu)秀期刊
江蘇省優(yōu)秀期刊
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收錄
世紀風采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有:世紀展、世紀回眸、偉大剪影、名人春秋、紀實之窗、鐵馬金戈、錄丑簿、警示鐘、江海傳奇、昨宵燈火、新知秘聞、鐵馬金戈、偉人剪影。
閱讀推薦:學理論
《學理論》雜志創(chuàng)辦于1959年,是社科綜合類學術期刊,擁有國內統(tǒng)一刊號,國際標準刊號,面向國內外公開發(fā)行。曾被評為黑龍江省優(yōu)秀期刊(社科類)、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類十佳期刊。先后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及CNKI系列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等國內知名網站收錄。
世紀風采最新期刊目錄
周恩來與烏蘭牧騎————作者:王雅寧;
摘要:<正>“烏蘭牧騎”是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嫩芽”,指的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黨中央領導下成立的一支紅色文藝宣傳隊。1957年,第一支烏蘭牧騎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正式成立,時至今日,已經發(fā)展到75支隊伍3000多名隊員,被譽為“紅色文藝輕騎兵”。在60余年的發(fā)展歷程中,烏蘭牧騎足跡遍布內蒙古自治區(qū)各個角落,為北疆文化建設乃至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作出了貢獻,孕育了以“無私奉獻、團結拼搏、艱苦奮斗、勇...
劉亞樓:共和國的“飛將軍”————作者:方良平;陳安;
摘要:<正>劉亞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首任空軍司令員。1910年4月,劉亞樓生于福建武平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母親在其出生后不久便去世,年幼的劉亞樓幸得同村房親收養(yǎng)。寬厚善良的房親傾其所有,送他進學校接受教育。中學時期,他深受共產黨員張赤男、劉克模的影響,接觸了《新青年》等進步書刊,開始走上革命道路
以筆為劍 鐵肩辣手——記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者邵飄萍————作者:范秀暉;
摘要:<正>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人以非凡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在時代的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邵飄萍,這位中國近代新聞史上的傳奇人物便是其中之一。他以筆為劍,劃破舊時代的黑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曙光;他鐵肩辣手,在風雨如晦的歲月里,為國家和民族的覺醒不懈奮斗。他的一生,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每一個篇章都書寫著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擔當
只唯實的陳云————作者:顧俊;
摘要:<正>作為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陳云同志的革命生涯長達70年。他從長期實踐中總結提煉的“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復”的“十五字訣”,體現(xiàn)了他鮮明的工作特點和領導風格,彰顯了他求真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傳承。察實情,“講實事求是,先要把‘實事’搞清楚”陳云認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思想路線,是區(qū)別真假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標志之一。1957年1月,陳云主持商業(yè)部黨組學習會議時...
凝心聚力筑糧倉——中央蘇區(qū)“興農”動員運動————作者:蘇春生;廖九平;
摘要:<正>糧食問題,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和軍事問題。中央蘇區(qū)時期,根據地范圍內的農業(yè)相對落后,糧食產量有限,加之國民黨反動派實施多次軍事“圍剿”和嚴密經濟封鎖,使得糧食問題十分突出。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首次嘗試加強對糧食工作的領導,采取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初步形成了擴糧、儲糧、節(jié)糧、借糧等一系列糧食供給機制,有效鞏固和發(fā)展了蘇維埃政權
熱血赴國難 梅香耀山河——記蘇南敵后抗日根據地女英雄孫曉梅————作者:周菲菲;
摘要:<正>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回首烽火歲月,無數中華兒女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投身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在蘇南敵后抗日根據地,有一位女英雄以大無畏的勇氣和矢志不渝的信念,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壯麗樂章,她就是孫曉梅。作為抗戰(zhàn)時期知識女性投身革命的杰出代表,孫曉梅在短暫青春年華里留下的雜文、日記、書信等遺墨,真實記錄了一名愛國青年、一位巾幗戰(zhàn)士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這些文字,既是歷史見證,更...
六十二載車輪滾滾,書寫“雷鋒車”精神傳奇————作者:趙維娜;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個城市同樣需要有城市精神。”“崇德向善”不僅是連云港深厚歷史人文的沉淀,更是港城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和不變追求。在這里,一輛“雷鋒車”樹起了一面城市精神的旗幟,贏得“中國第一雷鋒車”的美譽。連云港“雷鋒車”組自1963年成立以來,6代500多位“雷鋒車”手傾情奉獻,以“寧愿自己千般苦,不讓旅客一時難”的信念,累計免費運送旅客38萬人次,義務運送行包40...
英雄虎膽 閃耀江淮——全國戰(zhàn)斗英雄劉仁香————作者:劉義寶 ;劉宇庭;
摘要:<正>1950年9月25日,慶祝新中國成立一周年前夕,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了第一屆全國戰(zhàn)斗英雄和模范代表大會。時任第三野戰(zhàn)軍25軍75師223團連長劉仁香參加了這次盛會,同與會代表一起受到了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步槍擊落敵機的壯舉9月26日,正值中秋佳節(jié)。晚上,毛澤東主席等在北京飯店宴請參加會議的英模代表,劉仁香榮幸地與周恩來總理同坐一席。當周總理得知身邊坐著淮安籍的劉仁香和他...
