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馬克思主義研究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上百家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馬克思主義研究雜志社簡介
《馬克思主義研究》(月刊)是全國唯一以研究馬克思主義整體理論體系為宗旨的大型學術理論刊物。本刊面向現實、面向當代,刊登探討深層次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論文,提供豐富的國內外研究動態和信息,是一切從事教學、科研和宣傳的理論工作者、大專院校師生、黨政干部以及所有關心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的人們的忠實朋友。刊登國內外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社會主義運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文章,翻譯、介紹各國在這方面的論著和研究動態。
《馬克思主義研究》系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在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7年度《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量排名中,本刊列馬克思主義類第一名。
馬克思主義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特稿、名家訪談、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國外流派與思潮、世界社會主義、國際共運爭鳴、動態信息、書評等
馬克思主義研究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
上海圖書館館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國家圖書館館藏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克思主義研究雜志最新目錄
論列寧黨內批評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柳禮泉;戴曉慧
(27)中國共產黨嚴明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利益基礎和生態分析 李斌雄[1];張銀霞[2]
(38)“延安窯洞對”論析 王傳利
(47)經濟全球化視閾中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 張雷聲
(55)馬克思經濟學:時間規劃和理論意境 徐國松
(65)論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客觀規律——兼談《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的學習體會 劉鳳義;崔學東;張彤玉
(75)企業民主的缺失與重建:從“鞍鋼憲法”到組織主人翁行為 胡國棟;王曉杰
(87)哲學一般定義的唯物辯證考量 陶富源
(98)論社會主義平等價值觀的本質特征及踐行原則~ 吳東華;張潔
(105)關于毛澤東的認知性研究方法論要 徐俊忠
(112)論牢牢把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 陳建波[1];莊前生[2]
(119)“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問題導向 鄭文靖
(126)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還是社會轉型——析“社會轉型”說 馮虞章
(133)正確認識我國現階段階級、階級斗爭與法治的內涵及其相互關系 汪亭友
閱讀推薦:南京政治學院學報
《南京政治學院學報》于1979年創刊,原名《南京政治學校校刊》,1986年更為現刊名并于次年9月正式公開發行。其辦刊宗旨為軍事院校的教學、科研服務,為軍隊的建設服務,著重研究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馬克思主義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本質是話語主導權————作者:駱郁廷;
摘要: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首要的是探索、揭示和把握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本質。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本質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主導權。這種話語主導權體現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戰略主導性,體現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思想領導權,體現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話語引領力。從戰略主導性、思想領導權、話語引領力相統一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意...
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反腐敗制度體系——訪上海財經大學資深教授魯品越————作者:本刊記者;
摘要:<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使命,肩負人民的重托,進行了偉大的反腐敗斗爭。我們正在“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精準發力、持續發力,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1)。人類歷史上標本兼治的反腐敗制度體系正在我國形成。為了更深入地從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理層面,深入探討腐敗現象的發生機理與反腐敗制度體系的建設,我們專訪了承擔相關課題研究的上海財經...
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成邏輯與實踐遵循——基于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的考察————作者:劉棟;
摘要:社會有機體理論是唯物史觀的重要內容,現代化發展進程是社會有機體發展演進的重要表征。中國式現代化是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與發展,人口規模巨大是推動社會有機體全面生產發展的結果,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的深刻體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內在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對人與自然關系再生產規律的科學遵循,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對人類社會理想價值目標的生動實踐。新征程...
通向“普遍的世界歷史”的唯物史觀之路————作者:吳宏政;
摘要:“普遍的世界歷史”這一概念由康德首先提出,此后由黑格爾和馬克思各自賦予這一概念以獨特的內涵。康德把“普遍的世界歷史”寄托于世界公民憲法,并試圖通過“各民族的聯盟”的形式加以實現;黑格爾則寄托于絕對精神這一“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實現絕對精神的世界歷史化和世界歷史的絕對精神化。然而,在馬克思看來,“普遍的世界歷史”乃是人類基于“普遍的交往關系”,消滅“支配-從屬”的世界生產關系而進入共產主義的社會生存...
