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日友好醫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中日友好醫院學報》系衛生部主管,中日友好醫院主辦的綜合性醫學科技期刊。刊物通過介紹臨床醫療、科研、教學、康復、管理方面的新成果和新動態,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服務,歡迎大家踴躍投稿。主要欄目有:述評、臨床論著、實驗研究、藥學研究、經驗交流、醫院管理、教學研究、中醫園地、短篇報道、技術與方法、病例報告及護理園地等。《中日友好醫院學報》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入編及入網期刊,同時被收錄至“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和“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入編及入網期刊,同時被收錄至“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和“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有:述評、臨床論著、實驗研究、藥學研究、經驗交流、醫院管理、教學研究、中醫園地、短篇報道、技術與方法、病例報告及護理園地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鹽酸貝尼地平片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的長期、開放性臨床研究 姜紅,王曉莉,秦廷莉,柯元南
2. 復述試驗在功能語言區定位的應用 李旭東,焦勁松,Itsuki Jibiki,LI Xu-dong,JIAO Jin-song,JIBIKI Itsuki
3. 強化降糖及強化他汀治療對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糖患者住院期間心功能影響 葉小鈞,王勇,黎娜,張麗芳,劉曉飛,陳麗,羅荷
4. 心臟血管肉瘤伴肺轉移2例(附文獻復習) 強光亮,張兵林,宋之乙,張海濤,梁朝陽,田燕雛,石彬,劉德若
5. 2型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與骨密度的相關性研究 李林,LI Lin
6. 脾胃濕熱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癥狀、精神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分析 王芳,姚樹坤,馬軍宇,李昭穎
7. 益坤內異丸治療子宮腺肌病痛經的生存質量評價 楊舫,時麗媛,王清,YANG Fang,SHI Li-yuan,WANG Qing
8. 芍倍注射液治療直腸脫垂的臨床療效評價 廖明,李如職,陳杏儀,梁家基,肖柳,范學順
9. 脂質過氧化反應在酒精及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纖維化發生中的作用 杜時雨,房龍,趙洪川,DU Shi-yu,FANG Long,ZHAO Hong-chuan
10. 問題導向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結合在血管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袁薇,林梅,YUAN Wei,LIN Mei
11. 中藥熏洗治療肛門瘙癢的經驗總結 李俊姣,王春暉,馮大勇,賈蘭斯,安阿玥
12. 早期暴露于高脂環境對生長發育影響的實驗研究進展 程盼貴,張知新
13. 國內急診專科護士的勝任力培養現狀與展望 楊俐俐,高鵬
14. 大量輸血的最新進展 羅如意,尹毅青
康復醫學論文范文:論療養院里的康復醫學的發展
論文導讀:定期開展科室民主生活會,使科室在和諧的氛圍中持續發展。醫院應從臨床、教學、科研、政策導向、資金扶持上加以引導,在科研立項、設備引進、資金投入、學術交流等方面向康復或與之相關的專科、專病傾斜。使科室的空間布局更趨合理,儀器設備更趨完備,人員配置更加科學。在不斷激發內涵建設活力,提高學科建設質量的同時,還要注意院際間、學科間的學術和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和學術氛圍。
中日友好醫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心房顫動患者射頻消融術后心力衰竭的發生率及危險因素分析————作者:高瑞龍;劉芃;翟正芹;周益鋒;
摘要:目的:回顧性分析射頻消融治療心房顫動(房顫)患者術后心力衰竭的發生率及臨床特征以降低風險。方法:調查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中日友好醫院心內科行射頻消融的房顫患者547例,分析消融術后7d內心力衰竭(心衰)的發生率、臨床特點、超聲心動圖檢查、手術過程及預后。結果:21例(3.84%)患者術后發生心衰,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齡57~83歲,陣發性房顫6例,持續性房顫15例;既往心衰竭病...
阿齊沙坦對肥胖高血壓患者左室舒張功能的影響————作者:李問;姜斯佳;劉穎;安碩研;車武強;翟亞楠;陳改玲;
摘要:目的:探討阿齊沙坦對肥胖高血壓患者的舒張功能早期改善作用。方法:選擇納入2023年9月—2025年1月在中日友好醫院心臟科門診就診的肥胖高血壓伴左室舒張功能障礙患者,予阿齊沙坦治療3個月,比較患者治療前后左室舒張功能指標改善情況。結果:阿齊沙坦治療后診室血壓下降有統計學意義,收縮壓由治療前[148.5(138,149.75)mmHg]下降至治療后的[125.5(115.25,135.25)mmHg...
老年肛周膿腫不同術式患者的全血細胞計數及其衍生炎癥指標的比較————作者:馬凰富;王月;張學成;來麗霞;王晏美;李佳楠;
摘要:目的:探討接受不同術式治療的老年肛周膿腫(PA)患者全血細胞計數及其衍生的炎癥指標的差異。方法:對2018年5月—2024年5月于中日友好醫院肛腸科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PA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共納入60歲以上的PA患者181例,分為根治術組129例,切開引流術組52例。對比2組患者的全血細胞計數,計算全身炎癥反應指數(SIRI)、全身免疫炎癥指數(SII)、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率(NLR)、血小板...
