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是由農業部主管,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和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性學術類科技期刊,曾用名為《農業環境保護》,創刊于1982年3月,于2003年改為現刊名。《農業環境科學學報》為月刊,大16開,224頁,每本定價40.00元,全年定價480.00元。國內外公開發行,全國各地郵局征訂,郵發代號6-64。
該刊主要刊登農業生態環境科學領域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設有專論與綜述、研究報告、研究快報、學術爭鳴。
【讀者對象】
從事農業科學、環境科學、林業科學、生態學、醫學和資源保護等領域的科技人員和院校師生。
【刊物榮譽】
本刊是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多年以來一直評為天津市一級期刊;2006年獲第五屆全國農業期刊金犁獎學術類期刊一等獎;2008年獲中國科技精品期刊。本刊2003年起被美國《化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志》和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網站》等7家數據庫收錄,從2004年起連續列入《化學文摘》引文頻次最高的1000種期刊表,自2007年起進入《化學文摘》的核心刊源。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目前《農業環境科學學報》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庫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列入中國自然科學期刊顯示度排名前100位;入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錄》本刊2003年起被美國《化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志》和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網站》等7家數據庫收錄,連續列入2005年、2006年《化學文摘》引文頻次最高的1000種期刊表。
【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污染生態、土壤污染與修復、農業面源污染與水污染治理、農藥環境行為與風險評價、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分析方法、專論與綜述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農業土壤耕作大氣顆粒物排放研究進展 陳衛衛,CHEN Wei-wei
H2O2介導的Fenton反應對砷鎘污染下水稻生物量的影響 黎俏文,秦俊豪,陳桂葵,黎華壽,LI Qiao-wen,QIN Jun-hao,CHEN Gui-kui,LI Hua-shou
甲醛脅迫下蠶豆保衛細胞中過氧化氫的積累及其對氣孔導度和開度的影響 孫慧群,周升恩,吳懷勝,李昆志,李斌,陳麗梅,SUN Hui-qun,ZHOU Sheng-en,WU Huai-sheng,LI Kun-zhi,LI Bin,CHEN Li-mei
外源抗壞血酸對番茄自毒作用的緩解效應 馬彥霞,張玉鑫,胡琳莉,呂劍,郁繼華,王曉巍,MA Yan-xia,ZHANG Yu-xin,HU Lin-li,L Jian,YU Ji-hua,WANG Xiao-wei
太湖魚體中重金屬鉻的含量及風險評估 張聰,宋超,裘麗萍,胡庚東,陳家長,ZHANG Cong,SONG Chao,QIU Li-ping,HU Geng-dong,CHEN Jia-zhang
新書推介
水體Cu2+對三疣梭子蟹主要組織ROS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王麗,韓艷楠,金珊,趙青松,陳寅兒,王春琳,WANG Li,HAN Yan-nan,JIN Shan,Zhao Qing-song,CHEN Yin-er,WANG Chun-lin
陜西某鉛鋅冶煉廠區及周邊農田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穩定化修復理論與實踐 李榮華,沈鋒,李曉龍,張增強,王姣,LI Rong-hua,SHEN Feng,LI Xiao-long,ZHANG Zeng-qiang,WANG Jiao
污泥生物炭基堆肥對錳污染土壤性質及其修復的影響 張翔,余真,張耿崚,汪印,ZHANG Xiang,YU Zhen,CHANG Ken-lin,WANG Yin
農藝師論文范文:藍莓外植體消毒的幾種方法對比研究
摘要:通過對比不同種類消毒劑、不同消毒時間對藍莓莖段消毒效果,以篩選出最適合藍莓消毒的方法,結果表明,最適合藍莓外植體消毒的方法:0.1%HgCl2浸泡9min。本研究結果將為藍莓外植體消毒提供借鑒。
關鍵詞:藍莓,外植體,消毒
藍莓,杜鵑花科,越桔屬,多年生灌木小漿果果樹。藍莓果實中花青素、多酚等抗氧化物質的含量很高(楊紅澎,2010),能使心血管的功能有所改善,積累的膽固醇的量有所下降。一些專家學者為了產業化快速培育藍莓種苗,已經開展了對其組織培養體系的研究(劉太林,2012)。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物料復配對奶牛糞堆肥腐殖化和臭氣排放的影響————作者:呂同瑞;張蘭霞;侯勇;肖然;劉飛;孫軍偉;羅文海;
摘要:洱海流域奶牛糞便產量高,好氧堆肥是實現其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洱海流域常采用煙末(T)和甘蔗渣(B)等加工副產物用作奶牛糞便等高濕物料的堆肥輔料,但二者復配對牛糞堆肥過程臭氣排放和腐殖化的協同調理效果有待進一步評價。本研究以80%(濕質量)奶牛糞為主料,分別添加20%T、15%T+5%B、10%T+10%B、5%T+15%B和20%B進行35 d的好氧堆肥。結果表明:隨甘蔗渣添加比例升高,升溫速度...