“兩個結合”與新的文化生命體的造就————作者:劉建武;
摘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這一結合是一場深刻的化學反應,具有深厚根基和內在機理。結合的前提是相互契合,結合的過程是相互融合,結合的方式是相互作用,結合的原則是相互尊重,結合的結果是相互成就。經由結合而成的新的文化生命體作為多種要素的有機統一和系統集成,是理論形態、文化形態和文明形態的有機統一,是新理論、新文化和新文明的集大成。“...
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理論及其當代價值————作者:張三元;
摘要: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理論以唯物史觀為根基,堅持人民性、批判性、徹底性、過程性和整體性闡釋原則,以共產主義文明為根本方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價值取向,揭示了文明產生和發展的基本規律,旨在建設整體性文明,體現了理想性與實踐性、階級性與人類性、批判性與建設性、系統性與發展性的統一,對于實現人類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對于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偉大實踐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夯實了...
封建主義的復現還是數字資本主義的進階?——資本主義再生產視角下的“技術封建主義”批判————作者:薛紹文;
摘要:西方學者提出“技術封建主義”或“新封建主義”概念,以封建主義敘事解讀數字資本主義,指出數字平臺所有者即“云貴族”,以壟斷數字技術與數字平臺來收租獲利的方式與封建主義極為相似,“云貴族”成為數字資本主義中的寄生者,數字資本主義越來越具有封建主義邏輯。然而,從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過程來看,數字資本主義既不遵循封建主義的再生產邏輯,也不是對傳統資本主義的簡單復制和循環往復。“技術封建主義”正是數字資本主義差...
美好生活與人的現代化————作者:項久雨;
摘要:中國式現代化是創造美好生活的現代化道路,從時間和空間雙重維度形塑著嶄新的現代性。國家現代化、社會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構成中國式現代化的立體結構,共同支撐著美好生活的創造與實現。其中,人的現代化包含人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發展方式的現代化,三者相互聯系、彼此支撐。人的生產方式現代化,就是要發展數智生產、綠色生產等現代生產方式,提高勞動效率與生產效益,以新質生產力賦能人的美好生活,破解現代化發展進程中“...
列寧關于共產黨長時期領導工農國家各項事業思想的形成及其重要內容————作者:俞敏;
摘要:列寧在十月革命后的實踐中認識到,在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社會,仍然需要有國家和政黨,因而必須長時期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在工農國家中,共產黨必須加強對工農國家及國家機關的領導,加強對工農國家發展經濟工作的領導,加強對工農國家文化教育工作的領導,加強對工農國家外交工作和對外貿易工作的領導,加強對工農國家人民軍隊的領導。列寧的相關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無產階級國家和無產階級政黨消亡的思...
中共黨建學概念體系的“本體論”、分析范式與基本圖譜————作者:劉紅凜;
摘要:建構黨建學概念體系必須樹立“大黨建觀”,聚焦黨的領導、黨的建設、黨內法規、黨務管理等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必須堅持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價值論的內在統一,以實事求是、政策性與學術性相融通、具有層次性與體系化等為基本遵循。從根本上看,黨建學概念體系是具有內在邏輯與層次結構的“概念圖譜”,有基本概念、核心概念、理論標識性概念、重要概念、一般概念之分。應基于基本概念、核心概念、理論標識性概念來建構黨...
盧卡奇《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對馬克思的錯位閱讀————作者:仰海峰;
摘要:在《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中,盧卡奇以《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與《資本論》為基礎性文本,對馬克思的哲學進行了具有原創性的探索,對后來者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在這一探索中,盧卡奇對馬克思存在著雙重的錯位閱讀:一是在文本上,盧卡奇沒能看到《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與《資本論》的邏輯差異,以前者解釋后者;二是在邏輯上,盧卡奇以勞動本體論為馬克思哲學的基礎,這是以黑格爾的本體論來解釋馬克思哲...
