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解剖學研究》
關注()【雜志簡介】
《解剖學研究》為中國解剖學會與廣東省解剖學會聯合主辦,中山醫科大學協辦的全國性、綜合性解剖學學術刊物,全國公開發行。以廣大形態學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報道形態學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和教學改革經驗。本刊歡迎人類學、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神經生物學、影像解剖學、病理解剖學、臨床學科以及相關邊緣學科的科研論著、綜述、講座、技術方法、教學經驗、變異畸形及國內外學術動態等欄目的稿件。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知網,萬方,維普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論著、綜述、教學經驗、中等衛生學校教學經驗交流、技術交流、變異畸型、簡訊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81)APP基因轉染SK-N-SH細胞中阿爾茲海默病相關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
侯亞萍[2];羅濤[1];李聲[1];申秀銀[1];周躍[1];周令麒[1];汪華僑[1]
(88)小動物PET-CT在大鼠臂叢根性撕脫脊髓損傷的應用研究
凌澤民;唐穎;李穎勤;袁群芳;程驍;劉琳琳;周麗華
(93)GPR30在雌激素促乳腺癌細胞遷移和侵襲中的作用機制研究
陳偉鈺[1];程楊[2];李平[3];付曉東[3]
(97)Nogo-A在皮層神經元中的亞細胞分布模式研究
米亞靜;劉潔;王世偉;王天偉;景曉紅
(100)環孢素A對新生小鼠的海馬神經發生和認知能力的影響
王閣[1];張雨微[1];祁方窻[1];許云龍[1];姚志彬[1];胡丹丹[1];何芬[2];鄒俊濤[1]
(104)GST-β-catenin融合蛋白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其在原核細胞中的表達
梁峰;沈濤;姚強;賈長青
醫學核心論文發表: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摘要:目的:通過觀察分析高尿酸血癥心血管的各項指標,探討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相關性。方法:同期選取200例高尿酸血癥患者和 200例體檢確認血清尿酸正常的健康人員200例,將高尿酸血癥患者組命名為觀察組,將血清尿酸正常的健康人員組命名為對照組。對兩組人員進行心血管危險 因素水平檢查,檢查項目包括血壓、血脂、空腹血糖(FBP)、體質量指數(BMI)等。將檢測結果進行組間對照,分析血清尿酸水平與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相關 性。結果:觀察組200例高尿酸血癥患者的平均收縮壓(SBP)水平、平均舒張壓(DBP)水平、三酰甘油(TG)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水平以及體質量指數(BMI)均明顯高于對照組200例健康人員的平均水平。兩組各項檢測指標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 論:血清尿酸水平與心血管危險因素具有較大的關聯性,高尿酸血癥是心血管危險的征兆,并且為心血管病致病增加風險,科學檢測血清尿酸水平,并采取合理有效 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并減小致病風險。
關鍵詞:醫學核心論文,高尿酸血癥,心血管危險因素,相關性,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通過對照200例高尿酸血癥患者和200例血清尿酸正常的健康人員的心血管危險因素檢查結果,分析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關聯性,探討血清尿酸水平在臨床檢查診斷心血管疾病的價值和意義,希望可為心血管疾病臨床診斷提供經驗,現做報道如下。
解剖學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新醫科背景下人體解剖學融入人文教育探析——以莆田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為例————作者:林心怡;陳海英;葉維建;林丁穎;
摘要:為適應醫學的發展趨勢和需求,以新醫科統領醫學人才培養改革,推動醫學教育創新發展,著力提升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為健康中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在新醫科背景下,通過分析醫學人文教育現狀和解剖學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以莆田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為例提出新醫科背景下人體解剖學融入人文教育的現實路徑
《人體結構》整合式PBL教學模式的實踐——以消化與營養模塊為例————作者:曾文欽;姚前尹;劉鳳云;程亞濤;劉欽;張潔;崔衛剛;
摘要:我校從2014年開始開設臨床醫學本科專業以來,借鑒了汕頭大學醫學院整合式模塊化教學的先進經驗,打破以學科劃分課程體系的傳統方式,以未來醫生崗位勝任力為導向,以健康為中心,醫教協同,交叉、跨界融合開展整合式模塊化教學。新教學模式的實施為轉變教學理念、改變教學策略和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創造先決條件。本文就醫學先修課程系統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整合為《人體結構》課程,開展實施整合式PBL的實踐和探索—以消...
