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原《遼寧熊岳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創刊于1985年3月,系經營口市主管部門批準的內部學報,1990年10月經省新聞出版局批準轉為正式學報;1998年12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公開發行。本刊是由遼寧省農業廳主管,我院主辦,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農業科學教育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季刊),CN21-5059/S(國內統一刊號);ISSN1008-3790(國際標準刊號);2000年起更名為《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刊號改為:CN21-1448/G(國內統一刊號),ISSN1671-0517(國際標準刊號)。
該學報屬綜合性農業科學教育類學術期刊(季刊),省級刊物。多年來,本刊已成為學院教學和科研成果的載體,成為學院對外交流、顯示學院教育教學及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讀者對象為大中專院校師生、科研院所技術人員、歷屆畢業生等,目前,學報已與國內100多個大專院校學報建立了交換關系。
本刊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黨和國家關于高等教育和新聞出版的方針政策,以傳播科技信息、加強學術交流、推動科技創新、促進教育發展、服務經濟建設為辦刊宗旨;以立足本校、面向社會、開放辦刊為原則;以農業科學、農業經濟、農業科技管理、農業高等職業教育為主要報道內容;開設試驗研究、技術應用、調查報告、經驗交流、教育教學研究、科教信息等欄目。熱誠歡迎我校廣大師生、校友,各地農業戰線的教育、科研和行政管理部門的專家、學者、科教人員投稿,同時也歡迎上述單位及個人訂閱本刊。全年4期,共20元(含郵寄費),每季度末發行。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考察報告、農業科學研究與應用、經濟研究與管理、職教研究。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沸石對水溶性磷鉀肥在設施土壤中遷移轉化影響研究 胡克偉,HU Kewei
2. 花卉植物對污泥中重金屬的去除效果--以吊蘭和蝴蝶梅為例 冉建平,RAN JianPing
3. HACCP食品安全體系在莊河大骨雞生產中的應用研究 顧洪娟,GU Hongjuan
4. 孔雀的飼養與馴化 欒蘭
5. 犬皮膚病的中西醫辯證 韓周,HAN Zhou
6. 淺談利用無線路由及無線AP設備擴展我院校園網絡 張振東
7. 計算機常見硬件故障及其維護方法探討 李家駒
8. 毛澤東文化觀的主要內容及理論特色 舒金芳,賈建梅
9. 學歷對于消費者選購綠色食品的“態度-認知-行為”的影響分析 張立宇,胡建偉,武競春
10. 關于營造區域良好創業文化環境的思考--以伊春創業文化建設為例 趙紅艷,張繼才,邢曉麗,王曉梅
11. EXCEL在籌資管理中的應用 夏利華
12. 高職農產品質量檢測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功能探析--以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產品質量檢測專業為例 翟秋喜,ZHAI Qiuxi
13. 澳大利亞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體系及其借鑒 朱鶴卿,曹曄,ZHU Heqing,CAO Ye
14. 農業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肖寧月,胡建芳,陳建中,XIAO Ningyue,HU Jianfang,CHEN Jianzhong
15. 《動物藥品制劑》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李繼紅,楊振野
16. 《化學分析》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 魏麗紅
17. 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課外英語閱讀檔案袋評價實證研究 龐德美,蘭漢金,于佳博,陳曉琴,PANG Demei,LAN Hanjin,YU Jiabo,CHEN Xiaoqin
18. 關聯理論在外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金愛明
農業信息化論文:農業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對中國農業信息化的內涵的影響
摘要:以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重點,以發展農業信息咨詢產業為突破口,以信息技術研究創新為動力,以農業信息化基地為載體,以信息人才、政策法規環境為依托,大力發展農業信息服務業,將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信息市場培育、農業信息人才建設等結合起來,全面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整個農業領域的滲透和應用,加快培養農業信息化人才,制定農業科技信息技術創新發展戰略和實施規劃,強化農業科技、教育、經濟信息網絡建設。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論文,農業發展,現代化建設
l引言
1.1研究背景
