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
關注()《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簡介
《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雙月刊)是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和浙江省醫學科學院主辦的中華醫學會系列期刊之一,是公開發行的國家級醫學學術和技術類正式期刊,也是國家首批允許刊登處方藥廣告的重點專業媒體。期刊創辦于1974年,是本系列雜志中創刊較早的一份雜志,系國內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領域的核心期刊,在各大醫院、醫學院校、科研機構之間享有良好的聲譽。
《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辦刊宗旨:貫徹黨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辦刊方針,反映國際醫藥衛生領域基礎和臨床研究的最新進展,促進學術交流。雜志主要刊登反映國際醫藥衛生領域新進展、新動向、新技術和新方法。讀者群主要為高中級研究人員和臨床醫師。
《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34;總被引頻次:574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254;綜合影響因子:0.227
《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欄目設置
專家論壇、決策參考、論著、綜述、編譯、國際會議動態。
《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投稿須知:
1.文稿來稿應能反映該學術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水平。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論著、綜述、講座一般不超過4000字,病例報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為宜。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單位名稱和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以及E-mail角注在同頁左下方。
2.關鍵詞摘要論著請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論著類文章采用結構性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
3.醫學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97年更名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藥物名稱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中的名稱為準,英文藥物名稱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4.圖表如果能用文字簡潔說明的內容就不必列表。圖、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表格采用三線表,不得有豎線。計量單位參照1991年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
5.參考文獻將參考文獻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編號,并用方括號標注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發表的作品,所引文獻務必與原著核實,內容、版本、卷期、頁碼、年份應準確無誤。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疫苗偏好驅動不同群體預防接種決策:基于選擇性試驗的系統綜述————作者:羅小福;張超;韓利萍;沈建勇;胡昱;丁林玲;呂華坤;
摘要:目的對國內外疫苗偏好領域選擇性試驗研究進行系統檢索, 描述分析影響受種者或其監護人對疫苗或預防接種偏好的屬性。方法共檢索國內外5個數據庫中所有使用選擇性試驗評價疫苗、預防接種項目偏好的文獻, 提取納入文獻中基本信息、研究設計、研究方法、數據分析、實施過程和研究結果等。使用統一量表進行文獻質量評價, 疫苗屬性劃分為結果、過程、費用和其他共4類。描述分析各類疫苗屬性在不同人群中的重要性, 頻數統計不同...
重癥和危重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特征和風險因素分析————作者:鄒容容;王君;袁靜;陳鳳;
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不同臨床分型患者的臨床特征, 篩選有助于重癥化預測的風險因素, 為臨床分層管理干預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確診的430例COVID-19患者的臨床資料, 根據臨床分型結果分成輕癥組(344例)、重型組(70例)和危重型組(16例)。另外根據患者入院后是否由非重型進展為重型分為無進展組(...
受教育年限與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相關性:孟德爾隨機化研究————作者:張春娟;馬小董;汪玉龍;邱剛;鄔梅珍;
摘要:目的采用孟德爾隨機化(MR)方法探索受教育年限與行為因素、心血管疾病(CVDs)患病風險的相關性。方法以教育年限作為暴露因素, 以CVDs和行為因素作為結局, 采用逆方差加權法、加權中位數法、MR-Egger法、簡單模式法和加權模式法5種MR分析方法進行因果關聯性分析。結果在CVDs患者風險方面, 受教育年限與冠心病(OR=0.62, 95%CI:0.52~0.73)、2型糖尿病(OR=0.53,...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術同時檢測8種常見呼吸道病原體方法的建立及應用————作者:陳毓;吳紫伊;徐杭聰;宋小軍;陳樂揚;呂火烊;朱坤;金大智;
摘要:目的基于微流控芯片和快速熒光PCR技術建立針對8種常見呼吸道病原體(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人博卡病毒、人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及百日咳鮑特菌)的高通量、快速檢測方法, 為常見呼吸道病原體感染的臨床診斷提供一種簡便、快速的新技術方法。方法設計優化針對共8種病原體的引物、探針及反應體系, 設計可同時檢測8種病原體的扇形微流控芯片, 將8種反應液凍干預制在微流控芯片不同孔道,...
非EB病毒感染所致病毒相關噬血細胞綜合征的研究進展————作者:張夢竹;孟忠吉;王傳敏;
摘要:病毒是感染相關噬血細胞綜合征最常見的觸發因素, 多種病毒感染均可誘發病毒相關噬血細胞綜合征。非EB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相關噬血細胞綜合征是由除EB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繼發的噬血細胞綜合征, 其臨床誤診率和漏診率高。為進一步提高對非EB病毒所致的病毒相關噬血細胞綜合征的認識, 本文就非EB病毒感染相關噬血細胞綜合征的發病情況、病原學特點及遺傳免疫學發病機制、診斷要點、治療和預后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5年版)————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摘要: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節性流行,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流感大多為自限性, 少數患者因出現肺炎等并發癥或基礎疾病加重可發展成重型/危重型病例, 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急性壞死性腦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而死亡。為進一步做好流感診療工作...
