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關注()《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57年,是內蒙古高校中創辦最早的學報,也是內蒙古創辦最早的科技期刊,已有50年的辦刊史,前身為《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學報》和《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1999年更名為《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以貫徹“雙百”方針,堅持少數民族地區農業高校的辦刊特色,促進學術交流,促進教學、科研和生產的發展,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為辦刊宗旨。設有“動物科學與醫學”、“生態環境科學”、“植物品種資源”、“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林業科學”、“植物保護”、“園藝科學”、“水利與土木工程”、“機電工程”、“林業工程”、“計算機及其應用”、“基礎科學”等欄目,主要讀者對象是國內農業高校的師生、國內外各科研單位的科技人員以及各級農牧業技術干部。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獲全國高等學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內蒙古自治區優秀科技期刊。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欄目設置
生物工程、生態環境、園藝科學、林業科學、動物科學與醫學、機電工程、水利與土木建筑工程、計算機應用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
閱讀推薦:安徽畜牧獸醫
《安徽畜牧獸醫》是由安徽省畜牧獸醫學會 安徽省飼料工業協會主辦的期刊。是安徽省畜牧獸醫學會和飼料工業協會主辦的專業性期刊,主要內容有畜牧論壇、政策法規、畜牧生產、飼料天地、疫病防治、行業動態、人與企業、致富金鑰匙、供求互聯網、動物趣園。融知識性、前瞻性、實用性于一體,突出市場經濟和信息時代的特點,深受業內人士的歡迎。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最新期刊目錄
不同體型雙峰駝血漿外泌體的分離及其蛋白質組學分析————作者:溫馨;愛東;阿拉騰蘇布德;牛雅如;賀星川;于雯;李子怡;白浩宇;么宏強;
摘要:為探究兩種不同體型的雙峰駝血漿外泌體在蛋白質表達方面的差異。本研究采用超速離心法分離雙峰駝血漿外泌體,并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和納米顆粒跟蹤分析技術(NTA)對分離的外泌體進行形態學觀察與鑒定。基于蛋白質組學技術,對消瘦體型與正常體型雙峰駝的血漿外泌體進行了差異表達蛋白(DEPs)的篩選,并對DEPs進行GO功能注釋、KEGG信號通路富集分析以及亞細胞定位等生物信息學分析。結果顯示,超速離心...
基于RT-DETR視覺定位和機械臂路徑規劃的馬鈴薯分揀系統————作者:孔祥;吳英思;劉飛;玄德正;張安斌;
摘要:為了解決馬鈴薯收獲環節仍依賴大量人工,且現有的分段收獲機無法有效完成分選和清理工作等問題。設計了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檢測與機械臂路徑規劃的馬鈴薯分揀系統。該系統由視覺定位和機械臂路徑規劃倆部分組成。視覺定位由RT-DETR算法識別馬鈴薯、土塊和石塊,完成對應目標的定位。通過相機標定與手眼標定實現世界坐標系、相機坐標系、圖像坐標系及像素坐標系之間的轉換,并基于傳送帶高度獲取目標空間位置坐標。運動學分析...
大蔥蔥葉不同干燥方法的對比研究————作者:劉光澤;阮培英;程衛東;李學姣;耿端陽;
摘要:本研究分別采用單獨加熱功率接近的熱風干燥(hot air drying, HAD)、射頻干燥(radio frequency drying, RFD)與射頻-熱風聯合干燥(radio frequency combined with hot air drying, RF-HAD)等方法對大蔥蔥葉進行脫水干燥,通過測定并分析干燥時長,蔥葉含水率和失水率的變化以及加熱均勻性,干燥后蔥葉的顏色、復水比、抗...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內蒙古荒漠化治理效益模擬與優化研究————作者:哈斯;蓋志毅;修兆延;洪凱;楊婷;
摘要:荒漠化治理是一個復雜系統過程。人口、社會、經濟、土地、環境等都是提升荒漠化治理效益的系統要素,構成了荒漠化治理的復雜場景。通過構建荒漠化治理效益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對荒漠化治理效益進行場景模擬與政策仿真,控制變量參數的變化調整政策情景方案,探究不同政策工具的運用對荒漠化治理的影響效果。結果表明:在設定模式及參數下,人口政策的實施與荒漠化治理之間不存在正相關關系,相較于人口數量的變化,對人類不當行為的...
外源氮輸入對紅皮云杉幼樹光合蒸騰特性的影響————作者:王凱冉;張秋良;菅亞男;張欣;
摘要:在全球氮沉降增加背景下,探究外源氮輸入對紅皮云杉幼樹光合、蒸騰特性的影響,本研究以10年生紅皮云杉人工林為研究對象,在固定樣地內,設置低氮(N1:2.5 gNm-2a-1)、中氮(N2:5 gNm-2a-1)、高氮(N3:7.5 gNm-2a-1)和未添加(N0:0 ...
