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民國檔案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民國檔案》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上百家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期刊簡介:
《民國檔案》(季刊)創刊于1984年,是由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主辦的一個刊載民國檔案史料兼為民國史研究提供園地的刊物。
辦刊宗旨:
《民國檔案》肩祧檔案、史學兩個學術領域,是溝通檔案界和史學界的橋梁。在檔案界,她屬于檔案史料期刊(有別于檔案工作類期刊和檔案學期刊),是檔案館展示館藏的窗口和園地,在史學界,她不僅提供檔案史料,還為學者們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提供陣地。創刊以來,蒙讀者、作者厚愛,稿源充足,發行量穩定,被索量、被摘量、被摘率、被引量諸項指標均保持在較高水準,學術質量、學術影響得到海內外公認。
《民國檔案》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8年版)收錄。
期刊欄目:
檔案史料、私家藏檔、口述史料、外文譯檔、讀檔隨筆、民國史研究、國內外民國史研究動態、史實辨析
期刊收錄: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民國檔案雜志社征稿要求:
1.本刊熱忱歡迎有關民國史資料類與論文類稿件。有關民國史的檔案史料介紹、評述,國內外民國史研究動態、綜述類稿件亦歡迎惠賜。學術論文要求觀點鮮明、史料翔實,檔史結合的學術論文本刊尤為歡迎。
2.本刊歡迎廣大中青年學者積極投稿,凡在校研究生來稿,需說明自己的專業及研究方向,導師之推薦意見會有助于文章之遴選。
3.來稿必須提交中、英文之題目、摘要(約300字左右)、關鍵詞(不少于3個),中英文需相互對應。其中摘要部分應先對相關課題的前人成果加以介紹,并概述本文特色與創新之處。
4.注釋一律采用頁下注。對稿件題名或內容作解釋性說明的,請在首頁以頁下注釋表示。
5.請在來稿中提供作者姓名、年齡、最高學歷(學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電話以及E-mail、詳細通訊地址及郵政編碼,以便聯系。
6.來稿若為國家及省部級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際合作項目、基金資助項目,請提供項目名稱、項目批準或結項時間、項目編號。
7.投搞請寄打印稿,并請附寄磁盤。歡迎以電子郵件形式網上投稿,但此種投稿方式須以接到本刊編輯部的收稿回函為準。來稿一律不退。
8.民國檔案嚴禁剽竊、抄襲行為,反對一稿多投,凡發現此類行為者,10年之內,不受理該作者的任何稿件。本刊嚴格執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規定的三審制。
閱讀期刊: 湖北檔案
《湖北檔案》創刊于1986年,是檔案工作專業月刊。辦刊宗旨是宣傳黨和國家關于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交流檔案工作經驗,探討檔案學理論,普及檔案業務知識,發表檔案史料,大力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為四化建設服務。
民國檔案最新期刊目錄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煤礦稅收改革及其紛爭(1927—1937)————作者:盧丹;
摘要:南京國民政府初期,財政部將礦稅劃歸國家稅,并就此前礦稅名目繁雜、稅率不統一及稅權不集中的問題進行改革。然在改革過程中,圍繞煤礦稅率制定、華洋煤礦稅額核定及安南煤入口稅率等問題,財政部與相關中央部門及華資煤礦商人之間產生紛爭。面對爭議,財政部試圖在保證既有收入的前提下,為華資煤礦的發展清除稅收障礙,同時實現煤礦征稅標準和征稅權的統一。但因華資煤礦實力弱小,依賴關稅保護的實施與更優惠的稅收政策,政府則...
中國參加國際電信預備會議史料一組(一)————作者:童玉汝;
摘要:1946年9月,中、英、蘇、美、法五強國際電信預備會議在莫斯科召開,討論舉行國際電信會議全權代表大會、無線電周率分配、國際電信公約及規則修改等事項,中國派出10人代表團參加。本組史料記錄了中國籌謀參加此次會議、制定相關應對策略及參會的具體情況,反映出中國在建立戰后國際電信新秩序中所發揮的作用
1933—1934年東北“郵件過境費”與關內外通郵問題研究————作者:崇哲;
摘要:《塘沽協定》簽訂后,因國民政府封郵政策效果不彰,日偽欲以東北郵件過境費和關內外通郵分別誘導國際社會和國民政府承認偽滿地位。過境費問題致使《國際郵政公約》與國聯不承認偽滿原則發生齟齬,無意獨自處理此事的英國在商貿利益驅使下,將偽滿訴求擴大議題后提交至國聯。同時,通郵一事引發國民政府內部政潮,中政會決定暫停交涉以待國聯決議。1934年在各方勢力博弈中,國聯最終決定在既定國際法之外重塑規則,允許各國在不...
