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
關注()《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簡介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雙月刊)1960年創刊,是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信息專業委員會、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中醫藥信息數字化專業委員會會刊。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辦刊宗旨為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傳播中醫藥圖書情報的基礎理論、方法技術和實踐應用,為中醫藥圖書情報研究人員提供學術交流平臺。主要報道中醫藥圖書情報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科研教學成果,以及新技術、新方法在中醫藥圖書情報領域的應用,促進中醫藥信息學學科的學術交流及人才培養。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龍源期刊網收錄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欄目設置
專題論壇、中醫藥信息研究(學科建設、信息標準、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數據挖掘、情報分析與研究、中醫醫院信息管理)、圖書館學研究(知識服務、文獻研究、古籍論壇、數字圖書館、圖書館建設、資源建設)、中醫教育、綜述。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投稿須知: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2018年《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06期投稿論文目錄:
重度老齡化趨勢下浙江省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現狀分析與對策包利榮;曾傳紅;于琦;吳夏秋;
數字影像技術在中醫藥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中的應用孫廣秀;張之益;
“雙一流”背景下圖書館學科服務助力中醫內科學科建設之思考張俊;
基于知識圖譜的我國醫聯體發展情況分析徐榮;
我國圖書館員情緒工作研究評述盧玉紅;
基于文獻的圖書館領域慕課研究熱點分析宋宇;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館藏碎片資源整合的價值及路徑探討侯惠芬;陳煥之;
“一帶一路”倡議下區域圖書館聯盟文獻資源保障體系構建李娟;
我國高校圖書館知識共享服務模式探討黃樂燕;
數字圖書館知識鏈的知識協同管理體系構建崔小彥;
智慧社會背景下圖書館信息資源開放服務研究陳驪;
圖書館參與健康信息服務的創新途徑探討王三萍;
信息覓食理論視域下圖書館用戶信息獲取能力培養路徑探討張影;
高校圖書館移動創客空間的構建模式研究郭文靜;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研究陶彬;
基于“書香校園”的高校圖書館建設實踐與探索桂晶晶;盧山;
收錄論文:數字圖書館知識鏈的知識協同管理體系構建
【摘要】:文章介紹了數字圖書館知識鏈的內容,從用戶參與、服務層次、制度規范、科學管理等層面對基于數字圖書館知識鏈信息資源整合原則予以說明,最后著重從向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知識服務、優化職能體系、健全服務機制和創新服務模式等方面提出知識協同管理體系的構建途徑,旨在促進數字圖書館能夠向用戶提供優質、高效的知識資源。
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儲繼軍論治卵巢儲備功能減退不孕癥經驗————作者:童嘉欣;儲繼軍;
摘要:卵巢儲備功能減退不孕癥是育齡期女性常見生殖內分泌疾病。儲繼軍結合多年臨床經驗,認為腎虛、肝郁、脾虛是該病關鍵病機,腎中陰陽消長轉化失衡,肝失疏泄、脾運失司,沖任氣血運行不暢,經水不通,卵泡發育排出受阻,難以受孕。故其以補腎中陰陽、散肝之抑郁、疏脾中困頓為主要治法,自擬補腎促排方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卵巢功能,達到攝精受孕目的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小青龍湯治療支氣管哮喘研究文獻可視化分析————作者:張心怡;余新波;王成銀;劉青;
摘要:目的 圍繞小青龍湯治療支氣管哮喘研究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探討該領域研究現狀、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方法 檢索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2000年01月01日-2024年03月25日收錄的小青龍湯治療支氣管哮喘研究文獻,采用CiteSpace 6.2.2R和VOSviewer軟件繪制作者、研究機構、關鍵詞可視化網絡。結果 共納入文獻683...
2002-2024年中醫藥治療胃潰瘍研究文獻可視化分析————作者:陳平;嚴光俊;劉沖;
摘要:目的 探索中醫藥治療胃潰瘍(GU)的研究熱點及前沿趨勢。方法 檢索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收錄的2002年1月1日-2024年8月31日中醫藥治療GU相關研究文獻,利用VOSviewer1.6.19軟件進行作者、關鍵詞共現分析,利用CiteSpace.6.2.R2軟件進行機構共現及關鍵詞聚類、時間線與突現分析。結果 共納入文獻1 1...
基于R語言探討《臨證指南醫案》產后病用藥規律————作者:董瑞雪;劉佳慧;李琳榮;高夏夏;
摘要:目的 基于R語言對《臨證指南醫案》中治療婦人產后病方劑進行數據挖掘,探討葉天士治療產后病用藥規律。方法 收集《臨證指南醫案·產后門》中藥處方,采用Excel2021統計藥物性味歸經,使用Origin2024軟件繪制雷達圖。使用R語言對中藥進行頻次分析、關聯規則及聚類分析。結果 共納入處方111首,涉及藥物162味,藥物總頻次為757。頻次前10位藥物為茯苓、人參、當歸、茯神、枸杞子、生地黃、白芍、...