OBE-PBL評價體系在人體解剖學研究型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構建————作者:譚剛;譚文波;陳龍菊;吳太鼎;李震陽;吳剛;王振富;
摘要:目的 分析中醫學專業認證背景下,將OBE理念引入人體解剖學研究型互動式課堂模式教學中,構建PBL的評價體系,以優化人體解剖學互動式教學模式,達到更好教學效果。方法 按照《本科醫學教育標準——中醫學專業(暫行)》和高等學校中醫學專業認證準備工作指南(試行)的制定,對PBL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探索,從7個方面進行了形成性評價的構建。結果 OBE-PBL形成性評價的構建,極大地提升了人體解剖學的教學效果,學...
骨身守崗的中國解剖學家(II):劉其端教授——響徹草原的“生命之歌”————作者:李瑞錫;
摘要:<正>幾幀陌生而熟悉的泛黃陳年照片(圖1),振蕩了筆者的心弦,激揚著筆者的思緒。照片中的人,是我國著名解剖學教育家——內蒙古醫學院(現內蒙古醫科大學)的劉其端教授。劉教授的名字,對大多數年輕解剖學教師,似乎是陌生的,而對作者這樣一個解剖學“老兵”,則非常熟悉。然,因未幸面其真容,卻亦感陌生;照片中劉其端教授所進行的“活計”——采集無主荒塚的腐胔骨,對當今解剖學教師,似乎是陌生的,對筆者又是非常熟悉...
《組織學與胚胎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回顧性研究與教學效果評價————作者:劉樹迎;丁英;朱永紅;趙蔚;王繼廠;張宏波;秦麗娜;賴碧琴;張小然;夏凱;
摘要:目的 探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8級(698人)、2020級(562人)、2021級(665人)、2022級(621人)、2023級(573人)五年制臨床醫學生3 119人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組;2019級的727名五年制臨床醫學生組成線上教學組;2017級五年制臨床醫學生720人作為傳統教學對照組。通過調查問卷來評估線上教學的教學效果,并通過總評...
石油化工源性PM2.5暴露對雄性大鼠性腺軸器官形態和功能的影響————作者:郭雨;阿地江·馬合扎木哈力;卡德燕·居熱艾提;初阿克·木拉提;古麗努爾·阿布力孜;古麗沙依拉·隊三拜;崔靜;
摘要:目的 研究長期暴露石油化工源性PM2.5對雄性大鼠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相關激素與形態學結構的影響,探討石油化工來源性PM2.5對生殖相關器官功能和形態異常發展中的機制。方法 40只8周齡雄性SD大鼠經性功能和勃起功能試驗確認有正常性功能后,隨機選取10只作為正常組,其余30只進行造模,隨機分為造模組15只和造模后組15只,采用智能綜合大氣采樣器將石油化工廠PM2.5過濾至玻璃纖維過濾膜并制成0.6...
CT在評估胸骨肌變異中的應用價值————作者:何曉寧;穆乃文;肖娟;鄭超;王超;單裕清;
摘要:目的 探討CT在評估胸骨肌變異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胸部CT平掃顯示胸骨肌變異的患者102例,應用多平面重組(MPR)和容積再現(VR)技術,對胸骨肌的數量、分布、形態、走行、寬度等解剖特點進行評估,分析性別間分布方式差異。結果 102例共發現137條胸骨肌。64條為扁平狀(46.72%),30條為扁丘狀(21.90%),42條為索條狀(30.66%),1...
環狀RNA HN1靶向miR-766-5p/KLF3軸調控胃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分子機制————作者:王莉;師紅利;李峰;劉泓;
摘要:目的 探討環狀RNA HN1(CircHN1) 靶向微小 RNA-766-5p(miR-766-5p)/Krüpple 樣轉錄因子3(KLF3)軸調控胃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分子機制。方法 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 分別檢 測 人 胃 癌 細 胞 系 MKN-45 以 及 人 正 常 胃 黏 膜 上 皮 細 胞 GES-1 中 CircHN1、miR-766-...
