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青海農林科技
關注()《青海農林科技》青海省農業期刊發表,創刊于1971年,是由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省林學會、青海省農學會主辦的農林刊物。
《青海農林科技》本刊突出高原農林業特點,理論聯系實際,提高與普及兼顧,集學術性,技術性與實用性為一體,愿將全國10多個省區四大高原的特色性論文、調查報告等科技信息公布于世、生產效益,推而廣之。適合科研工作者、農林院校師生、農林技術干部和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技術員、專業戶和農業技術愛好者。獲獎情況:首屆青海省優秀科技期刊;第三、四、五屆全國優秀農業期刊;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
青海農林科技雜志欄目設置
試驗研究、調查報告、問題探討、專題綜述、資源保護與利用、經驗交流、推廣園地、基層農林業
青海農林科技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
青海農林科技雜志社簡介
1、《青海農林科技》文稿務求論點鮮明、信息準確、數據可靠、評價客觀;內容不涉及國家機密;作者的署名人數及順序由作者自定,但要求文稿無知識產權爭議問題,所有署名作者需對文稿署名認可;文稿不是一稿多投的產物,也不是一稿裁多稿的產物。
2、《青海農林科技》文稿書寫格式按照GB7713-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撰寫。包括題名、作者、作者工作單位、地址(單位名稱、城市名、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正文、致謝、參考文獻、英文題名、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英文)、英文摘要及關鍵詞。
3、《青海農林科技》來稿在篇首頁地腳處請注明論文資助的基金項目:包括課題來源、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略)、職稱、學位(或博士生導師、院士)及所從事的專業方向,具體格式請參考近期學報。
閱讀推薦:湖南農業大學學報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湖南省農業期刊,創刊于1956年,是由湖南農業大學主辦的農業類學術刊物,系美國CA、俄羅斯AJ、英國CABI、日本JST、中國CSCD、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農業文摘來源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萬方”、“維普”等全文上網數據庫收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1995年以來,在國家和省部級評獎活動中共獲得各種獎勵16項。其中兩次榮獲國家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兩次榮獲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連續5次被評為湖南省一級期刊,2006年和2008年連續被評為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青海農林科技最新期刊目錄
韭菜栽培基質中菊芋發酵秸稈的適宜配比篩選————作者:宋旭;魏曉強;鐘啟文;張廣楠;譚龍;
摘要:為了研究菊芋發酵秸稈作為栽培基質對韭菜生長和品質的影響,使用“雪晶特號”韭菜為試材,以基質土、蛭石、珍珠巖作為基礎基質,復配0%、10%、20%、30%菊芋發酵秸稈,形成四種栽培基質處理(T1、T2、T3、T4),通過測定復配基質在0 d和100 d的理化性質以及韭菜100 d時的生長及品質指標的相關性分析,探究復配基質的不同配比對韭菜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菊芋秸稈的復配基質相比于常規復配基質可以...
海藻刺激物對高原露地覆膜西瓜紅紅薯產量及品質的影響————作者:李可可;龍有;鄂伶;王文忻;李文軍;
摘要:為探討地膜覆蓋及海藻刺激物對甘薯產品及質量的影響,通過田間實驗,研究不同地膜覆蓋及海藻刺激物對甘薯農藝性狀、產量及采收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施加海藻刺激物并覆黑色地膜明顯提高甘薯主蔓的生長,為118cm,增長率為68.09%,利于枝數的生長,為7.87個,增長率為38.07%。覆白色地膜利于Zn含量的積累,為6.88 mg/100 g,覆蓋黑色地膜可以明顯提高鮮薯的蛋白質、淀粉、VC、還原糖等采收...
