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骨傷》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骨傷》雜志是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骨傷科專業性學術期刊。辦刊宗旨是:堅持中西醫并重原則,突出中西醫結合的特色,執行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主要報道中醫、西醫和中西醫結合在骨傷科領域原創性的科研成果、理論探討和臨床診療經驗。刊登中國和國際的稿件,尤其重視刊登有國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的原創性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的學術論文。論文的主要類型有:專家述評、臨床研究、基礎研究、骨傷論壇、臨床經驗交流、文獻綜述、正骨手法介紹、學術講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報告、繼續教育園地等。另外,還有讀者來信、國內外骨傷科學術動態及醫學書刊評價等文章。雜志重視學術導向,及時反映和傳授中、西和中西醫結合骨傷科領域的新知識、新進展,以促進國內外骨傷科的學術交流。讀者對象為骨科、創傷、及相關學科的臨床醫師、科研人員、教學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等。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已分別入編萬方數據中國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和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本刊為首屆“國家期刊獎”獲獎期刊、中國醫學專業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論文統計源期刊和中國期刊方陣期刊。本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波蘭《哥白尼索引》(IC)列為來源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設有專家述評、臨床研究、基礎研究、骨傷論壇、學術爭鳴、經驗與教訓、學術講座、影像分析、診治失誤、經驗交流、文獻綜述、手法介紹、學習園地、科研思路與方法、臨床病例討論、繼續教育園地、國內外骨傷科醫學動態以及醫學書刊評價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肩鎖關節脫位的分型與治療方法的選擇 黃強,HUANG Qiang
鉤鋼板治療肩鎖關節脫位肩痛原因分析的病例對照研究 楊英果,蔡曉冰,王曉民,朱永敢,潘合永,YANG Ying-guo,CAI Xiao-bing,WANG Xiao-min,ZHU Yong-gan,PAN He-yong
Triple-Endobutton技術治療TossyⅢ型肩鎖關節脫位 孫遼軍,盧迪,陳華,SUN Liao-jun,LU Di,CHEN Hua
雙Endobutton鋼板重建喙鎖韌帶聯合Ⅰ期肩鎖韌帶修復治療Ⅲ度以上肩鎖關節脫位 胡文躍,俞沖,黃忠名,韓雷,HU Wen-yue,YU Chong,HUANG Zhong-ming,HAN Lei
關節鏡下克氏針結合縫線不經骨骺線固定治療兒童脛骨髁間隆突骨折 趙其純,鄧小文,周平,尚希福,朱亞林,ZHAO Qi-chun,DENG Xiao-wen,ZHOU Ping,SHANG Xi-fu,ZHU Ya-lin
脊柱調衡手法與藥物治療退變性脊柱側凸癥的病例對照研究 田綱,沈茂榮,梁偉國,謝富榮,韋文武,TIAN Gang,SHEN Mao-rong,LIANG Wei-guo,XIE Fu-rong,WEI Wen-wu
椎體后凸成形術后的不同治療對骨質疏松性骨折療效的影響 王蕭楓,許兵,葉小雨,楊益宇,王冠華,WANG Xiao-feng,XU Bing,YE Xiao-yu,YANG Yi-yu,WANG Guan-hua
信息動態
T形鎖定鋼板內固定與外固定支架治療背側Barton骨折的病例對照研究 陳煥慶,溫喜樂,李陽明,溫從游,CHEN Huan-qing,WEN Xi-le,LI Yang-ming,WEN Cong-you
手法復位經皮克氏針固定治療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療效觀察 許益文,鄭勇,白祥軍,劉俊,李彥武,石振,游景揚,范江榮,張柘
醫生論文發表:外科清創治療III~IV度壓瘡80例療效
摘 要 目的:觀察老年人壓瘡外科治療的療效。方法:除壓瘡的基礎治療外,沿創周及周邊的瘢痕組織一并切除,手術范圍與深度以達微量出血為度,術后創面置呋喃西林紗布引流。結果:手術治療1個月,80例III度和IV度壓瘡患者痊愈40例,好轉27例,有效率為71.3%。其中52例III度壓瘡有效率為83.7%,28例VI壓瘡有效率為50.0%。結論:應用外科清創手術治療壓瘡,療程短,費用少,可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醫生論文發表,老年人,壓瘡,外科治療
