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漁業現代化》
關注()【雜志簡介】
《漁業現代化》原名《漁業機械儀器》創刊于1973年,由農業部主管,中國漁船漁機行業協會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共同主辦,本刊在國內漁業裝備行業享有很高的知度。本刊文章注重現代科研趨向與先進技術方法,同時密切聯系生產,立足實際應用;信息突出新、巧、廣、實,及時介紹國內外漁業各領域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實驗。本刊對漁業生產、管理、科研與教學等各界均有裨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國外數據庫收錄
【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綜述、海淡水養殖、病害防治、工業化養魚、漁業水處理、養殖與飼料機械、水產品加工與保鮮、漁船及捕撈機械、助漁導航儀器、漁業機械質量檢測與分析、法規與經濟分析、國內外最新漁業信息匯編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泡沫分離法在羅非魚半咸水循環水系統中的水質凈化效果 單建軍,宋奔奔,莊保陸,張宇雷,陳翔,吳凡
2.斯氏假單胞菌對草魚養殖水體水質的調控作用 鄭佳佳,張小平,胡彩虹,李衛芬,ZHEN Jiajia,ZHANG Xiaoping,Hu Caihong,LI Weifen
3.循環水養殖系統水質凈化設施設計與建造技術 趙景麗,王際英,張利民,曹體宏,李寶山,喬洪金
4.生物絮凝技術在池塘養蝦中的應用 劉文暢,羅國芝,譚洪新,LIU Wenchang,LUO Guozhi,TAN Hongxin
5.基于生物絮團技術的碳源添加對池塘養殖水質的影響 羅亮,徐奇友,趙志剛,祖岫杰,閆有利,繳建華
6.三種抗生素對池塘底泥氨氧化微生物生長及硝化作用的影響 張敏,廖明軍,李大鵬,陸詩敏,陳瑾,何緒剛
7.太陽能池塘底質改良機的機械性能研究 程果鋒,劉世晶,田昌鳳,劉興國,CHENG Guofeng,LIU Shijing,TIAN Changfeng,LIU Xingguo
8.金烏賊角質顎形態參數與胴長、體重的關系 王曉華,劉長琳,陳四清,孫建明,劉春勝,徐福柱
9.墨西哥灣扇貝經濟性狀對閉殼肌重決定效應分析 楊世平,劉慧玲,勞贊,張麗敏,YANG Shiping,LIU Huiling,LAO Zan,ZHANG Kaimin
10.龍頭魚流刺網網目捕獲機理的初步研究 楊炳忠,楊吝,譚永光,晏磊,張鵬,YANG Bingzhong,YANG Lin,TAN Yongguang,YAN Lei,ZHANG Peng
11.貽貝的加工利用研究進展 段偉文,羅偉,段振華,雷新桂,馮愛國,DUAN Weiwen,LUO Wei,DUAN Zhenhua,LEI Xingui,FENG Aiguo
12.大黃魚軟顆粒飼料的制作與應用 全漢鋒,王興春,施學文,QUAN Hanfeng,WANG Xingchun,SHI Xuewen
13.建立木質漁船淘汰機制的策略研究 劉晃,LIU Huang
農業期刊投稿:不同誘導子對澤瀉中23―乙酰澤瀉醇B積累的影響
摘要:采用不同濃度的水楊酸、赤霉素和脫落酸處理澤瀉植株,研究不同誘導子對澤瀉中23-乙酰澤瀉醇B積累的影響。結果表明,水楊酸、赤霉素和脫落酸在低濃度下都能促進澤瀉中23-乙酰澤瀉醇B的積累,在高濃度下則表現出一定的抑制作用。150 μg/mL的水楊酸處理第8天時,23-乙酰澤瀉醇B的含量為715.4 μg/g,為所有處理中的最大值。赤霉素和脫落酸的處理效果與水楊酸相比較差。
關鍵詞:農業期刊投稿,澤瀉,23-乙酰澤瀉醇B,誘導子
漁業現代化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改進YOLOv8n的水面殘留飼料檢測算法————作者:鄭海鋒;江林源;文露婷;周秀珊;介百飛;文家燕;
摘要:在水產養殖中,水面殘留飼料的實時檢測可以有效減少飼料浪費和水污染,在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方面是雙贏的局面。由于水面殘留飼料的特殊性,如尺寸小、密集程度高等,使得水面殘留飼料檢測表現不佳。該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改進YOLOv8n的水面殘留飼料檢測算法,通過增添小目標檢測層,融合多尺度特征以增強對小目標檢測的精度;引入C2f_Faster_EMA模塊,以降低模型的參數量,提高模型檢測速度;構建ICBAM模...
