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公共行政評論
關注()《公共行政評論》廣東省核心期刊,創刊于2008年,由廣東省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行政體制改革研究中心主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廣東省行政管理學會協辦的公共行政類專業學術期刊。2009年榮獲廣東省優秀期刊。
《公共行政評論》辦刊宗旨為:倡導規范嚴謹的研究方法,提升公共行政研究質量;回應公共行政實踐,建構公共行政學本土化理論;跟蹤國際公共行政理論前沿,展開建設性的學術對話;弘揚公共精神,服務我國公共行政實踐。
公共行政評論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公共行政評論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公共行政評論雜志社簡介
1.全文采用MicrosoftOffice軟件編排;如打印,請用A4紙輸出。正文內容以五號宋體、單倍行距編排,頁邊距上、下、左、右均不小于2.54厘米。
2.稿件首頁包括:中文標題、作者有關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件,以及300字以內的作者簡介。
3.稿件次頁包括:中文標題、英文標題、中文摘要(300字以內)及中文關鍵詞(3~5個)、英文摘要(300字以內)及英文關鍵詞(3~5個)。稿件獲基金、項目資助,須注明(包括項目編號)。
4.正文內各級標題處理如下:一級標題為“一、二、三……”,二級標題為“(一)、(二)、(三)……”,三級標題為“1、2、3……”,四級標題為“(1)、(2)、(3)……”。一、二、三級標題各獨占一行,其中一級標題居中,二、三級標題縮進兩個字符左對齊;四級及以下標題后加句號且與正文連排。
閱讀推薦:行政科學論壇
《行政科學論壇》辦刊宗旨: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刊載行政學理論研究成果,交流行政體制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開展學術交流,為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服務。讀者定位:國家各級行政管理人員、高等院校師生及相關科研院所的社會科學理論工作者。
公共行政評論最新期刊目錄
職能部門如何牽頭制定跨部門政策?——基于A市預付式消費治理政策制定過程的分析————作者:姜修海;
摘要:在當前政府運行體系中,部門越來越傾向于通過牽頭制定跨部門政策來應對非常規任務的治理需求。這儼然成為我國政策制定體系中的一種重要模式。論文將“牽頭制定”帶入政策制定研究,在系統分析范式的基礎上構建“任務環境(輸入)—組織條件(中介)—制定過程(反應)—政策出臺(輸出)”理論模型,以此透視A市經商局牽頭制定預付式消費治理政策的過程,希望藉此廓清“部門如何牽頭制定跨部門政策”問題。研究發現,跨部門政策牽...
客工計劃中的政府監管與中介授權——以中越跨境勞務合作為例————作者:黃巖;王彬彬;
摘要:跨境勞務合作計劃自2017年正式落地廣西后便取得快速發展,地方政府充分利用這一政策紅利引進越南工人,以承接東南沿海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30天簽證政策的嚴格約束,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用工企業、中介公司共同維持了一個動態平衡的用工管理模式。在安全化和商業化的雙重目標指引下,越南客工的超短期簽證政策得到了嚴格執行,客工的脫離監管和逾期不歸現象遠少于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并且客工的勞動權益也得到保...
政策執行、行政負擔與反饋——高校公務卡管理的案例研究————作者:史曉姣;馬亮;
摘要:在遵從上級要求與發揮地方自主性的權衡之下,組織采取的差異化執行策略帶給目標群體不同程度的行政負擔,目標群體對負擔的響應反饋進一步影響政策執行調整。論文以高校的公務卡管理政策作為切入點,探究行政負擔何以因不同政策執行策略而生成,科研人員如何應對負擔,并進一步推動政策執行調整。論文以北京市高校為例,通過分析公務卡管理的政策文件和電話訪談,發現辦學層次高的學校更可能選擇“減碼”執行,最大化降低科研人員的...
為競爭而賦予:人才落戶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地方政府行為————作者:熊濤;張晨;
摘要:“中國式分權”制度結構中,地方政府圍繞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展開激烈競爭,賦予人才市民身份成為地方政府競爭的有效手段。論文以J省S市人才落戶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地方政府行為作為案例分析對象,在理論與經驗互構中提煉出地方政府人才落戶政策調整機制的整合性解釋框架。該框架包含三大核心要素:體制空間、行為偏好與利益博弈、地方政府能力。研究發現:(1)體制空間既形塑了地方政府的行為空間,也影響了地方主政官員的注意力...
找回政府:新時代中國公共管理研究的新任務————作者:楊立華;武楷彪;唐力博;
摘要:繼往而開來,守正而創新。自1986年恢復重建以來,中國公共管理學已走過30余年發展歷程。在這期間,學科經歷了不同發展階段,也取得了巨大成績。論文基于文獻計量及可視化方法對30余年的期刊論文關鍵詞進行系統分析發現,最近10年來,作為學科內核和其合法性基礎的政府行政研究卻在整體研究中被顯著邊緣化。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有:政學互動匱乏導致的研究條件制約,西式治理范式崛起導致的研究話語和范式替代,社會環境變化...
