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上海戲劇》
關注()【雜志簡介】
作為一份戲劇專業刊物,《上海戲劇》自創刊以來,一份戲劇專業刊物,始終堅持黨的文藝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堅持“雙百”方針和“兩為”方向,堅持為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繁榮戲劇創作,促進戲劇理論研究,培養和造就當代戲劇藝術家隊伍而努力工作。多年來,該刊發表了《雞毛飛上天》、《海瑞上疏》、《留守女士》、《商鞅》、《貞觀盛事》、《星星之火(新版)》、《大路朝天》、《廉吏于成龍》等很多優秀劇本。在理論研究方面也發表過很多有影響的文章,如曾連續發表黃佐臨關于寫意戲劇理論的專論;發表過關于“大作意識”的理論文章,為京劇《曹操與楊修》、淮劇《金龍與蜉蝣》的演出作了理論準備;發表過關于上海三位劇作家趙耀民、趙化南、羅懷臻上世紀90年代戲劇創作的評論文章,對推動上海戲劇創作的繁榮與發展,起了開啟先聲和總結提高的作用。此外,該刊還發起并開展過大量有關戲劇藝術問題的專題討論,均產生了較大影響。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2)
【欄目設置】
設有“理論鑒賞系列”、“文化傳播系列”、“現代明星系列”、“劇視創作系列”、“攝影美化系列”及其它藝術專欄。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是不是最好?不重要! 曉溪
今月曾經照古人 杜竹敏
曲牌體聯套是古典戲曲的遺存 顧兆琳
昆曲《春江花月夜》音樂賞析 俞妙蘭
天地之間一縷香 張曉妍
挖掘冰山下的意義 木葉
隱喻的惡之花 向丁丁
臺灣情感的生命詩篇 李旻原
越語清音話李敏 黃國慶
守護心中最初的夢想 吳新斌
亦生亦旦亦風流 楊小青
以情制腔,以腔傳情 金良
我與馮素珍的“情緣” 李敏
淮劇的生命力在于與民眾息息相通 朱恒夫
我對上海淮劇的新期待 羅懷臻
固守與圖新 毛時安
接受還是對抗 魯小艷,李言實
經典:前天的后天,明天的昨天 蔡燕
戲劇論文發表:傳統戲曲藝術在工科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摘 要:中國戲曲它是一門綜合藝術,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它特有精神文化對于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品質,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藝術氛圍,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等方面具有現實意義。根據工科院校校園文化自身的特點,本文從戲曲藝術特有精神文化、高校校園文化及工科校園文化特色的三個維度,圍繞如何創建特色校園文化這個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戲劇論文發表,戲曲藝術,工科院校,校園文化
1 戲曲藝術與校園文化的有機結合
中國戲曲藝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至今3000年前先秦的祭祀活動,而后經宋元發展成型,明清到達頂峰,以至于到近現代隨著社會的跌宕起伏而不斷發展。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各劇種不斷兼收并蓄相互學習,劇種豐富多樣各具特色。中國戲曲藝術現可查已存劇種300余種,其中京劇、昆曲、豫劇、秦腔、河北梆子等是的杰出代表。在我國各地又有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地方戲曲劇種,他們也是中國戲曲藝術的優秀代表。
上海戲劇最新期刊目錄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文旅引流消費效應顯著
摘要:<正>1月21日,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發布了《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綜合評估報告》。數據顯示,第二十三屆藝術節56臺161場主板演出總票房計達7025.4萬元,較上一屆增長25.5%,為歷屆最高;共吸引14.4萬人次走進劇場觀演,其中24.1%為外省市觀眾,7.8%為境外觀眾(含港澳臺地區);演出項目(含舞臺演出、“藝術天空”“扶青計劃”等板塊)拉動消費約7.8億元;總體1600余場演展活...
趙志剛:在新與變中,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作者:金瑩;
摘要:<正>趙志剛當代越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優秀專家,浙江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杭州市文聯副主席、杭州戲劇家協會主席、趙氏工坊藝術總監。師承尹(桂芳)派,有“越劇王子”之稱。歷年來主演《何文秀》、《浪蕩子》、《沙漠王子》、《狀元打更》、《王子復仇記》、《曹植與甄洛》、《楊乃武》、交響版越劇《紅樓夢》、《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家》、《千古情怨》、《趙氏孤兒》、《蝶海情》、《山水黃公望》、《倩女...
