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科學社會主義
關注()《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期刊,是由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主辦的理論刊物。1983年10月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成立時辦的《科學社會主義通訊》是它的前身。后更名為《科學社會主義》,公開發行,曾由中國工運學院承辦。1991年經新聞出版總署重新登記,改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承辦,2001年轉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承辦。
《科學社會主義》宗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宣傳、研究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探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實際問題,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評介當代中國和世界的各種思潮,為堅持和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鞏固和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陣地服務。
科學社會主義雜志欄目設置
專訪談、社會熱點、馬克思主義研究、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政治體制改革、國外社會主義、當代資本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科學社會主義雜志社征稿要求
一、科學社會主義歡迎投寄適合本刊的稿件!
二、科學社會主義作者務請提供以下資料
1、中英文的文章題目、核心觀點(200字以內)和關鍵詞(3-5個)
2、作者單位、所在省市、郵編、電話、電子信箱
3、作者簡介(出生年月、職稱職務、學位、研究專長)
4、論文的創新點
三、稿件的技術規范要求
1、注釋:一律篇末注。
2、引文:應依次寫明編著者姓名、書名或文章題目、出版單位和年份、卷次、頁碼。
3、經典著作引文:應依次寫明書名、出版單位和年份、卷次、頁碼。《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可用舊版,其他經典著作一律用新版。
四、參考文獻:應在注釋中依次寫明編著者姓名、書名或文章題目、出版單位和年份、卷次。
五、請自留底稿,來稿不退。三個月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自行處理。
六、來稿可投到編輯部郵箱,也可投到各位編輯郵箱。建議有專項地投遞,以增加入選的機會。
閱讀推薦: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省級政治雜志,創刊于1980年,是由中央編譯局主管、中共中央編譯局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主辦的學術刊物。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
科學社會主義最新期刊目錄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城鄉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路徑探析————作者:文豐安;
摘要:以城鄉融合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實現共同富裕、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城鄉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不僅是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關鍵一招。但是現階段我國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人才、土地、資金、科技等要素流動不暢與動力不足也成了阻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誘因。因此,新征程上需要完善鄉村振興人才培育與引進體制機制,...
毛澤東的商量政府思想及其重要意義————作者:郭紅軍;
摘要:毛澤東的商量政府思想,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府理論,在革命和建設的歷史境遇中應運而生,形成了切實可行的實踐邏輯。毛澤東的商量政府思想內涵豐富,主體平等、雙向互動和形式多樣是其顯著特征;議題遴選、意見集中和意志形成是其實踐機制;觀點包容、過程規范和作風優良是其基本要求。探尋毛澤東的商量政府思想,既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執政理念,又有利于增強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還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綜合治理能力,也有利...
數字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治理變革:動力、風險與應對————作者:周寒;
摘要:厘清技術與政黨的關系是理解數字時代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關鍵。由數據、算法和平臺為驅動的生產力發展重構社會運行動力和社會關系形態,并催生了新的社會連接方式和社會活動模式。黨的治理議程、工作方式和治理結構也需進行適應性調整。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需要直面因技術專業化、去中心化、隱蔽性等特征而產生的各類風險挑戰。以拓展群眾網絡、優化議程設置和完善數字安全體系為路徑支撐的整體性治理為中國共產黨應對數字時代的治理...
海外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思想引領力的多維探討與啟示————作者:夏金梅;李思遠;
摘要:新時代“中國之治”背后的思想密碼引發海外高度關注。海外研究從理論創新力、戰略思維力、意識形態凝聚力和思想傳播力等維度展開對中國共產黨思想引領力的多維探討。在“質”的方面,海外研究觀點日趨客觀、視角日趨完善;在“量”的方面,海外研究隊伍壯大、正面觀點增加。當然,海外研究仍不乏基于“零和博弈”等傳統視角的誤讀誤判。深化對海外“多維探討”及其敘事邏輯的分析與探究,能夠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良好國際形象的塑造...
