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食品與健康》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食品與健康》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食品與健康》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食品與健康》雜志是一本倡導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科普期刊。設有飲食文化欄目“天地人談”、討論健康熱點問題的“健康互動”以及由專家撰稿指導科學飲食的“飲食科學”欄目。另外,“美食地圖”將帶您暢游天下,遍嘗美食。想要親自下廚大展身手的您,也可以從“八方食單”和“私房煮意”中找到精辟實用的家常菜譜。有了健康方面的問題,還可以與我們的醫學專家“健康面對面”,讓《食品與健康》雜志,成為您的“私人醫生”。
本刊圍繞行業與領域、產業與市場、產品與技術,關注食品加工生產到流通銷售產業鏈安全。本著權威、全面、高端、深入的原則,以構筑食呂安全領域技術、知識、信息的傳播、交流平臺為追求,以成為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企業的安全顧問為己任,以成為食品安全領域值得信賴的內容與服務提供者為目標,力圖為食品行業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技術解決方案。雜志讀者覆蓋食口吃地業所有門類的生產加工企業,流通銷售企業,食品原輔料供應企業,包裝/加工機械企業,種植養殖企業,食品安全監管、檢驗、檢測、認證、科研、教育培訓等機構,政府監管部門等。
雜志的宗旨是從食品的話題入手,以大衛生觀的角度來宣傳食品與健康的關系,指導人們提高生活質量與生存質量的科普期刊。追求文化品位,視角獨特是本刊的特色。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知網,萬方,維普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包括:卷首、資訊、天地人談、聚焦、生活、科學、安全、心靈、百姓、食物志、食療藥膳、隆順榕養生、傳統、文摘、文化、旅游、美食、面對面、消費、環保、自測、聲色饕餮、書屋。
2014年04期目錄參考:
1 相聲里的美食 亦 喜 1
2 浪漫的木瓜 爨 翁 6-8
3 不良生活方式導致職業女性不孕——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夏天主任專訪 吳 松 10-15
4 居家保健話節氣——谷雨 嚴蘇純 14-15
5 聰明選豆腐 健康吃豆腐 梅 紅 16-19
6 食醋當藥用途多 李紅珠 18-19
7 袋泡茶,沖泡有講究 李艷鳴 20
8 藥粥調治皮膚瘙癢 王榮華 21
9 四型感冒食療方 逸 菲 22-23
10 細菌性食物中毒重在預防 博 恩 24-25
11 家庭小藥箱也要“大掃除” 柳 霖 26-27
12 逍遙丸,讓女性不再心煩 鄧 紅 28-29
13 寶寶小課堂之防治春季哮喘 高維新 30-31
14 當老人昏倒之后 王 樺 32-33
15 酗酒者應警惕股骨頭壞死 高花蘭 34
16 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會導致不孕 周一海 35
17 肝炎的家庭調養 戰雅蓮 36-37
18 不可不知的牙膏小常識 溪 瑜 38
醫學論文發表:固定長骨干骨折鋼板術后愈合
【關鍵詞】 骨折,長骨干骨折鋼板,醫學論文發表
【摘 要】 根據作者提出的骨折愈合一元論學說,在鋼板固定條件下,骨折間隙的愈合強度會存在梯度變化,遠離鋼板的部位,即鋼板對側愈合強度最佳,而鋼板下部位由于缺乏彈性而愈合最弱。當骨折愈合達到一定的強度,即能夠承受正常生理活動的強度時,骨折愈合的動力就消失了。
長期以來, 部分四肢長骨干骨折拆除內固定后的再骨折問題一直困擾著骨科醫生,為此,作者結合本院一組病歷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認為現有的證據表明再骨折問題并不能簡單地歸因于對愈合的判斷失誤或臨床固定時間不足。
食品與健康最新期刊目錄
科學控糖 讓1型“小糖人”健康成長————作者:王瑞雪;
摘要:<正>糖尿病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成人專屬疾病”,但事實上,兒童同樣可能罹患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胰島β細胞受損,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引起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我國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群體以1型糖尿病為主。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有效治療,該病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能夠穩定2型糖尿病血糖的膳食補充劑——抗性糊精————作者:李方華;朱興浩;
摘要:<正>2型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截至目前沒有徹底的治愈方法。患者主要通過藥物治療、飲食管理、適量運動來控制血糖。最近,市面上有一類叫作抗性糊精的膳食補充劑號稱能調節血糖,這是真的嗎?抗性糊精是什么?抗性糊精是由淀粉經部分降解及糖基化轉移形成的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屬于低分子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增強腸胃蠕動、減肥瘦身等功效。由于其成分難以被消化酶消化,不會被消化道消化吸收,...