數字帝國主義的文化殖民邏輯及其批判————作者:王海建;
摘要:作為資本主義發展到數字時代的新形態,數字帝國主義企圖以數字資源私有、數字平臺壟斷構建出一種超越民族國家、統攝全球文明的“數字世界新文明”,并主要以文化殖民的方式在全球展開殖民掠奪。數字帝國主義企圖通過掩蓋文化殖民的主體、轉換文化殖民的內容、擴展文化殖民的范圍、升級文化殖民的程度,實現對全球人民的精神控制和文化主體性消融。數字帝國主義營造出的數字時代文化繁榮、文明進步的假象背后,蘊藏著人的個性被扼殺...
本質-現象透視法: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根本方法————作者:劉志洪;
摘要: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法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主要方法,但本質-現象透視法構成整個批判的根本方法。假象遮蔽、歪曲乃至顛倒本質,掩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性與暫時性,從而隱匿地維護和強化資本的統治。必須穿透資本主義的假象解蔽其深層本質,并依據對真實本質的理解展開深刻的理論與實踐批判,消解資本主義的假象及其現實根基。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集中展現為對資本主義物質生產本質的洞見與假象的批判。本質-現象透視法...
創新現象、創新實踐和創新思維的歷史唯物主義內涵————作者:包大為;
摘要:創新現象是人類在創造歷史的過程中最典型的質變飛躍環節,體現了人類能夠通過實踐活動超越自身的本質特征。但是創新實踐本身又受制于社會歷史條件,一方面創新的對象取決于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深度和廣度,另一方面創新的結果所蘊含的系統性有賴于人與自然、人與人的交互關系的發展程度。創新實踐是一個主觀見之于客觀的實踐過程,而且也是一個系統動態的對象性結構,既包含著主體在物質生產和社會制度領域的自我更新,也包含著生產...
《馬克思主義研究》注釋體例規范
摘要:<正>《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注釋采用腳注形式。論文所引文獻的出處以及對文中內容作說明的文字,均放在腳注中。腳注標在被引用和說明內容的右上角,序號為①②③……,每頁重新編號。文章標題的注釋采用星號(*)標注。參考文獻放在正文后面,序號為[1][2][3]……,具體格式參照注釋格式,無需標注頁碼。具體注釋體例如下。一、中文注釋1.著作。主要責任者:《著作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
《馬克思主義研究》2025年選題導引
摘要:<正>~
《馬克思主義研究》獲評“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學術期刊優秀等級”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最受歡迎期刊”
摘要:<正>2023年12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發布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學術期刊考核結果,《馬克思主義研究》在考核中獲評“優秀等級”;2023年5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發布《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中文期刊用戶關注度報告(2022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獲評“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2022年度最受歡迎期刊”
歡迎關注“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習強國號
摘要:<正>“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習強國號于2020年10月28日正式上線。該學習強國號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研究》編輯部負責運營,以立足學術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整體理論為宗旨,提供豐富的國內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動態信息,面向時代、面向現實,探討深層次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打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傳播新窗口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大前沿問題研究(2024)————作者:任麗梅;
摘要:<正>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等場合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決心和思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文化思想實踐案例選編(2024年)》《論教育》《習近平...
數字資本主義時代“革命主體”辨析——基于馬克思革命主體思想————作者:嚴松;
摘要:馬克思革命主體思想是關于什么是無產階級、無產階級何以成為革命主體以及無產階級如何進行革命實踐的一整套理論體系。數字資本主義時代,資產階級通過生產方式變革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緩和了階級矛盾與對立,由此,西方學者提出馬克思革命主體思想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退場論、重建論與轉換論。這些主張一方面是對無產階級理論科學性的否定,沖擊了關于革命的無產階級的主體概念;另一方面是對共產主義最高理想的否定,消解了關于“...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