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水產科技情報》
關注()【雜志簡介】
《水產科技情報》是由上海市水產研究所、上海市水產學會主辦的水產技術類雜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上海市優秀科技期刊、上海市廣告業先進單位。本刊堅持"促進漁業科技進步,為我國的漁業現代化建設和漁業生產服務"的辦刊宗旨,堅持"以技術性為主,兼容學術性、普及性和動態、信息性"的辦刊方針以及"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市場,積極參與國際間漁業科技和信息交流"的辦刊目標,注重學科的前瞻性,技術的先進性,動態信息的及時性,市場的導向性以及文字的可讀性,把普及與提高結合起來,較好地適應了水產界多層次讀者的需求,發行面遍及全國(包括港臺地區),并涉足東南亞地區。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上海市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1992,1997)
全國水產優秀報刊二等獎(1992)
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1992,1996)
全國水產優秀報刊一等獎(1998)
【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綜述、淡水養殖、海水養殖、飼料研究、水產捕撈、漁業環境、觀賞魚和水族生態、專題講座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魚、蝦和蟹塘浮游甲殼動物群落結構分析與討論 晏軍;張玉平;孫振中;劉金金;李曉蓓;張丹;趙冉169-174
GB/T 22338—2008方法測定水產品中氯霉素殘留量存在的不足與探討 劉琴;戚雋淵;黃雪玲217-219
觀賞魚和水族生態
一種益生菌對血鸚鵡三種免疫指標的影響 楊寧;姜芳燕;黃海;焦健182-187
病害防治
現有魚用疫苗熱點分析 姜娜;馬志宏;孫向軍;李鐵梁;邢薇;羅琳;袁丁192-196+201
烏鱧潰爛病病原分析 陳言峰;周愛國;鄒記興;陳建酬;張繼平;張輝華213-216
綜述
魚類消費健康風險研究進展 楊景峰;遲向輝205-208
酵素菌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陳奕彬;楊憲寬;胡娟;劉麗杰;趙會宏209-212
漁業簡訊
長江入海口將新擴建海洋保護區 徐承旭220
陜西省水產研究所培育秦嶺珍稀魚類活體餌料取得突破性進展 楊寶琴220
達氏鱘全人工繁殖獲成功 徐承旭220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網基本形成 孫秀艷;徐承旭220-221
三峽水庫針對四大家魚自然繁殖試驗性生態調度效果監測啟動 楊寶琴221
6月1日起養殖大鯢經營利用實行標識管理 楊果平221
中華胭脂魚在北方本土人工繁殖成功 224
科技核心期刊征稿范文:大蔥施用氮肥效應試驗
摘 要:為了研究大蔥在一定磷、鉀肥水平下的氮肥效應,探討合理的氮肥用量,確定科學、合理的施肥技術,進行了大蔥氮肥用量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磷、鉀肥用量不變且比較適中的情況下,施氮處理比不施氮處理增產10.2%~13.5%;大蔥氮肥的效應方程為:Y=4770.3�57.553X-1.3142X2(R=0.9912),最佳經濟合理施氮量為20.6kg/667m2,經濟產量為5 398kg/667m2。
關鍵詞:大蔥,氮肥,效應試驗
近年來,新鄉市廣大菜農為提高大蔥產量,生產中盲目加大化肥特別是氮素化肥的施用,極易導致大蔥營養失調,產量不增反降。為了研究大蔥在一定磷、鉀肥水平下的氮肥效應,探討合理的氮肥用量,確定科學、合理的施肥技術,為建立經濟物施肥指標體系提供依據,筆者按照2013年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方案要求進行了大蔥氮肥用量試驗研究。
水產科技情報最新期刊目錄
天津市市售經濟貝類中麻痹性貝類毒素污染狀況調查————作者:馬丹;高麗娜;張鵬;白明;張浩;
摘要:為了解天津市場銷售的經濟貝類中麻痹性貝類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的污染狀況,于2019—2023年每年4—8月在天津市大型水產批發農貿市場等地采集14種共370個貝類樣品,采用酶聯免疫(ELISA)法進行了檢測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共有141個樣品檢出PSP,檢出率為38.11%,檢出樣品的含量為4.05~79.24 μg/kg,均值為17.83 μg/k...
不同產地中華絨螯蟹螯肉礦質元素含量比較及產地判別研究————作者:唐靜;薛竣仁;劉洪波;姜濤;陳修報;楊健;
摘要:為了解同一水系不同產地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可食部分礦質元素含量特征,進一步探討不同產地中華絨螯蟹的營養品質,并探索礦質元素對中華絨螯蟹原產地判別的可行性,選擇湖南省大通湖,安徽省黃陂湖、沱湖、女山湖、無為長江江段(野生),江蘇省溱湖、石臼湖等長江中下游共7個產地的中華絨螯蟹,取其單側螯肉為樣,經清洗、烘干、研磨、消解定容后,使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對21種礦質元素進行...
