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臨床研究》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臨床研究》(原名《中國廠礦醫學》)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的國家級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
于1988年創刊《中國廠礦醫學》雜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新聞出版總署批準,2010年起正式更名為《中國臨床研究》,全國公開發行,月刊,大16開,每月20日出版,8元/期,96元/年。編輯部地址:南京市山西路57號《中國臨床研究》編輯部
【辦刊宗旨】
堅持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報道臨床醫學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指導廣大醫務人員的臨床實踐,為臨床中高級醫務人員提供學術交流的平臺。該刊無任何形式的委托組織和個人組稿。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系中華預防醫學會系列雜志優秀期刊及優秀出版質量獲獎期刊,江蘇省自然科學一級期刊。 知網,萬方,龍源,維普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專家論壇、臨床研究、臨床實踐、醫療技術、專題筆談、病案討論、管理研討、專題報道、職業衛生、基層園地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血栓彈力圖評價經皮冠脈介入治療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效果的研究 張茹艷,胡越成,李曦銘,等257-259+262
張掖地區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服藥依從性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 馬麗,郭軍雄260-262
缺氧預處理對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新生大鼠神經干細胞增殖的影響 張耀東,趙紅崗,李東亮,等263-265
運動神經元病 165 例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分析 喬晶晶,張金,郭軍紅,等266-268
控制性肺通氣在大鼠開胸手術中預防復張性肺水腫的療效觀察 劉洪,馬虹飛,邵長卿269-271
榭皮素對耐長春新堿 U251/Vin 細胞多藥耐藥的逆轉作用 武兵,龐家秉,韓霞,等272-273+276
血管性認知障礙患者血清 BACE1、sRAGE 水平變化 陳雪梅,方麗,顧明霞274-276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佂患者血清 sLOX-1 及血脂水平的影響 郭瑞霞277-278
院前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成功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廖正壽,唐云,唐誠江,等279-280
早期應用鹽酸替羅非班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于芝瑞281-282
影響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效果的相關因素分析 譚必春283-284
參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療放射性腦病隨機平行對照研究 楊鳳玲,羅東平,童遠和285-287
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急性腦梗死所致精神障礙臨床療效對比 王志強287-288
急性腦出血患者醫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李會曉289-293
神經內科門診心理障礙患者的臨床治療探討 韓冬梅,朱小占293-296
拉米夫定與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慢加亞急性肝衰竭的臨床研究 王香梅297-298
重癥腎綜合征出血熱 202 例預后影響因素分析 朱偉力,胡瀟媚,徐然,等299-301
替米沙坦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的影響 李萍萍301-302
急診科重度低鉀血癥患者采取高濃度快速補鉀治療的臨床觀察 昌建祥,譚珍妮303-304
胃樂新與奧美拉唑聯合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 鄭振亮305-306
多普勒超聲技術評價高血壓患者心肌肥厚的左心房功能 徐剛,許紅曉,戰介芝306-308
傳統切口與小切口行胃大部分切除術的效果比較 孟智民309-310
經帶狀肌入路在甲狀腺良性結節手術中的應用 廖國亮310-311
醫生職稱論文: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進展
摘要 各種心血管疾病發展的最后階段都會演變成慢性心力衰竭。近年來,隨著臨床對于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的不斷深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水平。本文主要針對慢性心力衰竭發生的病因、誘因,介紹了目前臨床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進展。
關鍵詞 醫生職稱論文,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治療,研究進展
慢性心力衰竭發生的病因及誘因
目前,心室肌重構已經被臨床明確為是導致臨心力衰竭發生的主要病理機制,而心室肌重構主要是由于某些細胞機制以及一系列復雜分子共同作用,導致蛋白質以及胚胎基因再表達,心肌細胞肥大甚至凋亡,心肌功能、心肌結構異常所致。根據臨床相關學者總結,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原發性心肌損害以及動脈導管未閉、心臟瓣膜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狹窄、高血壓等疾病導致心臟負荷過重是導致心衰的主要病因。而治療不當、心律失常、過度體力勞動、感染、情緒過激、血容量增加等是導致心衰的主要誘因。
中國臨床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局部腦氧飽和度監測預測術后譫妄的應用進展————作者:王國鑫;林冠文;林婭美;伍冬晨;王道杰;吳多志;
摘要:術后譫妄(POD)是一種常見的手術后并發癥,不僅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還可能增加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延長住院時間,并增加醫療費用。目前無明確的防治方法,但通過避免誘發因素可降低POD發生率。基于近紅外光譜(NIRS)技術的局部腦組織氧飽和度(rScO2)監測作為一種非侵入性手段,能夠實時反映大腦氧供需平衡的變化,與POD的發生發展具有密切關系。現將r ScO2 中草藥及其活性成分在結直腸癌防治中的作用和機制————作者:徐洋;于曉輝;高瀏璐;石嘉琪;盧利霞;王俊科; 摘要: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治療方案多為手術及靶向治療,毒副作用及復發率較高,患者依從性較差。大量的臨床試驗支持中草藥預防和治療CRC的有效性,其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小等優勢,在CRC防治方面呈現出較大潛力。