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國土綠化》
關注()【雜志簡介】
《國土綠化》雜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社會,營造清新優美環境。集政策性、指導性、知識性服務于一體。及時刊登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國土綠化工作的重要指示、方針政策,報道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部門綠化、城鄉綠化、防沙治沙、生態保護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交流綠化技術,推廣先進經驗,全心全意為綠化事業和綠化工作者服務。本刊為綜合性刊物。
【辦刊宗旨】
以“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集政策性、指導性、實性、服務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政府關于國土綠化的方針政策、法律報導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和各系統、各部門造林綠化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舉措、新成就;傳播國內外造林、種果、栽花、種草的先進技術、科學知識和有關息;弘揚生態環境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思想和先進人物;交流全國各地綠化、美化、香化的先進經驗;反映綠化工作者和各界人士對國土綠化工作的意見、建議、要求和呼聲。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中國知網
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收錄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卷首語、特別報道、專題論述、封面文章、綠化風采、義務植樹、部門綠化、古樹名木、科技交流、域外景觀、綠化資訊、綠色藝苑、國際森林年。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扎實開展造林綠化建設更加美好家園 1
2 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為建設美麗中國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5-6
3 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關于做好2014年造林綠化工作的通知 7-9
4 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關于進一步規范樹木移植管理的通知 10-11
5 2013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 12-23
6 正本清源修舊如舊 18-19
7 造林綠化持續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基礎 20-23
8 用青春和熱血染綠荒山 24-25
9 綠了荒坡白了頭 25-26
10 水秀鄉村家園美 27-28
11 賀州市發展綠色經濟取得四項新突破 28
12 打造林苗一體化染綠城鄉大地 29
13 2014年全國春季造林綠化種苗供應數量充足 30
14 《天津市綠化條例》3月1日施行 31
15 貴州省出臺義務植樹條例 31
16 水潤荊楚綠正濃 32-33
17 承擔綠化光榮使命 傾力建設美麗中國 34-35
農藝師論文范文:東北寒地大豆高產栽培技術
【摘 要】大豆是我國東北寒地地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由于我國東北寒地地區氣候環境的影響,我國東北寒地地區的大豆成熟期相對來說較少,因此大豆的產量并不是很好,要想能夠有效的提高我國東北寒地大豆的產量,就需要采用合理的大豆高產栽培技術,對大豆產量進行有效的計算,選擇適宜的大豆生產基地,從而保障東北寒地大豆產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就東北寒地大豆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簡要的探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東北寒地,大豆,高產栽培技術
大豆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為,其被各個地域的人民所重視,其種植的面積也相對較廣,但是就大豆的產量來說,其在有些地區去無法達到高產,東北寒地地區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東北寒地地區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大豆的成熟周期相對來說較少,其產量也相對較少,無法達到高產的指標。其實針對大豆生產的研究也相對較多,但是其中忽視了對大豆產量表現的分析和研究,因此,要想有效的提高東北寒地大豆的產量,就需要對大豆進行增產配套措施的改進,采用合理、高效的高產栽培技術,選用高品質的大豆品種,建設專門的大豆生產基地,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大豆生產的總量,以保障東北寒地大豆可以實現高產的指標。
國土綠化最新期刊目錄
《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發布開啟依法保護新篇章————作者:張亞敏;
摘要:<正>2月14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3月15日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填補了古樹名木保護領域國家層面的法規空白,標志著我國古樹名木保護進入法治化新階段。國家林草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司長張利明介紹,我國搭建了全面系統的保護制度框架,《條例》從國家層面對保護管理工作...
2024年中國古樹名木保護大事————作者:綠文;
摘要:<正>日月輪轉,生生不息;古樹千載,名木傲立。當前,我國普查范圍內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這些“有生命的文物”見證時代變遷、傳承生態文化、演繹生命傳奇,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景觀、科研和經濟價值。過去一年,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加快推進立法、實施搶救復壯、開展專項行動、強化科技支撐、廣泛宣傳推廣,守護“綠色記憶”,留住最美鄉愁,...
新時代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法治保障————作者:尹偉倫;
摘要:<正>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等價值。保護古樹名木,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生動實踐,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我國是世界上古樹名木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全國普查范圍內的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包括散生122.13萬株和群狀386.06萬株;分布在城市...
