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植物保護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植物保護學報》是中國科協主管、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于1962年,1986年掛靠在中國農業大學。它始終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開展學術交流,為實現農業現代化服務”的辦刊宗旨,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新聞出版方面的政策和法規,重視編輯出版方面的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實施,不斷提高刊物質量,并注意加強與國內外的信息交流�?橇舜罅恐参锉Wo學科各方面,包括農作物病害、蟲害、草害、鼠害、農藥等,信箋應用或與應用聯系較緊密的未曾發表過的研究論文、文獻綜述及研究簡報等。為傳播科技信息、推動我國乃至世界的植物保護學科發展和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曾獲中國科協優秀期刊獎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研究論文、文獻綜述、簡報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在高溫下干旱脅迫對褐飛虱生態適應性的影響 于瑩;徐紅星;鄭許松;楊亞軍;呂仲賢; 193-199
2 顏色背景對梨小食心蟲成蟲產卵生物學的影響 楊小凡;馮娜;劉玉峰;范凡;馬春森;魏國樹; 200-204
3 亞洲玉米螟幼蟲對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選擇性 袁志華;郭井菲;王振營;何康來;白樹雄; 205-210
4 水稻紋枯病菌拮抗細菌的篩選及鑒定 陳思宇;陳志誼;張榮勝; 211-218
5 釀酒高粱品種、組合及親本的絲黑穗病抗性鑒定 張長偉;丁國祥;倪先林;劉天朋;陳國民;趙甘霖; 219-224
6 陜西獼猴桃細菌性潰瘍病田間發生動態和規律 秦虎強;高小寧;趙志博;朱穗層;李建民;黃麗麗; 225-230
7 蘋果炭疽病病原菌ISSR-PCR反應體系的優化及遺傳多樣性分析 符丹丹;莊杰麗;張榮;孫廣宇; 231-236
8 南疆溫室番茄黃化曲葉病病毒種類的分子鑒定 王喜剛;黃家風;都業娟; 237-242
9 一氧化氮對果蔬采后灰霉菌生長發育及致病性的影響 王倩;高麗樸;楊娜;王清;李淼; 243-248
10 建蘭膠孢炭疽菌ITS序列分析及其PCR快速檢測 姚錦愛;余德億;陳福如;黃鵬;陳峰; 249-254
11 土壤中南方根結線蟲的實時熒光PCR檢測和定量 宋志強;王暄;林宇;遲元凱;鞠玉亮;李紅梅; 255-260
12 玉米抵御鞘腐病菌侵染的生理機制 徐鵬;李浩然;曹志艷;李朋朋;張利輝;董金皋; 261-265
13 三種雙酰胺類殺蟲劑對小地老虎和蚯蚓的選擇毒性 杜軍輝;于偉麗;王猛;張燦光;慕衛; 266-272
14 N-3型無人直升機施藥方式對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防治效果的影響 薛新宇;秦維彩;孫竹;張宋超;周立新;吳萍; 273-278
15 蓮子草假隔鏈格孢對空心蓮子草活性氧代謝的影響 聶亞鋒;劉長河;陳志誼;劉永鋒;劉郵洲; 279-284
16 一株對西紅花種球腐爛病有生防效果的蜂房類芽胞桿菌 陶中云;謝國雄;曾紅星;徐福壽;謝關林; 285-286
17 休眠期大豆胞囊線蟲體內耐寒性物質含量變化 鄭雅楠;田豐;陳井生;王媛媛;段玉璽;陳立杰; 287-288
農業類職稱論文發表: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及其評價
摘要:轉基因作物安全性問題是全球廣泛關注和飽受爭議的話題。分析了近年來關于轉基因作物環境風險評估和食品安全評估的一些綜述以及相關研究報道,總體來說,至今尚未發現可以證實轉基因技術對人類健康、畜禽動物不安全的案例,少數對轉基因食品有毒性的報道最后被證實是由于試驗方法或統計方法的錯誤造成的。但長期種植轉基因作物導致的環境風險評估就復雜得多,更難以評價,只能進行長期監測和預防。政府作為決策者必須對轉基因作物建立科學的評價、監管體系,并使消費者增強對轉基因作物的信任。展望未來,由于新技術的不斷產生,“安全轉基因技術”有望在某種程度上緩解轉基因作物的風險。
關鍵詞:農業類職稱論文發表,轉基因作物,安全,環境風險,食品安全,評價管理體系
植物保護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不結球白菜軟腐病病原菌鑒定及48份不結球白菜種質資源的抗性評價————作者:王歡;車舒;韓建軍;范加勤;佘旭東;劉照坤;
摘要:為明確不結球白菜軟腐病的病原菌,并建立高效快捷的苗期抗性評估體系,該研究從田間采集具有典型軟腐癥狀的不結球白菜莖稈樣本,采用組織分離法獲得純培養菌株,運用多相分類學方法對分離菌株進行鑒定;優化苗期抗性評價體系中接種方法、接種菌株、接種濃度及接種后調查時間等因素,并利用優化的苗期抗性評價體系對48份不結球白菜種質資源進行苗期抗性評價。結果顯示:從不結球白菜感病莖稈組織中共分離、純化獲得1株菌株,命名...
