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種業》
關注()【期刊簡介】
《中國種業》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和中國種子協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性、專業性、技術性種業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國種子產業化、良種繁育、種子檢疫檢驗、種子加工貯藏等方面的研究實用高新技術為主。
【辦刊宗旨】
堅持為科研、生產、教學服務,為繁育推、產、銷一體化和實現種子產業化服務為辦刊宗旨。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該刊系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優秀農業期刊。
【欄目設置】
設有企業家風采、政策法規、實用新技術與新成果、專題綜述、實驗研究技術與方法、市場觀察、國外動態、種子產業化、名特新優品種、供求信息、讀者信箱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加快科研要素向種子企業流動的政策研究 張照新 方 華 孔祥智等 1-6
2 國家農作物品種區試站建設思考 邱 軍 7-9
3 新形勢下公益性事業單位從事種業發展思路探討 李春生 方福平 9-11
4 我國種子企業發展科研育種的對策思考 王 奕 郭承亮 12-14
5 常規水稻推廣與種企可持續發展雙贏出路探析 付云�!」⒃旅鳌×_必燦等 15-17
6 新時期我國種子科研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李 波 18-24
7 推動黑龍江省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建議 張成亮 張 鑫 孫瑀琪等 24-25
8 青海省大通縣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現狀及發展思路 李宏茹 26-27
9 嘉祥縣大豆種業發展優勢及對策 田春華 高秀軍 和春雷 27-28
10 生產獲得優質、高產玉米種子之我見 馬賢森 陳永發 陸 燚 29-30
11 夏播玉米渭單 6000 子粒機械收獲的嘗試與思考 劉世林 30-32
12 閻良種子信息群成功經驗談 呂西群 33
13 不同玉米秸稈還田量對下茬大豆的影響 申曉慧 34-35
14 福建夏(秋)大豆新品種引進試驗初報 林貴發 王志純 陸佩蘭 36-37
15 小麥新品種漯麥 6010 豐產穩產性分析 曹燕燕 齊曉紅 耿會霞等 38-39
16 全膜雙壟溝灌模式下先玉 335 制種適宜密度研究 李永德 劉興成 王文慶 40-41
17 鉀肥用量對早熟春玉米邊單 3 號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 陳海軍 42-43
18 不同玉米品種的植株特性與產量結構及其增產潛力分析 孫君艷 李淑梅 董麗平 44-45
19 河南省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 孫艷華 何景新 崔曉東等 46-47
20 玉米新品種中單 909 種植密度試驗研究 王家潤 48-49
工程師職稱論文發表:大力發展以戶用沼氣為紐帶的山地生態農業
摘 要:丘陵山區適宜發展以戶用沼氣為紐帶的山地生態農業,文章就其循環原理、清潔高效、推廣成效和前景以及搞好基礎配套工程大力發展等作了闡述。
關鍵詞:發展,戶用沼氣,山地生態農業
本區位于重慶市東北部,長江上游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境內以丘陵低山為主,山大坡陡,溝壑縱橫,耕地零碎,土壤瘠薄,水土流失嚴重,山地特征明顯。農業生產特點是農村人口多,農民居住分散,人均耕地少,生產規模小,以庭院經濟為主。自2003年農業部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計劃以來,全區建成運行戶用沼氣“一池三改”80000余戶。以戶用沼氣為紐帶的“養殖-沼氣-種植”能源生態模式,適應丘陵山區經濟發展水平,以農戶為建設單元,機動靈活,得到的實惠看得見,摸得著,農民愿意為之。山地生態農業顯示出生機與活力,發展成效顯著。
中國種業最新期刊目錄
河南省水稻種業發展形勢及建議————作者:劉海靜;
