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林業科技》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林業科技》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林業科技》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林業科技》是黑龍江省唯一的國內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林業科技刊物,自1973年創刊以來,深受省內外林業科研部門、生產單位及林業院校的歡迎。本刊主要報道河北省林果方面的科研成果、學術論文、生產經驗、調查報告、科技動態。也報道部分省外和國外的科技成果及動態。主要內容包括林木遺傳育種、育苗、造林、森林經營、經濟林、水土保持、森林保護、園林綠化,花卉等學科。 從2000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封面彩色膠印,并開展林果苗木,園林花卉、蠶桑、農藥、中草藥及其制品、林副產品、科研成果及先進科學技術介紹、科研儀器等各種廣告業務,并在原有欄目的基礎上再開辟科技服務、信息動態等欄目。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該刊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林業文摘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營林技術、森林保護、林產工業、森林采運、林業經濟與管理、園林綠化、多種經營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樹皮基質在光皮木瓜容器育苗中應用的試驗 樊慶忠,FAN Qingzhong
2.蒙古櫟用材林優樹子代苗期試驗初報 張桂芹,邵鵬,姜秀煜,姚盛智
3.刺五加組培苗移栽煉苗技術研究 姜冬,張利萍,鄭穎,方海霞,白榮芬,陳景紅,焦曉明
4.銀杏葉片發育過程中葉綠素快相熒光動力學的特征研究 楊翠翠,彭帥,李爽,張晶晶,湯曉,邱念偉
5.帽兒山同質園4個樹種葉片結構性狀研究 李玉波,王海芳,孫承燁
6.綠木霉菌株T43對松爛皮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其抑菌機理 焦喜來,鄧勛,尹大川,Ilan Chet,宋瑞清
7.寄生蜂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圓蚧的研究 朱健雄
8.白樺木材常規干燥變色規律的研究 魯秀杰,關鑫,郭明輝
9.結構用規格材抗壓強度與抗彎強度的關系研究 趙秀,時蘭翠,關帥,黃在華
10.涼水自然保護區平緩地帶紅松針闊混交林空間結構分析 劉德洲,王立海,侯紅亞,吳蒙蒙
11.DREB/CBF基因響應植物抗冷途徑的研究進展 劉杰,馬欣,董鳳麗,周蘊薇
12.遼東山區落葉松造林地月見草間作模式與經濟效益 陳紅偉
13.BCH糾錯編碼技術在滅火機遙控系統中的應用 楊春梅,吳楠
14.慈溪沿海防護林天牛的種類及防治措施 周勤明,徐紹清,沈生初,房聰玲,徐連根
15.利用廢棄木材生產刨花板最佳工藝的探索 李彬,石蘭翠,孟祥鵬,黃在華
16.沂水縣工程造林在造林綠化中的應用與推廣 劉兆偉,李文勇,顧寶元,牛慶法,曲秀蘭
17.蘇州太湖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楊光
核心論文發表:不同收獲期對玉米雜交種齊單1號種子活力的影響
摘要:齊單1號制種在授粉后49~67 d間收獲,種子活力高;在春季低溫冷涼區制種,建議在授粉后55~61 d收獲;一年繁多年用的種子,應在授粉49~58 d收獲;在逆境、條件復雜區制種,應在授粉55~67 d收獲,以保持種子較好的活力和幼苗生長量。
關鍵詞:核心論文發表,玉米雜交種,齊單1號,不同收獲期,發芽率,活力
玉米是我國僅次于稻谷的主要糧食作物,每年約需 9×108 kg玉米雜交種。種子活力是其出苗率和生長潛力的重要指標,大田制種如何能夠收獲高活力的種子尤為重要。本研究通過全面分析齊單1號種子成熟過程中活力的變化,確定該品種的收獲適期,優化玉米種子生產技術規程,創建玉米種子高活力大田生產技術體系,以期為河西走廊玉米種子采收干燥提供新模式。
林業科技最新期刊目錄
古巴火烈鳥卵在高寒地區人工孵化及育雛的研究————作者:王久成;李曉敏;張昕茹;陳紅雪;許俊榮;劉建奎;
摘要:為了探索古巴火烈鳥孵化及育雛的條件并制定生產和管理規范,以2019年~2024年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飼養的古巴火烈鳥所產的34枚卵為材料進行人工孵化的研究,研究內容包括卵重、卵失重率、人工孵化條件、孵化周期、出雛后的采食量變化以及體重變化。結果表明,所有成功出雛的6枚卵平均卵重為154g,平均失重率為14.22%,卵為對稱長卵圓形,白色或者灰藍色,外面有白堊的涂層;古巴火烈鳥卵人工孵化溫度為37....