消費級別睡眠監測設備在睡眠疾病診治中的應用————作者:程子倩;張曉雷;
摘要:<正>睡眠障礙性疾病包括睡眠呼吸障礙(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失眠、中樞嗜睡性疾病、睡眠-清醒晝夜節律障礙、異態睡眠、睡眠相關運動障礙及其他睡眠障礙等7大類60種疾病[1]。睡眠障礙性疾病與多種身心疾病密切相關,患病率高、疾病負擔高,同時又是被嚴重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2]。多導睡眠監測(polysomnograph...
老年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的護理————作者:徐永慧;周夢;王敏;鄭利娜;王朝輝;
摘要:<正>起搏器是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1]。我國人口老齡化使得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患者逐年增多。起搏器植入術后可能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如氣胸、血栓栓塞、心臟穿孔、電極導線脫位與斷裂、囊袋血腫與感染等,這也成為手術面臨的重要問題。同時,術后要求患者植入側肢體在相對長的一段時間內限制運動,這可能導致肌肉萎縮或肌肉關節僵硬,嚴重者還會出現植入側上肢關節活動異常,對患者生活質量帶來...
體外沖擊波結合患者教育與自我牽伸治療足底筋膜炎的臨床療效觀察————作者:侯來永;王昭;李炎;劉雨瀟;白碩;葛瑞東;
摘要:目的:觀察體外沖擊波(ESWT)結合患者教育與自我牽伸對足底筋膜炎(PF)的臨床療效。方法:60例PF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試驗組,各30例,2組患者均予以ESWT,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增加患者教育和自我牽伸,2次/周,共5周。治療前、治療5周后,評估數字疼痛評分(NRS)、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AOFAS)踝與后足功能評分量表。結果:治療前2組各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較治...
從“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論治腎移植術后神經系統并發癥————作者:宣雨嘉;任建;王建峰;
摘要:<正>慢性腎臟病是一種進行性疾病,在全球的發病率約10%~14%[1],由于其起病隱匿,常在有明顯癥狀的終末期進行診斷。腎移植是慢性腎衰竭終末期最為有效且前沿的治療手段,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預期壽命。然而,術后排斥反應、感染、代謝異常等并發癥仍是影響患者長期預后的關鍵因素,其中神經系統并發癥發生率為6.8%~14%[2],主要表現為震顫、失眠、頭痛...
冠脈狹窄程度與運動后心率恢復的相關性————作者:尹淑悅;劉夢如;林治洲;于宋元;姜紅;李憲倫;
摘要:目的:分析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與運動后心率恢復的相關性。方法:篩選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心臟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疑診冠心病而行冠脈造影及數字心肺步行試驗(DCW)的患者175例。根據DCW衍生的運動后1min心率恢復(HRR 1min)將患者HRR 1min≤12次/min定義為高危組,HRR 1min>12次/min定義為低危組,分析2組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Gensini評分與HRR ...
兒童術中獲得性壓力性損傷評估量表的研究進展————作者:岳靜波;劉守堯;張穎;
摘要:<正>術中獲得性壓力性損傷(intraoperative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IAPI)是指患者在接受手術過程中發生的受壓部位皮膚及皮下組織壓力性損傷,與手術體位相關,通常位于骨突處或者涉及醫療器械接觸的界面處[1]。術中患者是壓力性損傷發生的高危人群,其發生率為4.9%~66.0%[2]。壓力性損傷的發生可能延緩患者術后功...
“平衡歸元”法防治腫瘤癌前病變思路與經驗————作者:田金瑞;柳芳;黃蓉;婁彥妮;賈立群;
摘要:<正>據GLOBOCAN 2022全球癌癥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癌癥患者人數高達1996萬,其中970萬患者死亡,中國惡性腫瘤的新發率和死亡率均居于全球第一,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40%以上的癌癥是可預防的,預防癌前病變進一步發展是降低惡性腫瘤發病率的有效手段[2],癌前病變是指病灶未突破體表或黏膜...
肝移植術后缺血性改變治療成功1例————作者:弓麗;張明;陳曉巧;王秀紅;張玉姣;
摘要:<正>患者,女性,37歲,主因“乏力5年,加重伴腹脹1月余”于2024年3月29日入住中日友好醫院。患者2019年因皮膚瘙癢、乏力、黃疸,查γ-谷氨酰轉肽酶(GGT)與堿性磷酸酶(ALP)升高,抗線粒體抗體(AMA)、抗糖蛋白210抗體(gp210)陽性,完善肝穿刺活檢,診斷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Ⅲ期,予熊去氧膽酸治療。患者對熊去氧膽...