綠肥配合氮肥減施40%對長江中下游稻田氮素徑流形態及損失的影響————作者:周國棟;梁浩;魏翠蘭;周國朋;徐昌旭;耿明建;武際;曹衛東;
摘要:長江中下游稻區冬種綠肥是減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及保障水稻產量的重要措施,已得到了廣泛驗證,但綠肥對稻田氮素徑流損失的影響還沒得到系統研究。本研究采用多點聯網觀測的方法,研究稻田系統中綠肥配合氮肥減施對稻田氮素徑流損失的影響,為準確評價稻田綠肥的環境效益提供理論依據。田間試驗于江蘇南京、湖北荊州、安徽池州和江西高安四個試驗站展開,各點田間試驗設置一致,包括四個處理:常規施肥處理(FR)、常規施肥...
我國七大區域農田氧化亞氮排放研究進展————作者:王世全;周美萍;劉亞俊杰;楊帆;
摘要:本文通過對以往文獻數據進行綜述分析,研究了我國七大區域農田產N2O的影響因素和減排措施。結果表明:農田N2O排放途徑由土壤反硝化過程主導,各地區硝化和反硝化的相對貢獻取決于當地土壤物理化學性質和氣候條件。我國七大區域農田N2O平均排放量為華東地區(0.32億tCO2e>華中地區(0.21億tCO2 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碳排放時序特征與碳達峰路徑分析————作者:范鵬;申保收;邱子健;郭忠明;馬源;張東偉;初少華;張丹;周培;溫沖;陳芳娟;申衛收;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碳排放的時序特征及碳達峰路徑,提出支持低碳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采用排放因子法計算2000—2022年農業碳排放數據,并利用STIRPAT模型預測2000—2022年碳排放趨勢,同時通過情景分析法構建基準與低碳兩種發展模式。結果表明,2000—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碳排放總量呈波動上升趨勢,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種植業碳排放主要來源于化肥使用,畜牧業則以動物腸道發酵為... 秸稈配施藍藻和針鐵礦對黑土區稻田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作者:樊聰聰;吳帆;趙麗霞;梁玉婷;肖嫻;蔡浩;趙遠;王曉玥; 摘要:為探明使用針鐵礦作為減排材料對藍藻與秸稈配施下稻田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及其微生物學機制,采集東北黑土區白漿型水稻土,開展100 d、溫度為20 ℃的室內淹水培養實驗,設置4個處理:①秸稈(S)、②秸稈+針鐵礦(SFe)、③秸稈+藍藻(SB)和④秸稈+針鐵礦+藍藻(SFeB)。分析各處理中溫室氣體排放量、土壤可溶性有機碳(DOC)、NO3--N、NH 生物炭聯合亞硒酸鈉對水稻生理特征及硒鎘累積的影響————作者:蔣亞;吳道明;周凱;王麗;劉桂華;柴冠群;范成五; 摘要:為探究生物炭、亞硒酸鈉不同施用方式對水稻籽粒降鎘(Cd)增硒(Se)效果,以荃9優801、宜香優2115和隆兩優華占為研究對象,采用盆栽試驗,研究了對照(CK,不施生物炭和亞硒酸鈉)、單施生物炭(B,基施生物炭2 g·kg-1)、單施亞硒酸鈉(S,葉面噴施亞硒酸鈉8 mg·L-1)、生物炭和亞硒酸鈉配施(BS,聯合施用生物炭2 g·kg-1 微生物肥配施化肥對設施菜地青菜生長及土壤環境的影響————作者:張思怡;張停林;楊軍峰;呂衛光;李雙喜;陳昭良;張翰林;張海韻;張娟琴;白娜玲; 摘要:為探究微生物肥配施化肥對設施菜地青菜生長及土壤環境的影響,通過田間小區實驗,設置100%復合肥(T1)、80%復合肥+微生物肥(T2)、60%復合肥+微生物肥(T3)、40%復合肥+微生物肥(T4)、100%微生物肥(T5)5個施肥處理,利用生理生化測定及高通量測序手段,分析不同處理下青菜的農藝性狀、產量、品質及土壤理化性質、酶活和微生物群落變化規律。結果表明:相較于對照T1,T2-T5處理均在一... 