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乳業科學與技術》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乳業科學與技術》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乳業科學與技術》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乳業科學與技術》系上海市農業委員會創辦的、代表我國現代乳業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純學術期刊,刊載內容主要有:乳業工業發展相關的原輔料、工藝、包裝、機械、檢測、安全、流通、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報告以及國內外乳業科技發展動態等方面的綜述文章。讀者對象為從事乳業及相關行業的生產、科研、設計和管理的人員。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已入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和清華同方的《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并已被《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乳品研究、飼料營養、獸醫保健、繁殖育種、乳業論壇。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1.芒果果粒谷物酸奶的研制 張偉麗,武波波,ZHANG Wei-li,WU Bo-bo
2.嬰幼兒乳粉脂肪酸組成檢測 丁紅梅,張霞,朱云,陳剛,DING Hong-mei,ZHANG Xia,ZHU Yun,CHEN Gang
3.HPLC法檢測乳品中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和納他霉素 萬鵬,趙貞,李翠枝,邵建波,王云霞,劉春霞,WAN Peng,ZHAO Zhen,LI Cui-zhi,SHAO Jian-bo,WANG Yun-xia,LIU Chun-xia
4.揚州市售嬰幼兒奶粉營養標簽標示情況調查 田憬若,宋玲玲,談甜甜,孫惜時,任嬌,張長江,許克儉,崔桂友
5.羊奶及其制品穩定性的研究進展 史永翠,劉暢,許曉丹,王存芳,SHI Yong-cui,LIU Chang,XU Xiao-dan,WANG Cun-fang
6.牦牛乳蛋白質組成及特性 劉冬,黃玉軍,趙海晴,顧瑞霞,LIU Dong,HUANG Yu-jun,ZHAO Hai-qing,GU Rui-xia
7.牛奶中雌激素殘留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李龍飛,趙曉磊,何金興,LI Long-fei,ZHAO Xiao-lei,HE Jin-xing
8.乳與乳制品中蛋白質檢測方法的研究現狀與進展 侯向昶,董浩,羅東輝,羅海英,冼燕萍,郭新東,HOU Xiang-chang,DONG Hao,LUO Dong-hui,LUO Hai-ying,XIAN Yan-ping,GUO Xin-dong
9.以湖北省為例研究中部地區奶業產業一體化 李寧,戴益剛,LI Ning,DAI Yi-gang
10.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乳與乳制品標準體系 徐燁,李江華,徐然,王志剛,鄭風田,XU Ye,LI Jiang-hua,XU Ran,WANG Zhi-gang,ZHENG Feng-tian
農業期刊投稿:不同藥劑組合防治花生病蟲害試驗研究
摘要 不同藥劑組合防治花生病蟲害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拜耳公司高巧+衛福、拿敵穩、安泰生產品組合能夠有效控制整個生育期花生地下害蟲(主要是蠐螬)的為害,防治葉斑病、瘡痂病等效果顯著,而且能夠延長花生葉片的功能期,防止早期落葉,促進花生后期生長,提高花生產量和出油率,可以大面積推廣使用。
關鍵詞 農業期刊投稿,花生病蟲害,藥劑組合,防效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地設在文登市龍山辦事處李家湯后村一農戶花生田,前茬作物小麥,土壤類型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pH值4.5、有機質含量1.27%,所有小區的栽培條件一致,且符合當地實際情況。試驗田施20%弘福來(12-4-9)有機無機復混肥750 kg/hm2、中微肥375 kg/hm2。供試花生品種為花育33,5月4日人工播種,用種量225 kg/hm2,壟距56 cm,墩距20 cm。防治對象為花生蠐螬、花生根莖腐病、花生瘡痂病、花生葉斑病等。
乳業科學與技術最新期刊目錄
不同益生元對乳雙歧桿菌PB200益生菌發酵乳特性的改善作用————作者:鞏涵;郭悅;王感恩;鄒旸;張海嬌;戴瑞彤;毛學英;
摘要:將菊粉、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FOS)、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及酵母β-葡聚糖4種益生元以不同組合添加至含有乳雙歧桿菌PB200的發酵乳中,測定發酵乳在貯藏期間的滴定酸度、pH值、乳清析出率及乳酸菌活菌數變化,并分析其流變學與質構特性,以闡明各組益生元配方對發酵乳體系的影響,并獲得最佳的益生元組合。結果表明,與不添加益...
