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生物產業技術》
關注()【雜志簡介】
《生物產業技術》是由化學工業出版社與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共同主辦的雜志,得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的大力支持。本刊立足生物產業,關注技術進步,面向生物農業、生物醫藥、生物制造、生物能源以及生物環保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工業生產、市場營銷以及經營管理等環節,宣傳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發布相關技術、生產、市場、產品等信息,幫助企業進行正確的經營管理決策,推動國家生物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較強的技術性、應用性和信息性。同時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內容和企業經營理念,并結合國內實用技術,是一本既能反映國際生物技術發展水平,又能指導和推動我國生物產業快速發展的嶄新讀物。讀者對象包括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生物技術產業中負責生產、科研和經營的決策者、中高層技術管理人員以及相關的投資商、供應商和經銷商。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萬方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專題報道,全方位報道熱點及有前景的生物技術產業化信息,并進行深度分析;新聞動態,介紹世界各國生物技術及產業信息,并對重要信息綜合報道;技術,報道前沿和尖端的生物技術,同時對企業的技術人員開設基礎講座;經營,介紹生物技術產業部分優秀的企業戰略和產業化的市場焦點;人物,刊登產業界產業化的代表人物,包括科研代表和相關經營管理人員。
雜志優秀范例參考:
1. 合成生物學: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陳國強
2. 微生物和植物抗逆元器件的合成生物學研究 林章凜,林敏
3. 基于合成生物學的微生物制造研究進展 汪建峰,蒙海林,熊智強,王勇
4. 調控元件與底盤適配性的研發 賈曉鵬,高弘,卓英,張立新
5. 抗感染藥物專利到期品種篩選案例分析 鐘倩
6. 木質纖維素生物煉制的國際發展態勢分析 李禎祺,許麗,徐萍
7. 落葉松干細胞發育模型研究中的高通量測序技術 張媛,肖霞,張俊紅,齊力旺,韓素英
8. 合成生物學研究有助于發展先進生物制造--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國強教授 陳國強
9. 新一代測序技術及其產業化前景 周貝貝,劉立,黃彥,肖華勝
10. 國內生物質能專利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常娜,王志云,李浩,林雯清,劉海燕
11. 生命科技產業發展戰略與發展路徑探討--基于“微笑曲線”理論的觀點 高潤香
12. 小球藻誘變選育及池塘水體凈化效能研究 鮑文英,姚保民,王春,張珊珊,許然,王珺,陳成
13. 落葉松轉基因育種體系的建立及其產業化應用 張立峰,李水根,韓素英,張守攻,齊力旺
14. 落葉松繁殖與育種研究中的干細胞發育模型 徐海燕,李龍,肖霞,韓素英,齊力旺
15. 抗逆優質檸條的高油與飼用品種培育及其藥用研發應用 張媛,武苾菲,韓素英,齊力旺
16. 生物基琥珀酸的研發進展 錢伯章
農業期刊投稿:綿羊IGFBP―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摘要:試驗以涼山半細毛羊為研究對象,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IGFBP-1基因的CDS全序列,生物信息學方法深入分析其序列。結果表明,IGFBP-1基因的CDS序列為792 bp,編碼263個氨基酸,與牛、人、鼠的CDS同源性分別為97%、76%和7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別為97%、69%和71%,GenBank登錄號為FJ589639.1;IGFBP-1基因的氨基酸分子量為27.8 kD,理論等電點(pI)為5.99;進化分析顯示與牛、山羊等哺乳動物關系較近,與雞、魚類等親緣關系較遠;IGFBP-1基因存在明顯的疏水性區域和親水性區域,有一個信號肽、一個跨膜區、16個磷酸化位點、6個N-糖基化位點和8個O-糖基化位點;二級結構分析顯示無規卷曲、α-螺旋和β-折疊區域分別為61.98%、24.33%、13.69%;三級結構分析顯示存在IGFBP_N和甲狀腺球蛋白-Ⅰ型功能域。為進一步研究綿羊IGFBP-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礎。
關鍵詞:農業期刊投稿,IGFBP-1基因,克隆,綿羊
生物產業技術最新期刊目錄
腸道微生態在營養與健康領域的研究進展————作者:曾強;歐蕾;
摘要:人體腸道擁有龐大而復雜的共生微生態,其群落的穩定狀態影響機體的能量吸收、物質代謝及免疫調節等功能。腸道微生態的失衡與肥胖、抑郁癥、糖尿病及相關代謝疾病的發生發展存在因果關系,但具體作用機制仍不明晰。腸道微生態與宿主之間存在完整的代謝系統并不斷進行豐富的代謝交換,共同應對環境變化因素并影響宿主健康。飲食調控可干預宿主微生態的組成與數量,改善人體代謝。本文分別從膳食纖維、益生菌、糞菌移植、后生素等方面...