戰后國民政府工業化道路的國營與民營之爭——以中紡公司為例————作者:劉大禹;胡哲;
摘要: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加速推進工業化進程,改變了“重工業國營、輕工業民營”的既定政策,完成日偽在華紡織廠的接收,組建中國紡織建設公司,隸屬經濟部,實施國營。這種對輕工業的國營化政策,被視為與民爭利并導致官僚資本膨脹,備受社會各界詬病。為應對民營呼聲,國民政府宣稱國營兩年期限后轉變為民營,實則不愿輕易放棄國營,并加強對經濟之管控。就戰后形勢而論,國民政府迅速恢復和發展生產,強化計劃經濟,對關系國計民生...
民國公產轉型與地方權力重構——以黟縣碧陽書院公產糾葛為例(1927—1929)————作者:王玉坤;
摘要:對傳統教育公產進行轉化是近代新式學校經費籌措的著力點之一。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初期,安徽省掀起教育經費清理運動,原碧陽書院款產作為黟縣最大的公產,被強制移交縣教育局劃作財政專款。為爭奪碧陽書院款產的歸屬,黟縣政府同碧陽小學方面及其背后的士紳針鋒相對,并卷入黟縣國民黨縣黨部籌組之爭,引發群眾運動,以致安徽省政府、國民黨安徽省黨部乃至教育部先后介入其中。這場公產糾葛中不同主體參與的利益考量和策略選擇,正是...
抗戰時期存越海防物資搶運及處理情況相關史料一組(三)————作者:劉楠楠;
摘要:<正>180.孔祥熙致陳體誠電(1941年5月30日)陳代主任體誠:密。五月馬電悉。歐德南擬洽售存越鋼鐵器材及汽車另[零]件一節礙難準行,希飭知照。孔祥熙。渝貿輸。181.孔祥熙致陳體誠電(1941年5月30日)陳代主任:密。皓電悉。已電鐘鍔與貴處港分處商洽代辦,惟越存貨轉售事已飭不再進行,歐德南如未起程,即可不辦,希轉飭知照。孔祥熙。渝貿進。182.陳體誠致王人麟、周賢頌等電(1941年6月2日...
抗戰時期香港學生賑濟會發展研究————作者:羅文捷;吳青;
摘要:全面抗戰時期,香港學生賑濟會(簡稱“學賑會”)通過組織募捐錢款、賑濟難民、下鄉宣傳、支援前線、救助傷員、回國服務等多種活動,為祖國內地抗戰作出了重要貢獻。1937至1941年間,學賑會救亡運動受多元力量與要素影響,尤其是中共的先行介入和影響推動,為其勢起勃發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后國民黨加強了對學賑會的滲透爭奪,中共工作則出現了懈怠和偏差,再加上學生群體自身的缺陷弱點以及港英管制的逐步收緊,使得學賑會...
抗戰勝利后美國對華救濟政策與《中美救濟協定》的形成(1946—1947)————作者:高大為;
摘要:抗戰結束后,中國面臨著嚴重的糧食危機和通貨膨脹。隨著聯合國善后救濟項目的結束,國民政府積極尋求美國對華援助。194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外國救濟援助法》,該法案旨在聯合國善后救濟項目結束后繼續對歐洲、中國進行救濟。美國一方面希望通過對華實施救濟以緩解中國國內糧食短缺問題并維持國民黨統治,另一方面美國力圖避免使救濟物資用于軍事,以免直接卷入國共內戰之中。在對華救濟政策和《中美救濟協定》的商討中,美國國...
淮北抗日根據地群眾組織力建設的歷史考察————作者:張加華;花潤穎;
摘要:在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抗日根據地中,群眾組織力扮演了重要角色。著眼于淮北抗日根據地,這里小農經濟根基深厚,處在“舊式經濟堅守著固有的壁壘”里,地主階級勢力深厚,貧富分化嚴重。中國共產黨進入淮北地區開展群眾組織力建設時,注意尊重淮北群眾的具體情況,形成了“一個中心,一條基本道路,兩個結合”的工作特色,真正激發出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偉力,支援根據地抗戰成效顯著
中共旅莫支部的干部訓練(1921—1926)————作者:孫會修;
摘要:在中共歷史上,旅莫支部最早進行系統性的干部訓練,承擔著為早期黨組織培養高級干部的使命。依托嚴密的組織體系,旅莫支部建立細致的干部訓練機制。訓練以小組為基本載體循序展開,旨在引導革命者在集體學習中鍛造革命的思維和認知體系,最終成為職業革命家。嚴格的訓練培養了黨團員革命化的思維邏輯,塑造了他們不懼艱困的革命精神。經過訓練,大多數旅莫支部成員成為堅定真摯、掌握革命技術、組織生活規范的革命者,對中共早期革...
侵華戰爭期間日本對青島沿海沙石的掠奪及其生態影響————作者:董書凱;
摘要:受岬灣海岸構造、混凝土普及與經濟利益驅動等因素疊加影響,近代青島地區沿海沙石開采熱潮漸興,采沙商等新的社會經濟身份與現代化城市空間景觀因之產生。抗戰爆發后,緣于單方面侵略利益,日占當局出臺一系列管制舉措,對民間采沙活動加以管束,而出于侵略需要,其對沿海沙石的掠奪性采挖抹殺了沿海沙體作為海岸屏障的生態意義,引發海岸蝕退并禍及民生。日本侵略勢力的強勢介入打破了青島地區業已建立的脆弱海岸生態關系秩序,青...