壓瘡(pressure ulcer, PU)被認為是當今突出且有負面影響的健康問題之一,在長期臥床、昏迷、癱瘓、營養不良等患者的骨突出部位較易發生[1],是臨床常見的并發癥。作者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對80例III~IV度壓瘡患者進行壞死皮瓣切除及引流治療,報告如下。
中國骨傷最新期刊目錄
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穩定結構的損傷特點及治療選擇————作者:向明;
摘要:<正>肩關節作為全身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為了實現其活動度,必然要犧牲穩定性,因而肩關節脫位在全身大關節中最常見,占所有脫位的50%和肩部創傷的10%[1]。肩關節脫位分為外傷性或非外傷性。非外傷性肩關節脫位常與潛在的基礎病理有關,如多發關節松弛;而外傷性肩關節脫位則與特定的創傷事件有關
肩關節鏡下雙排與單排技術治療IdebergⅠA型肩胛盂骨折的病例對照研究————作者:沈哲源;吳榮;彭巧英;李恒;郭松華;張占豐;
摘要:目的:比較關節鏡下雙排固定與單排固定技術治療IdebergⅠA型肩胛盂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自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選取肩關節鏡治療的26例IdebergⅠA型肩胛盂骨折患者,根據骨折塊固定方式分為單排錨釘組和雙排錨釘組。單排組12例,男7例,女5例;年齡25~53 (38.42±9.61)歲;外傷至手術時間2~7 (4.75±1.82) d。雙排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齡21~5...
經腋窩后緣入路與肩胛骨外側緣入路治療肩胛骨骨折的對照研究————作者:李冰;徐鵬;袁亞兵;張興州;何樟寧;
摘要:目的:比較經腋窩后緣入路與經肩胛骨外側緣入路治療MillerⅡ、Ⅳ型肩胛骨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自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采用切開復位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的28例新鮮肩胛骨骨折(MillerⅡ、Ⅳ型)患者,按手術入路方式不同分為兩組。腋窩后緣組13例,男8例,女5例;年齡26~71(39.2±6.5)歲;Miller分型,Ⅱ型5例,Ⅳ型8例;摔傷9例,車禍傷4例;右側7例,左側6例;...
關節鏡自體半腱肌肌腱移植上關節囊重建術聯合肱二頭肌腱轉位治療不可修復性肩袖撕裂的早期療效分析————作者:王錫豪;楊智濤;梁鈞文;張柏榮;劉濤;姜金;韻向東;
摘要:目的:探討關節鏡自體半腱肌肌腱移植上關節囊重建術聯合肱二頭肌腱轉位治療不可修復性肩袖撕裂的早期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行關節鏡自體半腱肌肌腱移植上關節囊重建術聯合肱二頭肌腱轉位治療不可修復肩袖撕裂患者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齡53~72(62.13±5.35)歲;左側3例,右側13例。所有患者術前有關節活動受限、靜息痛和活動痛,且均有超過8個月保守治療無效的病史...
活血方定向透藥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肩袖損傷的療效觀察————作者:朱亞莉;樓宇梁;費慧;
摘要:目的 :探討活血方定向透藥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肩袖損傷的早期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2例肩袖損傷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沖擊波組和定向透藥組。沖擊波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47~68(63.2±3.3)歲;病程2~6(3.1±1.4)周;Ellman分級Ⅰ級10例,Ⅱ級10例;采用非甾體類藥物+體外沖擊波治療。定向透藥組22例,男16例,女6例;...
關節鏡輔助下髂骨塊高強度縫線固定治療合并高脫位風險的肩關節前向不穩定————作者:蔣科杰;戴雪松;
摘要:目的:探討采用高強度縫線關節鏡下固定髂骨植骨塊治療合并高脫位風險的肩關節前向不穩定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采用高強度縫線關節鏡下固定髂骨植骨塊治療的22例合并高脫位風險的肩關節前向不穩定患者的臨床資料,男14例,女8例;年齡17~46(26.50±8.26)歲;脫位4~22(11.08±5.82)次;左側7例,右側15例。分別于術前、術后12個月采用美國肩肘外科協...
