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江西農業學報》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江西農業學報》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江西農業學報》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江西農業學報》是由江西省農業科學院和江西省農學會共同主辦的學術類期刊。本刊既刊登栽培育種、植物保護、土壤肥料、園藝園林、蠶桑茶葉、畜牧水產、生物技術、資源環境等方面的研究報告、綜述、研究簡報和實用技術,也發表農業經濟、區域經濟、農業科技管理、農業發展戰略、農產品加工及農業產業化等方面的研究論文、調查報告和對策性文章。
雜志系國家科技部評定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全國優秀農業期刊”、“江西省優秀期刊”。 根據最新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2006),本刊2005年度影響因子為0.406,最近5年來的平均影響因子為0.391,他引率0.92,基金論文率0.38,居同類期刊前列。本刊同時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等國內權威數據庫全文收錄。 《江西農業學報》為月刊,國內公開發行,大16開本,每期160頁, 彩色封面,逢月末出版,每期訂價10.0元,全年訂價120元。需訂閱者可直接將雜志訂閱款寄至本刊編輯部。地址:330200 南昌蓮塘 江西省農業科學院《江西農業學報》編輯部。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江西省優秀期刊
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農藝科學、農業生物技術、園林園藝、植保土肥、資源與環境保護、畜牧水產。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1 茶園不同施肥方式對土壤化學性質的影響 毛平生,阮建云,李延升等 1-5
2 高黎貢山東坡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機質和全氮的垂直分布規律 鮮 婭,孟廣濤,趙亞男等 6-10
3 土壤改良劑對烤煙產質量和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 李富欣,司賢宗,張 翔等 11-13+18
4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汝溪河流域不同植被類型土壤肥力評價 譚小梅,耿養會,蔣宣斌等 14-18
5 不同化肥施用量對冷浸田水稻產量效應的研究 蘇金平,管珊紅,袁福生等 19-24
6 不同微生物制劑對二氯喹啉酸脅迫下煙草根際土壤生物活性的影響 毛官杰,孟 南,劉華山等 25-28
7 不同時期施用分蘗肥對水稻產量及其結構的影響 黃大山,陳忠平,程飛虎等 29-32
8 煙田不適用煙葉高溫發酵肥料對烤煙生長和品質的影響 王建安,許發華,翟 欣等 33-35
9 0. 01% 蕓苔素內酯可溶液劑促進水稻增產及抗御寒露風的效果 王修慧,舒 暢,李浩元等 36-38
10 3 種肥料處理對盆栽野生蕙蘭生長的影響 李小玲,華智銳 39-41
11 黑曲霉發酵對咖啡堿代謝的影響 馬存強,李 靜,周斌星等 42-46
12 8 種工夫紅茶的色素含量、茶湯色差值與感官品質間的相關性探討 陳 星,趙雯俊 47-50+54
園藝師職稱論文:櫻花品種在武漢地區的生長及開花物候期觀測
摘要:以武漢法雅園林集團有限公司保福櫻花基地從日本引種的 14 個櫻花品種為對象,研究了其在武漢地區的萌芽力、成枝力、生長勢、抗病蟲性、開花物候期。結果表明:在武漢露地栽植條件下,白妙、八重紅大島和關山3個品種整體表現相對較好,適應性較強,其中關山的花期最晚,花期也最長,寒櫻各項指標都表現較差。
關鍵詞:園藝師職稱論文,櫻花,萌芽力,成枝力,生長勢,抗病蟲性,物候期
1引言
武漢地區以武大的櫻花最為著名,栽培歷史可追溯到1938年。其中最主要的品種有日本櫻花(Cerasus yedoensis Matsum.),又名染井吉野、東京櫻花或江戶櫻花;山櫻花(Cerasus serrulate Lindl.),又稱福島櫻或青膚櫻;垂枝櫻花(Cerasus subhirtellaMiq.var.pendulaTanaka.),亦稱絲櫻、垂彼岸櫻或垂枝大葉早櫻;紅花高盆櫻花(Cerasus cerasoidesSok.var.rubea),又稱云南櫻花(Cerasus yunnanenisvar.yunnanensis),是云南櫻桃的變種,昆明等地叫西府海棠,為所有櫻花中開花最早者,故常稱“早櫻”。
江西農業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江西稻茬油菜的高產性評價————作者:鄭瀟瀟;張炳超;王雨文;鐘石生;歐陽衛衛;吳杰;李書宇;丁戈;宋來強;陳倫林;熊潔;
摘要:為促進江西省油菜品種更新換代和單產提升,開展高產穩產強優勢雜交油菜新品種篩選研究,明確影響油菜高產的關鍵指標。于2022—2024年在江西省九江、進賢、高安、寧都、贛州等地進行了品種鑒定試驗,以贛油雜8號為對照,對贛油雜10號、X22-04等19個油菜品種進行了高產、穩產評價,系統分析了不同油菜品種生育期特性、產量構成要素及農藝性狀指標的差異,并篩選出影響油菜高產的關鍵指標。結果表明:亞美油1號和...
