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針灸臨床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針灸臨床雜志》是國內唯一以針灸臨床為主的學術期刊,創刊于1984年,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主辦。本刊著重反映全國針灸領域研究進展和成就,及時向國內外讀者傳播最新的針灸臨床學術信息,辟有豐富的臨床內容,融學術、普及為一體。為從事中醫臨床、針灸臨床及科研、教學人員及中醫針灸學員、廣大中醫針灸臨床愛好者不可多得的實用刊物。
【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該期刊為國內權威數據庫和文摘雜志的固定收錄期刊,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欄目設有:理論探討、名醫經驗、臨床報道、特種針法、腧穴應用、灸法集萃、刺法聚英、實驗研究、文獻綜述等,并可根據廣大讀者需要隨時增設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不同留針時間對缺血性腦卒中后疲勞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于川,申斌,許世聞,YU Chuan,SHEN Bin,XU Shi-wen
針刺放血結合云南白藥外敷治療急性期帶狀皰疹30例 馬廣昊,MA Guang-hao
針刺結合電鍉針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 陳明星,程光宇,郭文慶,于志順,程為平
歡迎郵購
針刺配合音樂療法和芳香療法治療單純性肥胖的臨床觀察 侯慧先,楊明,張健梅
普通針刺在下尿路癥狀患者治療中的應用 李春雨,金龍濤,LI Chun-yu,JIN Long-tao
電針結合半導體激光治療儀對帶狀皰疹患者T細胞亞群及相關細胞因子的調控 周彩霞,張鵬,張學文,ZHOU Cai-xia,ZHANG Peng,ZHANG Xue-wen
電針百會、風府治療腦梗塞后神經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 唐曉敏,丁銳,TANG Xiao-min,DING Rui
火針點刺聯合三棱針刺絡治療慢性濕疹的臨床研究 焦召華,高暉,田苑,王劍歌,李瑞超,徐家淳,李巖,JIAO Zhao-hua,GAO Hui,TIAN Yuan,WANG Jian-ge,LI Rui-chao,XU Jia-chun,LI Yan
《針灸臨床雜志》關于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的聲明
電針治療脾虛濕阻型女性肥胖患者臨床觀察 韓燕萍,李翊,楊光,王玲姝,HAN Yan-ping,LI Yi,YANG Guang,WANG Ling-shu
治療相關的針灸歌賦中腰部病證治療用穴分析 張翠紅,劉占文,紀軍,洪玨,劉婕,ZHANG Cui-hong,LIU Zhan-wen,JI Jun,HONG Jue,LIU Jie
國家級論文發表:社區居民對舒緩療護的認知和態度調查
摘 要 目的:了解華涇鎮社區居民對舒緩療護(即臨終關懷)的認知和態度。方法:采用自編的舒緩療護認知調查表對華涇鎮250名18歲以上的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社區居民對臨終關懷的認知度普遍較低,平均得分為((3.92±2.05)分。學歷高組好于學歷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41~70歲年齡組的認知好于≤40歲組和≥71歲組。社區居民普遍能夠接受生命末期的舒緩療護,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舒緩療護服務持贊成態度。結論:社區居民對于舒緩療護的認知水平較低,但對舒緩療護普遍接受。今后要加強居民的宣傳教育,使舒緩療護為居民所接受。
關鍵詞 國家級論文發表,舒緩療護,臨終關懷,認知,態度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疾病譜向慢性非傳染病性疾病的轉變,居民舒緩療護的需求逐漸增加。舒緩療護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有利于維護患者尊嚴及保障患者的基本權利。但舒緩療護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社會及老年患者對舒緩療護概念也較陌生。華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上海首批開展舒緩療護的試點單位之一,為了解本社區居民對舒緩療護服務的認知和需求狀況,我們進行了居民問卷調查,報告如下。
針灸臨床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證書
摘要:<正>~
齊刺為主辨治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胃虛弱證臨床研究————作者:程勛昌;李學軍;
摘要:目的:觀察齊刺為主辨治慢性萎縮性胃炎(CAG)脾胃虛弱證的療效及療效與病程的關系。方法:將CAG脾胃虛弱證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齊刺組,每組40例。對照組給予普通針刺治療,齊刺組采用齊刺為主治療,治療3個月后,比較兩組中醫癥候總積分、中醫癥狀單項積分、胃鏡積分、病理積分、胃功能指標、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及針灸治療效果與病程的關系。結果:治療后兩組中醫癥候總積分、中醫單項癥狀積分、胃鏡積...
