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華消化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中華消化雜志》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全國性的消化專業高級醫學學術期刊以廣大消化科醫師為主要讀者對象,兼顧外科、消化內鏡等與消化有關的醫師,及時報道消化科領域的科研成果、臨床經驗以及與消化科臨床密切結合的基礎理論研究,對從事消化科專業的臨床醫師有指導作用。辦刊宗旨是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消化專業臨床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消化專業學術交流。本刊發表的文章有近1/4為省部級以上基金課題,充分反映了當今國內消化學科方面的最新進展。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現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為全國內科學類,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錄);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2008版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目錄期刊),自創刊以來,先后榮獲“上海市科協報刊評比一等獎”,“中華醫學會成立80周年銀獎”,“中國科協優秀期刊三等獎”,“上海市科協期刊三等獎”。
【欄目設置】
雜志設述評、論著、短篇論著、國外學術交流、專論、專家論壇、專題筆談、綜述、臨床病例討論、病例報告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中國早期食管癌篩查及內鏡診治專家共識意見精簡版(2014年,北京)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專業委員會
47例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阻抗基線的改變 謝晨曦,肖英蓮,李雨文,林金坤,彭穗,陳旻湖,Xie Chenxi,Xiao Yinglian,Li Yuwen,Lin Jinkun,Peng Sui,Chen Minhu
信息動態
酸誘導非糜爛性反流病食管阻抗與黏膜完整性改變的臨床研究 劉貝妮,張艷麗,姚樹坤,杜時雨,劉楊,楊怡,Liu Beini,Zhang Yanli,Yao Shukun,Du Shiyu,Liu Yang,Yang Yi
反流性食管炎A級患者的臨床特點評估 閆秀娥,周麗雅,王曄,陸京京,林琳,薛艷,崔榮麗,張賀軍,丁士剛
食管微小病變對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意義及其臨床特點 陶麗媛,呂賓,范一宏,張璐,Tao Liyuan,Lyu Bin,Fan Yihong,Zhang Lu
30例賁門失弛緩癥的臨床癥狀與其食管測壓相關性 謝忱,湯玉蓉,王美峰,姜柳琴,施瑞華,林琳,Xie Chen,Tang Yurong,Wang Meifeng,Jiang Liuqin,Shi Ruihua,Lin Lin
尾側型同源轉錄因子-2、肝素結合性表皮生長因子樣生長因子和骨形態發生蛋白-4在Barrett食管中的表達及相互關系 陳鑫,魏安偉,李姝,姜葵,王邦茂,Chen Xin,Wei Anwei,Li Shu,Jiang Kui,Wang Bangmao
食管-胃連接部惡性腫瘤218例臨床病理特征和預后分析 陳慧,詹俊,于鐘,鐘娃,劉思齊,Chen Hui,Zhan Jun,Yu Zhong,Zhong Wa,Liu Siqi
食管高分辨率測壓技術在功能性食管疾病診斷中的意義 劉娜,劉清,雷少妮,潘研,吳際,何星星,尚磊,王新,聶勇戰
蛋白激酶受體2、白細胞介素-1β及白細胞介素-8在不同類型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鄭林福,王蓉,潘小萍,黃杭英,王雯
醫生職稱論文發表:帕利哌酮與氟哌啶醇治療兒童抽動障礙對照研究
[摘要] 目的比較利帕利哌酮與氟哌啶醇治療兒童抽動障礙(tic.disorders,TD)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對該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門診收治的60例兒童抽動障礙患者(年齡8~16歲)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給予利帕利哌酮與氟哌啶醇,其中帕利哌酮組30例,氟哌啶醇組30例,療程8周。分別采用耶魯抽動癥狀嚴重程度量表(Yale Clohal TicSeverity Scale,YGTSS)和不良反應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對治療前、治療后第2、4、8周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進行評估。結果帕利哌酮組和氟哌啶醇組治療2周后YCTSS總分均明顯下降,帕利哌酮組治療2周的YGrrss減分率高于氟哌啶醇組,帕利哌酮組與氟哌啶醇組治療總體有效率分別為90.0%和66.7%(P<0.05),帕利哌酮組與氟哌啶醇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20.0%和76.7%(P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6/view-7134899.htm
[關鍵詞] 帕利哌酮,氟哌啶醇,兒童抽動障礙
抽動障礙(tic,disorders,TD)是一種起病于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以運動抽動(motor tics)和(或)發聲抽動(vocal tics)為特征的神經精神性疾病,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對兒童的心理發育和學習有較大的影響。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不自主、反復、快速、無目的的一個或多個部位肌肉運動性或發聲性抽動,同時可伴有注意缺項多動障礙、強迫障礙、睡眠和情緒障礙等諸多行為問題。
中華消化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聚焦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作者:張英劍;陳艷;
摘要: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陽市, 建院于1956年, 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省直屬綜合性醫院, 獲評三級甲等醫院, 全國百佳醫院, 首批全國百姓放心百佳示范醫院, 全國文明單位, 是河南科技大學唯一直屬附屬醫院。醫院實際開放床位4 723張。2019年醫院臨床醫學學科進入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全球前1%, 在2022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獲...