保護古樹名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者:安黎哲;
摘要:<正>古樹名木,承載著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寄托著廣大人民群眾的鄉愁情思,延續著優質的生物基因,被譽為“綠色的國寶”“有生命的文物”。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古樹名木保護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專項立法條件成熟、需求迫切。在此背景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出臺可謂眾望所歸、正當其時,對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統籌保護與發展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作者:劉合勝;
摘要:<正>日前,國務院頒布《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新時代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的重要制度舉措,填補了我國古樹名木保護領域的法規空白,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法治基礎,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稐l例》堅持保護第一、合理利用、分級管理的原則,貫徹原地保護精神,聚焦破壞古樹名木及其生長環境的典型問題,補齊制度短板,壓實保護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同時,統籌推進古樹名木保護與...
保護古樹名木賡續中華文脈————作者:陳凡;
摘要:<正>古樹名木是珍貴的自然遺產和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被稱為綠色“活化石”,承載著中華文明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法治化,對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依法強化管理提升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水平————作者:叢日晨;
摘要:<正>城市古樹名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僅是城市的自然財富,也是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出臺,對于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具有以下重要意義:一是有助于城市古樹名木得到永續保護。城市古樹名木多處于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區,屬生態脆弱區,受人為活動影響大,極易受到破壞�!稐l例》明確古樹名木受法律保護,明確政府、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養護責任人、社會公眾應承擔的保護古樹...
守牢“八道”關口強化閉環管理切實保障“三北”工程重點項目質量成效————作者:艾暢;李昌根;賈曉紅;辛詠恒;
摘要:<正>實施“三北”工程是國家重大戰略,事關我國生態安全、事關強國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2023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發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努力創造新時代防沙治沙新奇跡的動員令。國家林草局黨組高度重視,組織15個包片指導組,深入三北各地推動工程建設。陜西組先后7次赴陜西各地,與基層干部...
湖北:以林長制為引領加強森林資源管理————作者:陳永生 ;鄒黎曙 ;楊光明;
摘要:<正>綠水青山,靈秀湖北。2024年,湖北省以林長制為抓手,扎實推進森林資源管理各項重點工作,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提供充分生態保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共同簽發總林長令《關于加強林業資源保護管理推進美麗湖北建設的令》,推動森林防火、資源管護等重點工作落實。15位省級總林長深入責任區巡林調研,示范帶動市縣林長巡林7300余人次,解決問題1321個。全省林業在持續擴大資源總量的同時,有...
以“全民義務植樹”之筆繪制潼南生態新畫卷————作者:何朋俊;
摘要:<正>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是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重慶市潼南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關鍵行動,是落實區委“一極一堡、兩區兩城兩地”總體部署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廊道建設的關鍵舉措。潼南區通過一系列努力,用規劃、創新和堅持“三支筆”,精心繪制一幅山清水秀、美麗多彩的潼南新畫卷
青海油田:勾勒雪域高原生態大美畫卷————作者:焦玉娟 ;徐莉萍;
摘要:<正>在過去3年中,中國石油青海油田輸油氣公司甘森站累計綠化面積達到8000平方米,使原本荒涼的戈壁披上了“綠裝”,結出了甜美的“果實”,成為青海油田在保護美麗高原生態環境方面的一個生動例證。青海油田的油氣產區位于柴達木盆地,坐落在被譽為“中華水塔”的青藏高原“三江”發源地,被阿爾金山、昆侖山、祁連山三山環繞,地貌以戈壁、荒漠、山地、沼澤為主,生態環境極為脆弱,環境保護責任重大。同時,油田產業鏈較...
種養管護環環相扣 再現青山秀美畫卷——山東省汶上縣科學推進荒山綠化提質增效————作者:郭宗亮;
摘要:<正>近年來,山東省汶上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推深做實林長制為引領,加強規劃設計,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質量監督,完善管護機制,科學開展荒山綠化,全面推進生態保護修復,描繪“家在汶水上,綠意映中都”生態和諧畫卷,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生態林區。目前,全縣累計完成荒山造林4000多畝,荒山綠化率超過73%
吉林印發古樹名木保護行動方案
摘要:<正>日前,吉林省林草局、省住建廳、省綠委辦聯合印發了《吉林省古樹名木保護行動方案》。該方案以保護古樹名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目的,通過實施掛牌保護工程、搶救復壯工程、古樹群保護工程、創新融合工程和后備資源培育工程五大工程,力爭到2026年底,全省古樹名木建檔率達到100%,掛牌率達到100%,管護責任落實率達到100%;到2030年,全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制度將更加健全,保護管理能力持續增強,...
