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
關注()《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植物科技雜志,1964年創刊,主要刊載植物生理學和植物分子生物學及其相關領域有創新結果的原始論文、結合作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專題綜述等。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是我國刊載植物生理學科方面的權威性刊物,具有很高的學術地位。歷年來該刊的影響因子和總被引次數均名列前矛,全國生物類期刊中排名第4位。1998、1999兩年被SCICDE引用29次,收錄我刊的國內外檢索系統也有26種之多。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欄目設置:研究報告、研究簡報、研究快報、專題綜述、進展評介、經歷與經驗、記憶與懷念、實驗技術、基因序列、讀者·作者·編者和信息與交流。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研究簡報、研究快報、專題綜述、進展評介、經歷與經驗、記憶與懷念、實驗技術、基因序列、讀者·作者·編者和信息與交流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中科雙效期刊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雜志社征稿要求
1、證明信來稿須附單位同意發表的證明信,并說明稿件無泄密之處、署名無誤、未正式發表和未一稿兩投。
2、文稿初稿需一式三份。為了加強國際交流,提倡用英文寫稿。為加快審稿過程,投稿同時請發一份該文的電子文件。作者可以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專家1~2名,也可以推薦3~5位非作者單位的審稿人。
3、題目與標題文章題目務求簡明、確切、新穎,與文章內容一致,不用副題。中外文題目應一致。文中各級標題(避免3級或更多層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
4、作者與單位署名應限于參加本工作并能解答論文有關問題者,文稿須經每位署名者(包括外國作者)簽名表示同意,并注明稿件聯系人的詳細通訊地址(包括郵政編碼、電話、電子信箱),另請附主要作者的性別、年齡、職稱、學位等個人信息。投稿后如通訊作者出國或單位發生變動,務必及早告知。
5、摘要正文前須有約150~200字的摘要,說明主要的實驗結果和創新之處。英文摘要須盡可能詳細(最好寫滿1頁),包括主要實驗方法、結果與結論,并注出圖表序號。
6、關鍵詞在中、英文摘要下方分別寫出中、英文相一致的關鍵詞3~7個。
7、引言簡要評介本文所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與未解決的問題,說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但不宜提出本文不能解決的問題。
8、材料與方法植物名稱要注拉丁文學名。實驗方法如與前人所用相同,只需注明文獻;有改動處須交代清楚;如系新方法則須詳細說明。
9、結果圖、表要求簡明清晰,標題要有中、英文,內容及注解只用英文表達。數量關系盡量用圖表示,文字部分避免羅列與圖、表重復的數字。圖用電腦繪制并激光打印,寬(包括縱座標的名稱、單位)6~7cm(雙欄)或者13~15cm(通欄)。勿用翻拍的照片和復印件。照片的掃描圖像文件分辨率應不低于300dpi。本刊采用當期一篇文章的彩色插圖或與該文有關的彩色照片作為封面設計素材,歡迎投稿時提供照片。
10、討論重點突出,觀點鮮明,密切結合本文結果(需注出圖表序號)和有關文獻,論證作者的學術思想與觀點,避免簡單復述實驗結果和缺乏根據的過遠、過多的推論及泛論。
11、參考文獻文內引用文獻在引用處加圓括號注明作者(如為2人全部列出,超過2人只列第1作者后加“等”)和年代。引用同一作者在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獻時,出版年后加一小寫字母a,b,c等以示區別。文末只列與本文有關的主要文獻,不加編號,未公開發表的資料或私人通訊不作為文獻列出,但可在文中用括號注明。
《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和廣東省植物學會聯合主辦, 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性中文學術期刊(雙月刊),優先報道熱帶亞熱帶地區植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及其交叉學科領域中的新發現、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 亦歡迎來自不同氣候帶的植物科學研究論文,重點刊登全球氣候變化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系統與進化生物學、環境退化與生態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育及可持續利用、農業及食品質量安全與植物化學資源、植物種質創新與基因發掘利用以及能源植物的開發利用等方面的新成果。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