法語音樂劇《巴黎圣母院》————作者:鄭天然;
摘要:<正>~
繼承傳統 勇于創新 談趙志剛從藝50周年————作者:梁偉平;
摘要:<正>趙志剛是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越劇表演藝術家之一,憑借其卓越的表演技藝和深厚的藝術底蘊,在中國戲劇界享有盛譽。趙志剛不僅繼承了越劇傳統,還在表演藝術上大膽創新,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其一系列男女合演的代表作《沙漠王子》《何文秀》《浪蕩子》《紅樓夢》《趙氏孤兒》《瘋人院之戀》《楊乃武與小白菜》《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王子復仇記》《暗戀桃花源》等,在戲劇界獲得了廣泛認可,推動了越劇事業的傳播與發...
新世紀 新開拓 從越劇《趙氏孤兒》的創排談趙志剛的創新意識————作者:王曉鷹;
摘要:<正>首先祝賀趙志剛!從藝50年了,這意味著多少心血花費和艱辛付出,當然也有成功伴隨和榮譽加身,我不是戲曲專家,對越劇更沒有多少專門研究,無法探討趙志剛從藝50年這個文化事件的深刻內涵,我想說些表面的、感性的東西。跟趙志剛初接觸是因為越劇《趙氏孤兒》。2005年,他和編劇余青峰,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看了我導的話劇《薩勒姆的女巫》后,非常喜歡、很受震動,看完戲在劇場門口一直等我出來,見面就向我發出了為...
守正 創新 回歸 談趙志剛的舞臺表演藝術————作者:胡曉軍;
摘要:<正>50年來,趙志剛先生獻身越劇藝術乃至于舞臺表演藝術,“守正”有高和深的造詣,“創新”有好而多的成果。趙志剛先生出道早、頭腦活、工作快、路子多、愛折騰,所以他的成績要比其他越劇男小生數量多、內容雜、傳播廣,也就經常成為了富有話題性的人物,甚至還帶有一定的趣味性,總之,不只是藝術話題,而且是文化課題
創造屬于男演員的越劇音樂————作者:黃靜楓;
摘要:<正>越劇男女合演問題,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一直被討論。過去我們討論男女合演,較多關注如何讓男小生的表演融入到原先的女子越劇體系中,這當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但我認為對越劇男女合演進行學理性的考察,不能僅有這一個角度,尚有一些未被關注的方面需要我們去討論,也有一些相對保守的認知,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需要我們重新辨識
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 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創設35周年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作者:王虹;
摘要:<正>2024年是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一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十周年。為更好地貫徹落實講話精神,凝聚和激勵廣大戲劇工作者在新時代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2024年12月12日上午,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文化思想暨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創設3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文藝會堂文藝大廳舉行。此活動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組委會...
跨媒介敘事與跨性別表演 評音樂劇《她對此感到厭煩》————作者:李然;
摘要:<正>歲末年初,在黃浦劇場小劇場上演的音樂劇《她對此感到厭煩》(以下簡稱《她厭》),以其創新的視角和題材,以及切中當下熱門的關于女性命運與地位的反思話題,吸引了大量的觀眾,贏得普遍好評。故事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一位名為莉莉絲的女性玩家在一款名為《女神錄》的女性戀愛游戲中的冒險故事。在游戲里,她多次攻略男主角以求回到現實世界,但最終發現自己依舊被困在其中
在“真實劇場”中與死亡共在 評米洛·勞《每一個女人》————作者:孫靜怡;
摘要:<正>2024年11月,米洛·勞導演的《每一個女人》在上海YOUNG劇場“秋是國際戲劇季”迎來了中國首演。生死,是經歷過疫情后全世界創作者都渴望表達的共同主題。該劇首演于2020年的薩爾維茨藝術節,以米洛·勞擅長的影像紀實風格加上影后烏斯娜·拉蒂(Ursina Lardi)細膩生動的演繹,直面一個普通人滑向死亡的時刻。時隔四年,米洛·勞又帶著該戲來到中國上海,重新喚起中國觀眾腦海中的那段全球生死記...
“千層蛋糕”的多重表達 評偶戲《嘗一口拿破侖》————作者:夏伊婷;
摘要:<正>法國頭腦囈語劇團帶來的原創偶劇《嘗一口拿破侖》作為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參演劇目之一,于2024年10月在YOUNG劇場上演。該劇僅由法國著名演員、木偶師和導演埃瑞克·德·薩里(Eric de Sarria)與中國助演耿蕓兩位演員進行演出,紙、塑料等物質材料做成的偶與法國香頌、變幻的燈光融合,提供了一個詩意的想象和隱喻空間
舉重若輕的生活詩意 評《爸爸唱過的歌(五月里的三天)》————作者:孟書宇;
摘要:<正>熟悉卻又叫不出名字的音樂靜靜回蕩、木質調香薰的氣息彌漫整個空間,劇場時空轉換間,仿佛瞬息將人拉進南洋島國的舊日時光之中。全劇在姐弟倆的散漫對話中展開,波瀾不驚,卻也暗流涌動;日常生活在劇場中緩慢流淌,看似私人故事,但也烙印著集體回憶。在2024年第十五屆ACT上海當代戲劇節中,《爸爸唱過的歌(五月里的三天)》這部由泰國“為什么劇團”帶來的當代泰國戲劇在華的首次呈現,隨著太平洋來的海風,吹來耳...