基于3D金屬打印技術IdebergⅡ型區域肩胛盂骨折解剖鋼板的數字化研究————作者:張燚;張嘉鍇;吳君龍;鄭軼;
摘要:目的 :建立3D金屬打印技術IdebergⅡ型區域肩胛盂骨折解剖鋼板的數字化模型。方法 :回顧性選擇1例34歲健康男性志愿者的肩胛骨影像學資料,運用Mimics 15.01,NX 12.0等軟件設計IdebergⅡ型區域肩胛盂骨折導向鋼板系統,將STL數據輸入金屬3D打印機打印1∶1肩胛骨模型及帶導向套筒的肩胛盂解剖鋼板,并在體外試驗鋼板的貼合性和影像學評估螺釘位置的準確性,記錄肩胛骨模型的打印時...
經外側平臺前緣骨折線與脛前開窗治療脛骨平臺前外側柱骨折合并后外側柱塌陷的療效比較————作者:孟乘飛;王冠清;羅程;劉修華;凌澤喜;
摘要:目的:比較經外側平臺前緣骨折線與脛前開窗復位治療脛骨平臺前外側柱骨折合并后外側柱塌陷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2例SchatzkerⅡ型脛骨平臺前外側柱骨折合并后外側柱塌陷患者,根據骨折復位方式分為兩組。經骨折線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齡26~62(43.2±11.4)歲;受傷至手術時間4~8(5.8±1.5) d;采用經外側平臺前緣骨折線復位內固定...
外固定支架術后行經皮鋼板內固定在脛骨干開放性骨折患者中應用價值的回顧性分析————作者:蔡鵬飛;趙巍;王金華;陳仁盛;李曉飛;
摘要:目的:比較外固定支架術和外固定支架術后行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療脛骨干開放性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行外固定支架術治療的脛骨干開放性骨折患者151例,根據手術方式不同分為外固定組和聯合組。外固定組81例,男48例,女33例;年齡21~68(42.5...
骨水泥強化螺釘內固定技術在矯正Kümmell病伴后凸畸形的臨床效果對比研究————作者:杭海峰;王宏偉;陳禮鑫;湯新兵;黃愛兵;
摘要:目的:探討骨水泥強化椎弓根螺釘技術應用于矯正Ⅲ期無神經癥狀Kümmell病伴后凸畸形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無神經癥狀Ⅲ期Kümmell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男15例,女25例,年齡61~81(67.4±5.2)歲,根據手術方式不同分為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組和強化釘組。PKP組18例,男7例,女1...
神經阻滯在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早期鎮痛中的臨床應用————作者:劉丙根;陳思鋒;張催;雷鳴;張管;
摘要:目的:探討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術采用蛛網膜下腔阻滯(subarachnoid block,SA)、收肌管神經阻滯(adductor canal block,ACB)與股神經阻滯(femoral nerve block,FNB)早期鎮痛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方法:自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選取接受單側膝關節鏡下ACL重建術治療的90例AC...
酸敏感離子通道1通過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5信號通路和線粒體紊亂途徑介導髓核細胞凋亡的相關機制研究————作者:羅賢芳;金正躍;張弛;
摘要:目的 :探討酸敏感離子通道1(acid-sensing ion channel 1,ASIC1)通過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5(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5,ERK5)信號通路和線粒體紊亂途徑介導髓核細胞凋亡的相關機制。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34例退行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21例,女13例;年齡29~52...
反肩置換治療不可修復肩袖損傷18例————作者:王亮;葉如卿;王猛;張敏健;唐旭;
摘要:目的:探討反肩置換在巨大不可修復肩袖撕裂合并盂肱關節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8例(18肩)合并巨大不可修復肩袖撕裂的盂肱關節炎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齡60~78歲;左側7例,右側11例;病程6~21個月;Goutallier分級,3級7例,4級11例;Hamada分級,4b級8例,5級10例。比較末次隨訪肩關節活動度、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isu...
