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關注()《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雜志簡介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月刊)曾用刊名:中醫藥研究;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創刊于2003年,是國內唯一一種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學術刊物。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宗旨是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結合的辦刊方針,點面結合,全面反映我國心血管科、神經科中醫、中西醫結合領域臨床與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和國際最新動態,為廣大從事中西醫工作的醫務人員提供學術交流的園地,促進國內外同行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心腦血管疾病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的發展。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影響因子:
截止2015年萬方:影響因子:0.94;總被引頻次:5010
截止2015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460;綜合影響因子:0.310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欄目設置
述評、論著、臨床觀察/研究、綜述與進展、專題報告、理論探討、經驗交流、病例討論。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投稿須知:
1稿件請用16開紙單面隔行或稿紙格式打印,文題4號黑體,內文4號宋體,并附文題、作者單位郵政編碼及單位名稱、作者姓名、摘要及關鍵詞3個~8個(中英文對照,如英語寫作困難者,由本刊幫助撰寫)。中文摘要一般為300字,英文摘要為250個實詞。文稿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準確,邏輯推理正確。文章結構嚴謹,層次清楚,語句精煉,語言、用字規范化,標點符號各占一格,破折號和省略號各占兩格。一般以1500字為宜,論著不超過3000字,綜述勿超過4000字。字跡潦草、涂改不清的稿件恕不接受。本刊歡迎軟盤、網上供稿。
2文稿作者署名,請自行排序,不排并列作者,并附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籍貫、職稱、職務、最高學歷以及研究方向)及所有作者工作單位及地址、郵政編碼。論文如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省、部級重點攻關課題及其他課題,請在文稿首頁腳注中注明“本課題為×××基金資助項目",文題上加角注,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如獲專利證書,請注明專利號,并附專利證書復印件”。
3標題層次的劃分,一般不宜超過4層,超過4層時,可將層次再細劃分。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第四級標題用1.1.1.1。各級標題均頂格書寫,分級號后不用頓號,空一字空后寫標題。
例如:
在各項前用加帶圓圈的數字①、②……表示,并接排。
4圖表力求少而精,表格設計規范化,附圖請用原黑白照片附于文末,表中數據要準確、清晰,有效數字位數統一。插圖盡量采用計算機繪制,并將軟盤或以E-mail形式發往編輯部,或用墨筆精繪,圖注采用阿拉伯數字,圖下按序號說明。
5參考文獻必須以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文獻為限。在文中引用處右上角用方括號注明,如:[1,2]、[5-8],并按引用順序排列于文末,參考文獻務請與原文核對準確。日文請用日本當用漢字,切勿與簡化漢字混淆,文摘、轉載、內部刊物及資料請盡可能勿作引用。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如下(請注意標注符號):
期刊:[序號]作者(三位以內全部列出,超過者只列前三位后加“等”).題名[J].刊名(中、日文刊名用全名,英、法、德、俄等文字刊名縮寫可參考《國外科技資料目錄(醫學)》及美國《IndexMedicus》現刊第一期之刊名縮寫表),年,卷(期):起頁-迄頁.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通心絡聯合他汀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血脂異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統評價————作者:張辰浩;王佳;任如畫;劉一穎;高美麗;王銘;
摘要:目的:系統評價通心絡聯合他汀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血脂異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檢索中國知網(CNKI)、萬方(WanFang Data)、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VIP)、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noMed)、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數據庫,收集關于通心絡聯合他汀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血脂異常的隨機對照試驗(RCT)。由2...
外源性NO供體對缺氧/復氧誘導H9c2細胞凋亡、肌鈣蛋白及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影響————作者:李俐;王志鑫;呂雅萱;郭彥青;
摘要:目的:探討外源性一氧化氮(NO)供體對缺氧/復氧誘導H9c2細胞損傷的影響。方法:將H9c2細胞分為對照組、缺氧/復氧組和缺氧/復氧+NO組[外源性NO供體硝普鈉(SNP)處理H9c2細胞]。通過細胞計數試劑盒(CCK-8)檢測細胞活力;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率;免疫熒光法檢測各組心肌肌鈣蛋白T(cTnT)表達;蛋白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檢測慢肌肌鈣蛋白C(TNNC1)、骨骼肌快肌...
中醫外治法治療難治性高血壓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作者:劉樂順;薛梅;
摘要:目的:系統評價中醫外治法治療難治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系統檢索萬方、中國知網、維普3個中文數據庫和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4個英文數據庫中所有關于中醫外治法(包括藥物沐足、針刺、穴位貼敷等)治療難治性高血壓的文獻,檢索時間限定為建庫至2024年12月13日。對納入文獻進行質量評價,標準參照Cochrane協作網提供的偏...
心臟康復運動聯合達格列凈對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作者:彭志群;吳金飛;江滔;桂振東;楊水娥;陳文珍;
摘要:目的:觀察心臟康復運動聯合達格列凈對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鷹潭市中醫院收治的心力衰竭病人7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8例。對照組采用達格列凈及心力衰竭其他常規治療;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心臟康復運動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6 mi...