新型冠狀病毒廣譜雙價納米抗體制備及氣霧化應用的初步研究————作者:褚洪坤;孫浩;范繼媛;方佳文;李仕毓;吳欽利;李靜;鄭斌;陸紹紅;
摘要:目的構建新型冠狀病毒高親和力廣譜雙價納米抗體A2-A2, 了解氣霧化后的穩定性及給藥效率。方法原核表達和親和純化獲得A2-A2。采用假病毒中和實驗和生物膜層干涉實驗評價A2-A2的中和能力和親和力。肺部液體霧化給藥器對A2-A2進行霧化, 利用Western印跡法、ELISA、納米顆粒跟蹤分析技術評價A2-A2霧化前后性能和穩定性, 同時通過霧化給藥和腹腔注射2種方式對小鼠進行活體成像熒光分析和各...
免疫相關鳥苷三磷酸酶通過NF-κB通路調節流感病毒感染后的細胞炎性因子表達————作者:劉世博;黃逸倫;楊新燕;朱明利;
摘要:目的探討免疫相關鳥苷三磷酸酶(IRGM)在流感病毒感染后引發的細胞炎性因子表達中的作用。方法通過Western印跡法和RT-PCR檢測PR8流感病毒株感染A549后IRGM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達, 其次構建IRGM敲除的A549細胞并進行轉錄組測序, 對所得到的差異基因進行KEGG富集分析。IRGM敲除的A549細胞感染PR8流感病毒株, PCR檢測炎性因子IL-1b、IL-6, 以及趨化因子CCL...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體共陽性感染者病毒基因PreC/C區變異特征————作者:朱香琴;金芳;李棟立;鄒偉華;童照威;錢福初;
摘要:目的探討HBsAg和抗-HBs共陽性慢性HBV感染者病毒基因組PreC/C區變異特征。方法選取湖州市中心醫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集的32例HBsAg和抗-HBs共陽性慢性HBV感染者為共陽性組, 選取同期的32例HBsAg陽性而抗-HBs陰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為單陽性組, 對血清中病毒基因組PreC/C區進行PCR擴增并測序, 比較兩組間PreC/C區基因核苷酸突變和氨基酸替換特征...
偽狂犬病病毒腦炎患者一例報告并文獻復習————作者:侯越;易愛芬;宋宏偉;俎振英;王友明;張瑤;張如路;
摘要:目的了解偽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腦炎患者臨床特點。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分析1例2019年5月就診于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的PRV腦炎病例。回顧國內外文獻報道, 綜合分析12例PRV腦炎病例的臨床特點、實驗室檢查及治療。結果共納入PRV腦炎患者12例, 男性11例, 女性1例, 所有患者發病前均有與生豬或豬肉相關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史, 伴有發熱、頭痛等前驅癥狀...
麻疹診療方案(2024年版)————作者: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摘要: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咳嗽、流淚、畏光和斑丘疹等, 少部分可出現肺炎、喉炎、中耳炎、心肌炎、腦炎等并發癥, 重癥可導致死亡。為進一步規范麻疹的臨床診療工作, 結合國內外研究進展和診療經驗, 制訂本診療方案
艾滋病患者結核病相關免疫重建炎癥綜合征免疫機制研究進展————作者:楊隆平;陳景良;李凌華;
摘要:結核病是艾滋病最常見機會性感染之一。啟動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后, 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患者可能出現結核病相關免疫重建炎癥綜合征(TB-IRIS), 使病情惡化, 導致再次住院甚至死亡。目前針對TB-IRIS發病機制已經有大量研究, 但其潛在免疫機制及相關預測因子仍不明確。本文擬對艾滋病患者TB-IRIS的流行現狀、高危因素、預測因子及免疫機制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以提高對該疾病的認識
不明原因發熱為首要表現的62例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臨床特征分析————作者:馬翠;馬娟;張愛蕓;聶嘉忻;王翊菡;王煜;
摘要:目的了解以不明原因發熱為首要表現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臨床特點, 以提高對該類疾病的早期辨識。方法收集2023年1—11月因發熱待查就診于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確診為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臨床病歷資料, 對患者的一般資料、首診情況、實驗室檢查結果、并發癥、治療結局等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共納入62例患者, 男女比例為1.14∶1, 年齡為(48.85±13.74)歲, 41~64歲為高發年齡(42/62,...