摘要:河南水稻種業發展關系到全省的“米袋子”。近年來,河南水稻種業在種質資源創制、品種培育、產業品牌創建、種業企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面臨種植面積不斷減少、審定品種同質化、水稻種業產業化能力不足、稻米產業化實力不強等問題。建議在穩定提升水稻種植面積、加快培育突破性新品種、優化品種結構、提升水稻種業產業化競爭力方面下功夫,不斷壯大并提升河南省水稻種業的整體實力
產業鏈視角下延安谷子產業現狀及發展建議————作者:李星星;周雪;蘇樂平;韓芳;牛宏偉;郭瑋;袁宏安;邢燕;李志洋;
摘要:谷子是延安地區重要的雜糧作物之一,其產業發展與該地區農業經濟有著直接的聯系。在構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的背景下,通過實地調研、查詢資料等方式,分析延安市谷子的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并在產業鏈視角下剖析今后谷子的發展方向及谷子產業鏈的構建,針對性地提出科學合理的發展建議,以期為該地區乃至全國的谷子產業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山東省東營市鹽堿地種業創新發展探討————作者:劉潔;
摘要:對東營市鹽堿地種業創新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根據國家及山東省種業發展的目標和重點,結合東營市實際,提出了加強鹽堿地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和創新利用、提升鹽堿地耐種鹽堿作物育種能力、加大現代種業企業扶持力度、做好鹽堿地種業管理服務、制定鹽堿地種業發展長效機制5個方面的建議來推進鹽堿地種業創新發展,旨在增強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健全鹽堿地種業發展體系,推動東營市種業高質量發展,為...
湖南懷化市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建議————作者:黃小霞;龔華;向輝;吳厚雄;楊方霖;楊靖華;張茜;
摘要:懷化作為全國雜交水稻三大制種基地市之一,為全國雜交水稻制種產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通過總結懷化市雜交水稻制種產業的發展優勢,深度分析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規劃、強化保障、加強防范、積極創新等對策,推動懷化從雜交水稻制種大市向制種強市邁進
“黃金糧”MY73成為黃淮海地區玉米主推品種的原因分析————作者:王文娟;高嶺巍;姬社林;馬盼盼;岳振平;陳智勇;馬昕;
摘要:“黃金糧”MY73在黃淮海地區展現出高產、耐密植、早熟、優質及多抗性等顯著優勢。自2020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以來,該品種在黃淮海地區的推廣面積迅速增長,并獲得了廣大農戶的高度認可。至2023年,“黃金糧”MY73已超越鄭單958,成為黃淮海地區玉米種植的主導品種。2024年該品種種植面積持續擴大,繼續保持黃淮海地區玉米新品種種植面積之首。通過分析“黃金糧”MY73成為黃淮海地區主推...
提高呼倫貝爾馬鈴薯雜交結實率的技術措施————作者:劉秩汝;姜波;于曉剛;李輝;敖翔;王景順;秋萍;王貴平;烏日圖;
摘要:馬鈴薯雜交結實率是影響馬鈴薯雜交育種的重要因素,馬鈴薯雜交結實率的高低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親本選配、改善環境條件、適時播種、雜交技術、栽培方式、利用植物激素、合理施肥、選用脫毒種薯、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結合呼倫貝爾地區實際育種情況,分析提高雜交結實率的技術措施,提高馬鈴薯雜交育種效果,不斷探索新雜交方法、改善雜交技術,推動呼倫貝爾地區馬鈴薯種業高質量發展
貴州劍河小紅香稻高產栽培技術推廣與優化————作者:莫昌輝;
摘要:劍河小紅香稻是貴州省特色優質水稻品種,通過建設核心示范基地、完善農技服務體系、發揮農業合作社主導作用等策略的實施,有效促進了劍河小紅香稻高產栽培技術的普及與應用。系統梳理并總結了劍河小紅香稻從育秧、稻田整耕、施肥、移栽、水漿管理及病蟲草害綜合防控等全方位高產栽培技術體系。實踐表明,運用優化后栽培技術,劍河小紅香稻平均產量提升至450kg/667m2,相比傳統栽培方法增產15%...
