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內蒙古林業科技》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內蒙古林業科技》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內蒙古林業科技》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內蒙古林業科技》創刊于1972年,近三十年來,堅持面向林業現代化,繁榮林業科技事業,為自治區林業生產建設服務的宗旨,依靠全區廣大林業工作者,把《內蒙古林業科技》期刊越辦越好。該刊以突出報道干旱區、半干旱區、沙區的林業科學研究成果、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沙漠、沙地和防治荒漠化研究成果為鮮明的特點。在自治區林業科研選題、立項、成果鑒定方面起到了龍頭和龍尾的作用,成為我區林業科技對外學術交流的窗口。現在北京、上海、新疆、山東、山西、吉林等20多個省、市的林業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林業生產單位都訂閱我刊。同時被《中國林業文摘》收錄,還有部分學術價值較高的論文受到國際同行的關注。成為國內核心期刊之一。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1986年列入林業部科技情報中心的林業檢索性期刊《中國林業文摘》的核心期刊;1998年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已入選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和“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2000年獲《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2002年榮獲第三屆全國優秀農業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報道我區林木良種選育、育苗造林、沙漠治理、森林保護、森林經營、林業機械、森林工業、森林防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學術論文、先進技術、調查報告及生產中的新工藝、新方法。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生物質土壤改良劑對風沙土改良效果研究 張微,孫海明,王曉江,田桂泉,海龍,李愛平,王建國,車明中
2.內蒙古烏拉山天然油松林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海龍,王占杰,寶朝魯門,王曉江,張雷,HAI Long,WANG Zhan-jie,Baochaolumen,WANG Xiao-jiang,ZHANG Lei
3.多倫縣沙化土地造林對土壤容重和土壤粒徑組成的影響 劉波,王樹森,道如娜,LIU Bo,WANG Shu-sen,Daoruna
4.大興安嶺興安落葉松與白樺倒木腐朽等級對微環境的影響 秦嶺,高潤宏,康玲,QIN Ling,GAO Run-hong,KANG Ling
5.興安落葉松標準化年輪年表的建立 陶樹光,張明鐵,張韜,張鑫,郭滿,TAO Shu-guang,ZHANG Ming-tie,ZHANG Tao,ZHANG Xin,GUO Man
6.呼倫貝爾沙化風蝕坑生物工程治沙技術效果 曲娜,杜敏,袁立敏,白文才,高石利,寶成,安順林,QU Na,DU Min,YUAN Li-min,BAI Wen-cai,GAO Shi-li,BAO Cheng,AN Shun-lin
7.撫育間伐對油松及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生長量的影響 莫日根,張秋良,呂竟斌,匡艷華,張智慧,Morigen,ZHANG Qiu-liang,LV Jing-bin,KUANG Yan-hua,ZHANG Zhi-hui
8.保水生物復合肥對丁香和樟子松苗木生長的影響 董蓬帆,方亮,王素英,張鳳鶴,李怡亭,DONG Peng-fan,FANG Liang,WANG Su-ying,ZHANG Feng-he,LI Yi-ting
9.ALOS、TM影像在土地利用中的最佳波段組合分析 領梅,安慧君,賀曉輝,烏云,LING Mei,AN Hui-jun,HE Xiao-hui,Wuyun
10.華北落葉松育苗豐產技術研究 王志波,季蒙,任建民,胡占林,周玉杰,齊振祥,WANG Zhi-bo,JI Meng,REN Jian-min,HU Zhan-lin,ZHOU Yu-jie,QI Zhen-xiang
11.建平地區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影響因子的研究 宋曉剛,杜樹垚,SONG Xiao-gang,DU Shu-yao
12.沙冬青種子萌發極限溫度的研究 敖利平,范祿林,AO Li-ping,FAN Lu-lin
農業研究論文:濟南市現代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摘要:調查分析了濟南市現代農業發展的內部和外部環境因素,確定優勢因素和劣勢因素各9項、機會因素和挑戰因素各5項;其次,設計問卷對28個影響因子進行了重要性調查,確定了各個因子的權重系數;最后,建立SWOT定量分析模型,對濟南市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進行了SWOT定量分析,用四維坐標法確定了濟南市現代農業發展的戰略類型,并結合濟南市實際,提出發展濟南市現代農業的戰略措施。
關鍵詞:農業研究論文,定量分析,現代農業,戰略研究,濟南市
SWOT分析法是一種分析經濟領域發展戰略的重要方法,美國管理學教授韋里克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后,SWOT 分析法逐漸得到了其他學科和領域的廣泛應用,研究者可通過調查與研究對象所處內外部環境,把定性的環境因素進行定量分析。其中與發展相關的內部環境因素(IFE)分優勢(Strengths)與劣勢(Weaknesses);外部環境(EFE)分機遇(Opportunities)與挑戰(Threats),根據內外部環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發現需要回避的因素和問題,調整發展思路,制定發展戰略。
內蒙古林業科技最新期刊目錄
中國荒漠化防治政策與技術發展歷程綜述————作者:張亮霞;張媛平;
摘要:經過70 a的努力與探索,我國荒漠化防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國方案。本文對我國荒漠化防治政策與技術方面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系統梳理,旨在為人們系統了解荒漠化防治及助推其發展提供服務。我國的荒漠化防治政策經歷了萌發(1949—1977年)、初步形成(1978—1994年)、快速發展(1995—2012年)和提質增效(2013年至今)4個階段;荒漠化防治技術經歷了起步探索(194...