正骨手法聯合經皮撬撥復位克氏針內固定治療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作者:戴鋒;劉錦濤;張志剛;沈學強;吳黎明;俞鵬飛;姜宏;
摘要:目的:探討正骨手法聯合撬撥復位克氏針內固定治療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采用正骨手法聯合撬撥復位克氏針內固定治療的52例(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男43例,女9例;年齡31~72(50.83±10.48)歲;SandersⅡ型15例,Ⅲ型37例。比較術前和術后24個月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寬...
外傷性漂浮鎖骨漏診1例————作者:鐘曉裕;
摘要:<正>患者,男,47歲,因“高處墜落致左肩、左胸疼痛1 h”于2023年1月5日入院。患者1 h前不慎從2 m高處墜落,左側肩部及胸部著地,導致左肩、左胸疼痛,活動受限。體格檢查:患者左側胸部壓痛,胸廓擠壓征陽性,雙側胸鎖關節不對稱,左側胸鎖關節處可見2 cm×2 cm大小局部隆起畸形,壓痛明顯;左側肩鎖關節處輕壓痛,未見明顯畸形,左肩外展上舉受限
踝關節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治療進展及臨床策略————作者:馬富強;劉宇宸;王翔宇;
摘要:踝關節骨折是常見的外傷性損傷,尤其在糖尿病患者中,其治療面對諸多挑戰。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高血糖、骨質疏松、微血管病變及神經病變等因素,容易出現骨折延遲愈合、感染風險增加、骨折不愈合及術后并發癥等問題,嚴重影響其治療效果與恢復進程。糖尿病顯著影響踝關節骨折的治療,主要通過高血糖、骨質疏松、微血管病變、血液高凝狀態等因素影響骨折的治療。近年來,堅強固定技術、血糖控制和術后康復在治療糖尿病患者踝關節骨折...
益腎養髓方對退行性頸脊髓病大鼠脊髓組織細胞焦亡的影響————作者:馬國梁;銀河;許博;馮敏山;張丹;張典;秦曉寬;朱立國;楊博文;陳忻;
摘要:目的:初步探討益腎養髓方對退行性頸脊髓病大鼠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及作用機制。方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50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假手術組、模型組、益腎養髓方組和陽性藥物組。模型組,益腎養髓方組和陽性藥物組大鼠采用聚乙烯醇丙烯酰胺互穿網絡水凝膠(吸水膨脹材料)構建大鼠脊髓慢性壓迫模型。假手術組植入吸水膨脹材料后即取出,不造成脊髓壓迫。其中空白組、假手術組和模型組予等量生理鹽水灌胃,益腎養髓方...
虎杖苷調節JAK2/STAT3信號通路治療大鼠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實驗研究————作者:楊祥軍;王叢悅;徐西林;胡海;申意偉;張曉峰;
摘要:目的:探討虎杖苷對大鼠激素性股骨頭壞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治療效果及其通過調節Janus激酶2/信號轉導和轉錄激活因子3信號通路(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ignaling pathway,JAK...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致化膿性脊柱炎術后合并院內感染遷延不愈1例————作者:范喜榮;張凱;趙健茗;馬國海;薛文;
摘要:<正>患者,男,47歲,因間歇性發熱2個月,持續性腰背痛1月入院。患者于2022年3月21日右手拇指被重物砸傷,在外院診斷“右手拇指毀損傷”,經積極保肢治療1個月失敗,行右手拇指截指術,治療末期患者出現間歇性發熱。截指術后1個月,患者出現持續性腰背痛,站立、行走困難,間歇性發熱持續,最高體溫達39.2℃。為求進一步診治于2022年5月26日就診于我院,以“腰痛待查,發熱原因待查”收住院
維生素D及其受體基因多態性與骨結核易感性的研究進展————作者:劉鑫鋒;張彥軍;李軍杰;楊軍;田宏晶;
摘要:骨結核作為肺外結核的主要病變部位之一,受累部位表現局部疼痛和活動受限,嚴重者面臨較高的致畸和致殘風險,尤其在耐多藥結核日益蔓延的情境下,尋求創新的治療方案顯得尤為緊迫。近年來,維生素D在骨結核的預防和治療中嶄露頭角,作用機制不斷被挖掘,同時,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性也被發現與骨結核的易感性和發病風險密切相關。本文綜述了維生素D及其受體基因多態性與骨結核易感性之間的關系,發現無論是成年人或是兒童,缺乏...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