高脂酸乳與普通酸乳品質對比分析————作者:李春冬;徐同;高緣;劉國強;呼日;徐偉良;馬信雅;高志海;吉日嘎拉圖;郭梁;
摘要:為探究高脂酸乳與普通酸乳品質差異,以自制高脂酸乳和普通酸乳為對象,比較2種酸乳的活菌數、酸度、質構特性等在保質期內隨貯藏時間的變化規律,并與市售酸乳進行對比。結果表明,高脂酸乳脂肪質量分數(16.7%和17.0%)和能量(731 kJ/100 g和721 kJ/100 g)高于普通酸乳,碳水化合物質量分數(3.6%和2.3%)低于普通酸乳,具有濃郁脂香味和濃稠口感;在保質期內,高脂酸乳酸度(90....
氣相色譜法測定液態乳中碘含量的方法優化————作者:梁琳;
摘要:采用氣相色譜法對液態乳中碘含量進行測定。通過對衍生試劑和衍生時間的系統篩選與優化,有效提高了液態乳中碘含量測定值,改善了傳統方法重復性差等問題。優化后的方法較GB 5009.267—202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碘的測定》方法更加高效。最終確定的最佳前處理條件為:添加硫酸1.0 mL、丁酮2.0 mL、體積分數3.5%過氧化氫0.5 mL,衍生反應時間30 min。本研究為該優化方案實現液態乳中...
飼料種類與生牛乳豆腥味相關性————作者:劉玉茹;李欣怡;陳曉民;張淑麗;張德喜;
摘要:為探究生牛乳產生豆腥味與飼料種類的相關性,選取2個豆腥味生牛乳樣本及5種常見飼料(豆粕、苜蓿、壓片玉米、燕麥草、玉米青貯),對其揮發性風味物質進行測定。基于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測定揮發性物質組成,并結合相對氣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value,ROAV)鑒定關鍵風味...
微生物法測定乳粉中VB6含量的不確定度評定————作者:劉璐;顧晟琳;夏亞文;
摘要:為評定微生物法測定乳粉中VB6含量的不確定度,依據GB 5009.154—202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維生素B6的測定》及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對微生物法測定乳粉中VB6含量過程中產生的各不確定度進行分析,計算合成標準不確定度、擴展不確定度。結果顯示,乳粉中VB6的含量為(9.34±1.23)m...
葉酸與新生兒健康及母乳中葉酸研究進展————作者:賈宏信;蘇米亞;陳文亮;
摘要:葉酸是母乳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是胚胎發育、生長的必需物質。母乳中葉酸常以多谷氨酸鹽(≥4個谷酰基殘基)形式存在,如5-亞甲基四氫葉酸。葉酸缺乏可能導致出生缺陷,如神經管畸形、先天性心臟病等。本文介紹不同國家/地區母乳中葉酸的含量、影響因素及其健康作用等,以期為嬰幼兒配方食品的研發提供參考依據
下一代測序技術在乳品質量與安全中的應用研究進展————作者:陳萬義;鐘福霞;劉曉燕;姚璐;居萬濤;
摘要:下一代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術是在一代測序技術基礎上于21世紀初發展起來的一種高通量測序方法。NGS具備高通量、高準確度和豐富的遺傳數據信息量,因此逐步應用于乳制品工業領域,在確保乳品質量與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本文一方面介紹利用全基因組測序技術進行污染微生物鑒定、致病菌溯源以及菌株多態性、病原菌耐藥性與毒力因子攜帶狀況分析等;另一方面重點介紹基于宏...
