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藥與臨床雜志
關注()《中藥與臨床》雜志簡介
《中藥與臨床》(雙月刊)創刊于2010年,是由成都中醫藥大學主辦的綜合性藥學學術刊物,特點是藥物密切聯系臨床。由多位知名教授任本刊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宗旨:中藥與臨床以報道中藥與臨床研究新發展、新動向、新技術,以及藥物在臨床應用與實踐方面的最新動態為已任,以科學性、實用性為導向。讀者:主要為各醫師、藥師、藥醫教學及科研人員,藥品研制、臨床應用及監督管理人員。
《中藥與臨床》欄目設置
名家論壇、方法學研究、臨床中藥、品種品質、藥效物質、炮制制劑、藥理毒理、民族醫藥、中藥教育、藥事管理、中藥相關產品
《中藥與臨床》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中藥與臨床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UPLC-Q-TOF-MS結合非靶向代謝組學技術評價枳殼不同飲片的成分變化————作者:付琴文;楊鷺;王瑾;黃勤挽;
摘要:目的:考察枳殼傳統飲片、趁鮮切制片和鳳眼片不同加工方法對飲片化學成分影響。方法:采用非靶向代謝組學技術結合UPLC-Q-TOF-MS對枳殼飲片的成分進行檢測鑒定;采用PCA分析、OPLS-DA分析等統計學方法對三種枳殼飲片進行分析,找出差異性成分。結果:在枳殼飲片中共檢測到69種化合物,包括17種黃酮類,6種生物堿類,5種香豆素類,17種有機酸,1種氨基酸類,1種醌類,以及22種其他物質;鑒定出小...
基于數據挖掘的藏藥湯劑主治疾病及用藥規律研究————作者:羅玉婷;張琨;丁銀;汪麗潔;曾宇驕;鄺婷婷;范剛;
摘要:目的:探討藏藥湯劑的用藥規律。方法:運用中醫傳承輔助平臺(v2.5)建立藏藥湯劑的數據庫,并應用數據挖掘、統計分析等方法,對數據庫進行藥物頻次、主治疾病、常用藥物組合、組方規律及新方分析。結果:篩選后共納入441首方劑,425味藥物,其中植物藥364味(85.65%)、動物藥35味(8.24%)、礦物藥26味(6.12%)。使用頻次≥20的藥物有28味,排名前3的藥物為訶子(33.18%)、余甘子...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中成藥臨床應用分析————作者:熊婷婷;王飛;
摘要:目的:分析四川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中成藥的用藥特點和趨勢,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方法:采用回顧性評價方法,匯總分析四川省婦幼保健院2021年兒童使用中成藥的銷售金額、品種、劑型、劑量、處方點評等數據。結果:兒童用中成藥有53種,品種應用較多的有清熱解毒劑、止咳化痰劑、解表劑和消導劑;劑型方面顯示顆粒劑、口服液和合劑/糖漿劑更適宜兒童服用,有38種注明兒童分年齡段使用劑量,占總數的71.7%;處方點評...
基于多指標綜合評價的栽培卷葉貝母最佳采收期研究————作者:種葉敏;李巧;蔡曉洋;鄧紅梅;顏雨豪;唐梓枍;李敏;黃勇;劉超;
摘要:目的:探究栽培卷葉貝母的適宜采收時間及采收階段,對不同生長階段和時間的栽培卷葉貝母質量差異進行比較研究。方法:利用HPLC-ELSD方法建立單體生物堿成分的特征圖譜,對四川省冕寧縣栽培的卷葉貝母在6~8月每間隔10 d進行9次采樣,對其相似性和差異性進行分析,并檢測不同采收時期栽培卷葉貝母藥材的折干率、淀粉、總生物堿等含量,對栽培卷葉貝母外觀性狀、內在質量進行綜合評價。結果:“樹兒子”期及“燈籠花...
黃芩苷-人參總皂苷納米乳的制備及處方優化研究————作者:鄧婕;李曉秋;馬茵;龍宇;吳媛媛;胡月;賀小方;馮慧意;吳欠欠;高樂瑩;劉昊林;李楠;
摘要:目的:采用Box-Behnken設計-效應面法優化黃芩苷-人參總皂苷納米乳的制備工藝。方法:選擇超聲乳化法制備黃芩苷-人參總皂苷納米乳。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以油相用量、混合乳化劑用量、混合乳化劑比例為影響因素,粒徑、黃芩苷最大載藥量和人參總皂苷最大載藥量為評價指標,Box-Behnken設計優化制備工藝后,進行工藝驗證。結果:納米乳最佳制備工藝條件為辛癸酸甘油酯用量4.32%,EL40-PEG40...