基于“頸骶并治”超聲引導下針刀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作者:楊陽;張娟;周勝利;賀卓眾;文皓佳;付磊;
摘要:目的:觀察基于“頸骶并治”超聲引導下針刀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CSR)的臨床療效。方法:將87例CSR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采用超聲引導下針刀“頸骶并治”治療,其中患者44例,脫落1例)和對照組(采用超聲引導下“T”形針刀治療,其中患者43例,剔除2例)。兩組均1次/5 d,共治療3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頸痛程度視覺模擬評分(VAS)、田中靖久頸椎病癥狀評分(CSR20評分)、頸椎曲度D值和血清IL...
基于影像學探析擇時針刺干預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思路————作者:李溶;張鈺;謝雨航;陳曉琴;
摘要:隨著影像學的成熟進步,影像學相關技術作為療效評估手段不斷用于針灸治療疾病的研究過程中,其優勢在于能夠清晰展示針灸刺激機體時中樞改變的具體形態。擇時針灸作為傳統時間醫學療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具有良好的療效,但其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運用影像學手段進行探析。且多種影像學結果需要創新性的機器學習模型進行多模態的數據整合。因而本研究分析擇時針刺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優勢,提出擇時針刺與影像學相聯系的假設,利用多...
雷火灸聯合低頻脈沖電刺激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肌張力、患肢功能和神經功能的影響————作者:程慧;陳愛麗;鐘先鴻;許明月;唐潮;
摘要:目的:探究雷火灸聯合低頻脈沖電刺激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肌張力、患肢功能和神經功能的影響。方法:納入本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上述患者分為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低頻脈沖電刺激)與觀察組(對照組基礎上+雷火灸),各60例,比較兩組肌張力、患肢功能、神經功能、腦血流動力學與生活質量。結果:治療后,觀察組0級和1級肌張力分級占比高于對照組,差異具...
毫針粹刺法聯合溫針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寒凝血瘀證痛經的療效及作用機制研究————作者:杜娟;吳丹;余子豪;黃書煜;劉凱莉;叢慧芳;
摘要:目的:探究毫針粹刺法聯合溫針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EM)寒凝血瘀證痛經的療效及對血清炎癥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神經生長因子(NGF)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水平的影響。方法:數據挖掘選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叢慧芳教授收治的200例EM寒凝血瘀證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予以孕三烯酮治療,觀察組在對照...
基于腸道微生物探討針灸治療孤獨癥譜系障礙的作用機制————作者:陳融;李磊;袁藝;何慧;郭明亮;王亞軍;
摘要:孤獨癥譜系障礙(ASD)是一種神經發育性疾病,其發病原因尚不明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通過腸腦軸即大腦和腸道之間的雙向通訊系統,通過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等途徑進行信息傳遞,在ASD的發病及治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顯示ASD患者的胃腸道(GI)癥狀較正常人更加明顯,這可能與腸道菌群失調密切相關。針灸作為一種傳統中醫療法,被廣泛應用到微生物領域研究中,它能夠在腸道微生物基礎上通過神經遞...