不同季節和天氣對無毛小白菊插穗生根的影響————作者:劉雨甜;翁仙平;李浩;雷麗欣;潘木勤;
摘要:為探索無毛小白菊扦插育苗的最佳時間和天氣,培育優質壯苗,供菊花栽培生產上應用。選用無毛小白菊枝條頂梢的嫩枝為試驗材料,研究不同季節和天氣對無毛小白菊扦插成活率及生根的指標,結果表明:4月扦插最好,苗木成活率平均達99.75%,較7月和9月扦插的分別提高22.25%、3.50%;須根數4月扦插的達16.08條,較7月和9月扦插的分別提高85.90%、22.75%;須根長度4月扦插的達3.68 cm,...
青海甘蒙檉柳扦插繁殖研究————作者:吳梁厚;李強;王祥福;謝明;周宏權;王辰悅;
摘要:為優化甘蒙檉柳古樹扦插繁殖技術,開展甘蒙檉柳成年植株扦插繁殖試驗。結果表明:(1)春季扦插生根率最高可達81.95%;(2)GGR6處理可提高平均生根量、平均根長、平均側根數,是更適合甘蒙檉柳古樹扦插的激素;(3)本研究采用的扦插方法可提高生根率,縮短生根周期至50天,且具有操作便捷,管理簡單的特點
黑龍江省天然黃檗種群遺傳多樣性SSR分析————作者:袁顯磊;王雨童;周志軍;劉忠玲;張建瑛;
摘要:為明確黑龍江省黃檗天然種群的遺傳分化機制,揭示不同地區黃檗天然種群的遺傳關系,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標記對325份來自黑龍江省的黃檗群體進行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分析,結果表明,黃檗期望雜合度(He)為0.481,觀測雜合度(H_o)為0.422,信息指數(I)為0.965,說明黃檗遺傳多樣性較高,遺傳分化系數為Fst=0.067,說明遺傳分化水平也處于較高...
大、小興安嶺地區鉆天柳群落結構動態分析————作者:張煜;謝紅;張和陽;張國財;張厚良;高金輝;
摘要:本研究選取大、小興安嶺18個具代表性的天然分布點,涵蓋753株鉆天柳,種群面積0.72 hm2。通過樣地設置與調查,分析其資源分布、群落組成及種群特征。結果顯示,鉆天柳野生資源多分布于海拔167~551 m河流兩側,植被為寒溫帶、溫帶落葉闊葉混交林,土壤類型多樣。群落中鉆天柳在喬木層占絕對優勢,伴生樹種有甜楊、大青楊等,其群落結構受人為活動與生境條件影響差異大。被子植物在群落...
小興安嶺黃檗種群結構與動態特征————作者:劉繼云;董遨宇;江振;林國英;郭富強;陳博聞;張厚良;
摘要:為探究小興安嶺黃檗種群結構與動態特征,以小興安嶺野生黃檗種群為研究對象,在集中分布區域設置典型樣地并進行調查,利用生命表、存活曲線和生存函數分析黃檗種群結構和動態特征,并采用時間序列預測種群未來生長變化趨勢。結果顯示:(1)黃檗種群年齡結構大體上呈現為增長型。(2)黃檗種群存活曲線為DeeveyⅡ型;數量動態變化指數Vpi為56.21%,屬于增長型種群;■值接近0,說明黃檗種...
