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農技推廣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中國農技推廣》期刊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中國農技推廣》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中國農技推廣》期刊簡介:
《中國農技推廣》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管、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主辦,是全國種植業推廣系統中惟一的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科技期刊。本刊著重交流我國農業推廣經驗,研究探討農技推廣改革方向,介紹國家重點農技推廣項目和農業先進技術成果,報道國內外農技推廣工作新動態,向社會推薦全國知名農技推廣專家,弘揚推廣戰線先進人物事跡,傳遞最新科技信息。
《中國農技推廣》論文發表目錄:
大豆新品種合農60高產栽培技術…………………………申曉慧
皖南山區有機水稻高產高效種植技術……………………張瀾
紅四方林業控失肥應用成果通過鑒定……………………鄭興來
太原市小店區玉米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王四娃
小麥耕作深度比較試驗研究………………………………陳襄禮
溫室大棚越冬番茄重茬再生栽培技術……………………劉青 王振學 王佃強
鳴網鄭重承諾:
1、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各類雜志的官方網站或雜志社,是快速高效發表論文的中介機構,謝絕投遞雜志社的稿件。
2、本站提供服務全面,包括期刊推薦、論文發表、論文寫作等指導服務,如有需要請點擊在線客服人員進行具體咨詢。
3、本站只適當收取維持網站正常運轉的編審排錄費、排版、制作、印刷、郵寄樣刊、發票等綜合費用,無其他額外費用。
4、本站所合作的期刊,均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www.gapp.gov.cn)認證的正規、合法、雙刊號期刊。
5、本站憑借多年的論文發表經驗,審核、發表成功率高,文章審核通過確認錄用支付費用。
中國農技推廣最新期刊目錄
閩北地區機收再生稻品種展示示范————作者:陳春花;林芳;吳宏玲;
摘要:為篩選出適宜在閩北地區種植的高產、優質的機收再生稻品種,2024年筆者選擇13個品種,在福建省南平市開展機收再生稻品種展示示范,從生育期、農藝性狀、產量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甬優1540頭季稻平均畝產680.4 kg,再生季平均畝產476.6 kg,兩季合計1 157 kg;晶兩優534頭季稻平均畝產650.2 kg,再生季平均畝產398.5kg,兩季合計1 048.7 kg;兩優H108...
超甜玉米新品種晶甜17的選育及栽培技術要點————作者:張文祥;胡俏強;黃少華;戴惠學;
摘要:晶甜17是由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以自選系H1627B為母本、WT006為父本雜交而成的黃色中熟超甜玉米新品種。該組合長勢好,抗倒、抗風能力強,增產潛力大,籽粒品質好、口感佳。在參加江蘇省鮮食甜玉米2年區域試驗和1年生產試驗中農藝性狀及產量表現優良,多個試點中均比對照晶甜3號增產,品質綜合評分88.4分。該品種于2023年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蘇審玉20230013,適合在江...
智慧“蕪湖大米”水稻新品種引種試驗————作者:左丹丹;
摘要:為深入推進蕪湖市糧食產業發展,促進智慧“蕪湖大米”品牌發展,推廣智慧“蕪湖大米”種植模式,筆者于2023年對引進的17個優質水稻新品種進行引種試驗,綜合對比生育期、農藝性狀、抗性及經濟性狀表現等方面,結果表明,D兩優8146、平兩優華占、Ⅱ優650、泓兩優503、G兩優7號、泰兩優1332這6個品種表現較好、抗性強,畝產在600 kg以上,可在進一步試驗的基礎上在蕪湖地區示范種植
新冬55在南疆地區的種植表現及栽培技術————作者:黃鑫;楊秋俠;楊志剛;李字輝;張慧;張健;
摘要:優質、高產、穩產冬小麥新品種的培育和推廣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適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兵團冬小麥在南疆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主推品種新冬55,憑借其高產、穩產、耐密植、高抗白粉病、銹病以及強抗倒伏的優勢,示范推廣面積逐年增加,作為南疆地區優質高產冬小麥的更新換代品種,新冬55已在南疆地區累計推廣超過700萬畝,屢次刷新南疆高產紀錄。為...
不同自動化農業機械播栽方式對再生稻產量及效益的影響————作者:方杰;管恩相;劉洪;郭君;譚旭生;劉勇;曾躍華;曾鳳凰;邵澤毅;
摘要:探索自動化農業機械播栽方式對再生稻生長的影響,為農業機械自動控制技術在再生稻播栽過程中的實際應用提供理論指導。以粵農絲苗為試驗品種,設置了3種不同的自動化農業機械播栽方式,研究了再生稻的產量及經濟效益的變化規律。結果表明:不同的播栽方式對生育期影響明顯,采用穴播方式的兩季總生育期最短,為174天,比飛播和機插方式分別短7天和18天;不同的播栽方式再生稻兩季產量從高到低依次為:穴播>機插>飛播;從經...