威海市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成效分析與探討————作者:王浩哲;
摘要:2020年5月威海市開展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覆蓋全市4個區市,對農作物種質資源進行了全面摸底。經過普查與收集,威海市提交國家種質資源庫并入庫資源179份,其中包括地方品種68個、選育品種11個、野生資源98個、其他2個。此次普查行動摸清了種質資源底數,為威海市種業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甘肅平涼市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成效及建議————作者:劉紅霞;鄭琪;董曉峰;杜玉堂;
摘要:2021年甘肅省平涼市啟動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經過3年的系統工作,平涼市農業農村部門全面完成了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任務。普查期間,工作人員先后深入800多個行政村開展實地調查,新收集到農作物種質資源400份,采集圖像資料1620張,并評選出包括黑色散穗高粱在內的平涼市二十大優異種質資源。同時還對平涼市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和搶救性收集工作取得的成效、典型經驗與做法、存在的問題進...
優異種質資源 嘉秀羅漢菜————作者:劉沖;陳玨;
摘要:<正>種質資源基本信息原產地:上海市嘉定區。來源地:上海市嘉定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生物學分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資源類型:創制。種質形態:籽粒。主要特征特性。主根粗大,側根也較發達,根系主要分布于15cm的表土層中;莖直立,具棱,分枝性強
小麥品種天寧38號的磷高效分子標記鑒定————作者:王金鳳;師煥婷;喬紀霞;王翔;婁闖;王鵬飛;康國章;
摘要:我國小麥當季磷肥利用效率僅19%,是限制綠色安全生產的關鍵問題,篩選與培育磷高效小麥品種是關鍵出路。前期研究發現,高親和磷轉運蛋白TaPHT1;9和TaPHT1;6在作物磷素吸收利用過程中發揮著重要功能,因此開發了可用于篩選TaPHT1;9-4B和TaPHT1;6-5B基因優異等位變異位點的分子標記CAPS-799和dCAPS-571。天寧38號是一個推廣面積較大的小麥品種,2024年被列為河南主...
貴州34份大豆種質資源品質性狀分析————作者:盧平;王濤;陳紅艷;陳維;饒薔薇;盧麗娜;曹家洪;肖祎;
摘要:為鑒選出蛋白質含量高的優異大豆種質資源,以貴州省不同縣區收集的34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大豆種質資源為研究對象,探究不同大豆種質資源的蛋白質、脂肪及礦質元素含量差異,并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34份大豆種質資源的粗蛋白含量在42.99%~53.29%之間,粗脂肪含量在13.66%~20.34%之間,蛋脂總量在58.69%~69.87%之間,基本營養成分變異系數為4.29%~9.29%。礦質元素含量變...
宣威市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栽培馬鈴薯新品種比較試驗————作者:何彩花;張正禹;趙偉立;楊亞瓊;王朋軍;王杏婷;代艷瓊;展康;徐尤先;
摘要:為了篩選出適宜宣威市種植的中早熟高產馬鈴薯新品種,采用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栽培技術,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11個“中薯”系列馬鈴薯新品種為試驗材料,宣威市當地選育的主栽品種宣薯2號為對照,開展了新品種比較試驗,通過調查記載農藝性狀、田間表現和產量,評價其推廣價值。結果表明:中薯K2、中薯575、中薯WN15均比宣薯2號(CK)明顯增產,產量為46623.54~65048.71kg/hm...
文山州冬作馬鈴薯品種(系)比較試驗研究————作者:金代珍;王開倩;韋永梅;蒙瓊;楊麗;王茜;
摘要:馬鈴薯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糧食作物,在文山州冬季農業開發中占有主導地位,全州主栽品種為麗薯6號、合作88等,為進一步篩選出適合文山州冬季馬鈴薯種植區種植的高產優質馬鈴薯品種,于2023-2024年開展兩年12個冬作馬鈴薯品種(系)的比較試驗,對馬鈴薯生育期、植株、莖塊、產量、抗病性等綜合評價。結果表明,昭薯12號、昭薯11號產量高、抗性好、植株形態好,在文山州冬季種植時田間表現優異,建議加大推廣試...