科技加持下產業融合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考————作者:孫旋輝;張霖;薛婷;王書磊;劉曉萌;王歡;戴飛;何義進;蘇勝彥;張成鋒;
摘要:為進一步推動漁業轉型升級,通過分析綠色可持續發展與養殖尾水排放不達標、低質量水產品大量供應與人民對優質水產品需求、高水平科技支撐與漁業生產效率低下、個體小散戶與國內國際大市場等4個方面的矛盾,以科技引領和產業融合的視角,分別從企業主導和政府主導兩個方面實例說明科技支撐全產業鏈融合助力漁業提質增效的做法和成效,以期探索企業、政府、科研單位等各方共同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養殖長吻魚危形態性狀與體質量的相關性和通徑分析————作者:于愛清;鄧平平;施永海;徐嘉波;劉永士;楊明;
摘要:為探明影響上海地區17月齡養殖長吻魚危(Leiocassis longirostris)體質量的主要形態性狀,通過測定隨機采集的302尾17月齡養殖長吻魚危的體長(X1)、全長(X2)、體高(X3)、體寬(X4)和體質量(Y)等表型參數,運用相關分析、通徑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研究了4個形態性狀對體質量的影響,...
北部灣沿海西施舌不同地理群體形態差異研究————作者:候勇康;錢豪;張方琪;王麗君;栗志民;
摘要:為比較北部灣沿海北海、東興、防城港和湛江野生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4個群體的形態學差異,利用形態指標變異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別分析等5種統計分析方法,對4個群體的形態差異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在單因素方差分析中,西施舌殼體的凸度由殼體寬度和殼體前緣決定,而殼體質量實際上是殼體厚度的間接指標;在聚類分析中,西施舌4個群體形成2個聚類分支,第1支...
大連地區刺參野生群體和養殖群體腸道菌群結構分析————作者:劉丹;潘浩然;趙新延;汪南壹;許天浩;丁君;常亞青;田燚;
摘要:為了解大連地區刺參野生群體和養殖群體腸道微生物菌群特征,采用16S rRNA高通量測序技術對野生和養殖條件下刺參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進行了分析比較。Alpha多樣性分析發現,大連金州區養殖刺參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和豐富度均高于三山島海域野生刺參。在門水平上,養殖刺參腸道中的主要優勢菌門為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脫硫桿菌門(Desulfobacterota)、擬桿菌門(Bacteroi...
我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情況公布種質資源、物種、品種數量均居世界第一
摘要:<正>2024年12月10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回答了記者關于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相關問題。劉新中介紹,中國是世界水產養殖第一大國,養殖種類極其繁多,在育種研究中進行了一些養殖種質資源調查收集,受條件所限,全國性系統性的種質資源普查確實還沒有開展過,這是第一次開展。而且,這次普查也僅限于養殖,大量野生...
珠江所在外來水產物種管理方面取得新進展
摘要:<正>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養殖生產國,水產養殖對社會經濟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從國內外引進的優質種質資源。然而,部分引進的種類由于養殖逃逸、人為放生等因素進入自然水域,又給水生生態系統帶來了一定的風險,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部分公眾對外來物種的科學養殖和利用產生了誤解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質標中心在創新柔性可穿戴水生生物健康監測傳感器方面取得新進展
摘要:<正>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質標中心吳立冬研究員團隊設計了一種角蛋白液態金屬(KELM)柔性可穿戴傳感器,憑借其卓越的柔性、強黏附性和高靈敏度等性能,提供了水生動物健康監測方案,適用于大型魚類和貝類生理健康和棲息地環境檢測
珠江所在外來種麥鯪對土著鯪的潛在生態學影響方面取得進展
摘要:<正>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珠江漁業資源調查與評估創新團隊與英國伯恩茅斯大學合作,在外來種麥鯪和土著鯪的種間營養生態位重疊、潛在種間競爭和生態學影響研究上取得進展。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編號:32002391)、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22A1515011941)和珠江漁業資源調查評價創新團隊項目(項目編號:2023TD-10)的資助,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期刊B...
