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港澳研究
關注()《港澳研究》Hong Kong and Macao Journal(季刊)2013年創刊,是綜合性學術理論季刊,是內地第一本公開發行的全面反映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政治、法律、社會、經濟、文化及“一國兩制”理論與實踐情況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本刊同時也是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刊,是港澳與內地專家、學者交流、探討與爭鳴的平臺,具有權威性、前沿性和現實針對性等特點。本刊為大16開,每期96頁,每年1、4、7、10月出版。
《港澳研究》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港澳研究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知網數據庫收錄
港澳研究欄目設置
政法論叢、經濟研究、社會視角等。
閱讀推薦:開發研究
《開發研究》Research On Development(雙月刊)1985年創刊,是我國最早研究探討西部開發的綜合性(經濟)學術類刊物。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港澳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國家涉外法治建設中的香港角色探析————作者:奚俊堅;田飛龍;底高揚;程顯越;沈本秋;
摘要:涉外法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顯。香港特區涉外法治是“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和國家涉外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涉外法治體系總體上與其地位相符并較為完善,形成了自身突出的法治優勢,也成為香港助力國家涉外法治建設的獨特優勢。一直以來,香港憑借其獨特優勢在國家涉外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參與全球治理和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等方面為國家涉外法治建設積極貢獻力量,發揮著重要作用,包...
香港國安犯罪量刑實踐的學理表達————作者:郭晶;
摘要:香港國家安全犯罪案件的刑罰裁量是特區全面準確貫徹實施《香港國安法》的關鍵環節,也是依法治港的重要實踐。從已決相關判例來看,香港特區法官在“法定刑檔次選擇”和“減輕處罰”情節的適用問題上遭遇挑戰。其原因主要是《香港國安法》作為中央立法,在量刑理念、技術及規則等方面與香港特區法官長期遵循的普通法裁判慣習存在差異。針對此問題,香港特區法院秉持司法克制主義,將立法者的真實原意作為裁判依據,闡明了《香港國安...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作者:夏寶龍;
摘要:<正>2024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并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帶去了中央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對澳門的美好祝福。習近平主席此行,極大增強了港澳和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發展前景的信心,極大鼓舞了澳門新一屆特別行政區政府打開發展新天地、不斷創造新輝煌的斗志,極大激發了港澳社會各...
“一國兩制”實踐新階段與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者:張玉閣;
摘要:習近平主席關于“一國兩制”價值理念的重要論述,在“一國兩制”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是“一國兩制”實踐進入新階段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一國兩制”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的漸進過程。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具有長期性和階段性特點,具有堅實基礎,“中央支持+港澳積極主動”格局基本形成,同時國家戰略對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提出新要求。在“一國兩制”實踐新階段,...
北上南下“雙向奔赴”:大灣區互聯互通與融合發展新態勢————作者:毛艷華;葉璐;
摘要:灣區經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級形態,一體化市場的分工協作和高度整合的協同發展是灣區經濟形成的基礎性因素。與國際典型灣區不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個法域、三種貨幣”特殊制度環境下的三地融合發展,存在經濟運行規則和體制機制差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問題為導向,實施“灣區通”工程,從“硬連接”“軟聯通”到“心融合”,推動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
中華文明包容性的創新實踐——以澳門為例————作者:陳曉君;
摘要:澳門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典范,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一國兩制”的實踐奠定了堅實的社會文化基礎,也彰顯了中華文明深厚的包容性。本文深入剖析了澳門文化認同的歷史脈絡及其與“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內在聯系,強調了澳門“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是中華文明包容性特質的現代展現,這不僅為理解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提供了深刻的文化和政治洞見,而且對于全球范圍內的多元文化融合與國家治理策略的探索,提供了寶貴的澳門經驗...
提高特別行政區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作者:郭正林;韓雪嬌;
摘要: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然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如何把“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愛國者治理”的力量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需要回答的新課題。提升特別行政區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建設好發展好特別行政區、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迫切需要。關鍵在于筑牢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建立健全“愛國者治理”的制度機制以及完善特別行...
從政策初心到治理實踐:對“愛國者治港”根本原則的歷時性考察————作者:陳杰;
摘要:“愛國者治港”是事關“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根本原則。這項原則在中央以“一國兩制”方針政策解決香港問題過程中逐步產生,可以說是“一國兩制”的政策初心。此后,“愛國者治港”原則在香港基本法起草過程中初步法律化,在香港回歸祖國、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后開始付諸實踐,并在近年不斷完善特區治理的過程中進一步法律化和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從概念產生到全面落實是一個一以貫之的過程,厘清這一基本歷程,對于進一...
全球金融發展呈現五大趨勢為香港金融創新和合作提供重要方向————作者:王春新;
摘要: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東升西降勢不可擋、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展開的當下,傳統金融全球化正面臨嚴峻考驗,國家金融安全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但與此同時,全球金融發展也呈現出創新性、綠色性、實體性、普惠性和區域性等五大趨勢,未來將持續帶動金融市場結構性調整,最終將重塑全球金融發展格局。這五大趨勢為香港金融創新與合作提供了重要方向,可從多個不同層面助力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征稿啟事
摘要:<正>《港澳研究》是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管、全國港澳研究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旨在為港澳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全國港澳研究會的會員搭建一個交流、探討、爭鳴的平臺,內容包羅港澳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歷史以及港澳與內地關系等方方面面,常設欄目有政法論壇、經濟研究、社會研究、歷史文化、粵港澳大灣區研究等。2013年創刊,季刊,大16開本,每期96頁。2021年4月,《港澳研究》正式入選CS...