基于YOLOv10n的溫室大棚番茄成熟度檢測算法研究————作者:李君茂;黃子露;何冬黎;夏凌奇;王洪波;
摘要:針對溫室大棚番茄采摘機器人的果實識別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YOLOv10n框架的改進型目標檢測模型YOLOv10n-SPPF-LSKA。該模型通過引入Kernel Warehouse Conv(KWConv)模塊降低了計算資源需求,并將傳統特征金字塔網絡(FPN)優化為雙向特征金字塔網絡(BiFPN),增強了上下文信息捕獲能力,減少了模型參數量。此外,在SPPF特征拼接后加入LSKA模塊,利用大...
不同追氮時期對飼用燕麥生理特性和產量品質的影響————作者:孫春翔;劉義強;柳妍娣;康勇建;武俊英;高世華;趙寶平;
摘要:為研究氮肥后移對飼用燕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以“蒙燕1號”和“蒙特”品種為材料,在總施氮(N)量100 kg·hm-2條件下以30%基肥+70%追肥進行分配,設4個不同追氮時期處理:分蘗肥(N1)、拔節肥(N2)、孕穗肥(N3)和抽穗肥(N4),以全生育期不施氮(N0)為對照,對燕麥地上部各器官氮素積累、抽穗期和成熟期燕麥生長狀況、燕麥產量構成及籽粒品質進行研究。結果表明:不同...
傾斜受荷剛性樁-黏性土復合地基變形研究————作者:黃志波;吳能森;許旭堂;
摘要:傾斜受荷剛性樁復合地基的設計缺少相關規范的指導,進一步認識剛性樁復合地基傾斜受荷變形特征,對完善其設計理論具有重要意義。基于透明土,首次開展傾斜受荷剛性樁-黏性土復合地基模型試驗;采用PIV圖像測試技術處理試驗結果,初步研究傾斜受荷剛性樁-黏性土復合地基的變形特征;全面分析不同墊層厚度(厚徑比)、豎向荷載和旁壓荷載對加載板和樁周黏性土位移的影響。研究表明:黏性土復合地基中樁頂水平位移的變化規律與砂...
微生物藻肥對河套灌區鹽漬化土壤理化性狀影響————作者:陳士超;周彥心;張印;段鵬程;李慧欣閣;
摘要:微藻活性細胞生物肥作為一種新型環境友好型肥料,在農業生產中逐步試驗應用。為探究不同種類微藻肥及施用量對河套灌區鹽漬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為鹽漬化土壤改良提供科學依據,以河套灌區鹽漬化土壤為研究對象,于2024年布設3種微藻肥(A、B、C)各3個施肥水平(15 L/hm2、30 L/hm2、45 L/hm2)大田試驗,以不施微藻肥作為對照...
短期模擬氮沉降對興安落葉松林土壤呼吸及其組分的影響————作者:劉智東;王冰;趙娜;張欣;張秋良;薩如拉;
摘要:森林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環中僅次于植被光合作用的第二大碳通量,其微小波動既會改變大氣中CO2濃度,還會影響森林碳儲存能力。大氣氮沉降增加對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產生了深刻影響,當前氣候變化日益嚴峻,探究模擬氮沉降對土壤呼吸的影響機制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本研究以興安落葉松(Larix gmelinii)林為對象,于2023年5-10月,設置3個氮沉降水平,分別為0 g·m...
60Co-γ輻照對遼東楤木生長與光合特性的影響————作者:張慧東;毛沂新;顏廷武;王嘉;吳楊;尤文忠;
摘要:遼東楤木是我國東北地區重要的藥食用經濟作物。本研究采用0、20、40、60和80 Gy劑量的60Co-γ射線對遼東楤木種子進行輻射誘變,對不同輻射劑量1 a實生遼東楤木苗木地徑、苗高等生長指標和葉片凈光合速率(Pn)、蒸騰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光系統Ⅱ(PSⅡ)最大光化學效率、葉綠素相對含量(SPAD值)等植物生理指標進行測定,揭示 區塊鏈架構下風光儲電站超短期功率預測方法————作者:傅思敏;孫華忠;孫躍;龔鋼軍; 摘要:風光儲電站的功率預測是其自身及大電網調度的基礎,其信息物理系統作為保障預測過程的前提則需要更強的安全性。滿足調度要求的功率預測需保證高精度、高頻更新、短時間尺度及多時間尺度,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風光儲電站超短期功率預測方法,基于區塊鏈的風光儲電站信息物理系統雙層架構,可弱化對儲能電站物理拓撲結構的依賴性,消除應對攻擊時的脆弱性。改進時空圖卷積網絡算法可增加參數規模靈活性和參數間相關性,以提高...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輕量級小麥病害識別網絡————作者:婁高展;張琳琳;郭展宏;畢雪華;趙楷; 摘要:針對小麥病害識別中存在特征提取尺度單一以及模型參數量大的問題,本文以MobileNet V2為基準模型提出一種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輕量級小麥病害識別網絡—WDMNet,對常見的6種小麥病害進行識別。