超聲協同中性蛋白酶輔助提取青魚皮明膠的響應面優化工藝研究————作者:陳文娟;陳建福;莊遠紅;
摘要:為探究青魚皮明膠的最佳提取工藝,提高青魚的附加產值。以青魚皮為原料,以明膠提取率為響應值,基于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定關鍵工藝參數超聲時間、酶用量、酶解時間和酶解溫度進行Box-Behnken試驗設計,探討各參數及其交互作用對明膠提取率的影響,構建了回歸模型,并用紅外光譜對所取的明膠進行表征。結果顯示:青魚皮明膠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超聲時間125 min、酶用量0.22%、酶解時間154 min和酶...
扇貝拖網捕撈技術與裝備研究進展————作者:李明智;趙梓軒;劉鷹;盧宏博;楊君德;張媛;
摘要:隨著扇貝增養殖業的迅猛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扇貝生產國。然而,中國扇貝捕撈技術與裝備相對落后,存在捕撈效率低、碎貝量高,以及造成海底生態環境破壞等突出問題。因此,開發環境友好型捕撈技術與裝備對于推動扇貝增養殖型海洋牧場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綜述了國內外扇貝捕撈的主要技術和裝備類型,包括掃蕩式、挖掘式、防誤捕式、水動力式和抽吸式捕撈技術,以及配套的機械化卸貝裝置,通過比較分析,評估在基礎研究、...
生物絮團技術強化及聯用方法研究進展————作者:趙相爍;劉超;徐愛玲;宋志文;
摘要:生物絮團技術(Biofloc Technology, BFT)在實際應用中易受養殖環境影響產生波動,水處理效率相對較低,后期產生大量的懸浮顆粒物會影響養殖生物健康。因此,采用多種技術方法提升生物絮團系統水質凈化功能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結合BFT原理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綜述了各種BFT強化及聯用方法、原理、應用效果和適用范圍。結果表明,培養硝化型生物絮團能夠降低養殖系統對有機碳源和溶氧的需求,減少懸...
人工魚礁群與風機基礎聯合水動力特征的數值模擬————作者:趙繼升;曹錦超;崔煜杰;趙芬芳;
摘要:隨著海洋資源的持續開發利用,現代化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的融合已成為集約化利用海域空間、提高海洋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發展方向。該研究基于FVCOM海洋數值模型構建潮汐驅動的渤海三維雙重嵌套高分辨率水動力模型,分析了人工魚礁群與風機基礎聯合結構的水動力特征,以及人工魚礁投放前后風機基礎周圍的水動力環境變化。對模型進行M2分潮調和分析、潮流流速大小與方向的驗證,技能評估參數達到0.81...
廣西北部灣海域HDPE材質牡蠣筏式養殖裝備水動力分析————作者:楊東斌;杜東升;蒙占彬;
摘要:為有效改善廣西北部灣海域竹木材質牡蠣筏式養殖裝備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結構損壞與環境污染現象,提高其抗風浪能力,以廣西北部灣海域常見長15 m、寬12 m單筏為例,選用HDPE材質筏式養殖裝備作為研究對象,采用AQWA軟件建立水動力分析模型,并基于頻域分析和時域分析方法,以系泊長度與系泊角度作為響應指標,開展筏式養殖裝備水動力特性及運動響應研究,獲取筏式養殖裝備各自由度運動響應和系泊張力變化規律。...
海洋牧場環境監測平臺設計與應用試驗————作者:王璽華;李明智;李文松;王剛;萬殿鵬;
摘要:為滿足海洋牧場環境監測需求,研制了一種海參底播養殖環境理化指標與視覺監測平臺。通過構建數值模型,進行了結構強度分析。基于三維勢流理論,建立了風浪流耦合條件下的平臺運動響應模型,并利用AQWA軟件分析最大重心幅度變化規律。通過優化系泊參數,實現了系泊系統的優化。結果顯示,在風浪流耦合作用下,平臺重心的最大幅度值被確定為危險工況。當導纜孔位置降低至水下0.5 m時,平臺的橫搖、縱搖和艏搖幅值分別減少5...