H型高血壓病人血清可溶性腫瘤發生抑制蛋白2、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水平與心功能、預后的關系————作者:周婷婷;柏業軍;劉敏;李志剛;劉玲玲;
摘要:目的:分析H型高血壓病人血清可溶性腫瘤發生抑制蛋白2(sST2)、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水平與心功能、預后的關系。方法:選取徐州市中心醫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H型高血壓病人124例為H型高血壓組,同期非H型高血壓病人87例為非H型高血壓組,同期體檢健康者100名為對照組。根據H型高血壓病人是否發生心血管事件分為預后良好組和預后不良組。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sST2、...
基于臂踝脈搏波傳導速度分析青中年不同血壓病人血管早衰程度————作者:李倩;張亮清;鄭曉斌;馮嘉琪;楊志星;趙悅斐;于佳麗;
摘要:目的:以臂踝脈搏波傳導速度(baPWV)≥1 400 cm/s定義血管衰老,探討青中年不同血壓人群血管早衰程度,為心血管疾病早期診斷與治療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顧性分析2019年1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就診并行baPWV檢測的3 232名青中年人,根據血壓將其分為正常血壓組(1 131名)、高值血壓組(1 352名)、高血壓組(749名),分別從性別、年齡、體質指數(BMI)、血壓、心率、b...
主動脈夾層術后低氧血癥管理的最佳證據總結————作者:劉艷;馮雯娟;陳文敏;李月;夏鳳艷;
摘要:目的:對主動脈夾層術后低氧血癥管理的最新和最佳證據歸納匯總,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借鑒。方法:檢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the Cochrane Library、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指南庫、PubMed和中國知網等21個指南網站和數據庫平臺中關于主動脈夾層術后低氧血癥管理的指南、臨床決策、專家共識、最佳實踐、系統評價、證據總結和隨機對照試驗等,檢索時限為2013年1月...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顫動病人口服抗凝藥物及種類的影響因素————作者:張琦;陳文蘇;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顫動(NVAF)病人住院期間口服抗凝藥物及種類的影響因素,進一步優化心房顫動規范化治療。方法:連續納入2017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于睢寧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住院診斷為NVAF的病人3 986例,根據病人是否口服抗凝藥物治療分為口服抗凝藥物組、非口服抗凝藥物組。收集病人性別、年齡、合并疾病、醫保類型、入院年份等資料,計算心房顫動卒中風險評分系統(CHA2<...
從痰熱論治快速型心房顫動————作者:姜凱欣;龐彥廷;張天惟;曲信彥;毛天詩;高群;林謙;
摘要:痰熱擾心作為心房顫動常見的臨床證型,從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研究的雙重視角,深入剖析從痰熱論治快速型心房顫動的深遠臨床意義。心氣虛構成了快速型心房顫動發病的基石,而痰熱不僅可作為其致病根源,亦能作為其病理演變的產物。同時,現代醫學的探索亦發現,心房顫動心房結構的重構與痰濁的生成有相似的分子生物學根基,且二者間,尤其是痰濁與心肌纖維化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這無疑為從痰熱角度論治快速型心房顫動提供了堅實的...
從“大氣”理論探討腦卒中偏癱論治思路————作者:王峰;魯鵬;王利春;楊澤偉;楊桐;
摘要:通過整理、總結張錫純先生治療肢體痿廢學術思想,將張錫純對于“大氣”理論之應用引入到腦卒中偏癱證治研究,提出以“大氣”虛陷-邪郁經脈-經脈失用”為框架的腦卒中偏癱發生體系,并據“邪氣”之不同,病變左右、上下之不同,在升補“大氣”之基礎上靈活采取祛風消痰、溫經通絡等治療方法,臨床方劑以升陷湯、補偏湯等為代表方
《傷寒論》中心動過速的發病機制及治療方法————作者:成濤;王歡;師帥;呂夢;朱雪萍;賈博超;胡元會;
摘要:心動過速為心律失常的常見類型,可引起很多臨床癥狀或并發癥,西醫治療仍存在不少局限性。中醫藥因其特有的理論體系和遣方用藥原則以及多靶點、多途徑的作用特點越來越受到重視。中醫脈診可判斷心率及節律變化,而脈率增快類似于當代醫學的心動過速,所以可以脈象為著眼點了解心動過速的中醫內涵。脈診是《傷寒論》中非常重要且極具特色的診斷方法,充滿了復雜深邃的辨證思維,其中涉及脈象的條文非常豐富,反映脈率增快的脈象有數...