湖北荊門義務植樹添新綠
摘要:<正>2月5日,湖北省荊門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組織干部職工,在鳳凰湖濕地公園開展2025年春季集中義務植樹活動,以實際行動美化生態環境、共建美好家園。在植樹現場,大家分工協作,配合默契,合力栽下一株株美國紅櫸、無患子等苗木,順利完成了植樹任務。以此為契機,荊門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做好荒山綠化、森林質量提升、森林資源管護、礦山生態修復、森林防火、林業產...
廣東茂名連續11年開春植綠
摘要:<正>2月5日,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廣東省茂名市四套班子領導在露天礦生態公園,與黨員干部、志愿者一起參加2025年義務植樹活動。大家一起揮鍬鏟土、扶苗覆土、提桶澆水,合力種下紫花風鈴樹苗300多株,為露天礦生態公園增添了一抹新綠。茂名市自2015年以來,每年開春后都堅持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至今已連續開展11年。這項活動已經成為茂名市的一項傳統和自覺行動
湖北武漢3年內將建20所濕地學校
摘要:<正>近日,湖北省武漢市啟動2025年濕地保護科普宣教活動,發布了《武漢市濕地保護科普宣教活動工作方案(2025—2027年)》。全市計劃到2027年建成20所濕地學校。濕地學校由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發起創建,后由中國濕地學校網絡委員會接續授牌,至今已有20年歷史。武漢市現有江漢區大興路小學、漢陽區晴川初級中學等16所濕地學校
山東東阿自然科普課堂開課————作者:賈平合 ;徐濤;
摘要:<正>近日,山東省東阿縣少工委組織小學生走進東阿縣林業發展中心的動植物標本室,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自然探索之旅。標本室講解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為孩子們講解了動植物的生長習性、生態環境以及保護意義。孩子們不時提出問題,展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通過近距離觀察這些珍貴的標本,孩子們對自然界的奧秘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顒又�,孩子們拿起畫筆,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對環保的理解、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態...
林業英雄孫建博:一生奮斗寫就最美林草故事————作者:許云飛 ;曹鋼 ;高志哲;
摘要:<正>1996年,孫建博擔任山東省淄博市原山林場場長,他帶領全體職工走出了一條林業改革發展之路,把負債4000多萬元的林場打造成為全國林草戰線的一面旗幟和國有林場改革的樣板。他被全國綠化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林業英雄”稱號,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三位“林業英雄”。隆冬時節,我國華北大地一片蒼茫,而山東省淄博市的原山林場依然綠意盎然。這滿眼的勃勃生機,是三代原山人67年...
甘為梭梭戰黃沙 矢志沙海變綠洲——記甘肅省民勤縣退耕還林辦公室主任姜莉玲————作者:劉江林;
摘要:<正>在甘肅省民勤縣,有這樣一位女性,她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對家鄉的深厚情誼,投身造林治沙事業26年,甘做沙漠綠洲的守護者。她始終堅守“確保民勤不成為第二個羅布泊”的堅定誓言,與無數治沙人并肩作戰,挺立在沙海之中,用青春書寫著荒漠變綠洲的傳奇,在民勤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綠色長城。她就是甘肅省民勤縣退耕還林辦公室主任姜莉玲
高山油茶助力浙閩邊鄉村共富————作者:吳長波;
摘要:<正>浙江省慶元縣江根鄉上杉坑村,據傳目前是鄉里存款最多的村莊,多數家庭存款超過10萬元�?墒�,這個上杉坑村,多年前還是名副其實的貧困村、空心村。上杉坑村處在百山祖國家公園東向的萬山之中,是浙江省最邊遠的村莊,距離慶元縣城近百公里。由于區位偏僻,產業空虛,經濟落后,上杉坑村一度成為遠近聞名的特困村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