不同品種蠶豆品質評價及油炸蠶豆加工適宜性研究————作者:馬玉婷;張杰;楊希娟;
摘要:本研究為明確蠶豆籽粒品質、營養品質、加工品質與油炸食用品質之間的關系,以青海省29種蠶豆為原料,通過相關性分析和聚類分析,篩選出評價油炸蠶豆加工適宜性的關鍵指標,構建油炸蠶豆加工適宜性評價體系。結果表明:適宜評價油炸蠶豆的核心指標6項:蠶豆原料的粒長、總黃酮、直鏈淀粉、鐵含量、豆粉L值、回生值。層次分析確定核心指標權重依次為:15%、12%、20%、19%、20%、14%。西寧(青蠶27號、青蠶1...
嫁接對香瓜茄幼苗耐冷性及果實產量、品質的影響————作者:嚴雪;保善花;楊世鵬;魏曉強;鐘啟文;
摘要:研究香瓜茄嫁接苗耐冷性及果實產量品質變化,本研究通過分析正常溫度和低溫脅迫下的葉片表型,測定光合色素含量等指標7 d內的變化及果實產量、風味品質。結果顯示,低溫脅迫下,嫁接苗葉色黃化更明顯,自根苗葉片卷邊失水更顯著。嫁接苗葉綠素a含量在第7 d顯著高于自根苗,類胡蘿卜素含量數值在各測定節點略高于自根苗,而正常管理下自根苗顯著高于嫁接苗。低溫處理組SOD、POD和CAT活性隨脅迫時間延長而降低,但相...
酶菌協同發酵產青稞多糖的工藝優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作者:李趙遠;張文剛;黨斌;楊希娟;
摘要:在酶解青稞的基礎上利用黃傘菌固態發酵青稞制備多糖,篩選出適宜酶解青稞的酶的種類,通過單因素和響應面試驗優化其酶解及發酵工藝條件,并分析發酵后青稞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結果表明,適宜協同黃傘菌固態發酵青稞的酶為纖維素酶,酶解工藝條件為酶解溫度47℃,酶解時間46 min,酶添加量0.20%,酶解pH值4.40。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24℃,發酵時間15 d,接種量28%。在此條件下青稞總多糖含量...
豆科綠肥還田條件下土壤調理劑對土壤理化性質和酶活性的影響————作者:尚琰雋;李正鵬;嚴清彪;胡發龍;韓梅;
摘要:為探討豆科綠肥還田條件下緩釋肥配施生物炭、腐殖酸、沸石對土壤理化性質和酶活性的影響,本試驗共設置8個處理。結果表明:與常規施肥相比,一次性施入緩釋肥對土壤中硝銨態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有提高,SRF70+FA銨態氮含量提高1.53 mg/kg,硝態氮含量提高9.69 mg/kg,微生物量氮提高2.49 mg/kg; SRF70+FA處理β-葡萄糖苷酶活性較CF70提高10.38%,CF70+FA纖維...
青海草原毛蟲(海北州)生物學特性初步研究————作者:李靜玲;阮小玉;李美琪;劉思雨;李秋榮;孫浩;秦明崗;來有鵬;
摘要:為了明確青海草原毛蟲的羽化行為、生活史、成蟲壽命等生物學特性,采用室內飼養和室外觀察的方法進行生物特性研究。結果表明:青海草原毛蟲的老熟幼蟲在室內條件下,于7月上旬和下旬達到化蛹的高峰期,而成蟲的羽化高峰期則出現在7月下旬;該蟲屬于完全變態昆蟲,其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并且在青海省一年內僅完成一代;此外,無論是在無食物喂養(對照組)、僅喂清水,還是喂食10%蜂蜜水的情況下,青海草...
青海湖東沙地生態系統蒸散量(ET)的時間變化特征————作者:薛超;田麗慧;金耀濤;
摘要:為了明確青海湖東沙地生態系統蒸散量(ET)的時間變化特征、主要影響因素以及植被恢復對該區域水文過程的影響,本研究采用隨機森林分析法對青海湖東沙地生態系統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時間變化特征方面,青海湖東沙地生態系統的ET在季節尺度與日尺度上隨時間變化呈現出單峰的變化特征;在年尺度上,隨著沙地植被的恢復和生長,ET整體呈現緩慢減少的態勢,水分散失得到了有效控制。隨機森林分析結果顯示:在年尺度...