SAPHO綜合征合并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感染一例————作者:熊雨凡;張新馳;陳麗;
摘要:患者, 男, 24歲, 2022年7月10日因"間斷發熱20 d, 加重伴關節疼痛7 d"至外院就診, 患者20 d前受涼后出現發熱, 最高體溫達39 ℃, 伴頭痛流涕, 無咳嗽咳痰, 無惡心嘔吐, 無腹痛腹瀉, 無尿頻尿急等表現, 7 d前出現全身關節疼痛, 皮膚膿皰, 皰疹(手、足皮膚膿皰樣皮損, 腰背部散在皮損, 見圖1), 口腔多處潰瘍, 手指近遠端關節梭形腫脹, 四肢關節僵硬及活動受限。...
幼兒非傷寒沙門菌混合感染一例的病原學調查————作者:沈雋卿;劉玥;張旭;牛娜;張月娟;許學斌;
摘要:沙門菌是人類重要的感染性食源性疾病的病原, 近年研究表明, 沙門菌多個血清型已在全球五大洲養殖食用動物(畜禽類)與水產品中存在物種與優勢菌型的差異化共存現象[1]。人一旦經糞口途徑感染沙門菌后, 因免疫水平不同產生不同的癥狀, 低年齡幼兒易出現腹瀉、腹痛、發燒等典型感染性腹瀉癥狀, 成人多可自限, 罹患基礎性疾病者易經腸系膜靜脈系統入血形成菌血癥、膿毒血癥導致重癥甚至死亡[2]。2020年10月,...
溫州市蚊蟲分布及白紋伊蚊抗藥性調查分析(2023年)————作者:李江峰;陳帥;趙炎煜;高陽陽;
摘要:目的了解2023年溫州市蚊蟲種群分布、季節特征, 及白紋伊蚊對殺蟲劑的抗藥性情況。方法于2023年4—11月, 在溫州市11個縣(市、區)5類生境采用誘蚊燈法開展蚊蟲分布監測。采用幼蟲浸漬法和成蚊接觸法分別測定白紋伊蚊幼蚊和成蚊對常用殺蟲劑的抗藥性。結果 2023年共捕獲雌性成蚊4 506只, 蚊蟲密度為3.76只/(燈·夜), 不同生境成蚊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74.66, P<0...
宏基因組測序技術在膿腫疾病診斷中的應用研究————作者:張昊悅;湯正好;
摘要:隨著膿腫疾病越來越高發, 傳統的微生物培養方法因其培養周期長、陽性率低等缺點, 已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基于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 宏基因組學技術已廣泛運用于臨床, 不僅能快速準確地鑒定微生物種群結構和多樣性, 還能鑒定多種致病菌及基因功能, 成為病原學診斷的新選擇。本文就近年來宏基因組學技術在膿腫病原學診斷中的應用和發展作一綜述
唾液乳桿菌LI01對幽門螺桿菌感染長爪沙鼠胃炎模型的影響————作者:何卓林;陳書愷;黃逸倫;金心悅;郭紅剛;黃衛新;朱蓮;
摘要:目的建立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長時間感染的長爪沙鼠胃炎模型, 并評價唾液乳桿菌LI01(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LI01)對該模型的影響。方法 SPF級健康長爪沙鼠48只, 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NC組)、Hp模型組(Hp組)和唾液乳桿菌LI01干預組(Hp+LI01組), 每組16只。第1~5周, NC組連續灌胃生理鹽水, H...
麗水市新報告老年HIV/AIDS患者分子傳播網絡及治療前耐藥特征分析(2020—2023年)————作者:陳曉蕾;張海芳;梅建華;陶桃;
摘要:目的分析麗水市新報告≥50歲HIV/AIDS患者分子傳播網絡及治療前耐藥特征。方法收集2020—2023年新報告且未治療的HIV/AIDS患者血樣246份, 逆轉錄和巢式PCR擴增樣本pol區基因并測序, 采用MEGA7.0軟件構建系統進化樹分析亞型, Cytoscape3.9.0軟件生成分子網絡, 并分析區縣分布情況。運用美國斯坦福大學耐藥數據庫進行耐藥突變分析。結果獲得237條pol基因序列,...
自報告在華有性行為的留學生高危性行為現狀及其影響因素————作者:惠瑞雪;陳文俊;陳美容;郝家琪;杜曉宇;胡雙;陳嘉;
摘要:目的了解全國自報告在華有性行為的留學生發生高危性行為現狀及相關影響因素, 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性教育和艾滋病性病預防知識, 以降低高危性行為發生率和性傳播疾病感染風險。方法通過分層、整群抽樣方法, 于2021年4—10月對全國4個區域的留學生采用艾滋病知識問卷、性行為問卷進行橫斷面調查, 并采取檢驗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共調查1 709名留學生, 其中672名自報告有性...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