公共危機情境中基層干部擔當作為的形塑機制————作者:譚新雨;
摘要:新時代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切實提高政府部門的創造性執行效能,亟須激勵廣大基層干部敢擔當、善作為,這在重大突發公共危機情境中顯得更為迫切。論文基于行為公共管理視角,整合工作要求-資源模型與自我決定理論,深刻剖析公共危機情境中基層干部擔當作為的形塑邏輯。第一,研究基于典型案例分析,系統比較基層干部在公共危機情境中與常規治理情境中所面臨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資源的差異。第二,研究基于扎根理論...
公務員資質過剩對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作者:張少峰;陳於婷;魏玖長;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觀點深入人心,越來越多高學歷人才進入就業市場,資質過剩問題凸顯。基于自我調節理論,論文探討了資質過剩對公務員組織公民行為影響的作用機制和邊界條件。通過對長三角地區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等省市386名公務員的調查數據分析,結果顯示:(1)資質過剩對公務員的優勢工作重塑和興趣工作重塑具有顯著正向影響;(2)優勢工作重塑顯著正向影響組織指向公民行為和個體指向公民行為,興趣工作重塑顯著正向影響...
我國省級以上官員注意力分配的研究——以省級以上領導視察為切口————作者:徐晶;
摘要:領導視察是促進政策執行的一項重要工具,也是官員注意力分配的重要體現。研究收集了2000年至2017年全國地級市獲得省級以上各類領導視察的信息,形成了橫跨18年的城市面板數據。通過使用雙向固定效應、空間回歸等多種計量方法,研究發現,城市的政策資源是影響城市獲得領導視察的基礎性因素,而城市的空間特征則帶來了注意力的“擠出效應”。此外,更高層領導的視察會促進下級官員對相同地點進行視察,即存在注意力的“對...
網絡行政組織如何促進區域環境績效改善——以長三角示范區聯合河長制為例————作者:邢華;馮博;閆新宇;
摘要:網絡有效性是區域環境治理的重要問題。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個體組織和網絡整體層面,但對于網絡邊緣層面的治理效果研究不足。網絡行政組織(Network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NAO)作為獨立于網絡參與主體的治理組織,可以有效協調網絡活動,提升網絡邊緣層面的治理績效。論文以長三角示范區聯合河長制為例,運用合成控制方法研究網絡行政組織對區域環境治理績效的改善作用,并通過質...
打開“公眾黑箱”:對公眾接觸理論的認知與重構————作者:楊靜;孔繁斌;
摘要:在官僚體制演進與社會發展變遷中,政府與公眾的關系以及他們各自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逐漸由“命令-服從”走向“服務與被服務”。然而,從以往不被政府看見到成為現代治理中復雜多元的存在,公眾始終是一個未被打開的“黑箱”,嚴重阻礙了高質量公共政策與服務的形成,以及高水平政府履職效能的實現。因此,何以打開“公眾黑箱”便成為中國治理場景下的客觀難題,而興起并逐步發展的公眾接觸理論能夠為破解這一時代難題提供有...
《公共行政評論》稿件體例
摘要:<正>《公共行政評論》(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PA)采用嚴格的匿名評審制度,致力于為國內外所有有志于公共管理研究的人士構建平等的交流平臺,營造一個溫暖的精神家園。現不拘作者專業、身份與地域,以聚焦公共管理領域為征稿標準,以學術品質為用稿標準,向國內外學術界、實務界熱忱征集言之有物、論之有據、符合學術規范、遵守學術道德的論文、理論綜述、書評、評論和博士...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政府如何評價養老服務供給者?——一個層次分析法模型的建構與檢驗————作者:彭婧;楊橋;肖帥;
摘要:為破解近年來頻發的由于供給者選擇欠佳導致養老服務質量低下的難題,論文基于“3E理論”“3D理論”等一般評價理論,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從承接能力、財務能力、組織建設與管理能力3個指標維度建構了供給者評價模型,以期為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持。為驗證模型的適用性,論文通過對Y市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實踐進行實證分析后發現,較強的服務承接能力對成為優質供給者具有決定性作用,具備競爭力的社會組織在規模上和專業...