杭州市春季設施栽培甜玉米品種篩選評價————作者:蔣寧飛;劉雯;程思明;鐘艷;程楚;
摘要:為篩選適宜杭州市當地設施栽培的甜玉米品種,選取14個鮮食甜玉米品種進行農藝性狀、果穗性狀、產量、品質等指標評價,以期促進春季設施栽培甜玉米的品種推廣應用。結果表明,晶煌17號、昊甜406、科白甜8號、雪甜7401和雪甜118比對照品種增產10.00%以上,品質較好,株型較矮,生育期適中,初步認為適宜在杭州市春季設施栽培中推廣應用;金銀308、浙紅甜164和雙萃3270品質較好,株型較矮,生育期適中...
優質軟米秈稻新品種滇谷1728的選育及綜合特性分析————作者:楊藝卓;羅萍;普世皇;陳進;石玉萍;李娟;李丹丹;文建成;
摘要:滇谷1728是以改良軟米秈稻品系0608-6-11為母本,適應性好的地方秈稻品種班傘鐮刀谷為父本,進行常規雜交并通過系譜選擇方法培育出的優質軟米秈稻新品種,于2022年通過云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滇審稻2022029號。田間表現株葉型好,抗倒伏,莖葉清秀,落粒適中,結實率高,抗病、廣適。稻米長粒型、外觀透明,米飯軟、食味好,品質優。對滇谷1728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和稻米品質等綜...
青花6號輻射誘變體系探索及突變體庫的構建————作者:董敬超;王騰蛟;于樹濤;殷業超;張宇;王立夫;張詩行;
摘要:為了獲得新的花生種質資源,利用60Co-γ輻射處理對花生青花6號的干種子進行誘變,建立花生突變體庫,獲得多種具有潛在價值的突變體,對這些突變體的表型性狀及品質性狀進行分析后發現,輻射處理后主莖高、莢果長度、種子形狀、單株果重、單株莢果數、單粒重、種子油酸含量和蔗糖含量等性狀的突變頻率較高,超過了10.00%。植株矮化和種子油酸含量2個性狀出現了可以穩定遺傳的優良突變體,特別在...
12個雜交油菜新組合篩選試驗————作者:王勤;張曉蘭;許紅麗;董詩鋁;廖明山;張朝鐘;
摘要:為鑒定新育成油菜品種的豐產性、抗逆性、適應性、品質等綜合性狀,于2024年在云南省保山市進行全國冬油菜云貴高原組品種篩選試驗。結果表明,12個油菜新組合中,科樂油112、宜早油3505、云油雜8172、云油雜163、QH249產量較高,較陽光131(CK)增產幅度在8%~30.6%之間,每hm2產量分別為4537.8kg、3961.1kg、3907.7kg、3844.2kg、...
優質抗病常規稻品種佳禾336的選育————作者:黃水龍;黃榮裕;洪志國;林細華;鄭景生;江良榮;歐陽鑫昊;崔玉超;鐘新斌;吳銀旺;王候聰;黃育民;
摘要:佳禾336是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采用本院選育的早稻品種佳輻占為母本,與自主選育的優質大粒品種佳輻42進行雜交,再與引進的優質稻品種粵禾絲苗復交,經多年多代選育而成的優質、抗病常規秈稻品種。該品種具有豐產性好、生育期適宜、農藝性狀表現良好、稻米品質優及主要病害發生較輕等特點,于2023年8月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閩審稻20230030,適宜在福建省作晚稻種植,也可在閩南地區作...
高產多抗玉米品種中墾玉77的選育————作者:袁曉麗;鄭富國;馬玖軍;王炳煜;朱嘉;王正乾;宋維周;
摘要:中墾玉77是甘肅農墾良種有限責任公司于2016年在海南樂東以LKM1505為母本、LKF641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單交種,2022年通過云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滇審玉米2022236號。該品種抗旱、產量穩定,中抗灰斑病、大斑病與南方銹病(MR),抗禾谷鐮孢穗腐�。≧),適宜在云南省海拔1200m以上的玉米生產區種植,生育期123d,適宜種植密度為5.7萬~6.0萬株/hm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