AFAP1-AS1在卵巢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及其對卵巢癌生物學行為的影響————作者:江飛云;丁葉屏;劉星宇;蔡文;吳明彩;
摘要:目的 探討肌動蛋白纖維相關蛋白1-反義RNA1(AFAP1-AS1)在卵巢癌組織中的表達以及其對卵巢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方法 采用RT-PCR檢測73例卵巢癌患者的卵巢癌組織和癌旁組織中AFAP1-AS1的表達。對A2780卵巢癌細胞株進行體外培養,分為對照組(不轉染)、si-NC組(轉染si-NC)、siRNA組(轉染小干擾RNA),MTT法檢測3組細胞的增殖情況,檢測細胞侵襲、遷移和上皮間...
超聲微泡介導miR-585-5p通過調節FABP5對宮頸癌細胞惡性進展的影響————作者:高劍英;黃娟;賈蓉;
摘要:目的 探討超聲微泡介導miR-585-5p通過調節脂肪酸結合蛋白5(FABP5)對宮頸癌細胞惡性進展的影響。方法 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跡實驗檢測人宮頸癌組織及其癌旁組織、人子宮頸上皮細胞、Hela細胞的miR-585-5p、FABP5表達。體外培養Hela細胞并隨機分為對照組、空微泡組、miR-585-5p微泡組、miR-585-5p+FABP5過表達微泡組,分組處理后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
miRNA-150在宮頸癌中表達的臨床意義及對宮頸癌細胞上皮間質轉化的作用————作者:田航璇;范寧寧;代莎莎;
摘要:目的 探討miRNA-150在宮頸癌中表達的臨床意義及對宮頸癌細胞上皮間質轉化的作用機制。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20例接受宮頸癌根治手術患者的癌組織及相對應的癌旁組織標本,RT-PCR檢測組織中miR-150相對表達量,探究miR-150表達和臨床比例特征相關性;RT-PCR檢測宮頸癌和正常宮頸細胞中miR-150相對表達量,將Hela細胞隨機分為miR-NC組...
胸膜蛻膜細胞樣惡性間皮瘤2例并胸膜病理解剖分析————作者:鄧丹;程勝君;劉葉;龍義添;楊帆;
摘要:目的 通過2例胸膜蛻膜細胞樣惡性間皮瘤,結合文獻復習,系統闡述蛻膜細胞樣間皮瘤的解剖、病因、病理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及預后。方法 回顧性分析2例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病理科胸膜蛻膜細胞樣惡性間皮瘤的病史、癥狀、影像資料及病理診斷,并復習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總結。結果1例患者正進行第4次聯合治療;另1例患者診斷后未行治療,于2個月后去世。結論 蛻膜細胞樣惡性間皮瘤是一種罕見的上皮樣間皮瘤亞型,形態類似于蛻...
腦膠質淋巴系統與腦部疾病研究進展————作者:馬麗峰;吳曉玉;郝新宇;
摘要:位于大腦內星狀膠質細胞外層的一種稱作水通道蛋白4(AQP-4)的分子結構,承擔著調管腦脊液與大腦組織液互相流通與相互作用的重要角色,是腦膠質淋巴循環體系的核心部分。該體系的職責在于清除大腦代謝殘棄物(比如乳酸)和異常蛋白(如β-淀粉蛋白)。與腦膜淋巴系統功能上相連,可能共同參與可溶性蛋白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分布,以及代謝物和廢物的清除。隨著對腦部疾病認識的加深,腦部疾病對人類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多項...
lncRNA ITSN1-2靶向miR-140-3p對高糖誘導的腎小管上皮細胞炎癥因子表達和細胞凋亡的影響————作者:周密;李偉;高明松;
摘要:目的 探討lncRNA ITSN1-2在高糖誘導的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的作用及分子機制。方法將腎小管上皮細胞HK-2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Con)、高糖組(HG)、HG+si-ITSN1-2組、HG+si-NC組、HG+miR-140-3p組、HG+miR-NC組、HG+si-ITSN1-2+anti-miR-140-3p組、HG+si-ITSN1-2+anti-miR-NC組。ITSN1-2和miR...