腸道微生物、精準營養與健康————作者:田韻儀;董志忠;鄭鉅圣;
摘要:腸道微生物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發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健康的腸道菌群不僅可以保護宿主免受病原菌的侵襲,還可以參與人體多項生理過程,包括生物活性代謝物的產生、免疫調節、糖脂代謝、維持體內平衡等。膳食中的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作為主要的營養素,在為人類機體提供能量的同時,也對腸道菌群的組成產生重要影響。精準營養旨在結合膳食指南,根據不同個體對營養的需求以及自身基因、腸道菌群的差異,提供科學的個性化膳食...
體外仿生消化系統的研究進展——從靜態到動態————作者:伍鵬;王晶晶;董志忠;陳曉東;
摘要:體外仿生模擬消化系統是對人或動物的消化道及其消化環境、消化道內的流體動態行為等進行模擬的裝置。在功能性食品功效性評估、藥物緩釋、嬰幼兒奶粉配方優化、腸道益生菌的存活率等科學研究中,它具有連續取樣和監測、成本低、效率高、重復性好且無體內試驗涉及到的倫理限制等優點,但現有的體外仿生消化系統尚不能實現對于體內消化過程的高度還原,距離食品消化研究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基于現有研究基礎,本文簡要闡述了食物在胃...
亞洲合成生物學協會總部落地深圳——助推基礎研究與生物產業發展
摘要:<正>2019年10月27日至30日,亞洲合成生物學協會(Asian Synthetic Biology Association,ASBA) 2019年會在成都舉行。會議當天進行了ASBA總部落地儀式及ASBA研究中心成立儀式。ASBA總部設在深圳,總部秘書處設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此舉對深圳、中國乃至亞洲合成生物學科發展布局,科研隊伍建設以及產業應用導向具有重...
營養型農業的發展背景及進展————作者:王磊;張春義;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正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但仍面臨諸多挑戰。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國人群正面臨的營養健康問題,數據顯示我國人群正面臨著隱性饑餓和營養過剩的雙重負擔,并造成了嚴重的社會經濟損失。以作物營養強化技術為核心的營養型農業是解決該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國際上已培育了多種營養強化型農作物新品種并在多個國家種植,效果顯著,我國已先后培育出多種富含礦物元素(鐵、鋅)、維生素(β-胡蘿卜...
中國全谷物食品產業的困境、機遇與發展思考————作者:譚斌;喬聰聰;
摘要:近三十多年來,研究已經清楚表明,人類攝入更多的全谷物可以降低許多疾病的患病危險。發達國家在全谷物的研究開發、科普與市場推廣方面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并呈快速發展態勢。近年來,我國對全谷物的關注也不斷增加,但仍然面臨諸多困境與挑戰。本文對全谷物發展的國際共識、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及總體態勢進行了概述,回顧了近十幾年來我國全谷物在科學研究、社會關注度、定義與標準、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的進展與成績;分析了我國全...
健康中國背景下的茶葉功能研究與生物技術在健康茶飲開發中的應用————作者:應劍;肖杰;康樂;侯粲;王黎明;孟慶佳;董志忠;
摘要:茶是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營養健康經濟作物,具有降低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病風險、延緩疾病進程的積極作用;但是,我國消費者對于茶葉的健康價值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而且現有產品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從而影響了茶葉的消費。本文回顧了茶葉健康的典籍記載,分析了現代醫學研究進展,簡述了茶葉健康的法規現狀,介紹了生物工程、酶工程在現代茶開發中的應用,并特別說明了組學技術在研究茶葉多組分物質基礎、代謝特...
我國居民膳食結構的變遷及其對營養健康產業發展的啟示————作者:王柳森;王志宏;丁鋼強;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膳食營養狀況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對營養健康產業提出新的挑戰。本文利用"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近30年的縱向研究數據,從食物攝入、營養素攝入及膳食質量三個層面闡述了我國居民膳食結構的長期變化及其存在的關鍵問題。為了解決這些膳食營養問題,促進我國營養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在政策、科研、市場等多方面做出努力,并堅持以國家政策為導向,以居民營養健康需求為己任,充分...
中藥外治法應用于皮膚創面愈合中的研究進展————作者:姜程曦;趙祺;范欣榮;李校堃;
摘要:中藥外治法是指將具有直接作用于創面后使之自然吸收,從而發揮其藥物作用的方法,具有便宜快捷、副作用小、療效顯著等優勢,但存在組成復雜、起效時間長、作用機制尚不清楚的問題。本文簡述了中藥外治法應用于急性創面和慢性創面兩種不同愈合周期的創面,歸納了不同組方、不同中藥制劑應用于不同類型的創面,得出了治療手術創面主要采用熏洗法、油膏涂抹法和外敷法,常用的中藥是苦參、大黃等;治療急性褥瘡創面主要采用外敷法、油...
“健康中國,營養先行”——科學發展營養健康產業————作者:郝小明;楊月欣;
摘要:<正>健康是生命的基礎,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愿望和追求。國民健康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維護人民健康是我們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做出實施健康中國的重大戰略部署。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及配套文件,合理膳食行動是在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
血糖調控食品的研究進展與加工技術現狀————作者:魏銘;王申麗;楊海鶯;邵丹青;孔杭如;牛興和;陳歷水;
摘要:隨著人們日常飲食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患者一般通過口服藥物和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但同時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利用功能性食品輔助藥物調控血糖成為目前的研究熱點。本文對血糖調控食品及功能因子進行了系統分析與綜述,重點介紹了國內外血糖調控食品的研究進展,簡述了多糖、多酚、黃酮等主要的血糖調控功能因子,回顧了提取技術、微膠囊技術、干燥技術等血糖調控功能因子加工技術的...
