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黃山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黃山學院學報》是安徽省教育廳主管,黃山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辦刊中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按照學報繁榮學術、服務教學和科研的目標,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政治方向,認真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方針。《黃山學院學報》在以政治質量為靈魂的基礎上,努力追求學術質量,已成為多學科、重特色的學報之一。《黃山學院學報》突出地理和學科優勢,長期設立了"徽州文化研究"、"旅游研究"和"資源與環境"等特色欄目,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好反響。
《徽州師專學報;黃山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現用刊名《黃山學院學報》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收錄
獲獎情況:2006年4月,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學報學會開展的第三屆全國社科學報評優活動中,黃山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2006年6月,安徽省高等學校學報研究會開展的省社科學報評優活動中,黃山學院學報被評為安徽省優秀學報,"徽學"欄目被評為優秀欄目;2009年8月,在安徽省教育廳和安徽省新聞出版局組織開展的安徽省高等學校學報"三優"評比中獲"優秀學報二等獎";2010年7月,在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地方高校學報聯絡中心組織開展的第二屆欄目評比中,"旅游研究"欄目被評為優秀欄目;2010年10月,在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開展的第四屆全國高校社科期刊評優活動中,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徽州文化研究"欄目被評為特色欄目。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徽州文化研究、旅游科學與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基于FPGA的自整角機信號處理電路研制 朱向冰,黃哲,李康,Zhu Xiangbing,Huang Zhe,Li Kang
2. 高Si合金的結構和磁熵變 李福安,Li Fu'an
3. 壓電陶瓷材料參數對有限元結果的影響研究 高琴,Gao Qin
4. 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基于RSSI改進質心定位算法 趙森嚴,Zhao Senyan
5. K-means聚類算法研究 華婷婷,Hua Tingting
6. 基于多智能體的可重構制造系統 王建彬,汪洪峰,Wang Jianbin,Wang Hongfeng
7. 基于PLC、變頻器和觸摸屏的中央空調節能改造 王烈準,陳梅,Wang Liezhun,Chen Mei
8. 基于LabVIEW的自動控制理論虛擬實驗系統開發 趙磊,郭一軍,Zhao Lei,Guo Yijun
9. 利用SNMP定位MAC攻擊源的方法研究 王國進,Wang Guojin
10. 關于力學中單元體的準確概念 江熒,彭炎榮,Jiang Ying,Peng Yanrong
11. 高透明性超支化聚酰亞胺液晶取向膜 周宗明,孫振,張芹,Zhou Zongming,Sun Zhen,Zhang Qin
12. 電化學發光免疫傳感器檢測癌胚抗原 趙易,姚武,Zhao Yi,Yao Wu
13. 功能性環氧樹脂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應用性能 汪鵬,巴旭民,Wang Peng,Ba Xumin
14. 乙酰水楊酸催化合成條件的研究 黃飛,Huang Fei
15. 土壤環境對菌肥移居微生物各生理群生長的影響 王世強,朱艷華,時俠飛,Wang Shiqiang,Zhu Yanhua,Shi Xiafei
16. 檸檬酸和草酸對茶園土壤鉛生物有效形態的影響 曹順利,馬雪瀧,房江育,Cao Shunli,Ma Xuelong,Fang Jiangyu
17. 茶園土壤水浸液對白菜種子萌發的化感效應 胡長玉,談陳誠,王明靜,Hu Changyu,Tan Chencheng,Wang Mingjing
18. 黃山貢菊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技術研究 陳黎,萬志兵,曹玲玲,Chen Li,Wang Zhibing,Cao Lingling