針刺干預抑郁癥神經炎癥機制的研究進展————作者:石安妮;馬琴;劉曉玲;盧峻;
摘要:抑郁癥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精神障礙類疾病,神經炎癥在抑郁癥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小膠質細胞的活化是神經炎癥反應的典型標志。針刺治療抑郁癥療效確切,本研究梳理了近年針刺治療抑郁癥神經炎癥機制的研究進展,發現與針刺干預小膠質細胞激活、炎性細胞信號通路、海馬神經發生、腦-腸軸和自噬功能等途徑密切相關
針刺調控PI3K/AKT通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研究進展————作者:杏亞婷;王東巖;周以皓;張譯尹;王若愚;王益言;董旭;
摘要:缺血性腦卒中(IS)腦組織病理生理機制交錯復雜,通過檢索文獻發現,PI3K/AKT信號通路與IS密切相關,針刺干預PI3K/AKT信號通路治療IS的機制有抗細胞凋亡、調控細胞自噬、促進血管生成與神經發生等。本研究對以上機制的國內外研究進行總結,以期為深入開展相關實驗研究和臨床應用針刺治療IS提供科學依據
探析“頸部七線法”針刺療法的理論淵源及臨床應用舉隅————作者:孫文婷;王新茹;邢御;周玉麒;鄭澤皓;李雨軒;白鵬;
摘要:本研究從經絡、臟腑、腧穴以及現代局部解剖和電項針理論等方面探討“頸部七線法”針刺療法的理論基礎,并列舉突發性聾、偏頭痛與頸椎病等頭頸部疾病闡釋“頸部七線法”的臨床應用。頸項部為經絡系統、標本根結縱向貫絡以及頭氣街和髓海橫向聯絡的樞紐,同時上承于腦,下接于心,發揮肝木之主的重要作用以溝通臟腑功能。以“天牖五穴”為例闡明頸項部腧穴多擅長補養陽氣、調節氣血運行,“頸部七線法”針刺處方既可疏通局部經氣,亦...
針刺對慢性應激抑郁大鼠海馬神經元自噬相關因子的影響————作者:王雅璇;魏高文;邵瑞潔;盧峻;
摘要:目的:觀察針刺百會、印堂穴對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馬神經元自噬相關因子的影響。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被隨機分為4組:正常組、模型組、針刺組和氟西汀組,各8只。構建CUMS大鼠抑郁模型。行為學檢測曠場實驗、高架十字迷宮實驗;HE染色觀察海馬病理形態改變;透射電鏡觀察海馬神經元自噬情況;Western blot法檢測海馬Beclin-1、p62及LC3蛋白表達;免疫熒光法檢測...
基于SLC7A11/GPX4通路探討電針預處理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心肌細胞鐵死亡的影響————作者:張艷琳;吳松;路珍;韋禹岐;郭倩茹;
摘要:目的:觀察電針預處理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MIRI)大鼠心肌細胞鐵死亡的影響,并探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方法:45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Sham)、模型組(MIRI)和模型+電針預處理組(MIRI+EA),各15只。適應性喂養1周后,MIRI+EA組取雙側“內關”(PC 6)、雙側“足三里”(ST 36)和“關元”(SN 4)進行電針干預20 min, 1次/d...
頭穴透刺調控TWEAK/Fn14/STAT3信號通路改善腦出血大鼠促血管新生機制的研究————作者:許文婷;王飛;陸麗娜;鄒偉;孔瑩;
摘要:目的:觀察頭穴透刺對腦出血大鼠神經行為學和繼發性腦水腫的影響,并探討其干預TWEAK/Fn14/STAT3信號通路促進血管新生的相關機制。方法:120只SD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假手術組、模型組、針刺組和針刺+Stattic組,共5組,每組24只,以大鼠尾狀核自體動脈血注入法復制腦出血模型,評定造模成功后,針刺組、針刺+Stattic組給予“百會”透刺“曲鬢”穴電針干預治療;正常組、假手術組和模型組...