免疫系統介導的共生微生物對昆蟲宿主的影響————作者:王爭艷;張閃;周麗貞;趙亞茹;劉之源;
摘要:先天免疫是昆蟲適應復雜環境的關鍵,研究昆蟲免疫系統有助于發現新的殺蟲劑靶點,為開發新的害蟲防治策略提供思路。昆蟲通過模式識別受體識別環境中的病原體,激活先天免疫系統以清除病原體。昆蟲的先天免疫系統主要有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Toll、免疫缺陷(immune deficiency,IMD)以及Janus激酶/信號轉導和轉錄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s and...
番茄潛葉蛾CYP4M131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作者:李亞茹;李源;張連軍;李婷婷;劉小寧;劉寧;
摘要:為有效防控番茄潛葉蛾Tuta absoluta,利用PCR技術結合cDNA末端快速擴增克隆番茄潛葉蛾體內細胞色素P450解毒酶系基因CYP4M131,對其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分析其表達譜,利用RNA干擾技術解析其功能。結果顯示:番茄潛葉蛾CYP4M131開放閱讀框為1 518 bp,編碼505個氨基酸殘基,CYP4M131氨基酸序列與馬鈴薯塊莖蛾Phthorimaea o...
湖北省主栽蓮品種(系)的抗蚜性鑒定及抗蚜理化性狀分析————作者:馮婧婧;李峰;康涵韋;周利琳;李建洪;王永模;
摘要:為鑒定湖北省18個主栽蓮Nelumbo nucifera品種(系)的抗蚜性,解析蓮葉理化性狀與抗蚜性的關系,采用蚜量比值法鑒定蓮品種(系)對蓮縊管蚜Rhopalosiphum nymphaeae的抗性等級,并對蓮葉超微結構、蠟質、木質素和黃酮類化合物含量與抗蚜性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18個蓮品種(系)的抗蚜性可分為6個等級,其中鄂蓮12號為高抗,白玉簪1號、白玉簪2號、白玉簪3號和鄂子蓮1號為...
浙中地區鮮食玉米上主要鱗翅目害蟲的發生規律和四種化學藥劑的防效及殘留檢測————作者:韓海亮;張萍;陳斌;包斐;徐紅星;郭井菲;趙福成;
摘要:為明確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后鮮食玉米田鱗翅目害蟲發生規律的變化,對2020—2022年浙中地區鮮食玉米上主要鱗翅目害蟲進行系統調查,比較甜玉米、糯玉米和普通玉米3種玉米上主要害蟲的為害差異,測定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虱螨脲、氯蟲苯甲酰胺和乙基多殺菌素4種化學藥劑對鮮食玉米果穗上害蟲的田間防效,并對乳熟期玉米果穗中藥劑殘留進行檢測。結果表明:為害浙中地區鮮食玉米...
丁香酚對青枯雷爾氏菌的抑菌效果及作用機制————作者:劉澤鑫;常曉涵;許汝冰;許雯慧;楊勇;向海波;黎妍妍;
摘要:為探究丁香酚對青枯病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和作用機制,以青枯雷爾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為研究對象,采用微量二倍稀釋法、瓊脂擴散法、毛細管法和結晶紫染色法等方法測定丁香酚對青枯雷爾氏菌最小抑菌濃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低殺菌濃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運動性、趨化性...
氨基寡糖素對小麥條銹病防控及增產效果評估————作者:王怡萍;彭予汐;徐一仟;韓依軒;張策;康振生;趙晶;
摘要:為明確氨基寡糖素在小麥上對條銹病的防控效果,通過室內和田間試驗分析不同濃度氨基寡糖素處理對小麥接種條銹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后的抗病表型及產量的影響。室內試驗結果表明:葉面噴施稀釋200倍、500倍和1 000倍的氨基寡糖素均能誘導小麥對條銹菌產生抗性,且濃度越大持效期越長,其中稀釋200倍處理后的抗性可持續7 d。田間試驗結果顯示,接種病菌前3 ...