本文綜述中草藥及其活性成分在CRC治療中的作用及機制,以期為中草藥及其活性成分抗CRC的研究及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價值 鐵死亡在椎間盤退變發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進展————作者:王銘川;張寶林;尚志忠;王昕; 摘要:椎間盤退變是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基礎,也是導致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會引起殘疾,且其發病過程較為復雜,與感染、吸煙、糖尿病、遺傳異常、衰老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據統計,下腰痛的終生患病率超過80%,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工作狀態和生活質量。近年來,臨床發現一種新的程序性細胞死亡類型——鐵死亡,其發生與鐵依賴相關,在骨質疏松、骨關節炎、骨衰老等多種骨骼及關節疾病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調控作用。現本文通過分析... PI3K/AKT與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在椎間盤退變中的作用機制及進展————作者:王銘川;張寶林;尚志忠;王昕; 摘要:椎間盤退變(IDD)是導致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之一,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社會公共問題。IDD病理過程涉及多種細胞信號傳導途徑的異常激活,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號通路和Wnt/β-catenin信號通路被認為是IDD發生和發展中的關鍵因素。另外,針對這兩個信號通路的研究為IDD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如,通過抑制PI3K/AKT通路來減少椎間盤內炎癥因子的產生和細胞外基質的... 奧希替尼靶向治療對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標志物及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作者:米婷;楊雪; 摘要:目的 分析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靶向治療藥物奧希替尼在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探討其對患者腫瘤標志物和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方法 納入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西安醫學院附屬寶雞醫院確診的10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根據治療方案分組,對照組(n=51)接受白蛋白紫杉醇聯合順鉑化療方案,觀察組(n=51)接受奧希替尼方案,觀察指標和對比項... 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含鉑雙藥方案治療晚期肺腺癌的療效————作者:杭業;宋錦;陳金忠;毛義翔; 摘要:目的 探討卡瑞利珠單抗與含鉑雙藥方案聯合對晚期肺腺癌的療效及對腫瘤標志物、免疫功能、2年生存率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選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109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依據治療方式分為聯合治療組(n=55,卡鉑+培美他塞+卡瑞利珠單抗治療)、化療組(n=54,卡鉑+培美他塞治療),比較其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水平、淋巴細胞亞群、不良反應及2年生存率。結果 治療4個... 腦電雙頻指數對重癥破傷風患者鎮靜監測的臨床研究————作者:董春麗;張靚靚;宋海濤;王永杰; 摘要:目的 觀察腦電雙頻指數(BIS)與傳統鎮靜評分[Richmond躁動-鎮靜量表(RASS)評分]在重癥破傷風患者鎮靜中的相關性,探討BIS對重癥破傷風患者鎮靜深度評估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吉林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收治的40例重癥破傷風患者,以瑞芬太尼持續靜脈泵入鎮痛、咪達唑侖聯合丙泊酚持續靜脈泵入鎮靜治療,在病程四個治療階段[第一階段(早期,0~1周)、第二階段... 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4比值對腦小血管病的診斷價值————作者:李磊;何國軍;陳洋;張由美; 摘要:目的 分析腦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4比值,探討兩指標聯合對CSVD的診斷價值。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選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105例CSVD患者納入CSVD組,另選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健康體檢者37例納入對照組。收集入組對象的一般資料,相關疾病史,入院時外周... 抗血管生成療法聯合其他藥物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的應用————作者:陸海艷;肖辛瑤;郭舜堯;周易;沈華; 摘要:血管生成通過向腫瘤輸送營養物質和氧氣,在大多數實體瘤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肺癌是一種高度血管化的腫瘤。過去十多年,抑制血管生成已被證實是一種有效且極具前景的聯合治療選擇,特別是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療法,是治療癌癥的常用策略。通過抗血管生成藥物誘導的血管正常化效應,將抗血管生成療法與其他療法相結合,包括化療、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具有良好的療效。本文就腫瘤血管生成的特征、機... 常見驅動基因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作者:周飛;陳越;胡舒怡;沈波;方瑛;周國仁; 摘要:肺癌是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主要的病理類型。驅動基因的發現及靶向藥物的發展對NSCLC患者的治療產生了重要影響。目前臨床上有效的驅動基因靶向治療主要是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c-ros原癌基因1(ROS1)等。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和ALK-TKI被納入EGFR突變、ALK融合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的標... 淋巴細胞及其亞群的基線水平和變化趨勢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療效的預測價值————作者:趙彤;朱婷婷;陳雷;張偉克; 摘要:目的 探討淋巴細胞及淋巴細胞各亞群的基線水平及其變化趨勢在預測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免疫治療療效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濟南市第八人民醫院接受卡瑞利珠單抗、紫杉醇、順鉑或卡鉑一線治療的Ⅳ期NSCLC患者97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有效51例,無效46例。