陳樹湘:以斷腸明志 守赤誠忠魂————作者:徐成盼;周忠麗;
摘要:<正>湖湘大地,素有“十步之內,必有芳草”的美譽。這片土地孕育出無數仁人志士,陳樹湘便是其中一位。這個名字在黨的歷史上熠熠生輝,他的一生短暫卻波瀾壯闊。他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深刻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苦難中萌芽:投身革命的起點陳樹湘于1905年出生于湖南長沙福臨鋪一個貧苦佃農家庭,命運的苦難似乎從他出生起便如影隨形
奮進的江蘇 更好的日子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江蘇之最
摘要:<正>第一個包產到戶1978年11月,泗洪縣上塘公社墊湖大隊30多戶農民,將260多畝集體土地包產到戶,開啟了江蘇農村改革的先聲。1981年3月4日,《人民日報》發(fā)表《春到上塘》的通訊,報道了江蘇農村這一改革。全國第一所縣辦大學1984年7月,沙洲縣(今張家港市)創(chuàng)辦職業(yè)工學院,是全國第一所為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培養(yǎng)人才的縣辦大學
1940年劉少奇的皖東北之行————作者:王琿;
摘要:<正>皖東北地區(qū)是發(fā)展華中的戰(zhàn)略支點,是新四軍與八路軍相連接的重要通道。1940年4月28日至6月12日,劉少奇到皖東北地區(qū)等候八路軍南下,指導當地黨組織和群眾進行根據地建設、開展抗日反頑斗爭。在皖東北的一個多月里,劉少奇?zhèn)鬟_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密切聯(lián)系群眾,鞏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指導根據地建設和地方黨組織建設,親臨一線指揮安河、江橋、胡橋等戰(zhàn)斗,取得了反“掃蕩”和反磨擦斗爭的勝利,為皖東北...
黃火青:戰(zhàn)斗在冀察熱遼的革命先鋒————作者:劉碩;
摘要:<正>在眾多星光璀璨的革命家中,有一位功勛卓著,卻并不廣為人知的革命先鋒,他就是黨的干部黃火青。李鵬曾這樣評價他:“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年代,黃火青同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和新中國的建立出生入死,浴血奮戰(zhàn),功勛卓著。”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黃火青被選派至冀察熱遼工作,擔任該地重要軍政領導,大刀闊斧地領導開展對敵斗爭、土地改革、黨組織建設等工作,為冀察熱遼的解放事業(y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高敬亭率部東進抗日的三個輝煌戰(zhàn)績————作者:張東生;
摘要:<正>高敬亭,原名高志員,河南光山(今新縣)人。1928年參加黃麻起義。1934年11月,紅25軍撤離根據地長征后,高敬亭奉命重建紅28軍,任政治委員,在極其危險的條件下,領導部隊在大別山地區(qū)堅持了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zhàn)爭。新四軍第4支隊東進抗日1937年12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漢口成立。同時,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項英為書記,陳毅為副書記,高敬亭任委員
“紅色間諜”中西功與中共反戰(zhàn)宣傳————作者:楊田;
摘要:<正>中西功,1910年出生于日本,1929年中學畢業(yè)后前往上海東亞同文書院留學。1930年在中共黨員王學文的領導下,中西功開始參與中國革命工作。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中西功加入潘漢年情報系統(tǒng),獲取遠東慕尼黑陰謀、日軍南進等一系列重要情報,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zhàn)爭作出貢獻。1942年6月,中西功在上海被捕,后被押回日本東京接受審訊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油畫)————作者:馮健親;
摘要:<正>~
有作為才會有地位——范朝禮同志訪談錄————作者:范朝禮 ;
摘要:<正>我是1997年10月調入省委研究室工作的,在研究室連續(xù)工作了近15年。期間,參與和牽頭開展過大量調查研究,并多次參與省委書記講話和省委文件等重大文稿起草。可以說,為省委一些重大戰(zhàn)略的提出和重要決策的形成,作出了自身應有的努力與奉獻,有的成果至今仍對全省發(fā)展產生著積極影響。下面,我重點談談城市化戰(zhàn)略的提出和昆山經驗總結推廣的過程,以及自己在研究室工作的幾點感悟
中國乒乓球隊1970年出訪尼泊爾————作者:錢江;
摘要:<正>1970年6月,周恩來批準中國乒乓球隊出訪尼泊爾。這是中斷國際比賽三年半后體育代表團首次出國訪問,為半年后第31屆世界錦標賽上發(fā)生的中美“乒乓外交”做了富有意義的鋪墊,可以視為“乒乓外交”的預演
常州實行財政遞增包干制的前前后后————作者:李寅初;
摘要:<正>實行財政遞增包干制是常州改革開放時期的一項重大創(chuàng)舉。從1983年在全國率先試行該制度,至1994年結束,前后歷時11年,不僅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也深刻影響了此后常州的發(fā)展之路。本文探尋了財政遞增包干制的來龍去脈,以期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歷史鏡鑒
從“邊角料”到“金疙瘩”——張家港崛起歷程掃描————作者:華惠毅;
摘要:<正>20世紀90年代,一向默默無聞的張家港市仿佛在一夜之間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引起了全國的熱切關注。20世紀70年代末,這里還是一片貧瘠,由鄰近的常熟、江陰兩縣的“邊角料”拼成的無名小縣沙洲縣,經濟實力在蘇州地區(qū)所屬的8個縣里倒數第一,被稱為“蘇南的北大荒”,而到了90年代初,由沙洲縣改成的張家港市,一舉躍成屹立于長江之濱的現(xiàn)代化文明新港城,一塊令人刮目相看的“金疙瘩”
新四軍騎兵團團長周純麟————作者:周立軍;
摘要:<正>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共有55位騎兵出身的解放軍高級軍官被授予開國將軍軍銜,其中,時任南京軍區(qū)炮兵司令員的周純麟,以副軍級級別被授予少將軍銜,并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