濮陽市夏玉米密植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集成與示范————作者:馬俊革;曾慶濤;
摘要:保障糧食安全是“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按照全國糧油產能提升行動的要求,大面積推廣夏玉米密植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能有效解決玉米種植密度偏低、生產管理粗放、水肥利用率低及生產逆境頻發等問題,是當前提升玉米單產的核心技術之一,本文以優選耐密品種、種子精準包衣、導航單粒精播、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以及機械精準收獲等集成技術為核心開展試驗示范,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雪里蕻—西瓜—雪里蕻設施輪作高效栽培模式————作者:袁娟;陳建才;
摘要:<正>雪里蕻是上海市浦東新區特色蔬菜品種,已有70多年的種植歷史。近年來,隨著上海市浦東新區雪里蕻加工產業的大力發展,雪里蕻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為了配套雪里蕻加工產業,同時保障雪里蕻種植戶的經濟效益,浦東新區一直在探索適合本地區發展的雪里蕻高效種植模式[1-4]。經過積極的探索,形成了雪里蕻—西瓜—雪里蕻設施輪作種植模式,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雪里蕻深加工產業發展。該栽培模式春...
低丘緩坡地葡萄半限根栽培技術————作者:朱生花;潘洪亮;樓玲;潘浩亮;顧萬帆;
摘要:<正>杭州市余杭區位于浙江省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在其西北、西南部的天目山東麓低丘緩坡上分布著一定面積的土地資源。利用這些低丘緩坡地種植葡萄、梨、桃等果樹,是當地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之一。果樹限根栽培技術就是利用物理或生物方法,將果樹根域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通過控制根系的生長,調節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過程的一種栽培技術[1] 林下三七人工栽培技術————作者:唐偉賢; 摘要:<正>三七是五加科人參屬植物,為中國特有物種,又名田七、血參、金不換[1-2]。三七是我國名貴藥材之一,主要以根和根狀莖入藥,可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3]。隨著三七需求日益增長,野生資源面臨枯竭,人工栽培迫在眉睫。三七為陰生植物,喜溫暖、稍陰濕環境,適宜生長在海拔600~1 800 m、坡度5°~15°、年均溫15~19℃、無霜期300天以上的區域,其野... 控釋尿素與普通尿素作追肥對水稻生長及產量的影響————作者:陸萍;張蓉;陳宇佳;張逸鳴;蔣杭峰;汪超凡;楊業鳳;王站付; 摘要:為探究控釋尿素與普通尿素對水稻生長發育和產量的應用效果,以嘉定區綠色施肥和常規施肥兩種模式下的水稻推薦總施氮量為參照,分別施用控釋尿素和普通尿素作追肥,設置綠色施肥控釋尿素(處理1)、綠色施肥普通尿素(處理2)、常規施肥控釋尿素(處理3)和常規施肥普通尿素(處理4)4個處理,分析水稻株高、分蘗數、成穗率、產量和經濟效益等指標。結果顯示,常規施肥模式水稻生長性狀和產量表現均優于綠色施肥模式;而在等氮... 綠色種養循環糞肥替代化肥在春小麥上應用效果初探————作者:邢碩;王樹志;郭潤澤;侯正仿; 摘要:為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打通種養循環堵點,促進糞肥還田,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2021年在中央財政支持下天津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開展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工作,為了摸清糞肥替代化肥的具體用量,在全市主要糧食作物上開展不同替代量試驗。本文以寧河區春小麥為供試作物,通過施用同量的豬糞替代不同量的氮肥和磷鉀肥,綜合產量、土壤質量變化、減肥效果、安全性及經濟效益等,本地區春小麥季推薦采用有機無機配施模式,每畝... 鮮食蠶豆浙蠶1號高產栽培施肥技術探討————作者:張師榮;張世昌;何春梅; 摘要:本文聚焦福建省連江縣沿海平原鮮食蠶豆栽培技術中的施肥水平。通過大田種植試驗,剖析種植前后耕層土壤理化性狀的變化,結合組織檢測法分析蠶豆收獲物對氮、磷、鉀養分的吸收情況。評估發現當地施肥水平或致一定程度土壤酸化;蠶豆施肥總體呈現氮偏低、磷鉀過量態勢。推薦施肥配方為N∶P2O5∶K2O=27∶21∶21,并提議依蠶豆生育期精準施肥,前期... 井岡霉素·枯草芽孢桿菌“一拌兩噴”防控小麥莖基腐病試驗初報————作者:牛雯雯;商明清;趙艷麗;謝傳峰;唐文穎;李佩玲; 摘要:為探索6%井岡霉素·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對小麥安全性、長勢、根部病害防控效果及產量形成的影響,筆者通過在關鍵防控時期采用“一拌兩噴”技術施用藥劑,于2022~2023年在鄒城市開展了田間試驗。結果表明,6%井岡霉素·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處理小麥長勢好于常規化學藥劑處理和空白對照,出苗量、分蘗數均最高;灌漿期對小麥莖基腐病的防效為68.98%,病情指數顯著低于空白對照,與常規藥劑相當;畝產為58... 