青海地區野生藏茴香種質特性探究————作者:鄭銘賢;朱惠琴;
摘要:為了解青海地區野生藏茴香的遺傳差異,從表型層面探究其遺傳特點和親緣關系。本研究對青海周邊38個不同群體的野生藏茴香的表型性狀和種子特性進行分析,并綜合評價種子特性。結果表明:表型性狀的變異系數均大于10%,遺傳多樣性指數H′平均為1.86,6個表型性狀間有不同程度的相關性;主成分分析將6個表型性狀縮減為2個因子,在歐式距離為20.0處,依據表型性狀可將38份種質分為4類。種子形態的變異系數在3.4...
西寧市青楊林地的土壤水分時空變異特征————作者:張雪;田麗慧;張登山;
摘要:本研究為明確西寧市青楊林地土壤水分的時空變異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為西寧市生態保護和植被建設提供科學依據。以西寧市青海大學校園內青楊純林(PC1)、青楊—青海云杉混交林(MPP)和青楊—暴馬丁香—榆葉梅混交林(MPSA)為研究對象,進行2023年生長季的植被調查和土壤取樣,分析各樣地的植被特征與土壤水分變化。結果表明:PC1的平均樹高最高,MPSA最低,郁閉...
不同貯藏溫度下香瓜茄生理指標分析————作者:曹云河;孫雪梅;楊世鵬;
摘要:香瓜茄產業近年來在青海甘肅等地發展迅速,但采后貯藏不當易造成經濟損失。為篩選適宜的短期貯藏溫度,本研究設置0℃、5℃、10℃、20℃四個溫度,研究不同溫度對香瓜茄腐爛率、失重率、乙烯釋放量、病斑面積、硬度和表觀顏色的影響。結果顯示,10℃貯藏條件對香瓜茄更有利,貯藏時間到達15 d時腐爛率僅為22%,失重率為0.58%,病斑增長速度緩慢,能顯著抑制乙烯釋放,保持果實質地與色澤,貯藏效果理想。5℃下...
14份牧草菊苣表型及產量研究————作者:付旖旎;王麗慧;
摘要:選用14份國內外選育的不同生態型菊苣品種資源,采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統計并分析各種質表型及產量性狀,同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類分析等方法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表明:菊苣的數量性狀和產量相關性狀的遺傳多樣性指數均值分別為1.79和1.72,變異系數均值分別為26.05%和29.49%;相關性分析表明,葉鮮重與公頃產量之間呈現極顯著正相關,株幅分別與葉長和葉數呈顯著正相關;主成分分析表明,公頃產量和葉鮮重...
葉用萵苣品種(系)在青海不同地區的比較試驗————作者:文雅;孫雪梅;
摘要:為篩選葉用萵苣在青海不同地區綜合性狀好的品種(系),以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引進的7份葉用萵苣品種為材料,對其質量性狀及數量性狀進行測定,通過遺傳多樣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對其性狀進行分析及綜合評價,篩選出優質品種。結果表明,供試品種遺傳多樣性指數均大于1,葉用萵苣LE-08、435品種在湟中試驗點綜合性狀較好,LE-08、536700品種在互助試驗點綜合性狀較好,435、LE-08品種在格爾木試...
綠肥還田與減量施氮對小麥產量及氮肥利用的影響————作者:姚百倫;宋明丹;韓梅;德青年卓;李正鵬;
摘要:針對過量施用氮肥導致環境污染的問題,本文探討綠肥還田量與施氮量配施雙因素大田試驗對小麥農藝性狀、產量和氮肥利用的影響。結果表明:N2G2相較N1G2株高無顯著差異,而相較N0G1莖粗、穗長、地上部生物量均顯著提升。在N0水平下,N0G2相比N0G1莖粗、地上部吸氮量顯著增加9.20%、51.50%。與N0G相比,N1G1的小麥產量、N1G2的有效穗數分別增加95.83%、24.89%。在各處理中,...