拒絕“麻稈兒”和“胖墩兒” 小朋友這樣吃飯健康成長————作者:李轉艷;
摘要:<正>3~6歲的學齡前兒童正處于快速生長發育階段,對各類營養素的需求量較大。同時,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具有較強的學習和模仿能力,是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黃金期”。家長要想讓自家寶貝健康成長,就必須樹立正確的膳食營養觀念,提高營養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才能規范兒童的飲食行為,讓孩子自覺、主動地健康飲食,避免體重過低或過高等問題
莫讓冰箱成為“病箱”————作者:靳曉晶;
摘要:<正>生活中,多數人認為冰箱是儲存食物的“最佳場所”,認為食物在低溫環境中不易滋生細菌、不易變質。但事實上,有些細菌在冰箱中依然可以生存,儲存不當、放置過久均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隱藏在冰箱中的“隱形殺手”家用冰箱的冷藏溫度一般為0℃~8℃。冷藏室的低溫環境雖然能抑制大多數細菌的生長、繁殖和代謝活動,但不具有殺菌作用。食物存放時間過長,同樣可能在細菌、霉菌的作用下變質
牛排三分熟可能吃下絳蟲 食中“蟲影”現形記————作者:雷蕾;
摘要:<正>如果您喜歡吃五分熟的牛排、生魚片、醉蝦、醉蟹,可得小心這些美食中隱藏的健康陷阱——寄生蟲。隱藏在食物中的寄生蟲進入人體后,有的喜歡盤踞在腸道,輕則導致營養不良,重則會使腸道潰爛;有的喜歡在人體內四處游走,上至大腦,下至肛門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正確防曬幫您健康享受陽光————作者:李林麗;
摘要:<正>許多人誤以為防曬是愛美人士的專利。事實上,過多接觸紫外線不僅會讓人曬黑、加速皮膚老化、導致色斑形成,更可能誘發皮膚癌、白內障等健康問題。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一定的防曬技巧,正確使用防曬產品,以減少紫外線對健康的負面影響
戶外徒步風景好 護好關節享春光————作者:賀統;
摘要:<正>四月春光正好,是徒步的好時節。與其他運動相比,徒步看似更容易“入門”,不需要掌握特殊的運動技巧,還可以欣賞沿途眾多美景。但實際上,徒步路線短則數公里,長則十余公里,且途中可能遇到上下坡、濕滑路段的考驗,如果盲目參與,存在裝備不合適、姿勢不科學、負重過大等問題,很有可能引起關節損傷。想進行徒步的朋友不妨閱讀本文,掌握預防運動損傷的基本知識,以避免發生運動損傷,享受徒步樂趣
中老年人都應該吃魚油嗎————作者:李夏;
摘要:<正>市面上,很多魚油產品的廣告語稱自家產品具有“降低血脂”“維持心血管健康”等功效。商家宣傳:中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因此“必須”規律服用魚油。那么,魚油真的能夠調節血脂、保護心血管嗎?所有中老年人群都適合服用魚油嗎
藏在運動賽場隱秘角落里的興奮劑————作者:趙飛;
摘要:<正>對于所有運動員來說,興奮劑是一條絕對不可觸碰的“紅線”。無論打破過多少項記錄、獲得過多少枚獎牌,只要查出興奮劑問題,就意味著其運動生涯的終結。那么,部分運動員為什么會冒險使用興奮劑?除了使運動員面臨嚴厲的處罰,使用興奮劑還會造成哪些危害呢
戴頭盔不是“擺樣子”是“真保命”————作者:王鑫超;
摘要:<正>電動自行車俗稱“小電驢”,是很多人常用的代步工具。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電動自行車的社會保有量已超過3.5億輛。也就是說,我國平均每4人就有一輛電動自行車。但與此同時,因駕駛電動自行車發生交通事故,導致嚴重顱腦損傷的案例頻發。在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中,正確佩戴頭盔與不戴頭盔,其結局很有可能是生與死的差別
關于舉辦第二屆“走出誤區 健康生活”科普文章創作大賽的通知
摘要:<正>為提升公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并為廣大醫務工作者,營養、農業及食品科研人員搭建高水平科普作品展示平臺,天津市科學技術期刊學會、天津市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聯合舉辦第二屆“走出誤區健康生活”科普文章創作大賽
盤點糖尿病防治的那些“坑”————作者:姬文娜;李桃桃;