收集臨床數據以及基線(第一個治療周期前)和隨后4個治療周期前的淋巴細胞和淋巴細胞各亞群計數。通過受試者工作特征(... 安羅替尼+卡瑞利珠單抗聯合放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作者:黃騫;徐菊娣;楊志勇;倪國英;黃燕;梁洪享;黃英; 摘要:目的 探討安羅替尼+卡瑞利珠單抗聯合放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及其對血清腫瘤標志物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崇明醫院接受診治的晚期NSCLC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予以安羅替尼+卡瑞利珠單抗聯合放療)、B組(予以卡瑞利珠單抗聯合放療)及C組(予以放療),各32例。治療4個周期后對比3組疾病控制率(DCR)、客觀... 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與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及立體定向放療的療效關系————作者:王文卿;王秀娟;韓榮波;丁昊; 摘要:目的 探討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及立體定向放療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腦轉移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方法 前瞻性選擇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老年醫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5例NSCLC腦轉移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給予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和立體定向放療,根據治療效果分為療效良好組與療效不佳組。比較兩組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中CD3+T、CD4+T、CD8<... 白蛋白與堿性磷酸酶比值評估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療效和預后的意義————作者:高金鋒;胡萍; 摘要:目的 探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化療后,使用白蛋白與堿性磷酸酶比值(AAPR)評估其療效和預后的意義。方法 回顧性選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間在南京江北醫院接受含鉑雙藥化療的40例晚期NSCLC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化療前檢測所有患者白蛋白與堿性磷酸酶水平并計算AAPR。化療結束后3個月,采用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評價療效,將患者分別分入有效組、無效組。出院后對所有患者進行為期3年的... 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的阻斷研究進展————作者:姚乘軒;鄒懷賓;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慢性感染仍是我國現階段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和重要的肝病負擔之一。母嬰傳播是HBV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阻斷HBV的母嬰傳播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關鍵途徑之一,也是降低乙型肝炎相關疾病負擔的重要措施。本文總結HBV母嬰阻斷方面的歷史及目前研究進展,以期為更多的醫務工作者提供參考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25-羥維生素D與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水平的相關性————作者:王雅蕓;井發菊;陶海娟;楊靜紅;魯一兵; 摘要:目的 探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中25-羥維生素D[25(OH)D]水平與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的相關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西寧市湟中區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治療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年齡≥18歲)248例,根據是否發生DR分為DR組(n=99)和T2DM組(n=149),應用二元logistic回歸法分析血清TSH和25(OH)D水平對DR患者的影響。... 南京江北新區26604例免費宮頸癌篩查女性高危型HPV流行病學調查————作者:曹丹丹;曹悅;張建玲; 摘要:目的 了解南京市江北新區免費宮頸癌篩查女性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情況及高危型HPV不同亞型與宮頸病變關系,為本市宮頸癌的防治和疫苗接種提供依據。方法 選擇2023年1月至12月南京市江北新區各家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免費宮頸癌篩查的35~64歲女性26 604例,采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DNA反向點雜交技術對14種高危型HPV和2種低危型HPV進行檢測,均進行液基薄層細胞學(TCT)檢測... 經納米炭標記前哨淋巴結示蹤在子宮內膜癌手術中的應用————作者:朱小麗;孫堅;李娟; 摘要:目的 探討經納米炭標記前哨淋巴結(SLN)示蹤在子宮內膜癌手術中的應用,為臨床提供更為安全和有效的治療方案。方法 選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南京江北醫院經病理確診為子宮內膜癌并采用腹腔鏡入路行標準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的42例患者。術前進行影像學評估確認淋巴結狀態,術中均行納米炭標記SLN示蹤,記錄SLN的檢出情況,術后將切除的淋巴結送病理檢查。結果 在42例子宮內膜癌患者中,共有38例患者... 右美托咪定聯合羅哌卡因肋間神經阻滯在胸腔鏡肺楔形切除術中的應用————作者:陳龍;石顯江;陳斯喬;劉開泉;全瑞玲;陶霖婷; 摘要:目的 觀察應用右美托咪定+羅哌卡因肋間神經阻滯,對胸腔鏡楔形切除術患者鎮痛效果的影響。方法 前瞻性選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梧州市工人醫院行胸腔鏡肺楔形切除術的患者120例,均在全麻麻醉誘導前進行神經肋間阻滯,隨機分為對照組(n=60,用羅哌卡因神經肋間阻滯)和研究組(n=60,用右美托咪定+羅哌卡因肋間神經阻滯)。比較兩組T0(麻醉誘導前)、T1 膈肌超聲對術前不同氧分壓患者胸腔鏡手術術中低氧血癥的預測————作者:趙海波;沈華;尹寧; 摘要:目的 探討術前超聲監測膈肌變化對不同氧分壓患者胸腔鏡術中低氧血癥發生的預測價值。方法 將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江寧醫院擬行胸腔鏡肺部分切除患者159例,根據術前氧分壓的結果分為A組(60 mmHg≤氧分壓≤75 mmHg)和B組(氧分壓>75 mmHg)。對兩組膈肌超聲的參數(平靜呼吸膈肌移動度、用力呼吸膈肌移動度、平靜呼吸膈肌厚度變化率、用力呼吸膈肌厚度變化率)進行比較。根據術中血氧飽和...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