中國慢性便秘臨床診斷與治療規范————作者: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 功能性胃腸病協作組 食管疾病協作組;
摘要:慢性便秘無論在普通人群還是臨床均十分常見,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造成較大的社會與經濟負擔。目前慢性便秘的輔助檢查方法多樣, 治療手段繁多, 部分臨床醫師對如何規范地對患者進行便秘相關檢查與治療缺乏足夠的認識。為建立符合我國現階段實際情況的便秘診療規范,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聯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功能性胃腸病協作組、食管疾病協作組共同開展胃腸動力診療質控評估建設專科協作公益項目...
舒肝解郁膠囊聯合枸櫞酸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作者:許平;吳碧玉;趙彬;時維武;張雪峰;劉淑君;孟立娜;王彩花;邱榮元;吳杰;夏宣平;顏秀娟;陳勝良;
摘要:目的評價在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以下簡稱莫沙必利)治療基礎上, 加用舒肝解郁膠囊(SGJY)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選擇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漯河市中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邯鄲市中醫院、南陽南石醫院等10家醫院的229例FD患者進行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采用9項患者健康問卷(PHQ-9)和廣泛性焦慮障礙量表(GAD-7...
不同病因所致膀胱腸瘺3例————作者:魏凱艷;劉益娟;王承黨;
摘要:膀胱腸瘺是一種罕見的疾病, 其患病率低且病因多樣, 易出現誤診。本文報告了3例不同病因所致膀胱腸瘺的患者, 總結其相關臨床資料與診治過程, 為臨床提供參考
肥大細胞和5-羥色胺對舒肝解郁膠囊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影響研究————作者:張展燁;莊茜鈞;賈星雨;譚年娣;陳芳菲;張夢宇;陳松鋒;胡俊楠;肖英蓮;
摘要:目的探討舒肝解郁膠囊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可能的作用靶點。方法前瞻性納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就診的FD患者36例, 同期納入10名健康對照者。使用FD癥狀量表和短式尼平消化不良指數(SF-NDI)分別評估FD患者和健康對照者的癥狀和生活質量, 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S)評估FD患者和健康對照者的焦慮抑郁狀態。收集胃底和十二指腸降段黏膜組織,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無創肝纖維化模型的診斷評價及新模型的建立————作者:高穎惠;鄧明月;朱瑞瑞;郭智賢;閆婧雅;趙雪萌;李志勤;
摘要: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評估FibroScan與各種診斷模型聯合對肝纖維化的診斷效能, 并利用臨床常用指標建立預測新模型。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5月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肝穿刺活體組織檢查術(以下簡稱肝活檢)和FibroScan檢查的118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Scheuer評分系統肝纖維化程度分期設定不同判別...
肝癌免疫治療患者營養及免疫相關不良事件管理知信行問卷編制及信效度檢驗————作者:文雯;陳英爽;劉春玲;童麗靈;張華;
摘要:目的編制肝癌免疫治療患者營養及免疫不良事件知信行問卷并檢驗其信效度, 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提高依從性、改善生活質量提供調查及評估工具。方法基于知信行理論(KAP), 通過檢索文獻確定初步調查問卷, 選取海口市人民醫院30例肝癌免疫治療的患者進行預調查。組織肝膽外科、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 營養師, 消化專科護士進行專家函詢, 根據函詢結果修改得到測試版問卷。估算結構效度評價所需最小樣本量為32...