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深化深圳與香港科創合作研究————作者:余淼杰;趙子龍;
摘要:深圳與香港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科技創新區域,兩個地區科創合作的程度直接關系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能力。但是,深港兩地在科創合作過程中還面臨科技創新合作的規制“壁壘”、跨境科技創新要素自由流動不暢、高端科技創新人才數量不足和流失、行政權限導致政策供給不足等困境。因此,需要從逐步縮減科創合作的“負面清單”,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行跨境無障礙融合政策試點,創新科創人才聯合培養體系和提升吸引人才的“軟環境”...
澳門高校與內地合作辦學的實踐審思及路徑研究————作者:楊無敵;
摘要:“一國兩制”奠定了澳門與內地合作辦學的獨特地位,尤其是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持續推進,兩地合作辦學逐步向縱深發展。澳門與內地合作辦學有一定的歷史基礎與現實條件,但也同樣面臨一些協同困境:相關政策法規設計難以貼近兩地合作辦學的協同需求,師資隊伍建設受到制度與學科資源的約束,有形資產與無形資源相對不足。為此,澳門高校應積極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結合當前國家發展戰略以及澳門高校的特色與...
香港國際仲裁的制度支柱及其啟示————作者:羅富中;
摘要:在中央高度重視國際仲裁業發展、多地試點建設國際商事仲裁中心的背景下,香港打造全球國際仲裁中心的經驗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分析香港《仲裁條例》和近年判例法可知,香港法院對仲裁的最小干預原則、香港法律對仲裁全過程的正當程序要求、香港法院充分尊重仲裁裁決效力,是香港國際仲裁地位的三大制度支柱。法院最小干預原則在實踐中體現為法院尊重仲裁庭管轄權、支持仲裁協議有效性、協助仲裁庭所作臨時措施;正當程序原則體現為香...
粵港澳大灣區民商事示范法適用研究————作者:張亮;林若鋆;
摘要:作為解決區際民商事法律沖突的可行途徑,民商事示范法在粵港澳大灣區已存在若干制定實踐。然而,當前既有民商事示范法在該區域的實際應用面臨多重挑戰,如缺乏強制拘束力、社會認同不足等,導致其適用效果不盡如人意,未能達到解決民商事法律沖突的初衷。在民商事示范法的推進適用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可借鑒美國、歐盟、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以及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等域外國家或國際組織的成功經驗。同時,還應當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區...
粵澳數據跨境治理困境及其紓解——以橫琴深合區數據跨境流通據點為視角————作者:張泳;閆芊伊;
摘要:中國內地與澳門特區是兩個獨立的法域,兩地的數據跨境規制存在差異,制約著數據跨境活動便捷高效地進行。本文基于對粵澳數據跨境流動規制現狀的分析,厘清了粵澳數據跨境流動監管存在著立法空白、法律沖突及統一的數據跨境流動監管機構缺位等問題。相對應地,借鑒監管沙盒的原理及歐盟數據保護委員會的構建思路,提出了組建橫琴深合區數據跨境流通據點的建議。具體包括通過協同立法統一橫琴深合區數據跨境流動規則,并組建橫琴深合...
澳門回歸25年來立法會立法探析————作者:朱應平;
摘要:回歸25年來,澳門特區立法會制定修改了396部法律,基本形成了符合特區實際的法律部門和法律體系,在立法的民主性、合法性和科學性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當然,其法律部門和法律體系仍有待完善。為了提高澳門的立法質量,有必要完善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建立健全全國人大常委會指導和協調澳門特區立法會、國務院指導協調澳門特區政府立法的體制和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特區政權機關基于憲法和基本法的相互合作、相互監督關系,采...
認知作戰的內在機理及其涉港實施分析————作者:陳少波;
摘要:認知作戰是沒有邊界也看不見硝煙的對抗,本質上是以攻心來奪志,其最初的概念來自美國軍方,如今的應用場域早已不限于軍事領域,而日益滲透到全球社會的各個層面。認知作戰是海外反華勢力和亂港勢力破壞香港治理的重要手段。他們曾通過認知作戰在香港進行街頭動員、策動黑暴,如今又通過認知作戰妖魔化香港,試圖推動通過亂港法案。充分認識海外反中亂港勢力對港認知作戰的各種操弄手法與策略,了解其內在機理和各種危害,有助于我...
齊心協力把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擦得更亮————作者:夏寶龍;
摘要:<正>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澳門發展,深刻指出“中央將一如既往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帶領社會各界,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不斷推進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以新的發展成果迎接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論述,飽含著對澳門、對澳門同胞的深情厚愛,為推動澳門在強國建...
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作者:鄂志寰;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穩步提升。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牢牢抓住人民幣國際化的機遇,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是人民幣國際化全周期參與者和重要推動者,具備政策先發、規模及結構多元化等優勢。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發展受益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又可以從強大的貨幣、金融中心、金融機構、人才隊伍等四方面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綜合...
獨異性視角下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的回顧與思考————作者:唐利軍;李略;
摘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戰略,面對三地法律、制度、文化等各方面差異,探索高等教育領域如何實現求同存異、優勢互補,防止同質化,對深入推進大灣區建設乃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獨異性社會的基本概念、影響及對大灣區建設的借鑒意義進行了分析,對粵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的歷程、具有獨異性特征的典型案例、經驗與挑戰等進行了回顧,在此基礎上,提出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應承擔起促進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打造國...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