1~10歲特殊醫學用途全營養配方食品產品配方及營養成分研究進展————作者:劉月;耿雪;羅小菊;王雪吟;王彬;
摘要:收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查詢平臺公布的已批準注冊1~10歲人群特殊醫學用途全營養配方食品標簽說明書,對產品的配方組成及營養成分特點等進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產品間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標簽值的分布差異并不明顯,平均供能比分別為13.5%、33.0%和53.5%,均在適宜的供能比范圍內;蛋白質平均標簽值為0.79 g/100 kJ,且優質蛋白質占比100%,亞油酸和α-亞麻酸平均供能比...
嬰幼兒配方乳粉氧化機理及其過氧化值檢測方法研究進展————作者:畢婷婷;魏可燕;胡明燕;田洪蕓;王冠群;王文特;范麗;張海紅;提靜靚;
摘要:嬰幼兒配方乳粉脂肪質量分數通常在25%~30%,為保證營養充足,會添加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及二十碳五烯酸等。嬰幼兒配方乳粉中的脂肪球表面有一層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復合物的膜結構,導致乳粉顆粒表面積累形成脂肪層,該結構使乳粉中的油脂集中于表面,增加其與氧氣和水分接觸的機會,更易被氧化、水解。嬰幼兒配方乳粉在加工及貯藏過程中,受到氧氣、金屬離子等影響,會發生脂肪氧化...
乳清蛋白粉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中的應用研究進展————作者:耿雪;王彬;羅小菊;劉月;
摘要:目前我國獲批的配方中含蛋白質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共100個,品類涵蓋全營養配方、特定全營養配方、蛋白質組件配方及流質配方,其中,84%的產品蛋白質來源用到了乳清蛋白質類原料,本文通過分析這些產品配方,總結乳清蛋白粉類原料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中的應用情況,結合最新法規要求、乳清蛋白粉類原料特點,分析乳清蛋白類原料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中的應用前景,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研發提供支持
VC與嬰幼兒健康及母乳中VC含量研究進展————作者:賈宏信;蘇米亞;陳文亮;曲也直;
摘要:母乳中含有豐富的VC,能滿足新生兒早期生長發育的需要。VC被證明具有預防壞血病、治療缺氧缺血性腦病及預防胎盤脫落等作用。本文介紹不同國家、地區母乳中VC的含量、影響因素及其健康作用等,以期為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發展提供參考
牦牛酥油微囊粉理化性質和結構表征————作者:王茜;羅毅皓;孫萬成;
摘要:為解決牦牛酥油不易貯藏和運輸不便的問題,本研究以麥芽糊精與酪蛋白酸鈉作為壁材、分子蒸餾單甘酯與蔗糖酯為乳化劑、瓜爾豆膠為穩定劑包埋牦牛酥油,通過真空冷凍干燥和噴霧干燥制備牦牛酥油微囊粉,對比兩者的基本理化性質(水分含量、溶解度、流變性、表面油含量、包埋率、得率)、微觀結構及熱穩定性。結果表明:真空冷凍干燥和噴霧干燥微囊粉均為奶白色、無雜質、氣味清香,具有較好的包埋率((90.17±1.07)%和(...
嬰幼兒配方乳粉中苯扎氯銨和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的污染水平監測及膳食暴露評估————作者:俞淑;
摘要:對2022—2024年市售嬰幼兒配方乳粉中苯扎氯銨和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殘留進行檢測和統計評估。結合歐盟關于苯扎氯銨每日允許攝入量和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關于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的每日允許攝入量,采用點評估法提供估計值,這些估計值適用于可用樣本數量的百分位數。嬰幼兒配方乳粉中C12-苯扎氯銨、C14-苯扎氯銨、C16-苯扎氯銨和二癸基二...
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中紅外快速檢測方法建立————作者:黃建輝;張彥輝;張耀廣;趙翠琴;
摘要:通過建立基于傅里葉變換中紅外光譜預測模型實現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快速檢測。將收集到的260個不同批次的牛乳樣品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定量檢測β-乳球蛋白含量作為參比值;通過乳成分分析儀采集牛乳樣品的中紅外光譜,選擇有效波段,并將原始中紅外光譜先經過Savitsky-Golay(SG)平滑、一階導數或二階導數等預處理方法消除背景噪音,再利用偏最小二乘回歸法構建β-乳球蛋白預測模型。通過比較不同中紅外光譜預...
