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西北師大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是由西北師范大學主辦、西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編輯出版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創刊于1942年3月,初定名《國立西北師范學院學術季刊》,刊發本院李蒸、黎錦熙、李建勛等一批著名學者的文章。此后幾經停刊、復刊。 1956年曾試辦《爭鳴》月刊,1957年復名為《西北師范學院學報》,1958年隨校名改為《甘肅師范大學學報》。1973年經國務院教科組批準再度復刊,自1981年開始向國外發行,并恢復《西北師院學報》刊名。1989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再度隨校名更改為《西北師大學報》。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二為”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突出刊物的學術性、師范性、地域性特色,弘揚民族文化,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甘肅省一級名牌期刊
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首屆)
中文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開設有中國文學研究、外國文學研究、語言學、歷史學、哲學、美學、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民族學、政治學、經濟學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主動城鎮化與被動城鎮化 李強,LI Qiang
2. 集體資產分割中的多重邏輯--中國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造與“村改居”實踐① 劉玉照,金文龍,LIU Yu-zhao,JIN Wen-long
3. 城鎮化過程中城市廣場的生產 李懷,LI Huai
4. 從“鄉政村治”到“雙軌政治”:城中村社區治理轉型--基于廣州市一個城中村的研究 盧俊秀,LU Jun-xiu
5. 秦風遺響工部精神--清初關中詩人李念慈及其詩歌創作 張兵,ZHANG Bing
6. 袁沈同時輕薄甚,豈知萬古有江河--論清代關中詩人屈復 冉耀斌,RAN Yao-bin
7. 生態女性主義視域中《紅樓夢》的女媧敘事 王明麗,WANG Ming-li
8. 四大奇書中“上元節”民俗文化析論 劉衍青,LIU Yanqing
9. 元代“色目人”與二等人制 胡小鵬,HU Xiao-peng
10. 甘青藏區寺院型市場研究 楊紅偉,李穩穩,YANG Hong-wei,LI Wen-wen
11. 楊慎在科舉文化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張亞群,李力,ZHANG Yaqun,LI Li
12. 民國時期教育家的共相 徐繼存,XU Ji-cun
13. 論地域文化的教育價值 陳婷,JIN Zhiyuan,CHEN Ting,JIN Zhiyuan
14. 論現代教學論的發展基礎 王鑒,姜振軍,WANG Jian,Jiang Zhen-jun
15. 大學生對政府官員腐敗的認知歸因研究 杜林致,鄭鐘昊,DU Linzhi,JEONG JongHo
16. 大學教師工作壓力模型的比較研究 景麗珍,JING Li-zhen
17. 國家建構、族際政治整合與公民教育 王宗禮,WANG Zong-li
18. 現代國家構建:社會契約的維度 蔣永甫,JIANG Yong-fu
19. 植入式廣告的法律規制--歐盟、美國的經驗與啟示 李衛剛,牛進原,LI Wei-gang,NIU Jin-yuan
戲劇論文發表:傳統戲曲藝術在工科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摘 要:中國戲曲它是一門綜合藝術,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它特有精神文化對于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品質,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藝術氛圍,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等方面具有現實意義。根據工科院校校園文化自身的特點,本文從戲曲藝術特有精神文化、高校校園文化及工科校園文化特色的三個維度,圍繞如何創建特色校園文化這個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戲劇論文發表,戲曲藝術,工科院校,校園文化
1 戲曲藝術與校園文化的有機結合
中國戲曲藝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至今3000年前先秦的祭祀活動,而后經宋元發展成型,明清到達頂峰,以至于到近現代隨著社會的跌宕起伏而不斷發展。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各劇種不斷兼收并蓄相互學習,劇種豐富多樣各具特色。中國戲曲藝術現可查已存劇種300余種,其中京劇、昆曲、豫劇、秦腔、河北梆子等是的杰出代表。在我國各地又有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地方戲曲劇種,他們也是中國戲曲藝術的優秀代表。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