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政治法律期刊 熱度: 時間:
山西警察學院學報雜志
關注()《山西警察學院學報》雜志簡介
《山西警察學院學報》(原: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季刊)創刊于1993年,是由山西省公安廳主管,山西警察學院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辦刊宗旨是活躍公安理論研究氣氛,交流公安實踐經驗及科研信息,扶持公安科研新人,服務公安實踐、科研和教學,提高公安隊伍整體素質。主要開設有公安管理研究,治安管理研究,法學研究,刑偵研究,教育教學研究等,并結合我省我校特點開設有民爆公共安全研究,警察心理學研究,局長政委論壇。
《山西警察學院學報》主要欄目:警察行政管理、治安管理與行政執法、法學研究、犯罪對策研究、警察心理學研究、公安局長政委論壇、刑事偵查與技術、教育教學研究。
《山西警察學院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警察行政管理、治安管理與行政執法、法學研究、犯罪對策研究、警察心理學研究、公安局長政委論壇、刑事偵查與技術、教育教學研究
《山西警察學院學報》雜志榮譽
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2018年《山西警察學院學報》02期投稿論文目錄:
ERPs在刑事辨認面孔識別中的應用可行性王智;劉洪廣;
情報信息研判在互聯網金融犯罪偵查中的應用杜航;
虛假言詞證據的產生原因及預防對策研究馬麒;
指印殘留物檢驗方法研究進展楊煜;何洪源;萬超超;滕傲雪;
警用無人機在偵查工作中的應用與探討郭悅悅;
有限理性視域下偵查決策的失誤與修正黃艷;
投稿論文:警用無人機在偵查工作中的應用與探討
【摘要】:無人駕駛飛行器所特有的空域監控視角廣、低空成像清晰以及地空聯動通信便捷的特性,不僅使公安機關能在短時間內全面獲取案發事件現場的第一手資料,提高了公安機關快速響應能力、指揮決策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偵查工作由被動發現到主動追蹤、由廣度信息群到軌跡信息鏈的變革。而無人機偵查作為一種偵查技術的變革發展,其在偵查工作中應用未來以及實踐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也成為當前公安工作關注的重點。
山西警察學院學報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輕微犯罪非刑罰處罰方法的鏡鑒及完善————作者:賈佳;
摘要:晚近以來,刑事立法呈現輕罪化趨勢,大量輕微犯罪行為被納入刑法規范,非刑罰處罰方法是應對輕微犯罪的一個重要措施,但其在立法和司法上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非刑罰處罰方法存在性質不清、種類較少、內容空洞等問題。因此,可以借鑒國外相關立法經驗,準確認識非刑罰處罰方法的性質,明確其地位,同時,細化現有的非刑罰處罰方法,增加新的非刑罰處罰方法,充分發揮非刑罰處罰方法在輕罪治理中的作用,實現刑事制裁手段多樣化、刑事...
論網絡侮辱誹謗罪的公訴規則————作者:吳欽梓;盧雨佳;
摘要:網絡暴力事件中侮辱誹謗罪是最常見的罪名,該罪如何適用公訴程序成為司法焦點。針對實體與程序、自訴與公訴的雙重交叉問題,仍有反思的必要。實體層面,應當對“社會秩序”“國家利益”等核心概念進行嚴格解釋,明確區分公訴條件與“情節嚴重”這一入罪標準,并且堅持多維度判斷,將行為人主觀意圖及事后悔罪表現等納入綜合考量,以完善侮辱誹謗罪公訴規則。程序層面,為避免檢察機關權力濫用、構建系統的程序轉換機制,應當從立法...
新中國成立前后公安教育的歷史實踐與當代啟示——以山東省為中心的考察————作者:楊兆青;劉震宇;任福興;
摘要:新中國成立前后,山東公安教育面臨探索具有時代特色警察教育制度的外源性驅動及形塑具有全新價值理念公安隊伍的內生性訴求,逐步形成了警察學校與公安機關同向并行、政治素養與業務技能并重并舉,以及特定群體與特色課程搭配設置的發展路徑。新中國成立前后山東公安教育的現實啟示包括:構建產教融合共同體、打造思政工作新生態以及探尋公安教育生命力。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山東公安教育發展歷程彰顯出中國共產黨在危機中尋求轉機的執...
跨行政區劃檢察院司法管轄探索與完善————作者:黃玲林;
摘要:設立跨行政區劃檢察院,是中央確定的一項重大司法體制改革任務,司法管轄是此項改革的關鍵。各地檢察機關因地制宜,形成了關于跨行政區劃檢察院案件管轄的實踐樣本,形成了四種管轄模式。但由于改革法律依據缺失,跨行政區劃檢察院面臨案件管轄不完善、特殊案件規模較小、上下訴訟關系不順、檢法管轄銜接機制不暢等問題,制約了改革的深入推進。新時代推進跨行政區劃檢察改革,應當堅持跨區劃、特殊性、專業化、檢法協同對應、上下...