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同時測定嬰幼兒配方乳粉中5種脂溶性維生素————作者:李嬌;李巧蓮;周長民;袁帥;羅景陽;陳嬌;丁婷;
摘要: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同時測定嬰幼兒配方乳粉中VA、VD3、VK2、VE和β-胡蘿卜素含量。結果表明,5種脂溶性維生素在1~800 ng/mL質量濃度范圍內的線性關系良好。高、中、低3個加標水平下的平均加標回收率為92.0%~108.0%,相對標準偏差為0.4%~2.6%。該方法的定量限為12.5~125μg/100 g,樣品前處理步驟簡單,定量...
乳脂肪球膜蛋白組成、理化性質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作者:梁佳迎;張海遷;紀友薇;江婷;張濤;潘道東;吳振;
摘要: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是乳中包裹乳脂肪球的3層生物膜,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質、糖類和主要來源于乳腺細胞膜的脂質。MFGM蛋白組成因乳源不同而存在差異,MFGM蛋白不僅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胃腸消化穩定性及安全性等,其特定蛋白組分還具備抗炎、抗病毒、調節腸道功能、優化運動肌肉表現等多種生物活性。本文綜述MFGM蛋白組成及其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為MFGM蛋...
多光譜法和分子模擬技術在蛋白質與活性成分相互作用分析中的應用研究進展————作者:賈利蓉;賈志龍;楊敏;文鵬程;張衛兵;喬海軍;
摘要:蛋白質是食品體系中重要的營養素,而活性成分(如多酚、黃酮、萜類)因其獨特的化學結構而具有抗氧化、抗腫瘤及預防慢性疾病等多種生理功效。二者通過共價或非共價相互作用形成復合物,從而改變其功能結構、營養特性與生物利用度等。本文綜述多光譜法,包括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熒光光譜法、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和圓二色光譜法等,以及分子模擬技術(分子對接和分子動力學模擬)在蛋白質與活性成分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應用現狀;簡...
乳脂肪球膜結構、功能特性及其應用研究進展————作者:時佳;張海嬌;趙鋒;李中涵;鄒旸;
摘要:母乳中的脂肪以脂肪球的形式存在,被具有獨特結構的乳脂肪球膜包裹,缺少乳脂肪球膜將影響脂滴結構和穩定性,進而影響脂質的消化與吸收。為盡可能接近母乳的營養成分,近年來國內外對牛乳、羊乳等乳源的乳脂肪球膜研究較多。本文綜述乳脂肪球膜組成,乳脂肪球膜結構和功能特性影響因素,包括泌乳期、飼喂方式、乳源,以及分離、熱處理、均質及非熱處理等加工方法,并總結母乳脂肪球膜結構模擬及其在嬰兒配方乳粉中的應用、乳脂肪球...
蛋白質組學在乳制品物種鑒別中的應用研究進展————作者:范玉姣;李贊;馬俊展;孫磊;曹梅榮;
摘要:乳制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蛋白質是乳制品中含量較高的成分,其改變對乳制品的品質和口感有極大影響,蛋白質組學是當前后基因組學、系統生物學方法的核心技術。本文綜述蛋白質組學的概念、檢測方法及數據分析方法,重點介紹通過蛋白質組學研究酪蛋白、乳脂球膜蛋白和乳清蛋白中的差異蛋白質組,以此區分不同來源的乳制品,為鑒定乳制品真偽提供了有效的工作思路,保障了乳制品的質量
蛋白質組學技術在解析牛乳清蛋白代謝途徑和生物功能中的應用研究進展————作者:傅汐;陳金葉;顧穎;趙瓊;
摘要:乳清蛋白作為乳中的優質蛋白,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功能特性。乳清蛋白會因不同環境下物種的遺傳變異和蛋白翻譯后修飾導致表達量和結構的差異,使得其種類繁多而又復雜,給深入了解乳清蛋白增加了難度。隨著組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乳清蛋白的組成和功能活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文綜述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牛乳清蛋白研究中的應用,解析不同牛種、泌乳期、飼養條件和處理方式下乳清蛋白的種類、分子結構、代謝途徑及生物功能之間的...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