鼻敏水HPLC指紋圖譜、化學模式識別及含量測定研究————作者:韋瑀龍;黃燕瓊;謝廣源;潘紹棉;韋旭日;藍曉慶;
摘要:目的:建立鼻敏水(BM)的高效液相指紋圖譜和含量測定方法,并對指紋圖譜數據進行化學模式識別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10批BM樣品,利用相似度評價軟件建立其共有特征圖譜,將共有峰與處方藥味相關聯,并指認部分共有峰;以各共有峰峰面積為原始數據,采用SPSS軟件做聚類分析(HCA),SIMCA軟件做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別分析(OPLS-DA),以變量投影重要性分析值(VI...
地奧心血康對阿霉素誘導的斑馬魚心臟毒性保護作用的研究————作者:鄧良艷;劉佳;瞿禮萍;鄒文俊;
摘要:目的:觀察地奧心血康(DXXK)對阿霉素(doxorubicin,DOX)誘導的斑馬魚心臟毒性的保護作用及其對凋亡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方法:選取48 hpf的轉基因斑馬魚(cmlc2:EGFP)隨機分為對照組和不同濃度的DOX和DXXK組,觀察藥物作用48 h后斑馬魚存活率和心率;DOX(60μM)與DXXK(1,2,4μg·mL-1)共處理斑馬魚48h后,體式熒光顯微鏡的白...
巴基斯坦《哈姆達德東方醫學藥典》收載藥材的特點————作者:唐杰鈺;馮喬瞧;吳蕾;王張;
摘要:目的:研究《哈姆達德東方醫學藥典》(HPEM)收載的藥材品種、藥用部位、作用和治療用途的特點,加深對巴基斯坦尤納尼藥材的了解。方法:將HPEM中收載的130味藥材詳細信息建立數據庫,利用Excel軟件對藥材進行分析。結果:130味藥材包括126味植物藥,3味動物藥和1味礦物藥。共涉及59科,常見科為豆科、菊科、唇形科、傘形科等;涉及118屬,常見屬為臘腸樹屬、香茅屬、西瓜屬、芹屬等。常見藥用部位為...
藥用植物中bZIP轉錄因子家族的研究進展————作者:胡漪文;陳麗娟;黃利;王光志;
摘要:中藥材的產量和品質受其基原植物的生長發育及活性物質的合成與積累影響。堿性亮氨酸拉鏈(basic-region leucinezipper,bZIP)轉錄因子能夠調控基因表達,從而參與植物的多個生理過程。目前從多種藥用植物中鑒定出的bZIP轉錄因子家族成員顯示出其在藥用植物生長發育、抗逆脅迫和活性物質的合成與積累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本研究圍繞bZIP轉錄因子的結構、在藥用植物中的分類與鑒定、參與調控...
“初識《本草綱目》”慕課建設與中醫藥文化傳承實踐————作者:楊敏;王靜;黃立華;蔣淼;閔志強;
摘要:基于前期核心通識課程,建設專業性和科普性有機融合的“初識《本草綱目》”慕課,在學堂在線上線運行。將本慕課進行廣泛實踐,運用于本科生核心通識課教學;運用到碩博士研究生《本草綱目》專題講座;運用于中小學中醫藥傳承課堂;運用于社會中醫藥愛好者。進而構建全方位、多層級、跨時空的交互式分層自主學習模式。結果顯示本慕課受到不同層次學習者的廣泛歡迎,既促進中醫藥文化素養普及,又鞏固高層次人才中醫藥專業思維
中藥學類專業“產教研融合”傳承創新實踐基地的構建與實踐——以成都中醫藥大學為例————作者:連艷;陳志敏;王麗娟;何芳;韓波;章津銘;
摘要:中藥學類專業“產教研融合”傳承創新實踐基地的構建是中藥學類專業本科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載體。本研究針對新時期下高等教育發展最新要求,以成都中醫藥大學為例,介紹構建“產教研融合”傳承創新實踐基地舉措,并對如何實現實踐教學質量提高進行了探索
基于CiteSpace訶子研究進展的可視化分析————作者:劉茜;干志強;趙明睿;劉佳;陳秋彤;蘇錦松;張藝;
摘要:目的:了解當前國內外訶子的研究現狀及熱點。方法:通過檢索中國知網(CNKI)和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1965-2022年期間以訶子為主題的相關文獻,通過采用文獻計量學CiteSpace 6.1.R6軟件,對呈現出的可視化圖譜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訶子相關文獻發文量整體上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作者共現分析顯示張藝、Lee Kwang-Won分別是發表中、英文文獻最多的作者;發文期刊分析顯示...
結合中醫藥案例的創新導向藥物設計課程教學改革————作者:劉博;陳思偉;
摘要:鑒于中醫藥在全球范圍內影響力日益增大,如何將傳統中藥學科與現代科學技術有機融合成為教育改革的關鍵。在面向碩士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現代藥物設計課程中我們融入中醫藥元素,提出一個創新的教學模型,旨在強化學生對藥物設計理解的同時能夠將其應用于中藥現代化研究,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本文分析當下藥物設計課程的內容和方法,指出其存在的缺陷,提出通過案例研究和實踐,使學生直接體驗從中醫藥角度進行藥物發現...