右美托咪定通過Sirt1信號通路對潰瘍性結腸炎小鼠腸黏膜損傷的影響————作者:錢志偉;李立冬;夏建華;楊維峰;
摘要:目的 探討右美托咪定(Dex)對潰瘍性結腸炎(UC)小鼠腸道腸黏膜損傷及沉默信息調節蛋白1(Sirt1)信號通路的影響。方法 將50只SPF級雄性小鼠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Ctrl)組、模型(Model)組、右美托咪定(Dex)組、Sirt1信號通路抑制劑EX527(EX527)組、右美托咪定+EX527(Dex+EX527)組,每組10只。采用飲用2.5%葡聚糖硫酸鈉鹽(DSS)溶液誘導建立...
17β-雌二醇聯合杜仲醇對SD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成骨分化的影響及機制分析————作者:楊燕兵;蘇紅青;張玉寶;莊忠寶;劉衡;
摘要:目的 探討17β-雌二醇(17β-E2)聯合杜仲醇對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響,并闡明其成骨誘導的作用機制。方法 通過全骨髓法分離提取SD大鼠BMSCs,連續傳代3次,采用倒置光學顯微鏡觀察傳代培養BMSCs的細胞學形態。將第3代BMSCs SD大鼠細胞分成對照組、17β-E2組、杜仲醇組及聯合誘導組,培養24 h后各組相應進行成骨誘導。采用CCK-8檢測各組成骨誘導第1、2...
升結腸異位闌尾一例————作者:董云;曹永泉;
摘要:<正>患者李××,女72歲,因腰痛伴尿痛,下腹墜脹痛1 d,于2024年3月12日來本院就診。尿常規顯示隱血(++)。臨床考慮泌尿系結石,行泌尿系CT掃描未見結石征象,左腎下極見低密度灶。腸脂垂環形鈣化,慢性腸脂垂炎。5 mm層厚圖像右側髂窩內未發現闌尾,闌尾未發育
二尖瓣復合體的解剖學分型及其臨床意義————作者:李京;王澤慧;劉時;郁雙菲;杜婧菡;王卓;蒙昭宇;鄧廣耀;
摘要:目的 觀察二尖瓣復合體(MVC)的解剖學特征,對乳頭肌(PM)提出新的分類方法,為左心室疾病的影像學診斷、復合體外科修復提供解剖學依據。方法 50例結構完整的人心標本,解剖左心房、左心室,觀察PM、瓣膜的形態、數量及變異,測量二尖瓣環周長、PM的長度,記錄瓣膜的數量。結果 (1)根據PM的形態特點分為:(1)Ⅰ型:即PM底部與頂部均無分叉43例;(2)Ⅱ型:PM頂端具有2個分支,底部均完全獨立為Ⅱ...
人體解剖學科的新分支——筋膜解剖學————作者:王軍;楊春;原林;汪華僑;
摘要:在數字人技術的支持下,經過20余年的解剖學研究提出人體解剖學科新的分支——筋膜解剖學。筋膜解剖學認為人體是由遍布全身的結締組織(筋膜)軟性支架網絡和被該支架支持和包繞的各種已分化的功能細胞兩部分構成:前者稱為支持與儲備系統;后者稱為功能系統,這種新的解剖學分科方式簡稱為人體結構的兩系統理論。它體現了一種新的人體觀和解剖學研究的方法論,即從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時間和壽命為軸線研究人體。筋膜解剖學的提...
《解剖學研究》雜志稿約
摘要:<正>《解剖學研究》創刊于1979年10月,是由廣東省解剖學會、中國解剖學會主辦,《解剖學研究》編輯委員會出版的解剖學專業學術刊物,面向全國公開發行。讀者對象包括從事人類學、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影像解剖學、病理解剖學、臨床科學以及相關邊緣學科的教師、科研工作人員、醫務工作者、研究生和醫學生等。本刊的辦刊宗旨為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形態學科和相關...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