防治莓茶擬莖點霉潰瘍病的藥劑篩選————作者:鄧武成;袁思琦;覃華蘭;易圖永;胡維軍;劉宇知;王涓;彭秀征;覃子厚;卓慈利;胡貽洲;王江文;崔洵; 摘要:為篩選出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殺菌劑防治張家界莓茶擬莖點霉潰瘍病,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了0.3%四霉素水劑、1%申嗪霉素懸浮劑、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0.5%小檗堿水劑、2%苦參堿水劑5種殺菌劑對莓茶擬莖點霉潰瘍病菌的毒力。結果表明,0.3%四霉素水劑+農用橄欖油增效劑、0.3%四霉素水劑和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對該病菌的抑制作用明顯,其EC50分別為0.074、0.094和0.240 mg... 2025年度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審定會在京召開 摘要:<正>為科學應對2025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風險,全面做好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指導,2月20~21日,全國農技中心在京組織召開2025年度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審定會。會議圍繞糧油等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目標任務,結合2025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以及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監測評估結果,分區分類,會商審定了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方案,為扎實推進農業減災防災、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全國農技中心舉辦油菜冬春田間管理關鍵技術培訓班 摘要:<正>為貫徹落實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精神,抓好油菜春季田間管理,為夏油豐產打下堅實基礎,2月10日,全國農技中心舉辦油菜冬春田間管理關鍵技術培訓班。長江大學教授張學昆、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研究員劉立江、國家氣象中心研究員毛留喜分別圍繞油菜春季管理技術要點、病蟲害發生與防控、油菜主產區氣象監測預測等重點環節和要素授課。培訓指出,自去年油菜秋冬種以來,我國油菜產區氣象特點相比常年呈“溫光... 養殖集中村及養殖散戶畜禽糞便簡易堆肥的實踐與經驗————作者:李廣成;馬瑞楠;耿榮;王旭敏;王明國;彭詩煜; 摘要:本文著重探討了賀蘭縣養殖集中村、零星養殖戶利用畜禽糞便快速堆制有機肥的工作流程、原料選擇、堆肥指標、技術指導、檢測結果、堆肥驗收、技術模式、經濟效益以及堆肥施用對耕地質量的影響,總結了賀蘭縣畜禽糞便收集處理機制,有機肥替代化肥的經驗做法、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為寧夏乃至西北地區春季耕作季節解決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快速腐熟還田、減少化肥施用等工作提供參考 保山市特色小麥品系種植表現————作者:孫利娟;付正波;劉猛道;字尚永;趙加濤; 摘要:為適應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發展需要,加快特色小麥新品種選育和推廣應用,科學、客觀地鑒定評價育成的特色小麥新品系在保山市的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以及在生產上的應用價值,筆者選擇了14個特色小麥品系,以滇麥10號為對照,開展了特色小麥品系比較試驗,綜合比較各參試品系的生育期、抗性、農藝性狀和產量表現。結果表明,滇T23-1(紫色)、滇T23-2(紫色)、滇T23-9(紫色)、滇T23-5(紫色)、滇T2... 石林縣人參果-花蕓豆帶狀復合種植栽培技術————作者:楊春利;蔣瑜;張麗芳; 摘要:<正>人參果原名安第斯山茄,別名香瓜茄、香艷梨、艷果、長壽果等,果實成熟時呈奶油色或米黃色,帶紫色條紋,一般為圓形、卵圓形、心形或陀螺形,香甜多汁,風味獨特,營養豐富[1]。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在我國一般作一年栽培,廣泛栽培于青海、甘肅、新疆、云南、貴州、四川、福建、安徽等省(自治區)海拔1 000~2 200 m的地區。云南省昆明市石林縣憑借其獨特的地理和氣候優勢,培育... 微生物菌劑拌種對小麥生長及產量的影響————作者:黃志浩;張廣輝;王學虎;李娟茹;宋小穎;常苑苑; 摘要:通過不同地點的田間示范推廣試驗,探究微生物菌劑拌種對小麥根系土壤有效硅含量、小麥生物性狀和產量及其構成因素、小麥效益的影響。結果顯示,靈壽縣、正定縣和高邑縣微生物菌劑拌種示范區小麥返青期和收獲期根系土壤有效硅含量與對照區比較,小麥返青期分別增長6.93%、8.25%、5.38%,小麥收獲期分別增長5.19%、6.48%、5.55%;各個示范區微生物拌種處理小麥單株分蘗數、次生根、群體數、植株干重、...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