消化酶類藥物臨床與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作者: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功能性胃腸病協作組;
摘要:消化酶類藥物是臨床和家庭常用的消化不良治療藥物。目前, 我國已上市多種消化酶類非處方藥和處方藥, 并積累了一定的臨床證據和實踐經驗。為提高臨床醫師和公眾對消化酶類藥物的認識, 促進合理用藥,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功能性胃腸病協作組組織相關領域專家, 基于最新研究證據和我國臨床實際, 制定了消化酶類藥物臨床與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本共識共13條陳述, 涵蓋了消化酶不足相關消化不良的病理機制與常見病...
人血清白蛋白在炎癥性腸病中的診療價值及研究進展————作者:馬電霞;彭春艷;謝穎;張曉琦;
摘要:炎癥性腸病(IBD)是一種慢性、漸進、破壞性疾病, 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IBD鑒別診斷困難, 難治患者多, 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在持續的炎癥狀態下, 腸道血管通透性增加、白蛋白清除率升高和肝臟合成功能降低引發的低血清白蛋白水平(SAL)是IBD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SAL與IBD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臨床結局、治療應答情況和手術風險存在關聯。本文綜述了人血清白蛋白在IBD診療、預后方...
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瘤的影像學研究進展————作者:鄒紅源;朱佳慧;錢陽陽;廖專;王雷;
摘要: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瘤(IPMN)具有惡變潛能, 是胰腺癌的癌前病變之一, 準確評估惡性IPMN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影像學作為無創、簡便的檢查方式在良惡性IPMN的鑒別診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目前良惡性IPMN的鑒別仍存在準確性較低、鑒別標準不一等問題。現就IPMN的影像學特征及影像學技術預測和鑒別惡性IPMN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以期為后續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整合血漿和糞便代謝組學揭示腺瘤到結直腸癌進展中的功能代謝物和早期診斷生物標志物————作者:孫楊;宋慧仙;繆應雷;
摘要: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孫楊、繆應雷教授團隊聯合香港中文大學于君教授團隊、南京醫科大學沈洪兵院士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 , 影響因子為48.8)上發表了一項關于腺瘤到結直腸癌進展過程中的功能代謝物和早期診斷生物標志物的重要研究(Sun Y, Zhang X, Hang D, et al. Integrative plasma and fecal metabolomic...
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硬化性食管炎1例————作者:韓瀟;徐剛;朱澄瑩;林軍;陸倫根;陳聰穎;
摘要:患者為38歲男性, 臨床表現為進食哽咽感伴嘔吐, X線食管鋇劑造影、胸部增強計算機斷層掃描和超聲胃鏡檢查均提示食管下段管腔局限性狹窄、管壁增厚, 病理學未見惡性病變依據, 血清免疫球蛋白G4水平顯著升高, 組織病理學提示免疫球蛋白G4陽性的淋巴-漿細胞浸潤, 故明確診斷為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硬化性食管炎。臨床上, 免疫球蛋白G4累及上消化道的情況罕見, 國內未見報道, 對該疾病的認識不足常常延誤患...
食管黏膜下血腫動態變化的計算機斷層掃描觀察————作者:張培貴;張斌龍;邱乾德;張愛偉;
摘要:通過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浙江省樂清市人民醫院和溫州市人民醫院25例食管黏膜下血腫(ESH)住院患者的臨床與計算機斷層掃描(CT)資料, 探討CT檢查在ESH治療過程中的應用價值。25例ESH患者入院第1次CT檢查示病變共累及63處, 其中累及胸上段19處, 胸中段25處, 胸下段19處。血腫縱行長度(范圍)為(17.5±2.6) cm(11.0~22.0 cm), ...
《關于肝硬化侵入性操作出血風險的專家意見》摘譯————作者:雒博晗;韓國宏;
摘要:目前已有關于肝硬化侵入性操作的風險分類和管理相關指南, 但對于出血風險和止血相關參數的安全閾值尚未達成共識。本共識將80項操作分為低或高風險, 同時列舉了在對肝硬化患者行侵入性操作之前經專家達成經驗共識的血小板計數、國際標準化比值、纖維蛋白原等實驗室檢查指標的安全閾值, 旨在建立一份關于肝硬化侵入性操作相關的出血風險意見。這種基于經驗的分類可能有助于完善未來的研究設計, 并指導對肝硬化患者行侵入性...