2000—2017年浙江省建德市森林植被動態變化————作者:商天其;劉學松;朱振賢;汪錦輝;
摘要:為掌握建德市森林植被變化趨勢,基于建德市2000年、2008年、2017年陸地影像數據和2017年森林資源調查數據,運用歸一化植被指數(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 NDVI)、植被覆蓋度和差值植被指數,分析了2000—2017年建德市市區及所屬鄉鎮的森林植被變化規律。結果表明:建德市植被存量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各鄉鎮的植被指數值保持在0.4以...
基于3S技術的包頭市達茂旗土地利用類型及植被覆蓋變化研究————作者:張心貝;楊光;尚佳佳;鄭路;
摘要:基于遙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與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技術,以1995—2024年陸地衛星(Landsat)影像為基礎,結合土地利用轉移矩陣,分析7期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下文簡稱達茂旗)土地利用時空演變特征;通過高光譜遙感影像,探究歸一化植被指數(...
烏蘭布和沙漠4種帶狀沙障建設成效分析————作者:高艷利;楊躍文;張海東;魯婭娜;李銀祥;何小強;于全旺;殷岱敏;唐海軍;
摘要:本研究以烏蘭布和沙漠東緣流動沙丘迎風坡布設的4種不同類型沙障為研究對象,開展防風固沙效果調查與分析,以期為流動沙丘科學和高效治理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在稻草沙障、聚乳酸纖維沙袋沙障、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沙障、植物纖維網沙障4種帶狀沙障防護區及未做沙障防護的流動沙丘(對照)分別設置觀測樣地,測定近地表風速、蝕積深度和地表形態指標,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稻草沙障的防風...
基于最小數據集的砒砂巖區不同地形土壤質量評價————作者:包雪源;
摘要:探究砒砂巖區的土壤質量狀況,對于改善該區生態環境、指導人工林培育及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不同地形的土壤作為研究對象,測定了16項土壤理化性質指標,運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構建了土壤質量評價的最小數據集(Minimum data set,MDS),通過線性函數法(SL)、非線性函數法(SNL 鄂爾多斯市植被覆蓋度時空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作者:潘妍霖;秦富倉;盛艷;劉林甫;白旭; 摘要:探究鄂爾多斯市植被覆蓋度時空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為生態環境保護、區域發展規劃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支持。本文基于歸一化植被指數(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氣象、土地利用等數據,運用Theil-Sen趨勢、Mann-Kendall顯著性檢驗、Cv變異系數、Hurst指數等方法分析鄂爾多斯市2000—2022年的植被覆蓋度時空變... 包頭市達茂旗種子植物資源調查與分析————作者:楊文斌;李月強;李造哲; 摘要:為了加強黃河流域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本研究采用野外調查與查閱文獻相結合的方法對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下文簡稱達茂旗)種子植物資源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達茂旗共有種子植物53科193屬376種,分別占內蒙古自治區全區種子植物科、屬、種的45.30%、29.15%、13.85%。其中含21種以上的大科有4科,分別為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 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直翅目昆蟲區系組成分析————作者:黎明;高妍嶺; 摘要:通過對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直翅目(Orthoptera)昆蟲的調查統計分析,整理出直翅目昆蟲共12科44屬101種。其中斑翅蝗科(Oedipodidae)、網翅蝗科(Acrypteridae)、槌角蝗科(Gomaphoceridae)、劍角蝗科(Acrididae)和癩蝗科(Pamphagidae)種類最為豐富。而駝螽科(Rhaphidophoridae)、蟋蟀科(Gryllidae)和螻... 基于文獻計量分析的沙冬青屬植物研究進展————作者:烏日古木樂;李正男;楊永志;高潤紅; 摘要:為更加全面了解古地中海孑遺植物沙冬青屬(Ammopiptanthus)研究領域現狀及發展趨勢,為今后研究工作提供理論依據,本文對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與Web of Science(WOS)數據庫采用篩選、合并、剔除、提取并以重組方式進行了沙冬青屬植物相關文獻的分析,運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等可視化軟件,對發文量、作者、機構、期刊和關鍵詞5個角度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1)... 新時期保山市林草種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作者:柯文斌;趙霽云; 摘要:在國家提出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背景下,保山市林草種業取得了較好發展,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良種選育成效明顯,執法監管規范有序,林草種業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進一步突顯。受政策、市場等因素影響,近年來保山市林草種業已不能充分適應市場發展和需求。