中央機器廠廠房及產品照片一組————作者:吉雷;
摘要:<正>~
中央電工器材廠實驗室及電話產品照片一組
摘要:<正>~
郭泰祺與戰時中英第一筆信用貸款(1938—1940):以孔祥熙檔案為基礎的研究————作者:蘇驍瀟;
摘要:全面抗戰爆發后,中國駐英大使郭泰祺即開始代表中國向英國爭取信用貸款。為應對日本侵略,英國決定在《出口信用擔保法案》中撥給中國300萬鎊,作為援華之第一筆信用貸款。在以提出修正案的手段排除顧問委員會的干擾之后,此案于1939年2月正式生效。因中國急于用車,且顧及英國在滇緬的影響,故購車款簽約較快;但在剩余的信貸合同談判中,由于中國遲遲未能提供購料清單,加之雙方在擔保機構、利率等問題上存在分歧,致使合...
抗戰時期存越海防物資搶運及處理情況相關史料一組(二)————作者:劉楠楠;廖利明;
摘要:<正>110.陳體誠致龔學遂電(1940年10月9日)昆明龔副主任:密。并轉祖壽、亞尼兩兄。防貨陸續運仰,請飭余興良率原管科員一人立即由陸路赴仰,攜帶防處經管各貨及全部美貨發票、箱單,協同仰處辦理提貨、點收及業務登記事項,隨時報昆備查。弟體誠。青。港。印。111.龔學遂致陳體誠電稿(1940年10月23日)電香港陳副主任:密。青港電敬悉。已轉飭遵辦并通知仰處矣,謹復。弟遂叩。漾。總
主權·產權·善舉:近代上海一宗冢地交涉案述論————作者:陶水木;
摘要:上海開埠后多個租地章程都規定,租界內的華人義冢未經華人允許不得占用、遷移,但租界當局常以筑路、建學堂等為名,強行占用冢地,或要求遷移、租售。1902年輿論一致譴責的同仁輔元堂北浙江路義冢“盜賣”案,其實就是租界當局一再要求售賣,中國地方當局屈從壓力,授意善堂經董通融的結果。簽約售地后,租界當局又“曲諒”華人輿情,提出“換地”,善堂雖然收回了冢地,但虧賠甚巨,且與租界當局簽約規定該冢地此后永遠不許售...
重慶防空司令部1942年度工作報告————作者:童玉汝;
摘要:1937年9月1日重慶市防空司令部成立,同年底改組為重慶防空司令部。抗戰期間,該部主要負責搜集敵機情報、發布空襲警報、建設與管理防空洞、推行防毒與救護業務等工作,以保障重慶空防安全。該工作報告寫于1943年1月,反映了重慶防空司令部組織協調各項防空工作的概況,對研究戰時防空頗有裨益
民國時事報刊視野中的甲午戰爭民族記憶探析(1928—1948)————作者:杜恩義;
摘要:甲午戰爭作為近代史上重大歷史事件之一,自其結束之日起即成為中國社會各階層不同的歷史記憶。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甲午戰爭記憶首先是一種恥辱記憶,政府及社會各界從不同視角表述甲午國恥,在甲午國恥記憶背后總結經驗教訓,關照時局,進行抗戰動員和海軍建設。隨著抗戰取得最終勝利,收復臺灣以及收回甲午戰爭部分遺物,使得有關甲午戰爭的記憶演化成為一種有限的雪恥記憶
二次北伐前后黨軍體制的解體————作者:李翔;孟欣;
摘要:二次北伐開始前,國民黨中央盡管決議不恢復黨代表制,但決定提高政訓部門的職權。濟南慘案爆發后,國民政府削減政工機構權責,冷卻民眾運動。1928年8月,國民黨中央宣告軍政結束,訓政開始。在以黨治國、以黨治軍的原則下,高級將領卻譏諷政治工作“賣膏藥”。在將領們的提議和附和下,軍隊政訓部歸并特別黨部,政訓部制基本停頓,黨軍體制至此僅余特別黨部制。此后,軍隊凝聚力主要不是依靠以黨力為依托的政治工作,而是憑借...
被動、猶疑與增兵:太原會戰中日軍作戰計劃的出臺與實施————作者:吳志山;
摘要:1937年8月初,受中國軍隊增兵察哈爾的影響,日軍以第5師團等部進攻南口,“被動”地改變了首先沿平漢鐵路南下河北作戰的既定計劃。攻占察哈爾之后,日軍內部經過逾一個月的討論才于1937年10月1日確定進攻太原。持續一個月的猶疑,給了中國軍隊在忻口調兵布防的時間,而這也成為日后第5師團等部被阻于忻口的重要原因之一。為幫助第5師團打開戰局,華北方面軍自河北調兵入晉東增援。此舉雖最終幫助日軍攻占太原,卻削...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