楊梅枝葉凋萎病的營養器官結構特征分析————作者:陸雨晨;成沁恒;蔡祎慧;許海洋;梁仁杰;陳模舜;
摘要:運用植物顯微技術研究楊梅枝葉凋萎病的營養器官結構特征,揭示患病植株的組織結構變化。實驗結果表明楊梅患枝葉凋萎病的植株根部分生區存在病菌組織,成熟區病菌侵入到皮層和維管柱,橫向疏導途徑被阻斷。莖部導管出現成單晶或簇晶堵塞導管,輸導水分和無機鹽的能力減弱;篩管聯絡索發生收縮現象,導致莖部有機物的運輸受阻;葉的上表皮、柵欄組織和葉片厚度變小,柵欄組織與海綿組織厚度的比值降低(PT/ST),葉片氣孔密度增...
7種草本植物對北大湖雪道的修復效果————作者:趙溪月;劉剛;裴乙達;陸斐;
摘要:北大湖雪道中部植被的退化極其嚴重,主要為裸露的巖石,地段幾乎沒有植物,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而草本在雪道生態修復、提高土壤穩定性中起著重要作用。選擇7種東北地區常見草本種子進行室內發芽試驗、溫室播種試驗、圃地播種試驗、雪道栽培適應性試驗分析。結果如下:(1)在相同處理方式下,室內發芽表現為黑麥草>紫羊茅>水稗>剪股穎>白車軸草>早熟禾>蒲公英;(2)溫室播種試驗中,黑麥草的出苗時間短、出苗率最高,...
慶安興山林場落葉松毛蟲監測及赤眼蜂防治效果————作者:劉燁;馬玲;馬曉乾;杜文勝;
摘要:【目的】:明確慶安興山林場落葉松毛蟲危害程度,利用寄生性天敵昆蟲赤眼蜂防治落葉松毛蟲,t通過不同釋放量確定其最佳釋放量,有效控制落葉松毛蟲。【方法】:通過野外觀察震落法監測落葉松毛蟲危害程度,通過赤眼蜂不同釋密度評價其效應及防治效果。【結果】:通過對慶安興山林場試驗地落葉松毛蟲監測,其危害程度為輕度。釋放密度為4個標準蜂卡/畝、6個標準蜂卡/畝和8個標準蜂卡/畝,防治效果分別為66.67%、74....
麗江三義機場生境對鳥類群落多樣性的影響————作者:和秀芳;洪康;李建鵬;李嬡芳;趙鍵;陳向榮;肖槐江;任健;伍永萬;
摘要:機場區域鳥擊對飛行安全構成了安全隱患,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其多樣性與棲息地生境緊密聯系。麗江三義機場是周圍生境復雜,認識生境的鳥類多樣性是機場鳥擊防范工作開展的先決條件。為此,針對麗江機場區域中的草地、農田、林地、水域等生境鳥類的發生情況,開展了為期一年調查,麗江機場共調查記錄到鳥類16目32科79種,其中雀形目種類最多,共28種,占機場內鳥類種數的35.44%;其次是鸻形目10種,占比12.66...
紅脂大小蠹在通遼地區發生情況及防治歷的探究————作者:韓鳳英;鄭英華;常桐;敖寶成;韓明海;蔣賀喜格;
摘要:通遼市從2018年發現紅脂大小蠹入侵。該蟲隱蔽性強、繁殖速度快,一旦成災給防治帶來困難。為了防止其擴散蔓延,保護好松林資源,筆者對該蟲進行了研究。在通遼市南部地區的發生危害、揚飛期進度、生活史發育規律進行了連續4年的系統觀察調查,并結合發生地實際情況進行了發生趨勢分析、防治技術研究。利用大量的數據分析明確了該蟲發生危害情況、成蟲揚飛進度、生活史、掌握了適合本地區的防治方法,編制了通遼地區紅脂大小蠹...
價值實現驅動下的森林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研究——以塞罕壩機械林場為例————作者:李研;劉宵序;陳松;王華;
摘要:在界定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內涵與概念范疇的基礎上,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為驅動,提出了森林生態產品產出測量框架、指標和價值計算原理。綜合利用直接市場法和替代市場法對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生態價值進行核算,結果顯示林場每年約創造11.2億元的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尚未得到補償,按照價值大小排列的森林生態產品子類別為:空氣凈化,占總價值的59.51%;涵養水源,占總價值的17.37%;固碳釋氧,占總價值的12.1...