間歇禁食對大黃魚生長、生理生化和腸道組織結構的影響————作者:王曉萌;劉晃;姜旭陽;張成林;朱晨;龍麗娜;徐金鋮;馬天利;
摘要:為研究饑餓與恢復投喂對大黃魚(Larimichthys crocea)的影響,試驗以初始體質量為(122.62±11.08) g,體長為(17.9±1.04) cm的大黃魚為樣本,試驗分成5組,分別為饑餓0 d(S0)、饑餓2 d(S2)、饑餓4 d(S4)、饑餓8 d(S8)、饑餓16 d(S16),然后再恢復投喂至第32天。結果顯示:各組大黃魚饑餓時體質量呈現降低趨勢。恢復投喂后,在試驗結束時...
一種隔污裝置對設施甲魚養殖水質影響的試驗研究————作者:向坤;鄭團建;李海軍;葉章穎;汪勇翔;孫浩峰;趙建;
摘要:為評估設施甲魚養殖中隔污裝置對水質的改善效果。使用72只質量約為300 g的甲魚,在實驗室條件下以配備與未配備隔污裝置的小型甲魚養殖池作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測定了氨氮、濁度、化學需氧量(COD)、亞硝酸鹽氮等水質指標的變化情況,并采用統計分析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結果顯示,試驗組的氨氮質量濃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最高可達108 mg/L。對照組與試驗組的濁度和COD平均變化率分別為14.2%、8.4%和3...
多波束寬帶漁用聲吶旋轉扇區掃描發射性能分析————作者:魏珂;程婧;王志俊;李國棟;
摘要:漁用聲吶利用聲波來探測水下魚群分布和活動,通常采用全向發射或指向性掃描發射的方式實現對魚群位置的初步探測。針對傳統全向發射方式信號指向性較差,指向性掃描發射方式波束覆蓋不均勻的問題,根據漁用聲吶在實際捕撈場景中的需求,提出了一種基于旋轉扇區掃描的改進方法。通過水聲學算法仿真分析方法,分別仿真分析了扇區數量、邊界角度等影響掃描發射性能的因素并進行了水池測試。仿真結果表明,采用4扇區旋轉扇區的指向性掃...
基于FasterYOLOv9-Slim的輕量級工廠化養殖魚群識別————作者:張鑫;于紅;吳子健;程志澳;高陳成;楊宗軼;王悅;
摘要:針對計算資源有限的工廠化養殖對魚群識別精度和速度之間的平衡要求,提出一種基于YOLOv9和FasterNet改進的輕量級養殖魚群識別模型FasterYOLOv9-Slim。首先在YOLOv9中引入輕量級骨干網絡FasterNet以減少模型參數和計算量;其次利用高維檢測頭剪枝(HDPrune)降低網絡深度以減少干擾信息積累;最后結合改進的特征融合模塊FasterRepNCSPELAN4和下采樣模塊A...
基于船舶搖擺的海上瞬時稱重誤差分析及算法補償————作者:葛楓曄;鄭曉偉;
摘要:為解決稱重傳感器在船載狀態下穩定性和稱重精度差的問題,研究了船舶搖擺對四臂橋電阻式稱重傳感器輸出的影響。獲取單體魚在橫傾角度(0°~22.5°)和縱傾角度(0°~10°)的質量數據,對稱重傳感器輸出質量和傾斜角度進行多元回歸分析。構建多層級BP神經網絡架構,架構為4層前向反饋[3-8-1-1]BP神經網絡,使用BP神經網絡進行預測并用訓練模型來調整參數,使其能準確預測魚的質量,并進行算法補償方法研...
不同處理對圓斑星鰈無水活運存活率的影響————作者:李恭燕;姜沛宏;唐家銘;孫起鑫;黃寶生;陳東杰;秦小明;張長峰;
摘要:在開展圓斑星鰈(Verasper variegatus)無水活運技術研究過程中,為延長其保活時間,提高保活率,以達到長途運輸充分實現鮮活圓斑星鰈經濟價值的目的。該研究采用冷馴化、添加維生素C、麻醉劑及節律調控等方法對圓斑星鰈進行無水活運前處理,以保活時長及存活率為評價指標,篩選最優處理手段。結果顯示:在冷馴化處理過程中,以1℃/h速率降溫,無水活運24~36 h,存活率為83.33%,是未經冷馴化...