草銨膦對耐除草劑轉基因玉米的安全性及對雜草的防除效果————作者:李美;于鳳閣;張文姝;侯燕華;張國福;高興祥;李健;高傳杰;黃修柱;張佳;林榮華;
摘要:為指導草銨膦合理應用,于室內和田間分別測定草銨膦水劑莖葉處理對耐除草劑轉基因玉米的安全性和對雜草的防除效果;同時于室內測定草銨膦土壤處理的除草活性。結果表明:200 g/L草銨膦水劑對供試玉米品種安全性好,對玉米和雜草的選擇性指數大于38.7;在2022年田間高濕條件下,施用劑量為300、600、900和2 400 g (a.i.)/hm2的200 g/L草銨膦水劑21 d后...
煙草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研究進展————作者:鄭倩萍;繆應舜;周津弘;周文兵;孟玉芳;楊海林;
摘要:我國是煙草生產和消費大國,煙草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經濟作物,蟲害是制約煙草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當前,我國煙草害蟲治理以化學防治為主,但農藥殘留、害蟲抗藥性及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因此,尋找替代傳統化學防治的可持續綠色防控技術迫在眉睫。針對煙草害蟲綠色防控的需求,該文從煙草主要害蟲、預警和診斷技術、農業防治技術、物理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行為調控技術及功能植物利用防控技術等煙草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進行了綜...
我國新發現夜蛾黑卵蜂孤雌產雌品系及其體內沃爾巴克氏體分子檢測————作者:趙靜;譚永安;謝永輝;寧德凱;王德海;陳華燕;石萍麗;肖留斌;
摘要:為明確野外新采集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孤雌產雌品系沃爾巴克氏體Wolbachia感染情況及其對生殖模式的影響,首先利用沃爾巴克氏體表面蛋白(Wolbachia surface protein,wsp)基因以及細胞分裂蛋白基因ftsz特異性引物對該品系DNA進行PCR擴增,并基于單基因和多位點序列分型法對沃爾巴克氏體類群進行系統發育分析,并通過高溫連續處理夜蛾黑卵蜂2個世代,研究其...
基于兩性生命表評價取食柞蠶蛹和灰茶尺蠖蛹對蠋蝽生長發育的影響————作者:劉琪;王琳琳;朱笑睿;林昌進;黃泓晶;匡揚帆;金煣;周子欽;陳李林;
摘要:為評估蠋蝽Arma custos(Fabricius)對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的生物防治潛能,以蠋蝽取食優質獵物柞蠶Antheraea pernyi(Guérin-Méneville)蛹為對照,構建蠋蝽取食這2種獵物的年齡-齡期兩性生命表,分析取食2種獵物對蠋蝽生長發育和繁殖參數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取食柞蠶蛹的蠋蝽成蟲相比,取食灰茶尺蠖蛹的蠋蝽成蟲的前期存活率...
六種植物揮發物對不同日齡梨小食心蟲成蟲觸角電位反應的影響————作者:張文琳;李瑩;武愛華;殷詩杰;馬瑞燕;李先偉;
摘要:為明確植物揮發物和梨小食心蟲Grapholita molesta成蟲日齡與交配狀態之間的互作效應,應用觸角電位儀測定梨小食心蟲不同日齡雌成蟲對不同劑量6種植物揮發物的觸角電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應。結果表明:日齡和劑量2個因子在梨小食心蟲雌成蟲對苯甲醛、苯甲腈、壬醛及α-法呢烯4種物質的EAG反應中存在顯著的互作效應,且對相同劑量揮發物的EAG修正值整體呈現隨日齡增大...
抑肽酶對防治梨小食心蟲的兩種植物源農藥的增效作用————作者:李俊杰;楊曉燕;唐慧琳;高俊恒;郭子坤;郭春陽;王冬寒;葉佳成;袁向群;李怡萍;
摘要:為提高植物源藥劑對梨小食心蟲Grapholita molesta的防治效果,測定飼喂含抑肽酶的人工飼料后梨小食心蟲2齡幼蟲中腸內總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采用飼料混毒法測定0.20 mg/L抑肽酶對1%印楝素水分散粒劑和0.3%苦參堿水劑的增效作用。結果表明:飼喂含0.20 mg/L抑肽酶的人工飼料12 h后,梨小食心蟲2齡幼蟲中腸內總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均與對照無顯...