精細化護理在肛周膿腫患者中的應用————作者:王琳;張瑩;李丹丹;
摘要:<正>肛周膿腫是由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所引起的常見肛腸疾病,主要表現為肛門周圍的紅腫、疼痛、波動感及發熱等全身炎癥反應癥狀,嚴重者可伴隨膿液排出或形成肛瘺[1]。由于其復雜的病理機制及高復發率,患者的康復過程往往較為漫長且容易出現并發癥。護理干預在肛周膿腫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精細化護理理念基于患者個體差異,通過全過程護理模式對患者實施動態化、全...
基于“脾胃虛則九竅不通”治療兒童上氣道咳嗽綜合征————作者:顧思睿;王君;陳颯英;董子琪;申明君;王乙;
摘要:<正>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是指因變應性鼻炎等多種上氣道疾病引起的鼻分泌物倒流至咽喉,刺激咳嗽感受器而出現的以慢性咳嗽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又名鼻后滴流綜合征[1]。UACS在我國兒童慢性咳嗽中的占比逐年升高,部分地區UACS已成為我國兒童慢性咳嗽的首位病因[2],占兒童慢性濕性咳嗽的39.73...
基于“病-機-治-方”辨治心臟傳導阻滯經驗舉隅————作者:劉啟予;王安璐;王彤歆;張耀夫;于齡華;徐浩;
摘要:<正>心臟傳導阻滯是以心動過緩和心臟傳導延遲為表現的一類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竇房結功能障礙、房室傳導阻滯等疾病[1]。西醫多從病因治療、應急治療、起搏器植入等方面著手提高心率。隨著中醫學的發展,中醫在治療本病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率,恢復竇房結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等[2],為尚未達到安裝起搏器指征或暫時拒絕安裝起搏器的患者提供了一種治療選...
潰瘍性結腸炎合并巨細胞病毒結腸炎的臨床特點和危險因素分析————作者:郭文娟;彭娜;程小韻;劉芳;宋振梅;王曉娣;龐楊;杜時雨;
摘要:目的:分析潰瘍性結腸炎(UC)合并巨細胞病毒(CMV)結腸炎的臨床特點及內鏡表現,探討CMV結腸炎的危險因素及對預后的影響。方法:回顧分析2018年6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PCR法篩查腸道黏膜組織CMVDNA陽性的185例UC住院患者。分析UC合并CMV結腸炎患者的臨床特征、內鏡表現及預后,并與同期住院的腸道黏膜組織的CMVDNA篩查陰性的患者比較。結果:185例UC患者中,合并CMV結腸...
青年屈光參差患者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和神經節細胞層厚度的研究————作者:蔣晶晶;孫川;張智科;陳思揚;鄭東興;陳宜;
摘要:目的:比較視力正常的青年屈光參差患者高屈光度眼與對側眼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和黃斑區神經節細胞層厚度的差異。方法:回顧分析44例成年屈光參差患者的高屈光度眼和對側眼的臨床數據,使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測量2組眼黃斑神經節細胞復合體(mGCC)、黃斑神經節細胞內叢狀層(mGCIPL)和視盤神經纖維層(pRNFL)的厚度,并計算獲取黃斑神經纖維層(mRNFL)厚度,分別對黃斑區6個象限及視神經4個象限...
通督舒脊方聯合手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作者:莊子逸;樊思遠;唐向盛;移平;
摘要:目的:比較通督舒脊方聯合手術和單純手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探究術后聯合中藥對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康復、預后的作用。方法:對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中日友好醫院脊柱外科行手術治療的57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57例患者分為單純手術組和中藥聯合手術組,其中單純手術組30例患者,中藥聯合手術組27例患者。納入分析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情況及術前與術后不同時間點患者的疼痛視...
寒溫并用治療流行性感冒的體虛發熱————作者:孔明慧;楊道文;
摘要:<正>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本病起病急,多為自限性,主要通過飛沫、直接接觸傳播等方式實現人際傳播,潛伏期約為1~4d,感染后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癥狀,同時全身癥狀一般較重[1]。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全國流感監測結果顯示,每年10月我國各地陸續進入流感冬春流行季節[2]。目前西醫治療主要應用疫苗及抗病毒藥物,...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髖關節鏡手術模擬系統在住院醫師臨床培訓中的應用評價————作者:盧小飛;岳崢嶸;丁冉;張啟棟;王衛國;
摘要:<正>骨科培訓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要內容,培訓時間較長,專業性較強,內容繁雜,知識面廣,實踐性強。傳統的培訓方法往往依賴于書本知識、操作示范和有限的臨床觀摩,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員臨床能力的提升。而手術的高風險性和培訓資源有限也進一步增加了培訓難度。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科學有效的培訓手段幫助學員克服學習難點,已成為骨科培訓亟需解決的問題。髖關節鏡手術作為骨科領域的一項復雜技術,對醫師...
2021—2023年住院用藥醫囑點評結果分析————作者:來貝貝;趙穎楠;李少強;尹麗梅;
摘要:<正>合理用藥是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的目標,是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處方點評是促進合理用藥的重要方式。處方點評包括門急診處方點評、住院用藥醫囑點評及各專項點評。其中住院用藥醫囑點評需考慮的影響因素更多,難度更高,對藥師綜合能力的要求也更高[1]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