“數智漁業裝備——創新與實踐”專刊征稿
摘要:<正>當前,漁業發展仍面臨著生產方式粗放、勞動生產率不高、資源利用率低等諸多挑戰,亟需通過大力發展漁業新質生產力,驅動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數智漁業技術是漁業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涵蓋自動控制、機器學習、寬帶通信、人工智能、數據挖掘、認知決策等多種前沿技術。近年來隨著數智技術的不斷發展,漁業裝備領域涌現出一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的新型裝備,突破了傳統漁業裝備的機械化局限,實現了漁業生產和管理...
一種升降清洗式水質傳感器管控裝置研制及應用————作者:李旭;江興龍;陳慶祥;
摘要:為突破水質傳感器普遍存在因長期浸泡水中而導致檢測靈敏度下降和準確率降低等技術瓶頸,研制了一種升降清洗式水質傳感器管控裝置。該裝置采用Arduino UNO R3作為主控板,結合SIM7020 NB-IoT模塊和HC-05藍牙模塊,并基于Blynk平臺開發移動端應用軟件,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實時查看和控制設備的運行狀態,實現裝置的遠程和近距離雙模式控制。傳感器支架設計為可更換結構,能夠靈活配置和調節傳感...
基于SE-ResNet18模型的三疣梭子蟹性別分類方法————作者:王日成;鄭雄勝;高玉鳳;黃文偉;
摘要: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一種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甲殼類動物,性別分類的準確性對于優化水產養殖策略和提高海產品加工效率至關重要。該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自動性別分類方法,采用了增強型卷積神經網絡模型SE-ResNet18。該模型結合了Squeeze-and-Excitation(SE)模塊和全局平均池化,通過數據增強和優化算法對包含大量雌雄梭子蟹圖像的數據...
一種基于視覺的魚苗體長快速非接觸測量方法————作者:馬志艷;吳佳俊;周明剛;張淑霞;
摘要: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及時準確地獲取魚苗形體尺寸十分重要。傳統人工取樣測量方式費時費力,無法滿足智慧水產發展的需求。以體長分布在20~100 mm的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a)魚苗為對象,提出了一種基于視覺的魚體體長快速測量方法,可在無參照和非接觸情況下對試驗魚苗進行快速準確體長測量。首先利用RGB-D相機獲取目標深度信息和灰度圖像,通過圖像處理完成目標魚體與背景分割;進一步...
基于Segformer與特征融合的水下養殖魚類圖像分割方法————作者:蘇碧儀;梅海彬;袁紅春;
摘要:水產養殖管理中,精準分割圖像中的魚類對生長管理至關重要,但水下環境復雜,圖像質量低,現有分割方法面臨精度低、泛化能力弱等挑戰。提出了一種改進Segformer模型(FT-Segformer,簡稱SegFT)的水下魚類圖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四層transformer block提取輸入圖像高分辨率到低分辨率的不同尺度特征。在解碼器部分,借助特征金字塔融合機制增強上下文感知;然后,利用轉置卷積還原特...
基于改進YOLOv8的輕量級魚類檢測方法————作者:王鑫怡;劉旭騰;鄭紀業;董貫倉;于兆慧;張霞;王興家;
摘要:針對魚類目標檢測存在精度低和計算量大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改進YOLOv8模型的輕量化魚類目標檢測方法YOLOv8-FCW。首先,引入FasterNet中的FasterBlock替換YOLOv8中C2f模塊的Bottleneck結構,減少網絡模型的冗余計算;其次,引入注意力機制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實現高效提取魚體特征,提升網絡模型檢...
基于多尺度殘差連接的水下圖像自適應增強————作者:謝小文;袁紅春;
摘要:為解決水下圖像常見的顏色失真、對比度降低以及有監督方法在缺乏大規模成對的高質量水下圖像數據集支持時效果一般等問題,提出了一種無監督水下圖像增強方法,該方法利用條件變分自動編碼器(cVAE)結合概率自適應實例歸一化(PAdaIN)以及多色空間拉伸技術,旨在提高生成圖像的視覺質量,確保生成圖像與原始輸入圖像在視覺上具有一致性。此外,多尺度殘差連接模塊有效減少了非關鍵信息的傳遞,進一步提升了模型的性能。...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