在從工業經濟到信息經濟,從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這個動態演進過程中,信息化逐步上升為推動世晃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關鍵因素,成為人類進步的新標志。~個國家的信息化程度代表著其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也決定著這個國家在2l世紀生存與發展的實力與地位。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信息化浪潮,已經作出了積極響應,提出了國民經濟信息化戰略,作為其中一個部分的農業信息化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視。農業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也是其他產業發展的基礎。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現代信息技術正向農業滲透,在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的同時,也將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科學管理水平,最終增加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農業信息化就是要將信息技術應用、貫穿于農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和整個過程。如今,我國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信息化程度依然比較低;與我國的企業信息化、政府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有9億多,占全國總人口的70%左右,而我國農業生產總值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0%。我國農業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國家信息化的整體水平,也關系著我國農業生產和發展的水平。那么,我國農業信息化的水平究竟有多高?農業信息化中的各種信息因素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究竟有多大?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究竟存在哪些問題以及如何去解決?本文將就這些問題作初步的探討。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響應面法優化馬鮫魚皮抗凍多肽的酶解工藝————作者:洪燕婷;顏阿娜;
摘要:以馬鮫魚皮為主要原料提取明膠,后采用生物酶解法制備抗凍多肽,并將抗凍多肽添加到過氧化氫酶中做低溫保護試驗,以過氧化氫酶殘余活力大小代表抗凍活性,探索酶解影響因素,并采用響應面法優化酶解工藝條件。結果顯示:在試驗范圍內,酸性蛋白酶效果最佳,其酶解工藝最優條件為酶解溫度45℃、酶解pH 6.9、酶解時間1.6 h、酶添加量7 500 U/g,添加到過氧化氫酶中經凍融后酶殘余活力為82.75%,顯著高于...
提升鄉村文化自覺與自信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作者:陳秀陽;
摘要:鄉村文化振興,關鍵在于喚醒鄉村居民的文化自覺,并通過文化自信來激發鄉村居民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理論邏輯上,提升鄉村文化自覺與自信有助于激活鄉村傳統文化魅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恢復鄉村居民身份認同;實踐路徑上,保護與創新并舉、聚焦兒童教育、文化賦能經濟、喚醒主體意識等,能夠鞏固鄉村文化自覺與自信,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高校賦能大學生擔當鄉村振興責任教育的路徑研究————作者:矯壯;
摘要:時代賦予青年責任,鄉村振興呼喚大學生助力。高校責任教育是培育擔當鄉村振興使命大學生的著力點。高校開展責任教育,喚醒大學生擔當鄉村振興責任意識,激活大學生責任行動力并推動責任落實,助推大學生成為鄉村振興的維護者、參與者與貢獻者。遵循責任角色定位——責任價值觀——責任能力的實踐邏輯機理,明晰高校賦能大學生擔當鄉村振興責任教育的路徑,推動大學生對鄉村振興的責任確認、責任認同以及責任落實
大中小學一體化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策略研究————作者:王小一;王雨南;宮麟豐;
摘要: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大中小學一體化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是完善大思政育人、提升青少年法治素質進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大中小學一體化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價值意蘊和困境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聯動機制、增強教師法治教學本領、橫縱兩維融通資源的實施策略,以期提升大中小學一體化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育人成效
農業物聯網技術在精準農業中的應用————作者:劉慧源;
摘要:農業物聯網技術是精準農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實現農業生產管理的精準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系統介紹了農業物聯網技術的工作原理、系統架構和關鍵技術要素,分析了其在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資源利用效率和產品質量方面的作用,探討了農業物聯網發展與應用趨勢,針對農業物聯網技術推廣的挑戰,提出了相應對策,旨在為精準農業的技術革新和現代化提供指導和參考
羅漢果苷零蔗糖酸奶的研制及品質分析————作者:宋德方;李洪淼;許嘉媛;趙佳怡;劉金花;
摘要:選用具有降糖、降脂等多種生理功能的天然甜味劑羅漢果苷替代蔗糖,輔以甜菊糖苷、木糖醇來制備羅漢果苷零蔗糖酸奶。以感官評價和酸度為評價指標,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優化篩選出零蔗糖酸奶的最佳配方,即在100 mL復原乳中,添加菌粉0.200 0 g、羅漢果苷0.025 0 g、甜菊糖苷0.025 0 g、木糖醇0.500 0 g。依此配方制備的零蔗糖酸奶感官評分91分,酸度為78.9°T,各項指標符合...