針灸治療頸動脈硬化腧穴選擇的多樣本歸因分析————作者:奚寧;周海純;邰鑫;
摘要:目的:為探討針灸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CAS)腧穴選擇的特點,采用多樣本薈萃基礎上歸因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相關規律及機制。方法:計算機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萬方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Wanfang)、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SinoMed)及美國醫學在線(PubMed)近20年有關針灸治療頸動脈硬化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文獻。通過Microsoft Excel...
電針夾脊穴配合穴位埋線治療中心型肥胖伴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作者:郭佳坤;朱曉晨;翟真;李嘉怡;李金懋;龔立冬;牛慧杰;
摘要:目的:觀察中心性肥胖伴高脂血癥患者采用電針夾脊穴配合穴位埋線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清華大學玉泉醫院129例中心型肥胖伴高脂血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64例)與研究組(65例),對照組采用飲食干預配合常規調脂藥物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電針夾脊穴配合穴位埋線治療,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觀察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對比兩組治療前、治療3個月時肥胖指標(體質量指...
基于細胞程序性死亡探討針刺治療周圍神經損傷的研究進展————作者:郭孝靜;張博;李曉童;張立;王艷;
摘要:近年研究發現針刺治療周圍神經損傷與調節細胞程序性死亡機制密切相關。本研究重點闡述針刺對凋亡、自噬、焦亡、壞死性凋亡、鐵死亡以及銅死亡的影響,并進一步探討針刺調控細胞程序性死亡改善周圍神經損傷的機制,為臨床治療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腹針結合筋結點針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作者:朱健;盧明誠;
摘要:目的:探究腹針結合筋結點針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CSR)的臨床療效。方法: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六安市中醫院自2022年5月—2024年4月收治的102例CSR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1例。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觀察組接受腹針結合筋結點針刺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頸部疼痛、頸椎功能與頸椎活動度。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頸椎病臨床評價量表(CASCS)評分、左側屈、右側屈、左...
經筋刺聯合加蘭他敏穴位注射治療頑固性面癱臨床研究————作者:王榮蕓;李佩芳;葛遜;洪凌祥;馮建偉;
摘要:目的:觀察經筋刺聯合加蘭他敏穴位注射治療頑固性面癱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96例頑固性面癱患者根據其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普通針刺的患者納入對照1組,進行經筋刺治療的患者納入對照2組,進行經筋刺聯合加蘭他敏穴位注射治療的患者納入觀察組,每組32例,1次/2 d, 10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比較3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ouse-Brackmann(H-B)分級情況、眼輪匝肌和口輪匝肌的波幅(Amp...
外泌體參與骨性關節炎發病過程的作用機制及針刺調節作用————作者:丁靜;鄭潔;
摘要:中醫針刺療法已廣泛應用于骨性關節炎疾病治療中,研究發現針刺主要通過改善骨性關節炎(OA)局部微環境、調節炎癥反應、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等方面,緩解OA的病理進程。目前針刺的治療作用機制還待進一步研究證實,其起效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外泌體作為一種細胞外釋放的小囊泡,在細胞信息傳遞和細胞功能調控中起著關鍵作用,針刺可以調節外泌體的釋放,前期研究表明外泌體及其釋放物質可將其針刺信號級聯放大。本研究探討外泌體...
眼針療法聯合撳針治療帕金森病便秘的臨床研究————作者:吳迪;楊禾財;張海婷;張云麗;劉鵬;
摘要:目的:觀察眼針療法聯合撳針治療帕金森便秘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20年—2022年于本院針灸科住院部就診的帕金森便秘患者60例,通過隨機對照表法分為常規針刺組及聯合療法組,每組各30例。兩組均在接受常規抗帕金森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相應干預。常規針刺組按照教科書規范進行取穴及操作。聯合療法組在常規針刺的基礎上,選用眼針(肝區、脾區、胃區和大腸區)針刺1次/d;并于肝、脾、胃及大腸之背俞穴貼附撳針,...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