場外配資型非法經營犯罪的偵查難點及對策研究——以第三方交易軟件為視角————作者:田昊鑫;張凱;賈鵬鹍;
摘要:隨著股市回暖,我國證券市場的場外配資活動又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場外配資若不加以監管極易引發股市動蕩,我國學界對于場外配資型非法經營犯罪的研究較少,因此,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當前第三方交易軟件場外配資手段隱蔽、案情復雜,致使公安機關在辦理此類案件時出現了線索發現難、調查取證難、確認主體難的問題。為有效遏制場外配資行為,公安機關應采取拓寬線索來源、深入分析案情、全面收集證據、情報主導偵查的專門偵查對策,...
放棄重復侵害行為性質認定新論————作者:劉恒源;
摘要:國內外關于放棄重復侵害行為已有較多討論,存在未遂犯說、中止犯說、折中說等代表性學說,但既有的各種學說均有一定缺陷。限定中止犯說通過犯罪手段的變更對犯罪中止的成立加以限定,可以平衡判斷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內在理據上,應當認可犯罪手段的變更對于刑法評價具有重要意義,且犯罪手段的客觀性外觀與學說的主觀說本質并不矛盾;具體適用上,限定中止犯說也能得出與既有司法實踐大體一致的判斷結論
公安專業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改革與實踐————作者:張彧鳳;
摘要:公安專業大學英語課程在公安人才培養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根據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圍繞《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設定的課程目標,側重學生語言學習產出,培育學生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模塊化重構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建構教學評價體系,形成公安專業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模式。教學實踐表明,該模式教學實效明顯,學生的認知參與提升,情感參與積極,行為參與改善
公安聯考背景下的申論課程優化路徑研究——基于頂點課程理論視角————作者:郝英英;張慧;
摘要:隨著公安事業的不斷發展和改革的深入推進,對公安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日益提高。為適應新形勢下公安工作的需要,全國公安院校于2016年開始實行“公安聯考”制度,將申論考試作為考核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科目之一。申論考試不僅考查考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分析和思辨能力,更重視考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情景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公安院校紛紛進行申論課程乃至寫作課程的探索和優化。目前的申論教學模式存在課程定位不夠明確...
毒品相關線索對戒毒人員時間知覺的影響:相關環境敏感性的調節作用————作者:何赟;
摘要:探討戒毒人員在不同線索下的時間知覺特點及其相關環境敏感性的調節作用,有助于揭示戒毒人員的時間知覺特點,為其回歸社會后降低復吸可能性提供學理支持。采用環境線索誘發任務、時距估計任務和相關環境敏感性量表,對貴州省強制隔離戒毒所127名海洛因戒毒人員進行施測和分析。研究表明,毒品相關線索環境下,戒毒人員會高估秒上時距。相關環境敏感性在毒品相關線索對戒毒人員時距估計中起到調節作用。對此,戒治部門可通過干預...
警務實戰需求下實驗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優化——以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為例————作者:王素芝;
摘要:隨著交通管理工作的日益復雜化,公安交通管理工程專業人才需求日益增長。為更好地滿足警務實戰需求,構建與優化實驗實訓教學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專業為例,探討了實驗實訓教學體系構建與優化的路徑,明確了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建立以道路交通管理、事故調查處理、交通安全宣傳、虛擬仿真交通控制等為主要內容的實驗實訓課程體系。通過不斷優化、完善實驗實訓教學內容、方法和設...
《山西警察學院學報》2025年重點選題指南
摘要:<正>《山西警察學院學報》是由山西省公安廳主管、山西警察學院主辦的省級公安類一級學術期刊,常設欄目有:法學研究、犯罪與對策研究、社會治理研究、公安技術研究、警務機制研究、公安教育與實踐。2025年,本刊將繼續聚焦公安學科和公安基礎理論的發展,緊貼公安實戰,持續推出具有創新性、科學性、時代性的高質量研究成果。現發布我刊2025年重點選題指南,敬請關注
偵查人員視角下的犯罪嫌疑人供述決策影響因素探究————作者:管海欣;李雪艷;
摘要:犯罪嫌疑人作為刑事案件的被調查對象,其所做出的每一次決策都影響著自身的命運以及案件的整體進展。影響犯罪嫌疑人作出供述決策的因素繁多。扎根理論使研究人員可以通過系統的分析方法對實證資料進行分析和歸納,從而發展概念和建構理論。文章基于扎根理論的研究方法,設計并實施具體的研究步驟,對31名偵查人員進行深度訪談,最后構建偵查人員視角下的犯罪嫌疑人供述決策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通過對模型闡釋得知,犯罪嫌疑人的...