從“逆傳心包”分析郭維琴教授辨治病毒性心肌炎經驗————作者:孫晨陽;梁晉普;
摘要: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局限性或彌散性心肌炎性病變,臨床可見發熱、心悸、胸悶胸痛、嚴重乏力、頭暈等癥狀,歸屬于中醫學“心悸”“胸痹”“心水”“心脹”等范疇,郭維琴教授認為本病病因為先天不足、正氣虛弱,外感溫熱邪毒由肺衛逆傳入心,其演變符合溫病逆傳心包的過程。應把握各階段內傳之機,在益氣活血基礎上,分階段從肺、肝、脾論治,全程配合解毒之法,臨床效果顯著
吳鴻教授運用大柴胡湯治療高血壓經驗————作者:胡蒙惠;閆京京;曹盼夏;王凱霞;吳鴻;
摘要:大柴胡湯是《傷寒雜病論》中張仲景用來治療少陽陽明合病的代表方。吳鴻教授在多年臨床工作中發現大柴胡湯體質病人易患高血壓,此類病人常見體格壯實、情緒易波動、上腹部按之有抵抗不適感,以眩暈、口干口苦、胸脅苦滿為主證,兼見噯氣、惡心、便秘,舌苔厚、脈弦等。臨證通過體質及方證辨證,選用大柴胡湯化裁,往往方至效顯
基于證-癥-藥-方研究模式探討保元養心方加減治療室性期前收縮的證治規律————作者:李亨達;包宇;韓夢陽;陳亞南;韓朋朋;朱明軍;袁智宇;李西云;
摘要:目的:采用回顧性病例研究方式,應用數據挖掘技術,探究全國名老中醫袁海波教授保元養心方加減治療室性期前收縮(PVCs)的證治規律。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歷系統中以保元養心方加減治療室性期前收縮的門診病例,錄入中醫傳承計算平臺V3.0軟件,運用軟件進行證治規律研究。結果:共收集病例203例,常見中醫證型4種,分別為氣陰兩虛血瘀證、氣陰兩虛血瘀證兼氣...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舌象特征研究————作者:朱倩倩;王瀾;姜楠;汪莉;廖岳闖;董昌武;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壓及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舌象特征,結合實驗室指標等為臨床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辨證論治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選取2023年3月—2023年7月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住院病人101例,分為單純高血壓組65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36例,同期社區體檢中心健康體檢者50名作為健康對照組。使用“中醫舌診AI開放平臺”采集舌象、判讀舌象、提取HSV參數。結果:HSV參數方面,健康對照組...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氣虛血瘀證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作者:胡銀花;孫龍飛;尼加提·買買提江;安冬青;謝曉柳;
摘要:目的:系統評價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氣虛血瘀證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檢索2013年6月—2023年6月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庫(WanFang Databas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VIP)中有關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氣虛血瘀的隨機對照試驗。采用Cochrane偏倚風險評價標準從隨機化、分配、隱藏、盲法、退出與失訪方面對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技術探討養心口服液治療心力衰竭的作用機制————作者:張高靜;袁智宇;劉新燦;孫天福;
摘要:目的:通過網絡藥理學及分子對接技術探討養心口服液治療心力衰竭的作用機制。方法:從中藥系統藥理學數據庫與分析平臺(TCMSP)檢索中藥成分、靶點,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PubChem網站預測中藥成分靶點;利用OMIM、DisGeNE、TTD、DrugBank數據庫檢索心力衰竭靶點;以韋恩圖形式展示養心口服液靶點與心力衰竭靶點的重復部分;利用STRING、Cytoscap...
蘿卜硫素調節PI3K/AKT/VEGF信號通路對妊娠高血壓大鼠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作者:劉正;李靜;
摘要:目的:探討蘿卜硫素(SFN)對妊娠高血壓(PIH)大鼠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及作用機制。方法:選取無特定病原體(SPF)級懷孕SD雌性大鼠30只,隨機分為對照組、PIH組、SFN低劑量組(15 mg/kg)、SFN高劑量組(30 mg/kg)和LY294002組(30 mg/kg SFN+5 mg/kg LY294002)。構建PIH大鼠模型,測定大鼠收縮壓;二喹啉甲酸(BCA)法測定尿蛋白含量;酶聯...
芒柄花黃素調節TLR4/NF-κB通路對ox-LDL誘導的人冠狀動脈內皮細胞損傷的影響————作者:袁小翠;廖錦鈺;付麗;羅勇;陳東;
摘要:目的:探討芒柄花黃素(Form)調節Toll樣受體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誘導的人冠狀動脈內皮細胞(HCAECs)損傷的影響。方法:采用24μg/mL的ox-LDL處理HCAECs 40 h誘導損傷和炎癥,未用ox-LDL處理的HCAECs作為對照組。將ox-LDL處理的HCAECs分為HCAECs組、L-Form組(16μmol/L For...
新型皮層刺激儀電刺激顳葉癲癇模型大鼠腦運動皮層的效果與安全性————作者:何心茹;郝衛成;韓天愛;杜曉萍;孫美珍;
摘要:目的:觀察新型皮層刺激儀器電刺激顳葉癲癇模型大鼠腦運動皮層的效率與刺激后病理學改變。方法:選擇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30只,腹腔注射匹羅卡品建立慢性顳葉癲癇模型。休息2周后,出現自發性癲癇發作的大鼠視為造模成功。隨機分為新型皮層刺激儀器組、傳統皮層刺激儀器組和對照組,每組10只。在額頂葉定位點(前囟后2 mm,中線外側3 mm)鉆孔,給大鼠安置顱骨電極,牙科水泥固定。休息1周后進行電刺激,對照組僅安...
相關醫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