摘要:<正>糖尿病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持續攀升。資料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位列全球第一。與此同時,很多人對糖尿病缺乏正確認知,不了解科學的防治知識,因此罹患糖尿病或導致病情加重。本文將列舉常見認知誤區,幫您避開糖尿病防治的那些“坑”。誤區一:吃糖會導致糖尿病,所以連水果都不能吃真相1.高糖飲食會間接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糖尿病是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應警惕低血糖————作者:肖祥軍;
摘要:<正>您知道嗎?糖尿病患者除“血糖高”以外,還很有可能發生低血糖。并且,某些情況下,低血糖的危害性遠遠大于高血糖。認識低血糖的危害,并采取恰當的預防措施,對于廣大“糖友”來說十分必要。低血糖的可怕之處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高血糖‘要錢’,低血糖‘要命’。”血糖低于正常下限,輕者可能出現心慌、冷汗、發抖、頭痛等癥狀,重者可能發生抽搐、嗜睡、心律失常、意識喪失、昏迷等癥狀
孕前血糖正常 懷孕后需要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嗎————作者:李文婷;
摘要:<正>妊娠期糖尿病是由于妊娠后母體血糖代謝異常而首次發生的糖尿病(不包括孕前已明確診斷的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見的合并癥之一。妊娠期糖尿病不僅會影響孕婦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其腹中胎兒的正常發育。那么,妊娠期糖尿病是如何發病的?懷孕前血糖正常,為什么可能罹患妊娠期糖尿病呢
二甲雙胍:明星降糖藥 吃對才有效————作者:古靜;
摘要:<正>二甲雙胍用于治療糖尿病已有60多年的歷史,該藥降糖效果顯著,是降糖藥物中名副其實的“明星”產品,常被用作2型糖尿病的一線用藥。但是,很多患者對二甲雙胍的用法、用量存在疑問和認識誤區。如果用藥方式不正確,不僅會讓療效大打折扣,還容易引起藥物不良反應。那么,二甲雙胍怎樣服用才正確呢
預防流感應重點補充哪些營養素————作者:霍靜雨;
摘要:<正>春季是流感的高發季。除了接種疫苗、勤洗手、居室勤通風、出門戴口罩、少去人員密集場所等常規預防措施外,適當補充營養素對預防流感也有一定作用。那么,哪些營養素有助于預防流感?如何通過日常飲食獲取它們呢?七種營養素筑牢您的免疫防線就像士兵需要充足的糧草才能上陣殺敵一樣,人體的免疫細胞也需要各種營養素的支持,才能有效抵御流感病毒的入侵
吃什么能清咽利肺、化咳止痰————作者:周英;
摘要:<正>肺為“嬌臟”,易受外邪侵襲。風寒、風熱、燥邪侵體,可令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調,引發咳嗽、咳痰等癥狀。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寓醫于食”。咽喉腫痛、久咳不愈等癥患者在規范治療的同時,可以選擇以下食療方幫助清咽利肺、化咳止痰。“肺部清道夫”羅漢果1.功效羅漢果原產于我國,其果實干燥后可入藥。《嶺南采藥錄》記載,羅漢果性涼,味甘,歸肺、脾經,具有生津止渴、清熱潤肺、潤腸通便等功效。外感風熱、燥邪或痰火郁...
排痰“大作戰”————作者:徐洋;
摘要:<正>正常情況下,呼吸道會分泌少量黏液,以保持呼吸道濕潤,吸附灰塵等微小顆粒。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發生過敏反應,被刺激性氣體刺激等因素,可增加呼吸道分泌的黏液量。黏液與呼吸道內的病原體等異物混合,便會形成痰液。痰液積聚、停留在呼吸道內,不僅會導致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還可能引起肺部感染。因此,患者要及時采取措施,促進痰液排出,維護呼吸道健康
全身麻醉會讓人“變傻”嗎————作者:田中根;
摘要:<正>在外科手術和有創檢查過程中,麻醉技術能夠達到鎮痛作用,從而提高治療的舒適度和安全性。但是,很多要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和家屬,尤其是低幼患兒的父母,對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存在疑慮,擔心接受全身麻醉會影響智力。那么,這種擔憂有依據嗎?麻醉真的會讓人“變傻”嗎
皮膚看起來很臟、一直洗不干凈 應警惕黑棘皮病————作者:王少博;
摘要:<正>后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的皮膚,如果看起來比其他部位的顏色深,似乎有一層怎么洗也洗不掉的“污垢”,這可能是黑棘皮病“惹的禍”。雖然黑棘皮病一般不會導致明顯的不適癥狀,但皮膚外觀的改變很可能讓患者產生自卑心理,影響其正常的社交和生活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