餐廚有機源土壤調理劑在川芎降鎘中的應用————作者:劉詩蓉;劉朝輝;王雷;李敏;楊望飛;陳云子;
摘要:目的:探索有效降低川芎鎘含量的一種高效環保的土壤改良措施,為保障川芎用藥安全提供實驗依據。方法:在川芎栽培前期一個星期,采用餐廚有機源土壤調理劑進行土壤改良,并設計不同用量處理(JD1:300 kg·667 m-2、JD2:600 kg·667 m-2、JD3:900 kg·667 m-2)和對照組(CK:空白對照、T1:傳統栽培、...
白及產地趁鮮加工工藝的初步研究————作者:王敏;劉宇瑤;陳鴻平;劉友平;王福;陳林;
摘要:目的:研究白及的趁鮮加工工藝,客觀評價趁鮮加工與傳統加工對白及飲片質量的影響。方法:本研究以新鮮白及塊莖為研究對象,對白及的蒸、煮加工方式,鮮切飲片加工方式和鮮切適宜程度進行比較,比較白及飲片外觀性狀、切制難易程度、白及多糖、天麻素、1,4-二[4-(葡萄糖氧)芐基]-2-異丁基蘋果酸酯、山藥素Ⅲ和3'-O-甲基山藥素Ⅲ的含量,篩選最佳加工工藝。結果: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加工方式的白及飲片的外觀性狀...
基于指紋圖譜及多指標定量分析枳實趁鮮與傳統加工的質量————作者:張妍;楊曉東;楊文惠;王玥;聶寰;肖健平;覃昕怡;鄧成程;孫冬梅;
摘要:目的:優選枳實趁鮮切制工藝并與傳統切制飲片進行比較,探討枳實趁鮮加工的可行性,為枳實產地加工提供依據。方法:綜合評價干燥溫度、干燥方式、含水量對枳實飲片外觀性狀的影響,采用HPLC法測定不同加工下枳實中柚皮苷、新橙皮苷、川陳皮素、橘皮素的含量和特征圖譜,并進行質量評價。結果:建立了17批不同加工處理下枳實的特征圖譜,標定19個共有峰,指認了6個色譜峰,峰4為柚皮蕓香苷,峰5為柚皮苷,峰6為橙皮苷,...
蘆薈大黃素與川芎嗪納米脂質體的制備及工藝條件優化————作者:唐佳梅;宋佳文;郭力;
摘要:目的:制備蘆薈大黃素-川芎嗪脂質體納米粒(Aloe emodin-tetramethylpyrazine liposome nanoparticles,AETMP-Lip),優化該處方并確定AE-TMP-Lip的最佳工藝條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來制備脂質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AE、TMP的紫外吸光度,以溶劑選擇、溶劑用量、溫度等單因素為考察因素,脂質體中藥物含量為指標,通過星點設計-效應面法優...
芒柄花黃素對非小細胞肺癌A549荷瘤裸鼠腫瘤組織細胞凋亡的影響及其機制————作者:張麗君;歐逢蓮;張焱;黃國玉;肖紀余;劉青陽;許光亞;
摘要:目的:研究芒柄花黃素對人非小細胞肺癌A549所致荷瘤裸鼠腫瘤組織細胞凋亡及相關Bax、Bcl-2、Caspase-3蛋白表達的影響。方法:將采用皮下接種A549細胞建立的A549荷瘤小鼠隨機分為模型組、陽性對照組(環磷酰胺20mg·kg-1)及芒柄花黃素高、中、低劑量組(80、40、20 mg·kg-1),每天灌胃給藥,持續3周。測定各組裸鼠腫瘤組織大小...
基于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探討麝香對AD模型大鼠的影響及潛在機制————作者:秦濤;鄧婷;徐穎;孫濤;
摘要:目的:研究麝香對Aβ25-35誘導的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的神經保護作用及潛在機制。方法:大鼠雙側海馬內注射Aβ25-35寡聚體構建AD模型,隨機分組后進行藥物干預;采用Morris水迷宮評價麝香對AD模型大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的影響;通過HE染色、尼氏染色檢測大鼠的病理變化,Western blot(WB)、免疫組化、Elisa方法檢...
基于BDNF/HPA調節機制探究逍遙丸對CUMS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作者:謝紅瀟;秦甜甜;姜燕寧;曾南;劉蓉;
摘要:目的:探究逍遙丸對CUMS大鼠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及機制。方法:將雄性Wistar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逍遙丸組及阿米替林組,采用慢性溫和不可預知應激4周建立CUMS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給藥組連續灌胃4周。以糖水偏好實驗、曠場實驗、強迫游泳及Morris水迷宮實驗觀察逍遙丸對CUMS大鼠行為學的影響;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測定HPA軸相關激素和BDNF、TrkB、CREB的水平;RT-PCR和Wes...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