模擬水產養殖水體地西泮殘留的微生物降解————作者:劉崇萬;朱曉華;楊洪生;王明華;徐志華;任娣;孟勇; 摘要:水體地西泮(DZP)殘留會對人類健康及環境生態造成威脅。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通過模擬水產養殖水體,進一步研究復合微生物(包括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芽枝狀枝孢菌、米曲霉及黑曲霉)對DZP殘留的最佳條件及降解動力學,并在中試條件下進行驗證,同時分析對水體、沉積物的理化特性以及對鳊、鯽的應激和存活率的影響。綜合單因素試驗、Plackett-Burman試驗及、最陡爬坡試驗和Box-Behnken設計... 氨基改性坡縷石對金屬陽離子的吸附選擇性特征————作者:陳希琳;高旭升;劉笑旻;舒逸飛;黃青青;王林;孫約兵;趙玉杰;梁學峰; 摘要:為了探討氨基改性坡縷石(Amino Grafted Palygorskite, AGP)對多種金屬陽離子的吸附選擇性特征,本實驗開展了單一離子吸附動力學、等溫線及多元離子競爭吸附實驗以及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研究了AGP對8種金屬離子(Cd2+、Cu2+、Zn2+、Ni2+、Mn2+、Fe... 土壤/沉積物干濕交替關鍵帶水位波動調控溫室氣體排放的氧化還原機制————作者:楊承功;錢暢;汪寧欣;吳駿明;余杰予;周旭東;劉藝軒;李順;于志國; 摘要:受近年來頻發的極端氣候影響,水生生態系統水陸交錯帶中的水位浮動較大。其中不斷變化的水位高度、淹水時長以及干濕交替頻率會對水陸交錯帶土壤/沉積物中溫室氣體的排放產生顯著影響。天然有機質(NOM)作為一種氧化還原活性物質在水陸交錯帶土壤/沉積物中廣泛分布,并且能夠通過驅動元素的氧化還原反應,競爭性地獲取CO2、CH4等溫室氣體生成所需要的電子源,從而參與調控... 3種氯代烷基有機磷酸酯對土壤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的毒性效應————作者:劉鵬;魏歆倪;石佳悅;高歌;祝航;趙龍;黨秀麗; 摘要:為明確不同氯代烷基有機磷酸酯(OPEs)對土壤無脊椎動物跳蟲的毒性差異,以存活率、繁殖數和機體抗氧化酶活性變化為評價終點,研究黑土中3種外源有機磷酸酯(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P))對模式生物—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的毒性效應。結果表明,TCEP和TCPP對白符跳急性毒性(7 d)的LC... “雙碳”背景下氣候智慧型農業研究進展與展望————作者:劉東陽;陳寶雄;馬鳳飛;宋易真;趙欣;朱聯東;薛穎昊; 摘要:本文通過Web of Science數據庫檢索并借助VOSviewer可視化分析工具,對與碳排放和農業相關的文獻進行系統計量與分析。結果表明,全球對相關研究的發文量從2010年的142篇顯著提升至2024年的910篇。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為該領域的引領者,其他發展中國家在此方面的研究產出則相對較低。本文進一步剖析了氣候智慧型農業的創新與應用技術,涵蓋再生農業模式、智能化技術、生物技術、政策驅動與市場... 蘋果酸改性生物炭對水體中莠去津的吸附性能————作者:馬迪;高熙韌;孟真;王燊;于飛;李春杰;滕春紅; 摘要:為探究蘋果酸改性生物炭的結構特征和吸附性能,深入理解其吸附機制,為吸附水體環境中殘留的莠去津提供可行的方法。以鐵觀音茶葉梗為原料,在400、500、600 ℃和700 ℃下分別制備出TBC-400、TBC-500、TBC-600和TBC-700 4種茶葉梗生物炭,篩選出吸附性能最佳的TBC-700,通過蘋果酸梯度改性獲得改性生物炭MTBC-1、MTBC-2和MTBC-3。采用掃描電鏡、比表面積分析... 