青杞1號外植體再生培養基的篩選————作者:楊帥;鄭貞貞;段國珍;李建領;樊光輝;
摘要:為了篩選適合青杞1號外植體再生培養基以及縮短組培周期,本試驗以青杞1號的葉片、莖段為外植體,研究了不同處理培養基對愈傷組織誘導、不定芽的分化的影響。結果表明,在7種培養基中,葉片愈傷組織誘導和分化的最適培養基為1/2MS+0.5 mg·L-1 6-BA+0.3 mg·L-1 IBA,愈傷組織誘導率為100%,不定芽誘導率為64.75%;莖段愈傷組織誘導和...
特早熟甘藍型油菜新品種青雜有限1號高產栽培技術研究————作者:徐亮;唐國永;王宗昌;杜德志;
摘要:青雜有限1號是2022年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培育的甘藍型油菜新品種。為了加快該品種的推廣,本文研究了種植密度、施肥水平、不同種衣劑拌種等栽培措施對青雜有限1號的產量和含油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種植密度60萬株/hm2左右、75kg尿素+磷酸二銨225~262.5 kg/hm2產量較高且生產成本較低;35%毒氟種衣劑1∶50拌種能很好的防治青雜有限1號跳甲和莖...
青稞麩皮酵母發酵富集β-葡聚糖工藝優化及其粉體特性研究————作者:李崇瑜;張文剛;楊希娟;
摘要:為提高青稞麩皮中的β-葡聚糖含量,本試驗以3種酵母發酵劑對8個品種青稞麩皮進行發酵,以β-葡聚糖含量為評價指標,篩選最佳的發酵菌種及青稞麩皮,進而通過單因素和響應面試驗優化酵母發酵富集β-葡聚糖的最佳工藝,并對發酵所得青稞麩皮粉體特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篩選的最佳菌種為高糖酵母,優選麩皮為昆侖14號青稞麩皮,優化的發酵條件為發酵溫度33.5℃、發酵時間49 h、接種量0.52%,此條件下青稞麩皮β...
投稿指南
摘要:<正>1.來稿要求1.1稿件要素稿件內容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單位、所在省份和城市、郵政編碼、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題目、作者英文姓名、作者英文單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致謝(非必選)、參考文獻等內容。1.2題目應以簡明、確切的語言反映稿件的重要思想和內容,一般不超過20字
干旱脅迫下不同SA濃度浸種對大穎草種子萌發的影響————作者:王守康;李正鵬;祁凱斌;賈順斌;趙名好;馬利利;蔣福禎;
摘要:為探究不同濃度的SA浸種在干旱脅迫下對大穎草種子萌發的影響。以大穎草種子為研究對象,采用PEG-6000模擬干旱脅迫,設置5%、10%、15%、20%4個梯度并以蒸餾水為對照;采用SA作為浸種溶液,設置0.25 mmol、0.5 mmol、0.75 mmol、1 mmol 4個梯度并以蒸餾水為對照。測定發芽指標,分析差異性,綜合分析抗旱性。結果顯示,在PEG-6000脅迫和SA浸種預處理下大穎草種...
藏藥十味訶子片UPLC特征圖譜的研究————作者:張學花;郭靜;
摘要:運用超高效液相色譜法(UPLC)建立藏藥十味訶子片特征圖譜,以期為十味訶子片質量控制提供參考。采用CORTECSUPLCT3 (100 mm×2.1 mm, 1.6μm)色譜柱;以乙腈為流動相A、0.1%磷酸水為流動相B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為216 nm;流速為0.25 mL/min;柱溫40℃。通過對15批藏藥十味訶子片樣品的測定,共確定了15個共有峰,精密度、重復性和穩定性試驗中共有峰相對保...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