兒童膳食指數的研究現狀及應用前景————作者:喬田;孟金鳳;董志忠;何洪優;成果;
摘要:目前大多國家已建立較為完善的成人膳食指數法評估膳食質量,但兒童的膳食指數法研究較少甚至部分國家尚未形成相應的評價體系。本文分別簡述了以食物為基礎構建的膳食指數方法和以混合膳食指數為基礎構建的膳食指數方法,指出了各兒童膳食指數的評價指標及評價方法的特點及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情況。同時展望了目前中國兒童膳食指數的應用前景,通過開發網絡版膳食指數評價工具實現兒童膳食指數在科研領域外的實際應用價值。并從個體...
2019綠色生物制造國際會議成功舉行
摘要:<正>2019年10月22日至24日,2019綠色生物制造國際會議(ICGB 2019)在北京化工大學東校區科學會堂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北京化工大學主辦,北京市軟物質科學與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協辦。會議由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院士和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Jens Nielsen教授共同擔任大會主席。Sang Yup Lee院士、畢曉濤院...
2019年《生物產業技術》1~6期主要欄目分類索引
摘要:<正>~
綠色熒光蛋白在枯草芽孢桿菌WB600中的表達————作者:雍婕;楊輝;肖紅仕;田云;周海燕;
摘要:根據綠色熒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特性,將GFP作為目的基因,與穿梭載體p HY300PLK結合,構建一個芽孢桿菌WB600的蛋白表達體系,為在枯草芽孢桿菌中表達其他蛋白提供了一定的技術和理論支持。本文結合p HY300PLK的克隆位點,設計gfp基因的引物,PCR擴增后回收的gfp基因片段進行雙酶切,與相同雙酶切的pHY300PLK連接獲得pHY30...
方興未艾的生物能源產業————作者:劉德華;
摘要:<正>生物質是唯一含碳的可再生資源,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即生物能源,其不僅可以直接替代化石燃料,而且與人類歷經數個世紀構建的龐大能源生產和消費系統兼容性很高。生物質中的碳源自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生物能源的生產和消費可以實現碳的封閉循環,不增加大氣中的碳總量。因此發展生物能源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最有潛力的發展方向之一,受
木質素能源轉化的研究進展————作者:周自圓;趙雪冰;劉德華;
摘要:木質素具有較高的碳含量和熱值,其最直接的利用方式是轉化為各種能源產品,包括燃料和電能。因此,以來源豐富的木質素為原料轉化制備生物質能源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概述了近年來木質素轉化為生物質能源的研究進展,包括木質素來源及提取、木質素熱化學轉化為生物燃料以及木質素發電技術,著重介紹了木質素的熱解反應、氣化反應、液化反應以及催化加氫脫氧反應,并總結了直接木質素燃料電池發電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對木質素能源轉...
多流程循環流化床技術及其在生物質鍋爐中的應用————作者:初雷哲;張衍國;康建斌;
摘要:多流程循環流化床技術是在傳統循環流化床技術基礎上開發的一種新型循環流化床技術,采用"三床兩返多流程"的獨特架構,具有效率高、燃料適應性廣和原始污染物排放低的優點。研究人員對多流程循環流化床內部的流動和傳熱做了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多流程循環流化床各爐膛內的氣固流動及傳熱機理,開發了適用于不同燃料的多流程循環流化床工業鍋爐。本文介紹了多流程循環流化床的技術特點,重點分析了該技術對生物質燃料的適應性及其在...
微藻產油技術進展————作者:劉敏勝;耿金峰;王慧嶺;馬欣欣;白秀君;
摘要:發展微藻生物能源是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微藻生物能源的藻種篩選、室外養殖、采收、油脂提取、能源制備等各工藝環節均已經打通,但成本高制約了微藻生物能源的產業化發展。本文分析了微藻生物能源的制備工藝(包括藻種特性、培養技術、油脂誘導技術、油脂轉化技術等)及應用研究進展(包括反應器),并結合多年在藻種選育、室外規�;囵B、低成本采收和藻油多組分分離方面的研究結果與經驗,從多角度為微藻...
在青藏高原地區推廣油菜種植并發展生物柴油產業的思考————作者:呂亮亮;趙雪冰;李旭光;劉德華;
摘要:青藏高原地區是國內最為優良的油菜種植地之一,油菜籽畝產、含油率、千粒質量多次創下全國乃至世界最高紀錄。然而目前青藏高原地區油菜產品多以油菜籽形式外銷,產品附加值低,并且種植分散、生產成本高,嚴重限制了青藏高原地區油菜產業的發展。因地制宜地利用豐富的油菜資源發展生物柴油產業,通過生物柴油產業帶動油菜產業發展,對于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保護高原生態環境、保障青藏地區燃油供應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探討了在...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