中西現代化比較視域下的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構建————作者:閆曉瑞;
摘要:立足中西現代化比較而構建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有利于更好呈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自主定位及其超越意涵。可沿循“話語出場——話語原則——話語內容——話語效能”的話語運行邏輯,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出場必然性與必要性而增強話語構建自信度,堅持批判性原則與包容性原則相融合而凸顯話語構建科學性,著眼中國式現代化“守正”與“創新”的運行邏輯而強化話語闡釋力,聚焦中國式現代化人民性本質與人類文明意義而提升話語指引力。對內...
“共產黨”概念在中國傳播的思想史考察————作者:肖純柏;
摘要:“共產黨”的概念起源于近代,發端于歐洲,最初稱為社會黨或者社會民主黨。辛亥革命之前留日學生就接觸到“共產黨”概念,辛亥革命之后中國報刊即出現中國“共產黨”概念。國人密集關注“共產黨”則是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運動后廣泛傳播這一概念。伴隨著各式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各類“共產黨”或者“工人黨”組織逐漸涌現。共產國際和蘇聯共產黨醞釀在中國組建共產黨,一開始關注其它力量,后來才轉向聯絡李大釗、陳獨秀。...
中國共產黨政黨能力體系的科學內涵及其實現機制————作者:李超群;王韶興;
摘要: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與長期執政的職能定位所產生的實踐需求,以及新時代治國理政所內涵的系統性思維和體系化導向并由此形成的理論需求,共同要求中國共產黨政黨能力的全面性、系統性發展,從而呈現出政黨能力要素的“體系形態”,構成中國共產黨政黨能力體系。以要素建構視角觀之,中國共產黨政黨能力體系的構成要素涵蓋基礎性能力、關鍵性能力、目的性能力、方法性能力、保障性能力等五個綜合性能力集合,每一能力集合中包含若干具...
論毛澤東斗爭思想的三維特性————作者:石琳琳;
摘要: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了豐富的斗爭思想。這一斗爭思想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堅定的原則性和強烈的藝術性,回答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什么要斗爭、斗爭依據的標準是什么、怎樣進行斗爭的時代課題,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斗爭思想的三維特性對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進行偉...
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參與治理的命題生成、內在邏輯與關鍵機制————作者:胡淑佳;
摘要:“政黨中心”治理模式的確立以及社會組織管理方式從“行政化管控”向“黨建引領”的模式轉換,催生了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參與治理這一重要命題。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參與治理的應然性與必要性取決于以下三重邏輯:“政黨組織社會”的社會發展邏輯、“一核多元”的治理體系建設邏輯、“雙向耦合”的合作互促邏輯。“賦權與增能”機制、“監督與激勵”機制以及“代表與聚合”機制則是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參與治理的關鍵機制
整體性視域下馬克思民主思想的科學內涵及其當代價值————作者:孟祥娟;胡陳芳;
摘要:在整體性視域下,馬克思的民主思想體現在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維度上。從哲學維度來看,馬克思在繼承近代民主傳統原則基礎上,以“現實的人”為邏輯起點,重新闡釋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形成人、社會、國家三者統一的民主理念。從政治經濟學維度來看,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揭示了資本主義民主的內在矛盾,剖析了形式民主的虛偽性和人的異化。從科學社會主義維度來看,馬克思提出了通過無產階級專政實現...
城鄉融合發展賦能共同富裕的關聯機理、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作者:雷永闊;
摘要:城鄉融合發展與共同富裕在主體對象、覆蓋空間和發展時序上均具有一致性,二者統一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過程中。以城鄉融合發展賦能共同富裕需要明晰二者之間的內在關系,以系統思維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以辯證思維正視城鄉差異與共富進度,以戰略思維把握城鄉融合發展時代機遇。以城鄉融合賦能共同富裕,要深化城鄉產業融合,夯實共同富裕的經濟基礎;要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渠道,釋放共同富裕的內生動力;要均衡城鄉公共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作者:李宗建;
摘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是馬克思主義人民觀與當代中國改革實踐相結合的思想結晶,闡明了人民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的統一,鮮明回答改革“為了誰”;將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改革的價值旨歸,回答改革“依靠誰”;將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作為推動改革的根本動力,回答改革“誰來評判”,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改革的根本標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人民這個邏輯起點,始終堅持正確價值...