19. 野生天竺桂葉揮發油化學成分的GC-MS分析 畢淑峰,楊夢雅,劉羽,Bi Shufeng,Yang Mengya,Liu Yu
20. 不同絮凝劑處理高濃度垃圾滲濾液中磷的研究 馬明海,葉昊,萬順利,Ma Minghai,Ye Hao,Wan Shunli
21. 城市街道景觀文化評價體系構建 王愛,石蕾,孫燁,Wang Ai,Shi Lei,Sun Ye
設計論文發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家居安全性設計
摘要:安全性設計是家居空間設計中,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之一。而物聯網技術給家居安全性設計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支持。人們對家居安全性認識分散,系統地研究物聯網技術下家居安全性,從而改變物聯網技術中存在的設備安全標準不統一,預警和逃生安全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使物聯網技術通過跨界設計把其概念引入到家居諸多安全性設計中。通過網絡的優勢,形成統一的接口與標準,使之更智能化、人性化地保障人們的生活。
關鍵詞:安全,物聯網,預警,逃生
物聯網(IOT)是在“互聯網概念”的基礎上,將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的一種網絡概念。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物聯網技術針對各行各業的影響也正日益體現出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各種跨界設計也層出不窮。使用物聯網技術的新設備、新系統會影響家居設計,因此應用物聯網技術是家居環境設計的大勢所趨。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研究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的優勢,發展家居環境設計,找到大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安全性設計作為研究突破口,把物聯網作為家居安全性設計的技術手段,更好地保證大眾的安全。
黃山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論鮑照詩賦中的物候書寫與生命急韻——兼論鮑照《梅花落》詩旨及異文問題————作者:陳平平;
摘要:南朝文人鮑照現存詩賦之中有眾多關于物候現象的書寫,體現出詩人對生命變動的細致體察。鮑照詩賦中物候書寫所呈現的急切的生命感知、迅疾的生命體驗,使其作品在意象內涵的表達上呈現出非固定性的特征,是其文本整體風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對鮑照詩賦中的物候書寫進行整體分析,不僅可以進一步理解鮑照“急以怨”風格的文本生成過程和詩人的生命思考,也可為解決《梅花落》一詩的詩旨問題提供有力佐證,詩中“寒風”一詞作“風飚”更...
繪畫視域下徽州文化符號發展與應用研究————作者:倪歡歡;
摘要:徽州繪畫中蘊含著豐富獨特的文化符號,從各個切面彰顯出徽州繪畫中的自然景觀、價值哲學和人文情感。通過對徽州村落文化符號的整體性和細節刻畫,徽州儒學文化符號中的理性文化和中庸文化凝練,徽州樸學文化符號的沉淀和發展,徽州美學文化符號中美學文化的追求和應用,立體化闡述了徽州繪畫的多維特質,也為徽州文化研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視角
徽文化視野下的程敏政散文創作————作者:程莉萍;
摘要:程敏政是明代前期著名學者、作家,他生于徽州,深受徽文化影響。徽州地區濃郁的宗族文化、深受程朱理學影響的倫理文化、崇學重教的文化傳統、明初徽商的生存狀態等在程敏政所撰《篁墩文集》中均有所體現。一方面,程敏政用散文書寫并展示著徽文化;另一方面,獨特的徽文化影響了程敏政,使得程敏政的散文打上了徽文化的烙印
明清時期徽州建筑隔扇門窗的傳統裝飾藝術與創造性轉換————作者:陳瑋然;
摘要:明清時期徽州建筑隔扇門窗彰顯出濃郁的地域特色和審美價值。對其材料質感、設計形態、圖案紋樣等方面的藝術表現形式與特點進行深入解讀,并對其藝術欣賞功能、文化承載功能、藝術啟發功能進行深度剖析,在此基礎之上理性探討實現元素創造性轉換、整體創造性轉換、功能創造性轉換的途徑與方法,使之在隔扇門窗建筑發展和文化傳承中發揮積極作用
價值感知理論下安徽省紅色旅游文創產品優化設計研究————作者:葉婷;
摘要:基于價值感知理論,構建游客對紅色旅游文創產品價值感知的5個維度。通過問卷調查,采用SPSS27.0軟件進行因子分析,驗證這些維度的合理性,揭示安徽省紅色旅游文創產品在價值傳遞中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優化設計策略:融入安徽省紅色文化故事,提升產品的情境價值;多途徑加強品牌設計,提升產品的社會價值;結合安徽省旅游現狀,推動產品的效用價值;營造紅色精神環境,強化產品的教育價值;凝練設計語言,凸顯產品...