廣東出臺全國首個海洋漁業全產業發展規劃
摘要:<正>近日,《廣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發展總體規劃(2024—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出臺,這是全國首個海洋漁業全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以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建設“藍色糧倉”,引領中國式現代化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探索走出一條具有廣東示范、中國特色、國際影響的現代化海洋牧場科學發展之路
金槍魚圍網成品網具在山東榮成順利通過現場驗收
摘要:<正>2025年1月3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邀請有關專家在山東省榮成市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金槍魚漁業高品質捕撈智能裝備與技術”項目的課題成果金槍魚圍網成品網具進行了現場驗收。該網具由東海所和上海海洋大學等單位共同設計,榮成市鑫發網具有限公司生產裝配
“金槍魚野捕與馴養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課題通過成果現場驗收
摘要:<正>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熱帶水產研究開發中心(三亞熱帶水產研究院)邀請專家,對三亞院和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共同承擔的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高體魚獅與金槍魚健康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ZDKJ2021011)課題“金槍魚野捕與馴養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取得的成果進行現場驗收。專家組由中國海洋大學包振民院士、胡景杰教授,海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劉天密研究員及華東師范大學李二超教...
天津首個大型智慧低碳漁業產業園投建
摘要:<正>1月2日,天津市靜海區臺頭鎮與中樂集團簽約合作,共同建設中樂漁業三產融合產業園。項目將于今年年底在臺頭鎮三堡村建成,是天津首個大型智慧低碳漁業產業園。項目分2期建設,一期投資4億元,二期投資6億元,年生產加工加州鱸、白對蝦等水產品400多萬t,有效帶動周邊400多人就業,年總產值約1.65億元
淡水中心在磁改性生物炭高效去除養殖水中的恩諾沙星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摘要:<正>近日,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長江漁業生態環境監測和修復創新團隊在磁性生物炭的制備及高效去除養殖水中的恩諾沙星研究上取得新進展。恩諾沙星是水產養殖中被廣泛使用的抗生素之一,以拌料投喂的方式進入養殖水體后易引起抗性基因產生和魚體富集再殘留。該研究將水產養殖副產物青苔制備成生物炭,利用其吸附性能可以去除水體中的抗生素,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降低抗生素對水資源安全的潛在威脅
長江口棘頭梅童魚夏季肌肉脂肪酸組成及食源指示分析————作者:王敏;楊剛;馮廣朋;宋超;孫金輝;崔培;陳桂芹;
摘要:為了解長江口棘頭梅童魚(Collichthys lucidus)的營養和攝食情況,在長江口采集野生棘頭梅童魚105尾,將樣本按體長分為<40 mm、40~59 mm、60~79 mm共3個組別,采用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檢測其肌肉的脂肪酸組成,進而通過脂肪酸標記法進行食源指示分析。結果表明:各個組別之間飽和脂肪酸(SFA)、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均有顯著...
2024漁業十大新聞
摘要:<正>2024年,我國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步,涌現出許多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經相關涉漁媒體梳理,評選出2024年度漁業十大新聞。一、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東山縣澳角漁村考察時強調,鄉村振興要發揚優勢,做好“海”的文章。二、首次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完成,我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857個,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三、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意見》,對發展現代漁業、向江河湖海要...
青島紫彩血蛤軟體部營養成分分析及評價————作者:吳瑩瑩;李莉;宋嫻麗;劉童;張守都;石瑩;林治術;宋愛環;傅景昱;丁金強;
摘要:為分析和評價青島紫彩血蛤(Nuttallia olivacea)的營養成分和營養品質,采用化學法和儀器分析法檢測了其軟體部的基本營養成分,并進行了營養品質評價。結果顯示,紫彩血蛤軟體部干樣中,粗蛋白質、粗脂肪、總糖、灰分的質量分數分別為54.76%、2.60%、5.89%、14.00%;共檢測到18種氨基酸,總量為403.6 mg/g(干質量),其中8種必需氨基酸的總量占氨基酸總量的35.63%,...
濾料和植物對古法魚缸養殖水體水質的影響————作者:梁城;孔德璇;彭昭寧;Hebert Ely VASQUEZ;鄭興;於鋒;顧志峰;
摘要:為研究濾料和漂浮植物對古法魚缸養殖水體水質的影響,用分別配置火山石、細菌環、槐葉萍(Salvinia natans)+火山石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火山石的4組古法魚缸(簡稱火山石組、細菌環組、槐葉萍組和大薸組)開展了觀背青鳉(Oryzias latipes)飼養試驗,并以無濾料無植物的古法魚缸作對照,監測了各組養殖水體的氨氮(NH3-N)、亞硝酸鹽(N...
美洲鰣腦轉錄組多態性EST-SNP標記的開發與利用————作者:于愛清;施永海;徐嘉波;劉永士;嚴銀龍;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學技術手段,從美洲鰣腦轉錄組數據中成功鑒定到113898個基于表達序列標簽的單核苷酸多態性分子標記(EST-SNP),并開展了初步的特征分析,同時開發獲得了適用于美洲鰣養殖群體遺傳多樣性評估的57個多態性EST-SNP標記。結果顯示,該美洲鰣養殖群體的最小等位基因頻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觀測雜合度(observed heterozygosity,H...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