中醫藥數據挖掘系統V2.0構建與應用研究————作者:柯麗娟;李海燕;王晰;高彤;孫華君;雷蕾;
摘要:中醫藥數據挖掘系統V2.0在V1.0版本的10個功能模塊基礎上,圍繞中醫藥數據標注、數據變換、機器學習建模與訓練預測等數據挖掘需求,增加文本相似度對比、PubMed題錄結構化、詞性標注、實體和關系標注等功能模塊,及多分類機器學習模型構建模塊和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模型構建模塊。中醫藥數據挖掘系統V2.0有效解決了中醫藥數據挖掘中文本處理、信息提取和分類預測等問題,可有效提高中醫藥科研效率和數據質量,...
1993-2023年中醫藥知識服務研究文獻可視化分析————作者:徐一涵;于彤;
摘要:目的 探究知識服務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現狀,研究熱點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中醫藥圖書情報領域研究及臨床研究提供參考。方法 檢索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199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錄的中醫藥知識服務研究文獻,采用CiteSpace5.7.R5軟件對作者、機構、關鍵詞進行可視化分析。結果 共納入文獻530篇,年發文量整體呈上升趨勢,發文量前3位作者分別為...
《四部醫典》副文本英譯策略及對藏醫藥文化海外傳播的啟示————作者:劉欣怡;陳恬恬;索南讓知布;毛和榮;
摘要:《四部醫典》是我國藏族人民的智慧結晶,深入研究其翻譯傳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四部醫典》2個英譯本——“甲譯本”和“霍譯本”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譯本封面、序言、正文排版、附錄等副文本信息。在參照譯本副文本英譯策略的基礎上,針對藏醫藥文化“走出去”提出建議,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傳播提供借鑒
王瑞平從“虛、瘀、毒”論治胃癌術后血液高凝————作者:王雅興;寧永波;陳香穎;陳嘉齊;吳存恩;王瑞平;
摘要:胃癌術后多伴血液高凝,影響預后。王瑞平提出,胃癌術后血液高凝病機總屬正虛與邪實相爭,在脾胃虛弱、正氣不足基礎上,受癌毒、熱邪等各種因素影響,發生血液高凝。正虛、瘀血與毒邪相互搏結,相互影響,互為因果,貫穿疾病始終。臨證時,抓住正虛邪實相爭的本質,立足于正虛、瘀血、毒邪,總以益氣健脾、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解毒抑癌為治法,切忌一味活血化瘀。應從整體出發,辨證論治,佐以養陰生津、清熱涼血治法,從而改善術...
針刺治療原發性痛經作用機制與臨床研究進展————作者:薛曉;易明;曹越;岳銘坤;江鈺;夏飛雁;張可;黃艷;王智芳;劉余;劉鑫;
摘要:本文基于調節免疫炎性反應、調控下丘腦-垂體-卵巢軸、脊髓通路探討針刺治療原發性痛經作用機制,并綜述該領域針刺方法、腧穴配伍特點、時效量效規律及多組學、磁共振成像等先進技術應用研究進展,針對研究現狀提出臨床試驗設計存在的問題。今后研究應聚焦大樣本、多中心、長期隨訪臨床試驗,探索精準醫療背景下個性化治療方案,可從個性化治療、聯合治療及機制研究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同時,應進一步完善相關規范與標準,為針刺...
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兒童手足口病Meta分析————作者:雷文娟;任夢娟;韓著;田敏;孟敏;葛斌;
摘要:目的 系統評價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治療兒童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檢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和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建庫至2023年2月17日收錄的利巴韋林(對照組)聯用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試驗組)治療兒童手足口病的隨機對照試驗(RCT),主要結局指標為臨床...
基于CiteSpace的針灸治療中風后抑郁研究文獻可視化分析————作者:孔貝貝;于子璇;婁必丹;
摘要:目的 分析針灸治療中風后抑郁的研究熱點和趨勢,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向。方法 檢索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建庫至2023年12月31日收錄的針灸治療中風后抑郁研究文獻。運用NoteExpress3.6.0.9155軟件進行文獻管理及去重,運用Excel2022軟件繪制發文時間分布折線圖,運用CiteSp...
電針治療卵巢早衰動物有效性Meta分析————作者:吳文波;李媛;凌舒藝;周紫瓊;戴雨晴;翁若欣;任崇陽;張柳娟;白夢瑩;吳海鳳;杜艷紅;鄭月慧;
摘要:目的 系統評價電針治療卵巢早衰(POI)動物模型的療效,為臨床治療POI提供循證依據。方法 檢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建庫至2023年9月1日收錄的單獨使用電針或聯合其他常規療法干預POI動物實驗研究文獻,...