晝夜溫度波動與亞致死濃度殺蟲劑對荻草谷網蚜生活史性狀和種群參數的影響————作者:邢鯤;閆奕龍;韋娜;趙飛;
摘要:為明確晝夜溫度波動變化與亞致死濃度殺蟲劑對荻草谷網蚜Sitobion miscanthi的生態學影響,于室內測定(22±6)℃和(22±12)℃不同變溫幅度以及亞致死劑量LC10的吡蟲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對荻草谷網蚜壽命、繁殖與種群參數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恒溫22℃下,與對照相比,吡蟲啉使荻草谷網蚜壽命顯著縮短了1.15 d,繁殖力減少了8.28頭,內稟增長率降低了0.069,凈...
我國黃淮海地區大豆癥青相關病毒的鑒定及其抗(耐)性材料篩選————作者:程信歌;肖燕敏;濮若思;張子龍;屈浩然;丁嘉瑜;申宇航;李凱;
摘要:為探究黃淮海地區大豆癥青連年暴發的原因并篩選優異的抗(耐)性大豆新品種(系),在黃淮海地區不同地區采集疑似病樣209份,利用特異性引物對病樣的葉片和豆莢果皮進行大豆癥青相關病毒(soybean stay-green associated virus,SoSGV)的檢測,隨機選取21個陽性樣品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及系統發育分析,構建SoSGV侵染性克隆進行侵染性試驗,并以普通棕色葉蟬Orosius or...
番茄褐色皺紋果病毒與鳳果花葉病毒復合侵染的檢測及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分析————作者:范真真;肖夢雪;李樹山;臧連毅;李新旭;周濤;
摘要:為明確田間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植株出現花葉、泡狀突起和褐色壞死等癥狀是否由番茄褐色皺紋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ToBRFV)和鳳果花葉病毒(pepino mosaic virus,PepMV)復合侵染所致,在我國北方3個農業園區采集疑似被ToBRFV和PepMV侵染的26份番茄樣品,采用反轉錄PCR技術對其進行檢測,選擇代表性...
與煙草曲莖病毒V2蛋白互作的本氏煙SKP1.1蛋白負調控病毒侵染————作者:楊旸;黃普鑫;袁園;李俏;朱雯穎;青玲;李明駿;
摘要:為明確煙草曲莖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TbCSV)V2蛋白在TbCSV侵染寄主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基于前期以TbCSV V2蛋白為誘餌篩選到的與之互作的本氏煙Nicotiana benthamiana泛素連接酶E3復合體SKP1/CUL1/F-box(SCF)組分NbSKP1.1蛋白(GenBank登錄號為AKQ53343.1),采用雙分子熒光互補、熒光素酶互補成像...
斑籽木中番茄黃化曲葉病毒與伴隨衛星的分子鑒定及基因組結構分析————作者:鐘靜;李婷婷;張水英;封慶紅;羅予;趙麗玲;丁銘;
摘要:為明確番茄黃化曲葉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對雜草斑籽木Baliospermum solanifolium的侵染情況,自云南省元謀縣小丙嶺村番茄地周邊田間地頭采集具有黃化、花葉癥狀的斑籽木病樣和健康樣品,對樣品中病毒及伴隨衛星進行PCR檢測、全基因組克隆和測序、SDT比對分析、基因組結構特征分析和重組分析。結果顯示:從2個斑籽木病樣中共分離到4條...
重慶市丘陵地區馬鈴薯晚疫病流行規律、病原菌群體遺傳及其抗藥性分析————作者:何蓉;陳漢;張欣杰;張以恒;董莎萌;江金明;江文芳;陳國;
摘要:為實現重慶市丘陵地區馬鈴薯晚疫病的精準防控,基于2022—2024年豐都縣3個馬鈴薯晚疫病測報點預警系統數據分析該地區晚疫病初始適宜發病時間及流行程度,總結晚疫病流行規律,利用12對簡單重復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標記對分離的晚疫病菌——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株進行群體遺傳及變異分析,并通過平板對峙法測定氰霜唑及霜脲氰對供試病原菌...
三株抗TMV兼具廣譜拮抗活性的生防細菌篩選和鑒定————作者:王德;潘媛;梁愛霞;董震楊;胡同樂;王亞南;
摘要:為獲得對煙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具有廣譜拮抗活性的生防細菌菌株,利用組織分離法從蘋果樹側根、枝條和果皮組織中分離、純化菌株,通過平板對峙試驗初步篩查對蘋果炭疽葉枯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蘋果腐爛病菌Valsa mali、蘋果輪紋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馬鈴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和梨火疫病...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