話語標記“不是我說”的立場及人際功能————作者:付睿思;
摘要:“不是我說”是體現言者主觀情態的元話語標記。從立場角度來看,“不是我說”在交際中既能夠引導批評不滿、遺憾惋惜等負面評價,又能夠引導未被關注過的正面評價,如自我展現、打消偏見、真心贊揚等,同時還可表達勸勉建議的中性評價。從語用角度來看,“不是我說”在互動語境中能夠表達說話人態度,引起聽話人注意,并且具有指向當前事件的人際互動功能
北宋初歙州魏氏家族研究————作者:王威;
摘要:通過對歙州魏羽及其二子魏瓘和魏琰的生平仕履及交游情況的考察,發現魏氏家族并非與同時期歙州士人那樣以文學盛名,而是以吏能顯赫一時。家族成員先后任職三司和廣南東西路,是北宋初政壇炙手可熱的政治力量。從魏氏的交往和聯姻對象看,他們有目的地結交江南籍士大夫,在當局的優容和放任下,形成了以“南人”為主體的政治集團
安徽省區域旅游經濟空間關聯及溢出效應研究————作者:劉婷;朱智猛;
摘要:以安徽省16個地級市為研究對象,采用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和空間杜賓模型的實證方法,檢驗2011—2020年安徽省城市旅游經濟空間關聯屬性及其影響因素的空間溢出效應。結果表明:安徽省區域旅游經濟存在顯著空間自相關性且逐漸強化;安徽省區域旅游經濟存在正向溢出效應,即周邊城市旅游經濟發展會帶動本地旅游城市發展;從影響因素上看,各影響路徑和作用強度大不相同;從空間溢出角度看,旅游市場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正向...
從“一水共護”到“一域共富”: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實踐經驗探究————作者:鄭俊藝;
摘要: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試點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積極嘗試。作為我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經歷了從“試點”到“樣板”的艱難歷程,以強烈的系統觀堅持發展理念、綜合治理、規劃引領和綜合效益等方面的統籌與協同,探索出了一條上下游環境聯防聯控、經濟共同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路,樹立起新時期大江大河跨區域綜合治理的嶄新目標,對我國其他流域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權責、全面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長江經濟帶流通業集聚對綠色創新效率的空間效應研究————作者:苗圃;張寧;田澤;
摘要:基于2016—2020年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的面板數據,構建時空雙固定效應空間杜賓模型,分析流通業集聚對綠色創新效率的空間效應。研究發現:流通業集聚的高-高集聚區始終是蘇浙滬地區,低-低集聚區由川貴兩省演變為川貴滇渝四省市;綠色創新效率中江蘇從高-高集聚演變為低-高集聚,低-低集聚區始終為云南一省。流通業集聚對綠色創新效率的促進作用大且顯著,系數估計值為2.084,流通業集聚的空間溢出效應大且顯著...
科技助力木塔草龍燈的活態傳承————作者:鄭凱;
摘要:目前木塔草龍燈的傳承存在傳承人和舞龍隊的傳承韌性不足、扎制草龍和舞龍技藝的理論支撐欠缺、文化內涵挖掘和藝術表現缺乏創新等問題。基于此,提出將科技賦能于非遺文化活態傳承中,建立木塔草龍燈的數字化非遺檔案,以便于信息的管理和傳播;采用現代化手段,增強與受眾的互動;利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提升觀眾的參與感
“兩山”理論視閾下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路徑探究————作者:畢忠松;張瀟;
摘要:以“兩山”理論為基礎,分析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基本特征及建設中面臨的重局域輕區域、重文化輕生態、重非物質輕物質、重保護輕發展、重個人輕人民等主要問題。從宏觀視角出發,以徽州優勢文化生態資源整體性保護為核心要義,以區域聯動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從落實“兩山”理論、科學編制保護區總體規劃、建立“大徽州”文化保護與傳播模式、推進“廣生態”發展思路、依托“大黃山”建設推動創新型產業發展、構建“外政策+內產業...