載銀納米二氧化鈦改性對木材常見菌種抑菌性能研究————作者:張倩;呂蕾;周亞菲;時蘭翠;張曄;
摘要:針對木材易受真菌侵蝕導致劣化的問題,本研究以載銀納米二氧化鈦為環保型防腐劑,系統評價其對木材常見腐朽菌種黑曲霉、桔青霉、白腐菌和密粘褶菌的抑菌性能。通過牛津杯抑菌圈試驗分析不同濃度改性劑的抑菌效果,結合掃描電鏡和傅立葉紅外光譜表征材料特性,并探討其抑菌機理。結果表明:載銀納米二氧化鈦濃度與抑菌效果呈正相關,濃度為0.1%時綜合抑菌性能最優,對密粘褶菌、白腐菌和黑曲霉的抑菌率均達85%以上,且抑菌圈...
《林業科技》征稿簡則
摘要:<正>《林業科技》雜志是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林業科技期刊,面向廣大林業生產、林業科研、林業設計、林業教育工作者和有關人員,主要刊載營林技術、森林保護、木材加工、林產化工、森林環境、野生動物、林副特產、園林花卉和科研管理等領域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專題綜述等方面的文章,以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科研推廣和技術革新成果,為林業現代化建設服務
歡迎訂閱2025年《林業科技》雜志
摘要:<正>《林業科技》雜志是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林業科技期刊。本刊曾多次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期刊和黑龍江省優秀科技期刊;現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CJDF),“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網)、《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等數據庫收錄,在國內乃至國際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紅脅藍尾鴝————作者:梁宇祥;
摘要:<正>~
丘陵地區生態空間識別與分析-以衡陽市為例————作者:覃倩;王忠誠;
摘要:山地丘陵具有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不僅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還在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以衡陽為例,基于研究區生態本底和現狀條件,選取3類生態系統服務及2個生態敏感問題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對研究區生態保護重要性進行評價,識別生態保護空間,較為全面的掌握不同地區生態環境的特征與問題,制定差異化的生態治理措施。結果表明:衡陽市生態保護極重要區面積為4151.14km 黑龍江省茶條槭群落特征及物種多樣性研究————作者:舒鈺;孔文匯;王鈺婷; 摘要:本研究根據黑龍江省茶條槭分布情況,采用典型抽樣的方法,進行茶條槭群落特征的調查,通過Patrick指數、Simpson多樣性指數、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及Pielou均勻度指數研究群落的物種多樣性。結果表明:茶條槭常見于林間空地、陽坡、沙質土壤和溪邊,偏好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環境。群落內部植物多樣性較高。在小興安嶺地區以灌木的形態零星分布,群落類型多樣;在完達山地區,數量顯著增加... 新質生產力賦能林業生態產業化發展對策研究————作者:安睿;張海波;徐文煦; 摘要:林業生態產業化是踐行“兩山”理念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模式,積極發揮新質生產力賦能效應,對加快森林資源富集地區林業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現實意義。以天然林豐富、地處重點國有林區的黑龍江省為例,系統闡述其林業生態產業化發展現狀及問題,理論解析新質生產力對林業生態產業化發展的賦能機制,依據黑龍江省林業經濟轉型發展的客觀實際,分別從加強科技創新投入與應用、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推動產業深度融合等方面... 河北省太行山區側柏林分布規律及其適宜生境研究————作者:湯素青;孟祥嵩;楊新兵;霍娜;高澤威; 摘要:側柏在河北省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區,為揭示側柏林分布規律并探究其適宜的生長環境,本文以河北省側柏二類資源數據為基礎,采用二元材積表,計算和分析側柏林面積與蓄積量空間分布規律,揭示其與地形因子的關系。研究結果:(1)河北省太行山區側柏林分布面積為1.685 7萬hm2,總蓄積量為58.31萬m3,單位蓄積為34.59 m3/hm...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