首先,使用多尺度卷積替換首層的3×3卷積,以捕捉小麥病害圖像在不同尺度下的細節信息(如紋理、邊緣等);其次,結合多尺度注意力機制,通過添加門控通道變換、多層感知機和多尺度模塊等方法,動態調整通道權重,對不... 檸條長角象聚集信息素在不同載體中的釋放速率及野外防效————作者:張秀君;姚湘;劉茜;楊超;夏振祥;張燕如; 摘要:為明確檸條長角象(Trigonorhinus sp.)聚集信息素二十七烷和2,6,10,14-四甲基十七烷在灰色橡膠塞和EP管中釋放規律,為開發檸條長角象引誘劑的綠色防治提供技術指導。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SPME-GC-MS),研究了單組分化合物及二元組分化合物在不同載體中、不同儲藏溫度下的釋放速率,通過稱重法對二元組分化合物每日的釋放量進行測定,并在野外誘捕實驗中驗證了誘芯的... 不同砧木嫁接對西瓜果實糖分積累及蔗糖代謝相關酶活性的影響————作者:劉歡;張辰;李晨洋;樂芬;劉艷; 摘要:為研究不同砧木對西瓜果實糖分積累的影響,本研究以‘美都’/野生西瓜砧(WGW)、‘美都’/南瓜砧(PGW)2種嫁接苗和‘美都’自根苗(SRW)為材料,測定果實發育期間糖分組成含量以及蔗糖代謝相關酶活性變化。結果顯示:(1)三種類型西瓜果實發育期間果糖、葡萄糖、蔗糖以及總糖含量逐漸升高,至果實成熟總糖含量由高到低順序依次為WGW>SRW>PGW;不同糖分組成占比也有所不同,SRW以葡萄糖占比最高,達... 基于SCoT標記的56份蒲公英種質遺傳多樣性分析————作者:安素妨;許蘭杰;余永亮;楊紅旗;楊青;董薇;梁慧珍; 摘要:為深入了解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以及親緣關系,為蒲公英種質資源的保護、新品種選育提供理論依據。采用目標起始密碼子多態性標記(SCoT)技術,以收集的56份蒲公英種質資源為試驗材料,從80個SCoT引物中篩選出多態性較高的引物對供試材料進行PCR擴增,分析不同蒲公英種質資源的多態性、遺傳多樣性、并對居群進行主成分及聚類分析。結果... 叢枝菌根真菌施用量對鹽堿地春小麥生長及產質量的影響————作者:薛嘉樂;任秀珍;謝岷;高齊;李夢媛;張永平; 摘要:以河套灌區典型鹽堿地作為試驗地,以當地主推小麥品種永良4號為材料,通過設置4種不同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拌種量處理(0、500、1 000、1 500 g菌劑/25 kg種子),系統研究不同處理下春小麥菌根侵染率、根系形態、葉面積指數、干物質積累、產量及品質的差異,以期明確鹽堿地春小麥實現高產穩產適宜的AMF拌種量。結果表明:與未施用菌劑... 小球藻處理對小麥生長、土壤養分及酶活性的影響————作者:鞏東輝;楊雅絮;寧宇琪;韋文學;張小利;畢捷;王志忠; 摘要:微藻肥作為生態環保型的生物肥料,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重視。通過對盆栽小麥施加不同濃度的小球藻肥,探討了不同濃度小球藻肥對小麥生長及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濃度小球藻處理組的小麥生長均優于對照組(CK),施加小球藻肥濃度為0.006 mg/cm2時,小麥干物質積累最多,較CK增加了94.7%;施加小球藻肥濃度為0.009 mg/cm2時,小麥長... ZrO2/SO42--Ce-杭錦2#土催化文冠果油制取生物柴油工藝的優化————作者:丁立軍;李凱泉;張雪瓊;海波;郝一男;王喜明; 摘要:隨著能源消耗大幅增加,長期依賴石油進口,會嚴重影響國家安全,尋找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清潔能源至關重要,因此生物柴油進入研究的視野。基于此背景下,本研究以杭錦2#土為載體,采用共沉淀的方法,通過摻雜Ce元素制備了ZrO2/SO42--Ce-杭錦2#土固體酸催化劑,記為:SZCe-HJ,并通過S...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征稿簡則 摘要:<正>《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于1957年,其前身為《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院刊》和《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1999年更名為《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本刊是內蒙古農業大學主辦的學術刊物(雙月刊),國內外發行。圍繞辦刊特色,主要刊登動物科學、動物醫學、農業科學、林業科學、生態與環境科學、食品科學、生物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及基礎科學領域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學術性、應用性的學...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