微塑料與鎘對白菜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作者:肖建勇;劉月仙; 摘要:為探究微塑料與鎘(Cd)單一及復合作用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本實驗以土壤中廣泛分布的聚乙烯微塑料(PE-MPs)和日常典型蔬菜—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為研究對象,通過室內盆栽實驗,研究了不同濃度梯度PE-MPs(0.5%、2%、4%)與Cd(1 mg·kg-1)單一及復合處理下白菜生長、生理指標及Cd吸收的差異。結果表明,PE-MPs與Cd處理均顯著... 生態溝渠對太湖流域稻田徑流的凈化效能及其配置規模————作者:潘吳意;張迎穎;張志勇;龔新羽;聞學政;王巖;姜智繪;劉海琴;宋雪飛; 摘要:為解析生態溝渠與農田面積的適配規模,基于太湖流域生態溝渠凈化稻田徑流的現場運行試驗,選擇常州武進水稻耕作區內3條自然排水溝渠進行生態化改造,通過在溝渠中增設水生植物、攔截透水壩(填充環保基質),構建梯級凈化系統。根據溝渠長度設置不同處理:1號溝渠(ED1)長77 m,布設2組強化凈化措施(每組含30 m植物帶+1座透水壩);2號溝渠(ED2)長186 m... 物料對堆肥DOM的Fe3+生物還原強化效應的影響————作者:練尚旺;莫錦韜;李詩瑤;孫曉杰;張軍; 摘要:為探討堆肥初始物料對腐熟堆肥溶解性有機質(DOM)的Fe3+生物還原強化效應的影響,本研究提取了不同物料腐熟堆肥(包括豬糞PM、雞糞CM、蠶沙SE、木薯渣CR、廚余垃圾KW、污泥SS)及泥炭土(PS)的DOM,分析其光譜特征(紫外光譜、紅外光譜和三維熒光光譜)、電子轉移能力(ETC)及Fe3+生物還原強化效果。結果表明:PM、CM、SE和SS中DOM含有... 控釋肥與尿素配合施用對太湖流域麥季土壤N2O排放的影響————作者:魏欣悅;紀洋;馬靜;張廣斌;徐華; 摘要:通過田間原位觀測試驗,采用密閉靜態箱法探究控釋肥不同施氮量(0、200、270 kg·hm-2)及其與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尿素和控釋肥配比為3:7和1.5:8.5)對太湖流域冬小麥種植體系N2O排放、土壤理化因子及水稻產量的影響,以篩選太湖流域冬小麥種植體系N2O減排增效最佳的氮肥施用措施。結果表明:尿素與控釋肥單施處理下,小麥生長季... 三種殺菌劑對海南冬季蔬菜地土壤N2O排放的影響————作者:劉芯蕊;覃小鳳;趙華;劉超奇;張艷霞;朱啟林;但小倩;湯水榮;張金波;伍延正;孟磊; 摘要:為研究殺菌劑對海南冬季蔬菜土壤N2O排放的影響,本實驗采用室內培養方法,設置無殺菌劑(CK)、多菌靈(CAR)、苯醚甲環唑(DIF)和嘧菌酯(AZO)4種處理。結果表明,與CK相比,CAR、DIF和AZO的N2O累計排放量分別顯著增加 23.38%、27.27%和27.28%。DIF處理的反硝化勢較CK處理增加了9.57%,且顯著增加了土壤酶活性(β-葡... 保護性耕作對吉林省農田土壤有機碳含量和儲量的影響————作者:張夢亭;李世雨;逄夢璇;劉紅文;婁晨晨;張士秀;梁愛珍; 摘要:為研究保護性耕作對吉林省農田土壤有機碳的影響機制及其驅動因素。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評估保護性耕作對吉林省農田土壤有機碳含量和碳儲量的影響,并探討其關鍵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與傳統耕作相比,保護性耕作顯著提高了土壤有機碳含量和碳儲量(P < 0.05),但其增幅隨土壤剖深度的增加呈遞減趨勢;秸稈還田量是保護性耕作促進土壤有機碳含量和碳儲量增加的主要驅動因子,保護性耕作對土壤有機碳含量和... 不同碳添加對農田土壤氮素分布、淋洗和N2O排放的影響————作者:楊壹澤;王田甜;許曉媛;焦會青;文宏達;李文超; 摘要:為探討不同碳添加對玉米季土壤氮素分布和損失的影響,2023年在河北省安新縣開展田間試驗,設置不施肥(CK)、單施化肥(NPK)、有機肥配施化肥(NPK+O)、生物炭配施化肥(NPK+B)、秸稈覆蓋配施化肥(NPK+S)和秸稈旋耕配施化肥(NPK+SS)6個處理,測定不同處理玉米季土壤銨態氮和硝態氮含量、銨態氮和硝態氮淋失量,以及N2O排放通量。結果表明,土壤硝態氮含量在0~6...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