急性胰腺炎并發胰源性門靜脈高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預測模型構建————作者:楊佳妮;張奇瑞;劉妍;廖宇航;田秋燕;胡萬宇;繆應雷;馬嵐青;張海蓉;
摘要:目的探討中度重癥急性胰腺炎(MSAP)、重癥急性胰腺炎(SAP)并發胰源性門靜脈高壓(PPH)的影響因素并構建預測模型。方法納入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診斷為MSAP、SAP的患者1 095例, 以是否并發PPH分為PPH組(145例)和非PPH組(950例)。收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性別、急性胰腺炎病因、實際住院天數等), 并發癥(如門靜脈血栓、胰腺...
腸道微生物群在炎癥性腸病合并艱難擬梭菌感染中的研究進展————作者:霍秋月;李佳伊仁;王偉剛;趙建宏;
摘要:炎癥性腸病(IBD)是一種非特異性的腸道炎癥性疾病, 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腸道中特定微生物群過度增殖或減少及微生物群代謝異常可能導致免疫系統異常激活和炎癥反應。IBD患者腸道微生物群的豐度和多樣性發生了顯著變化, 微生物群失衡促進了艱難擬梭菌等致病菌定植和相關感染的發生, 而艱難擬梭菌感染(CDI)會導致IBD患者預后不良。目前, IBD已被確定為CDI的危險因素。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失調與IB...
人工智能在食管鱗狀細胞癌診療中的應用現狀及展望————作者:俞楚婷;高野;王洛偉;
摘要: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是我國食管癌主要病理類型, 其起病隱匿、侵襲性強且晚期預后不佳。近年來,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 以影像學、病理學和臨床信息為基礎的疾病診療和預后評價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為臨床診療模式帶來了革命性改變。目前, 人工智能技術在ESCC的早期篩查與診斷、術前浸潤深度及淋巴結轉移評估、預后和療效預測等方面已初步展現臨床價值。本文介紹和總結了人工智能在ESCC診療中的應用,...
利那洛肽聯合聚乙二醇對功能性便秘患者腸道準備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作者:李翰卿;李宇鹍;齊興四;張鵬;于亞男;田字彬;
摘要:目的探討利那洛肽聯合聚乙二醇對功能性便秘(FC)患者腸道清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選擇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于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行結腸鏡檢查的FC患者300例(FC組)、非功能性便秘(NFC)受試者300名(NFC組), 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法將FC組和NFC組進一步分別分為3 L聚乙二醇亞組、3 L聚乙二醇+利那洛肽亞組、2 L聚乙二醇+利那洛肽亞組, 每組100例, 所有受試者按隨機...
結腸潰瘍演變為嗜血細胞綜合征1例————作者:王春燕;周正華;岳妍;王江;
摘要:患者以結腸潰瘍為首發表現, 在結腸潰瘍進展的同時實驗室檢查結果示血EB病毒陽性, 1個月后突然出現持續高熱, 結合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考慮嗜血細胞綜合征, 經治療效果欠佳并出現便血, 病情進展迅速而死亡。就診于消化內科的腸道潰瘍易被誤診為炎癥性腸病, 本文旨在通過回顧病例診治過程提高消化內科醫師對結腸潰瘍合并EB病毒感染的警惕性, 以及時明確診斷并治療, 減少誤診
結腸假性脂肪瘤病1例————作者:范紅偉;畢陸欣;郭秀霞;劉霖;
摘要:結腸假性脂肪瘤病(CP)是一種罕見但具有特征性內鏡及病理組織學表現的疾病。該病臨床癥狀不典型, 易與多種疾病相混淆。因其發生率極低, 國內鮮有報道。CP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仍存在爭議。CP的診斷依賴于結腸鏡和病理檢查結果, 無需其他輔助手段。為了提高臨床、內鏡和病理醫師對CP的認識, 現報告1例78歲的CP患者, 回顧其內鏡和病理組織學特征并通過復習文獻闡述CP的病因、診斷和治療, 從而避免臨床過...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