公共創新實驗室的作用功能、創新成效與關鍵因素:文獻回顧及啟示————作者:袁千里;劉新萍;
摘要:面對日益復雜的公共管理問題和公共服務需求,政府部門需要公共創新以提高其有效性和合法性。近年來,公共創新實驗室成為政府部門孵化創新成果和提高創新能力的一種新型組織機構。論文梳理了公共創新實驗室的相關研究,對公共創新實驗室的概念特征、作用功能、實際成效以及影響因素等進行總結。文獻回顧發現,公共創新實驗室主要在公共創新初期對問題識別和方案設計發揮作用,促進了技術過程創新和管理過程創新的產生,其創新成果一...
可解釋性何以影響基層公務員的算法決策采納偏好————作者:段哲哲;焦嘉欣;
摘要:以算法技術為輔助工具浸入公共部門決策已變得無處不在,人工智能滲透公共治理過程的新一代治理模式成為未來公共部門數字轉型的重要方向。然而,當前算法系統“黑箱”屬性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帶來算法治理的“信任赤字”與“問責缺失”等問題。研究從可解釋的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XAI)邏輯出發,通過一項2(解釋來源:規則vs數據)×2(解釋內容:程序v...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如何影響街頭官僚的自由裁量權使用意愿?——一項調查實驗研究————作者:孫宇;鄧怡;孫琳之;
摘要:街頭官僚在執法過程中充分行使自由裁量權是促進執法的教育與處罰手段相結合的重要保障。然而,長期的跟蹤調查發現,隨著人工智能越來越多地應用于交通執法活動,作為街頭官僚的交通警察不再傾向于使用自由裁量權,交通執法出現了“以罰代管”的現象。為了檢驗該發現并進一步解釋街頭官僚自由裁量權使用意愿削弱的機制,論文以H省L市190名交通警察為研究對象開展了一次調查實驗。研究發現:第一,人工智能應用的確會導致街頭官...
縣域城鎮化進程中技術賦能如何促進整體性治理?——基于30個案例的定性比較分析————作者:李燕凌;陳夢雅;
摘要:整體性治理是新時代城鄉治理新模式、新動向,可為實現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指引。論文以30個典型高縣域整體性治理水平建設案例為研究對象,基于整體性治理理論,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現實要求,從“人口—空間—產業”整體推進的視角,構建技術賦能的“整體性治理—技術治理”分析框架。采用定性比較分析法,通過組態分析歸納縣域治理視域下,技術賦能促進整體性治理的多重并發因果關系及其有效路徑。研究發現,促進縣域整體性治理...
調適性賦權:流動人口社區融入何以可能?————作者:蔣紅軍;張東;
摘要: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流動人口涌入城市,且游離于既定社區治理體系之外。如何緩解城市社區流動人口與本地人群之間的治理張力是基層社區治理現代化必須回應的重要挑戰。論文通過對S社區的案例研究發現,基于調適性賦權邏輯,融合社區創建進程中的新制度及政策,增量疊加于戶籍身份等舊制度之上。在組織化賦權、專業化賦能以及網絡化互動三大機制支撐下,新舊制度互動實現了“為社區參與賦權”與“向戶籍身份妥協”之間的制...
專欄導語:基層治理中的政策執行及其影響————作者:肖濱;
摘要:<正>“基層不牢,地動山搖”。基層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是社會治理的重心所在,關乎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成敗。長期以來,基層治理作為學術研究的“富礦”,吸引眾多研究者投身其中,在一定意義上形成了一道繁榮發展的學術景觀。然而,綜觀現階段的基層治理研究,仍存在不少隱憂。比如,基層政權研究薄弱使得基層治理研究呈現“空心化”狀態(趙樹凱,2022);少部分研究自說自話,觀點冗余,追求“表面創新”...
基層政府負擔的致因與消解:基于復雜適應系統理論————作者:劉元賀;周振超;
摘要:破解基層政府負擔過重問題,是提升基層政府治理能力的關鍵。基層政府負擔過重的實質是環境變化下的組織適應性不足。借鑒復雜適應系統理論,觀念與結構交互分析框架可以有效解釋這一現象。觀念現代化變遷誘發民眾治理訴求增多,現代化的國家治理目標賦予民眾訴求強標識,使其轉化為政府治理的強刺激。面對基層治理任務增多,職責同構與科層制的交織使資源不完全下沉成為主要適應性策略,但它并未有效改變基層治理的資源配置狀況,反...
基層治理中“比照式執行”的多重行為邏輯————作者:何雷;唐娜;
摘要:“比照式執行”是基層治理中政策執行的典型表現形式,因其所蘊含的“形式主義”傾向而備受詬病,已有研究也多采取批判的態度看待“比照式執行”模式,而從實質上看“比照式執行”囊括多重意涵。論文從科層體系整體運行情境出發,對“比照式執行”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類別進行全方位描述,更加辯證、全面地審視“比照式執行”的多重行為邏輯。論文基于Y省精準扶貧政策執行的多案例分析發現:壓力情境下以權力博弈、能力匹配作為核心...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