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的鮮明特性、現實梗阻及路徑選擇——以廣東省肇慶市為例————作者:龐明明;
摘要: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是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強大引擎,推動鄉村治理呈現出智慧性、普惠性、精準性三大鮮明特性。在當前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實踐中,還存在著數字技術人才缺失、設施不足、供需不平衡等現實困境。從加強鄉村數字治理隊伍建設、強化鄉村數字治理設施建設、平衡鄉村數字治理技術供需等方面主動破解現實困境,積極探索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的實踐路徑,實現數字技術對鄉村治理的人才賦能、...
服務學習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價值探究————作者:席立楠;肖肖;
摘要:服務學習是學生在高等教育機構和社區精心設計、組織下的社會服務中進行學習和獲得發展的一種方式,是解決當前思政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新途徑、新方案。在詮釋服務學習的內涵、實施過程以及價值意蘊的基礎上,分析目前我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現狀,明確了服務學習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具有豐富實踐教學方式、拓展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構筑反思互惠的多向度實踐教學模式等重要應用...
農業高職院校思政課“五位一體”實踐育人體系構建路徑研究————作者:趙越;李峰;蘇莉;金滿文;
摘要:立足農業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際,分析構建農業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育人體系的重要意義,指出實踐育人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構建課堂實踐活動、主題實踐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大課堂、網絡育人平臺“五位一體”的實踐育人體系,使理論教學和實踐鍛煉相結合、課上實踐和課下實踐相配合,滿足農業高職院校學生的成長需求和期待,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數智化時代高職院校食品類專業優化升級路徑研究————作者:張廣燕;
摘要:隨著數智化時代的到來,食品行業面臨著深刻的變革和創新,這對高職院校食品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在分析高職院校食品類專業優化升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以及現狀與問題的基礎上,探索出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教學方法等專業優化升級路徑,為數智化時代高職院校食品類專業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鄉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時代價值、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作者:龍可欣;
摘要:鄉土文化厚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中,鐫刻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圖騰。將鄉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僅能夠激活文化資源的育人潛力、凸顯思政教學的人文特色,還可以形成多方育人的疊加效應。詮釋了鄉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時代價值和內在邏輯,提出了二者融合的實踐路徑,即鑄牢“支撐點”,構建“三全育人”格局;抓住“著力點”,挖掘本土化的思政元素;找準“關鍵點”,開展體驗式的情懷教育;串好“連接點”,打...
高校學生心理應激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作者:邵超;
摘要:通過對遼寧高校學生問卷調查分析,探究高校學生心理應激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利用SPSS的PROCESS宏進行鏈式中介模型分析,結果表明心理應激水平和應對策略在樣本中存在顯著差異,且積極應對與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關,而消極應對與心理健康水平呈負相關;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在心理應激與心理健康之間都起到顯著的中介作用。從預防教育、應對能力提升、資源整合和動態監測與干預四個層面提出高校學生心理應激的干預策略,旨在...
鄉村振興背景下“短視頻+直播”農產品營銷路徑研究————作者:呂宏晶;孫明凱;
摘要:基于鄉村全面振興和短視頻、直播與電商加速融合的現實,分析了“短視頻+直播”農產品營銷的應用優勢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短視頻+直播”農產品營銷路徑:選擇適合的農產品“短視頻+直播”營銷平臺;打造農產品品牌或IP品牌形象;創新農產品營銷手段;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和售后服務;培育“短視頻+直播”農產品營銷人才
“3+2”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基于遼寧31所中職合作校育人現狀的實證分析————作者:張金;孫楊念;劉雁飛;于浩;王國東;
摘要:“3+2”中高職貫通聯合培養是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的一種創新模式。立足調研分析,針對“3+2”中高職貫通聯合培養中職學校存在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清晰、課程體系設計不合理、中高職學校缺乏有效溝通、教師團隊素質能力不高、教學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實際問題,從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建立雙標準相融合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實施集團化辦學,構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以及健全招生、教學和學生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對策建...