基于扎根理論的公安機關“放管服”改革動力因素與優化選擇————作者:谷曉宇;趙康睿;
摘要:文章基于扎根理論質性研究方法,對75份政府部門發布的“放管服”政策文本進行三級編碼,并構建了動力源頭、工具方法和價值目標的邏輯模型框架。研究發現,公安機關“放管服”進入改革攻堅期、深水區,各地區的公安機關對于“放管服”的探索均有側重且各有特色,但在總體上仍存在放權不徹底、管理不完善、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后期改革應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為導向,厚植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挖掘改革的內生動力與驅動因...
非管制植物制品的類型化辨析:毒品界定與規制路徑————作者:李雁峰;
摘要:新型毒品認定應遵循類型化方法,癮癖性與危害性是毒品的類型特征。司法實踐中,如何定性含有麻精藥品成分的非管制植物制品存在爭議,合理區分毒品與原植物是正確應對此類問題的關鍵。就方法論而言,概念思維隔絕了毒品與原植物的共性,使毒品認定陷入非此即彼的不當對立,應運用類型化方法,在具備毒品核心類型要素的前提下,依物質中麻精藥品成分的易用性程度歸類。毒品作為規范構成要件要素,其邊界的調整應首先由行政法規進行確...
警察服務質量對警民信任的影響研究——基于警民接觸的調節效應分析————作者:張祥輝;賈鼎;
摘要:文章基于SERVQUAL服務質量模型與群際接觸理論,引入警民接觸作為調節變量,構建了警察服務質量影響警民信任的理論模型。通過對218份有效樣本進行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警察服務質量對警民信任具有正向影響;警察服務質量下有形性、可靠性、反應性、保證性和關懷性五個子維度均對警民信任具有正向影響;警民接觸正向調節了警察服務質量與警民信任之間的關系;警民接觸對警察服務質量與警民信任下認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兩個子...
公安院校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進創新研究與實踐————作者:張雪梅;郭麗東;安蕾冰;
摘要:改進和創新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升公安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在建立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公安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思路的基礎上,通過充分挖掘公安特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來創新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資源建設;通過實施新生入學系列教育,構建忠誠教育體系,打造“四實”貫通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人才培養體系,以實現課外教育與課內教育的銜接,強化每個教學環節的思想政治教育...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混合法益及其展開————作者:童德華;邱堃;
摘要: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案件頻發,其法益定位復雜性日益凸顯。學界現有觀點可分為單一法益說、雙重法益說和擇一法益說,但均未能全面揭示該罪的法益內涵,導致司法實踐困境。單一法益說側重于金融管理秩序或公眾資金安全,存在局限性;雙重法益說雖試圖平衡,但缺乏深入剖析;擇一法益說根據行為方式選擇法益,邏輯上難以自洽。混合法益說則為該罪法益的合理界定提出新思路,其主張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不...
論高校專業課教師應具有的思政站位與思政視野————作者:閆西徽;閻元紅;
摘要:課程思政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理念,要求專業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政治立場、學科立場和學生立場三個維度出發,明確自身的思政責任和站位。具體而言,專業課教師需要從政治經濟與科技、歷史文化與國情、學情學科與教育,以及國際政治與變局等多方面拓寬自身的思政視野。通過這種多維度的思考和實踐,教師能夠在堅定的政治立場基礎上,從更廣闊的視野和跨學科領域中挖掘豐富的課程思政資源,并提煉出多樣化的思政元素,落實立德樹人根...
人臉識別技術在視頻偵查中的應用探索————作者:金飛艷;李放;
摘要:隨著算法、數據等智能化技術的迭代更新,以人工智能為依托的人臉識別技術為推動刑事案件偵破、打擊違法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撐。人臉識別技術在實踐中存在身份識別準確度不夠、追逃抓捕效率較低等問題。基于此,為提高人臉識別技術在視頻偵查中的適用效率,可從鎖定調查訪問對象等傳統偵查措施和守候監視等外線偵查措施結合等角度切入,以增強偵查機關應用新技術打擊違法犯罪的信心,繼而推動偵查手段創新發展,提升打擊治理犯罪質效
大學生偏執型人格障礙傾向的個案分析————作者:王亞楠;
摘要:偏執型人格障礙傾向大學生的性格特點以猜疑和偏執為主,且明顯偏離所在社會文化。這種不良人格傾向易對學生的學業、工作、人際關系造成重大影響,同時還可能引發個體或周圍人的痛苦與困擾。面對這類學生群體,輔導員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運用科學方法應對,使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得到鼓勵和動力,緩解心理焦慮
相關政治法律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