將怪誕進行到底 以歐里庇得斯·拉斯卡利迪斯《泰坦眾神》為例————作者:黃覺;
摘要:<正>時隔數年,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組織承辦的ACT上海當代戲劇節隆重返場,在期待已久的觀眾群中引起一片歡欣。瀏覽演出劇目,赫然發現希臘新銳導演歐里庇得斯·拉斯卡利迪斯(Euripides Laskaridis)的《泰坦眾神》(TITANS),欣悅之余又添了幾分驚喜。國內大部分觀眾不僅沒有看過拉斯卡利迪斯的作品,恐怕也鮮有人聽說過這個名字
白玉蘭戲劇獎為何能夠香飄35年? 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創設35周年學術研討會紀要
摘要:<正>12月12日上午,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文化思想暨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創設3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文藝會堂文藝大廳舉行。研討會上,7位嘉賓作了精彩的發言,先后從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對白玉蘭戲劇獎的深刻感受和對戲劇藝術的獨到見解。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各位嘉賓的精彩分享…
以詩演詩 評新編昆劇《詩宴·唐才子傳》————作者:李良子;
摘要:<正>唐詩對中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既如金玉耀眼,令人心折;又如空氣透明卻無處不在。詩對詩人、對讀者、對世界究竟意味著什么,需要回到詩最璀璨的時代去尋找。2024年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演出的新編昆劇《詩宴·唐才子傳》就做出了這樣的嘗試,通過四組唐代詩人的人生切片,展示詩在中國文化中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
劇協簡訊
摘要:<正>上海文化廣場迎來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圣母院》第100場演出1月18日下午,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圣母院》迎來了在上海文化廣場的第100場演出。2011年,英語版《巴黎圣母院》作為文化廣場首部年末大戲連演24場,首輪演出吸引39,459位觀眾。2019年7月與2020年1月,20周年紀念版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圣母院》來滬,兩輪40場演出共吸引觀眾72,447人次,場場爆滿,盛況空前
星·雜劇 偽裝者————作者:張勇 ;杜竹敏;
摘要:<正>人物表明樓南京新政府要員;重慶軍統與中共南方局雙重間諜。汪曼春76號情報處處長;明樓曾經的女友。明鏡明家長姐;紅色資本家。明臺明家幼弟;先為軍統特務,后被策反成為中共地下黨。于曼麗軍統特務,明臺拍檔,暗戀明臺。程錦云中共地下黨,明臺女友。明誠中共地下黨,明家司機,與明樓情同兄弟。岡田芳政日軍大佐,特高課課長。梁仲春76號行動處處長
藝匯全球 全城有藝 記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作者:忻穎;
摘要:<正>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于11月17日閉幕,在10月18日至11月17日的一個月時間里,藝術節通過“藝享全球”舞臺演出、“藝術天空”惠民活動、“藝美全城”藝術教育、“藝創未來”扶青計劃、“藝通世界”演藝大會、“藝聚百家”國際對話、“藝覽紛呈”城市聯動、“藝展無限”融合創新等八大板塊,舉辦370多項、1600余場各類演出、展覽活動,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萬余名藝術工作者獻藝,吸...
在上海,遇見“京”彩人藝 記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上海駐演————作者:曉新;
摘要:<正>10月到11月的一個多月時間里,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迎來了特別的“北京人藝主場”。北京人藝曾在1961年、1988年、2012年大規模赴上海交流演出。2024年,北京人藝與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合作,創新地推出了全新的名團合作模式——“上海駐演”模式。在此次駐演中,北京人藝的五部大戲先后登場,演出之外還安排了藝術教育、專題展覽、主題研討會、文創開發、聯合黨建等一系列活動,“深度定制”了整個行程,是...
女性主義的幽靈 觀德語音樂劇《蝴蝶夢》音樂會版————作者:程夢雷;
摘要:<正>11月5日至17日,上海文化廣場迎來了德語音樂劇《蝴蝶夢》的音樂會版首秀。該劇取材于英國女作家達夫妮·杜穆里埃1938年的同名小說,1940年即被改編為電影流傳至今。音樂劇由米歇爾·昆策與西爾維斯特·里維聯袂打造,以音樂重新勾勒了那段迷霧繚繞的曼德雷莊園傳奇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