安徽省節能環保支出現狀與問題研究————作者:張菁;蘇立寧;
摘要:從2012—2021年安徽省節能環保支出現狀入手,厘清安徽省生態文明建設中財政支出存在的問題。研究發現安徽省存在節能環保支出規模偏小、穩定增長性有待加強、地區不均衡、效果有待改善的問題,并提出建立節能環保支出穩定增長機制、完善節能環保工作協調機制、強化節能環保支出監管等措施
阜陽年俗剪紙藝術形式及AIGC融合發展思路————作者:王靜;
摘要:阜陽年俗剪紙大致可分為實用型剪紙繡樣、室內裝飾性剪紙和年俗祭祀剪紙三類。它們體現了不同時期所產生的原始生命觀、傳統生存觀和現代生活觀。結合AIGC對傳統年俗剪紙的影響,提出從數字技術賦能設計應用、數字技術助力傳承保護和數字技術驅動傳播推廣等方面來應對當前社會的發展變化
旅游地生態文明評價與建設路徑研究——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黃山市為例————作者:王群;牛倩倩;廖圣美;
摘要: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安徽省黃山市為例,從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三個維度構建旅游地生態文明系統,運用綜合指數法、耦合協調度和剪刀差模型對黃山市2011—2020年生態文明水平進行評價,探究其生態文明建設路徑。研究發現,10年間黃山市生態文明綜合發展指數穩步上升,其中生態環境指數波動增長,經濟發展指數持續增長,社會進步指數螺旋緩慢增長;各子系統的耦合協調度從極度失調到輕度失調,但水平仍較低;...
數智賦能下現代漢語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作者:楊輝;
摘要:現代漢語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需要明確數智化、高階性、國際化的發展方向。現代漢語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意義除了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貫徹國家語言方針政策之外,還體現在“五金”建設方面:支撐“金專業”、引領“金教材”、助力“金師資”、推動“金基地”。鑒于此,數智化背景下現代漢語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可以從教學資源的智能化和個性化、課程內容的連續性和開放性、教學生態的融合性和共生性、教學團隊的互補性和協同性等方面展開...
安徽省數字經濟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作者:郜玉振;
摘要:采用2017—2022年相關指標數據,運用耦合度模型進行定量分析,對安徽省數字經濟與旅游產業之間的耦合協調關系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2017—2022年安徽省數字經濟與旅游產業的耦合協調度呈現出上升趨勢,但整體仍處于低水平耦合協調發展階段且存在明顯的波動性特征。安徽省數字經濟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關系存在融合度不足、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技術創新不足等問題。基于此,提出三方面的優化策略:加強政策引...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思考與建議——基于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調查————作者:余青;賈亞彬;梅占軍;
摘要:對安徽省15所應用型本科高校進行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的調查,發現高校在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缺乏復合型人才、數據利用率低、數據共享程度低、數字化平臺應用不成熟以及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就如何推動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提出引進和培育復合型人才、深度挖掘數據價值、擴大數據共享和應用范圍、提高安全性和穩定性以及提高高校決策者的重視程度等五項建議,以期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和高校智慧校園建...
黃山學院省級科研平臺簡介——安徽省區域文化與智慧旅游融合效應重點實驗室
摘要:<正>安徽省區域文化與智慧旅游融合效應重點實驗室成立于2022年,是中共安徽省教育工作委員會和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設立的首批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培育)重點實驗室,負責人為李鐵范教授。實驗室現有成員69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1人,博士24人、碩士23人。實驗室依托14個研究機構,圍繞構建區域文化與智慧旅游智能化融合機制開展研究,共設置3個研究方向:區域非遺技藝旅游化傳承效應、徽文化賦予現代鄉村...
旅游真實性、地方依戀與游客環境責任行為的關系研究——以黃山市宏村為例————作者:王良舉;王亞蘋;
摘要:基于刺激-機體-反應理論,構建旅游真實性、地方依戀與游客環境責任行為的關系模型,并利用宏村景區游客調查數據進行檢驗。實證結果表明:旅游真實性二維度(客體真實性和存在真實性)顯著促進游客環境責任行為;地方依戀二維度(地方依賴和地方認同)顯著促進游客環境責任行為;地方依戀在旅游真實性與游客環境責任行為之間發揮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結論為旅游地重視旅游真實性的保護與打造、培育游客與旅游地的情感聯系提供思路,...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