“數字遼寧”背景下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實踐探索——以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作者:路紅波;鄭玉艷;李賀江;賈金輝;
摘要:在“數字遼寧”建設背景下,職業院校亟待進行數字化轉型。以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化教學改革實踐為例,探索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創新路徑,形成職業院校特有的教學、科研、管理、服務、應用、網絡安全“六位一體”的信息化教學改革創新模式,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數字遼寧”全面建設提供有力人才支撐,為職業院校的信息化教學改革提供有益借鑒
常溫貯藏可食中藥嫩芽和常見葉菜的感官品質及亞硝酸鹽含量動態演變比較————作者:劉淑妤;程貴蘭;劉迪;韓奕琪;高涵;
摘要:試驗選取北方常見唐松草等4種可食中藥嫩芽和小白菜等8種綠葉蔬菜為研究對象,在常溫貯藏條件下檢測受試樣品的感官指標和亞硝酸鹽含量,對受試樣品的貨架期品質進行分析。結果表明,4種可食中藥嫩芽與8種蔬菜30 d內樣品本味、新鮮度會隨時間的增加而降低,腐臭味和失水會隨時間的增加而升高,亞硝酸鹽含量先升高后緩慢降低,不同受試樣品間差異較大;蔬菜亞硝酸鹽峰值出現時間比可食中藥嫩芽早,而4種可食中藥嫩芽更耐儲,...
大歷史觀下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脈絡·目標·進路————作者:成彩霞;
摘要: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我們黨在大歷史觀下探索出的一條新型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黨在不斷深化的歷史進程中把握規律,深刻認識到要構建生態和諧、共同富裕、守正創新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此,在扎實推進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中,需要堅持黨建引領,提升農村社會治理效能;優化產業結構,構建綠色低碳的產業體系;健全制度保障,推動實現農民共同富裕;堅持方法創新,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點突破,以把...
農業農村現代化視域下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價值考量與路徑探析————作者:張維嘉;
摘要:在邁向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振興鄉村產業成為推動農業進步、保障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舉措。緊扣中國發展實際,聚焦于數字技術滲透、綠色發展理念推進以及政策與創新機制雙重驅動所孕育的時代機遇,探討如何有效挖掘鄉村資源優勢、提升科技應用水平、培養專業人才,以期構建鄉村產業振興的實踐路徑,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推動實現農民富裕、農業發展、農村繁榮的共同愿景
鄉村振興視域下新媒體服務“三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作者:李忠鶴;
摘要:“數字鄉村建設”背景下,互聯網技術不斷進步,為農民接觸新媒體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徑。鄉村振興視域下面臨農業新媒體內容權威性欠缺、農村新媒體用戶信息繭房滯留、農民受眾的媒介素養相對不足的困境。據此提出“三位一體”維護農業新媒體內容權威性、打破農村新媒體用戶的信息繭房滯留、多措并舉提高農民受眾媒介素養的對策,進一步提升新媒體服務“三農”的水平,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提供有力支持,推動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
鄉村振興背景下紅色文化傳播:價值、困境、路徑————作者:宋超軍;樊奕君;李鵬偵;
摘要:紅色文化是鄉村經濟發展的有力推手,是鄉村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鄉村組織建設的有效載體。當前紅色文化在農村地區的傳播存在農民主體意識不強、政府重視程度不夠、專業人才支撐不足、宣傳效果不佳等現實困境,應從增強農民主體意識、提高政府重視程度、強化農村人才支撐、創新改進宣傳方式等方面優化傳播路徑,增強紅色文化的傳播力、感染力、影響力,助推鄉村文化全面振興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