腸道微生物與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的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研究及其中醫藥應用思考————作者:黃徐睿;李瀟寧;
摘要:目的 利用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方法探究腸道微生物與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的因果關系,并探討其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方法 采用MiBioGen數據庫中的腸道微生物GWAS數據和IEU OpenGWAS發布的FEV1相關GWAS數據,根據預設閾值提取工具變量。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權法進行分析,通過留一法、異質性檢驗、水平基因多效性檢驗、MR-Egger回歸截距分析等方法驗證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結果 ...
2003-2023年中醫古籍研究文獻可視化分析————作者:薩出仁貴;包哈申;
摘要:目的 系統梳理中醫古籍相關研究文獻,分析其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為該領域今后研究提供參考。方法 檢索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和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2003年1月1日-2023年12月29日收錄的中醫古籍相關研究文獻,利用CiteSpace6.1.R6軟件對作者、研究機構及關鍵詞進行可視化圖譜繪制和系統分析。結果 共納入文獻2 251篇,發文量呈波動上升趨勢...
“溫陽法”現代傳承:國醫大師唐祖宣辨治陽虛水泛型心力衰竭經驗————作者:張溪娟;盧虹諭;羅芳玲;賀青軍;
摘要:國醫大師唐祖宣辨治心力衰竭經驗獨到,善用溫陽法,將陽虛水泛型心力衰竭患者分為心陽虛初證、心陽虛輕證、心陽虛重證、心陽虛危證,以溫陽為基本治則,“溫”“煦”“通”“化”并重,分別予苓桂術甘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生脈飲、真武湯、茯苓四逆湯加減化裁,辨證施治,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本文通過總結唐老溫陽法治療陽虛水泛型心力衰竭經驗,結合現代醫學結局指標,認為此治法對改善心功能、改善預后、降低再住院率及病死...
胡天寶基于“性、位、向、量、和”辨治中風————作者:程東才;余恒旺;彭皓鈞;
摘要:“性、位、向、量、和”辨證方法是云南省名老中醫胡天寶根據《傷寒論》內容總結得出。胡天寶認為,此方法是臨床診治的具體規矩,也是衡量醫生水平的標尺。本文從“明病性”“定病位”“測病向”“度病量”“期病和”5個方面論述中風,為中風辨證論治提供新思路
中醫護理學臨床教學實踐對策研究————作者:喬明;瞿小龍;王進;羅志琴;
摘要:目的 研究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的多模態教學方法在中醫護理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學習中醫護理學課程的42名學生,依據臨床教學方法分為多模態教學組、常規化教學組各21名。統計分析2組考核成績、帶教方式滿意度、臨床教學水平滿意度、實習情況滿意度、臨床技能滿意度。結果 多模態教學組學生中醫護理學理論考試、臨床技能考核成績均高于常規化教學組(P<0.05)。...
運動療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臨床研究進展————作者:張小娟;陳萍;李美妮;張曉菊;
摘要:強直性脊柱炎(AS)是一種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運動療法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方法,可有效緩解AS患者疼痛、僵硬等癥狀,改善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提高其生活質量。基于此,本文對近年來運動療法治療AS的臨床研究進行綜述,為臨床應用運動療法防治AS提供參考依據
當歸多糖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機制研究進展————作者:董建華;惠淵;周學銳;王歡;李妍怡;鞏婷;
摘要: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病理過程復雜,其預防和治療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恢復相當重要。中醫學治療腦缺血疾病廣泛應用當歸,當歸多糖為當歸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貧血、抗炎、抗氧化、保護臟器缺血損傷、免疫調節、抗腫瘤等多重藥理作用。當歸多糖能通過調控多種信號通路,抑制和促進相關生物分子的表達來發揮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本文對當歸多糖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機制進行綜述,為當歸多糖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機制的進一步研...
血管新生及炎癥因子在慢性難愈性創面修復中的作用及中藥干預研究進展————作者:韓瀟;宋淵;陳杰;沈稼軒;喬靖;朱克玉;王恒杰;吳樂文;趙亞洲;
摘要:慢性難愈性創面是一類接受規范系統治療后仍不能在預期時間內完成結構和功能完全修復的創面。創面愈合是一個復雜的生物學過程,包括炎癥反應、細胞增殖遷移和創面重塑。中藥以多靶點、多通路的作用能有效抑制炎癥因子釋放、促進血管新生因子生成、減輕炎癥、促進創面肉芽組織血管新生,在創面修復中優勢明顯。本文通過查閱國內外最新文獻對血管新生相關因子及炎癥因子在創面愈合的作用、中藥干預血管新生相關因子及炎癥因子促進創面...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