論“兩個結合”對“古今中西之爭”的破解與超越————作者:孫曉莉;劉思楀;
摘要:“古今中西之爭”來自于實踐給理論提出的命題,其焦點是如何看待和利用古今中西的文化資源。這一爭論的實質,涉及中國道路的選擇。經過長期努力,我們得以從新的視角理解文化的本質、謀劃文化建設的路徑。作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兩個結合”在文明賡續和更新中貫通傳統與現代,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會通本來與外來,所創造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最終指向對“古今中西之爭”的破解
提高黨對全面深化改革領導水平的基本邏輯與戰略路徑————作者:唐皇鳳 ;劉琳鳳;
摘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科學社會主義關于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權的原理、中國共產黨開創和引領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成功經驗、新時代新征程黨的執政使命和政治責任,共同構成了提高黨對全面深化改革領導水平的基本邏輯。黨的領導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正確政治方向,開辟了全新道路,優化了戰略和策略,供給了優質的制度和政策,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勁動力和根...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系統觀念————作者:湯志華;程鵬瑜;
摘要:堅持系統觀念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一,也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遵循的六項原則之一。堅持系統觀念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思想,為認識事物本質、處理復雜問題提供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毫不動搖堅持系統觀念,準確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時與勢,處理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才能推動改革行穩致遠
齋藤幸平對馬克思晚年“去增長共產主義”思想的闡釋————作者:董偉偉;
摘要:日本青年學者齋藤幸平對馬克思晚年的思想進行了新的闡釋。齋藤幸平認為,青年馬克思堅持進步主義歷史觀,其主要特點是堅持“生產力至上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而《資本論》發表之后的晚年馬克思則通過對生態學、共同體和東方問題的研究,逐漸放棄了早期的進步主義歷史觀,發展了“去增長共產主義”思想。齋藤幸平認為只有“去增長共產主義”才能帶來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可持續性以及社會的平等、富裕和繁榮,是克服當代資本...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闡論————作者:許耀桐;
摘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貫徹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的原則,這構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的核心理念。深刻洞察和透徹領悟這一核心理念的精髓實質,必須從縱向的歷史維度著眼,闡明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實行改革和制度建設的由來及其在當代中國的創新發展,社會主義國家應把實行改革和制度建設作為常態化的工作部署,使其成為社會主義發展的主要任務和內生動力;也必須從橫向的現實維度展開,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堅持以制度建設...
巴黎公社何以是無產階級專政:論《法蘭西內戰》的話語建構————作者:李風華;張丹;
摘要:《法蘭西內戰》是關于無產階級政權建設的經典文本。人們通常將其文稿的修改視為純粹的寫作完善事件,沒有看到在復雜的公社性質話語論爭中,從初稿、二稿到終稿存在本質性的話語變換、有一個完整的無產階級專政話語建構過程。初稿選擇和使用公社人民話語賦予公社“人民政權”面相;二稿逐漸解構公社話語、轉換表述,初步建構起公社無產階級專政話語;終稿完全轉為階級敘事,用“工人階級”置換“人民”,深刻闡述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治...
《科學社會主義》開設“青年學者專欄”
摘要:<正>《科學社會主義》作為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會刊,創刊40多年以來始終致力于推進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建設。青年學者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的重要力量,也是科學社會主義學科繁榮發展的希望所在。為進一步鼓勵青年學者學術創新,助力青年學者成長成才,推動科學社會主義學科人才隊伍建設,本刊決定從2025年第1期起,在既有欄目基礎上開設“青年學者專欄”。現將專欄相關情況公告如下,歡迎廣大青年學者積極踴躍投稿
《中國科學社會主義研究報告(2024)》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摘要:<正>為了全面反映我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研究狀況,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自2021年起組織編寫《中國科學社會主義研究報告》系列藍皮書。《中國科學社會主義研究報告(2024)》是該系列藍皮書的第四本,主要反映的是2023年度我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最新進展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