為了促進林草種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針對目前苗圃規模及苗木產能逐年減少、樹種供需結構矛盾突出、苗圃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市場服務和監管能力相對薄弱等突出問題,提出了科... 三環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同生境鳥類多樣性變化研究————作者:杜健;史富友;李宇;羅志文; 摘要:掌握自然保護區的鳥類資源現狀,有助于了解保護區的環境狀況。本研究以黑龍江三環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同生境為研究區,于2023年3—9月,采用樣線法、樣點法和鳴聲識別法對研究區鳥類的種類、數量及其生境因子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研究區共發現鳥類3 929只,隸屬16目35科72種,包含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8種,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和古北界鳥類占據多... 內蒙古賀蘭山地區膜翅目昆蟲區系組成分析————作者:王瀟;高妍嶺; 摘要:為了解內蒙古賀蘭山地區膜翅目(Hymenoptera)昆蟲種類、群落結構及分布狀況,對該地區現有膜翅目昆蟲進行統計,分析其種類與區系分布。研究認為,保護區共有膜翅目昆蟲24科90屬202種,其中,方頭泥蜂科(Crabronidae)、蜾蠃科(Eumenidae)和蟻科(Formicidae)為優勢種類。其中,在世界動物地理區劃中只在古北界分布的膜翅目昆蟲有118種,占保護區總數的58.41%,跨區... 干旱脅迫對脫皮榆幼苗生長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作者:劉洋; 摘要:以1 a生脫皮榆(Ulmus lamellosa)幼苗為研究對象,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設置土壤含水量分別為田間持水量的80%(對照)、60%(輕度干旱脅迫)、40%(中度干旱脅迫)和20%(重度干旱脅迫)4個處理水平梯度,研究干旱脅迫對脫皮榆幼苗生長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結果顯示:隨著干旱脅迫強度的增加,脫皮榆幼苗的株高和地下生物量呈逐漸下降的趨勢,地上生物量、總生物量、過氧化氫酶(CAT)活性和脯... 阿拉善地區戈壁造林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作者:郜搏文;王海兵;廖承賢;高利穎;李曄祺; 摘要:土壤理化性質是評價土壤生產力的重要依據,也是制約干旱區生態系統演替的重要因素。根據阿拉善盟1980—2017年年均降水量情況,對戈壁0~150 mm降水量區域內的不同林齡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人工林地表及剖面土壤理化性質對比分析,結果表明:(1)在0~50 mm降水量區域內,梭梭林建植初期破壞原本戈壁地表,后期逐漸趨近于裸露地表;50~100mm降水量區域內,梭梭建植后... 遼西喀左縣龍鳳山風景區不同林型土壤物理特征分析————作者:張云程; 摘要:以喀左縣龍鳳山風景區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山杏(Armeniaca sibirica)混交林、油松-蒙古櫟(Quercus mongolica)混交林、蒙古櫟純林、油松純林及無林地為研究對象,對各林分0~30cm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持水量分析。結果表明:(1)土壤容重油松-山杏混交林最小,為1.20 g.cm-3;油松-蒙古櫟混交林次之,為1.26 g.... 阿拉善2個不同生態型區黑果枸杞枝刺指標與氣象因子的關系————作者:烏日恒;王美珍;都日娜;閆婷;師鵬飛;楊榮;海龍; 摘要:以阿拉善2個典型生態型區的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為研究對象,研究1 a生枝平均枝刺數、平均枝刺長度與氣象因子的關系,旨在找出影響枝刺生長的關鍵氣象因子。結果表明(:1)極端干旱Ⅱ區1 a生枝平均枝刺數、平均枝刺長度均大于干旱Ⅰ區,平均枝刺長度在2個生態型區均達顯著差異水平。(2)相關分析顯示,生長季高溫天氣能顯著促進1 a生枝平均枝刺數和平均枝刺長度增長,Ⅰ區平均枝刺數與4... 不同育苗密度對杉木實生苗生長的影響————作者:伊昊; 摘要:為了提高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實生苗木質量和造林效果,開展杉木實生大田苗不同育苗密度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育苗密度對杉木實生苗的苗高、地徑、生物量、苗木質量指數均有顯著影響( 《內蒙古林業科技》征稿簡則 摘要:<正>《內蒙古林業科技》(ISSN 1007-4066,CN15-1111/S)是由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主管,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林業科技期刊,主要報道林木良種選育、育苗造林、沙漠(地)治理利用、森林保護、森林經營、林業機械、森林工業、森林防火、草原生態修復等方面的創新成果、創新理論、先進技術、調查報告及生產中的新工藝、新方法。本刊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全文... 《內蒙古林業科技》2024年總目次 摘要:<正>~ 利用北沙柳木屑栽培榆黃蘑技術研究————作者:張潔;王偉峰;葉冬梅;劉雪英;白玉娥; 摘要: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是我國西北地區防風固沙樹種,其平茬枝條是優質的生物質資源。為合理開發北沙柳枝條資源,探索沙產業發展新途徑,本研究利用以北沙柳枝條木屑為主料的培育基質,開展榆黃蘑(金頂側耳,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培育試驗,通過調整北沙柳枝條木屑配比組成,形成7種培育基質配方,并以傳統玉米芯為主料的培育基質配方為對照(玉米芯82%、麥麩15%、...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