基于賦值法對長江中下游地區再生稻品種篩選的研究————作者:束愛萍;熊麗;何隆鑫;邵彩虹;劉增兵;袁福生;孫剛;
摘要:通過篩選41個具備再生稻生產潛力的品種,考察其生育期的適應性、產量、最終再生率,并采用算術平均法對各項指標進行賦值,綜合評價參選品種作為再生稻的生產潛力。結果顯示:參選品種生育期均適合長江中下游地區再生稻種植的要求,其中,桃優77、桃優香占在10月初成熟,為三熟制提供了較好的條件;基于賦值量化數據,篩選出筑兩優慧占、華浙優1號、悅兩優鈺占、珂兩優1019、瑋兩優8612等12個品種,作為長江中下游...
土壤改良劑及留葉數交互作用對烤煙NC297生長發育的影響————作者:楊雄婧;熊茜;周桂夙;自云香;趙于丁;劉彥中;林云紅;
摘要:采用裂區試驗,以土壤改良劑施用為主因子,烤煙留葉數處理為副因子,以不施用土壤改良劑為對照,分別設常規施肥配施土壤改良劑、常規施肥減氮20%+土壤改良劑2個處理;以22片留葉數為對照,設19片留葉數為1個處理,探究配施土壤改良劑及留葉數處理對烤煙NC297生長發育和經濟效益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劑及留葉數處理對烤煙NC297的農藝性狀、養分含量及經濟性狀的影響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其中常規施...
2018—2023年我國甘薯登記品種的現狀分析————作者:劉聚波;高彩紅;牛豆豆;趙偉寧;張連成;李俊玲;肖磊;王騰蛟;
摘要:為了解我國甘薯登記品種的現狀,對2018—2023年甘薯登記品種的基本信息、選育方式、種植區域、登記主體、抗病性、品質、產量等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我國共登記甘薯品種430個,平均每年登記71.67個,2020年登記品種數量最多,2021年登記品種數量最少;育成品種類型豐富,鮮食類最多;定向雜交、集團雜交、放任授粉是育成品種主要的育種方法;長江中下游薯區可適宜推廣種植的品種最多,累計為228個,占...
貴州植煙土壤肥力空間分布特征與定量評價————作者:高川川;朱文靜;史訓瑤;巴金莎;高維常;潘文杰;蔡凱;
摘要:采集500個覆蓋貴州主要植煙區的煙田耕層土壤樣本,定量評價了基于pH值、有機質、營養元素等19個關鍵化學指標的綜合肥力指數,探究貴州植煙土壤肥力現狀、空間分布和時間演變特征。結果表明:(1)pH值、全氮(TN)、堿解氮(AN)、交換性鎂(Mg2+)和水溶性氯(Cl-)等含量處于適宜水平;有效硫(S)、有效錳(Mn)、有效銅(Cu)、有效鋅(Zn)和有效鉬...
大球蓋菇—大豆—豆丹種養循環模式對土壤細菌群落結構和多樣性的影響————作者:蘇文英;王一璞;劉曉梅;紀偉;孫瀟瀟;胡曙鋆;任立凱;
摘要:以普通種植模式(CK)及大球蓋菇—大豆—豆丹種養循環模式(JZ)為研究對象,采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對不同種植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質、細菌群落的多樣性和結構進行了測定分析,探討了大球蓋菇—大豆—豆丹種養循環模式對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及結構的影響。結果表明:JZ組的有機質、硝態氮、有效磷含量較CK明顯增加,但EC值、速效鉀、鹽含量較CK明顯降低。在2種種植模式下,土壤細菌的優勢菌群為放線菌門、變形菌門、芽單胞...
農田土壤微塑料與鎘污染、遷移特征及生態效應的研究進展————作者:郭瑞陽;薄錄吉;李冰;金維政;李彥;柴超;王艷芹;
摘要:微塑料作為一種新型污染物廣泛存在土壤中,可與鎘等重金屬結合形成復合污染,進而對農田土壤生態系統構成嚴重威脅。基于微塑料與鎘復合污染現狀,對農田土壤中微塑料、鎘污染來源和遷移特征、微塑料與鎘相互作用及其生態效應等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并提出了研究展望。微塑料與鎘復合污染研究自2016年逐漸成為環境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中國各省(區、市)農田土壤中均已檢出微塑料,其來源主要包括農用塑料薄膜、有機肥、包膜化...
山西省某地區土壤多環芳烴污染特征、來源解析及風險評價————作者:李育楨;劉庚;張鵬飛;
摘要:為準確了解山西省北部某地區土壤多環芳烴(PAHs)的污染特征、來源及其風險程度,對研究區土壤中的PAHs進行了污染特征分析,采用特征比值法對土壤PAHs進行了來源解析,并對土壤PAHs可能造成的生態及健康風險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研究區土壤中的16種PAHs總含量在2.74~782.34 ng/g之間;研究區土壤中PAHs的分布具有較強的空間變異性且高環PAHs變異性最強;研究區土壤中PAHs的主...
《江西農業學報》征稿啟事
摘要:<正>《江西農業學報》創刊于1989年,是由江西省農業科學院和江西省農學會共同主辦的有關農業和林業科學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武大版核心期刊)、中國農林核心期刊、全國優秀農業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西省優秀期刊。本刊現為月刊,每期140頁,主要欄目包括:作物科學、植物保護、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園林園藝、畜牧獸醫、農業工程、農...
洱海流域干濕交替灌溉對水稻生長及產質量的影響————作者:涂國青;趙正雄;吳加香;張一晨;徐玖亮;
摘要:以云粳37為研究對象,設置了常規灌溉(CI)、輕度干濕交替(AWD)、重干濕交替Ⅰ(WSD-Ⅰ)和重干濕交替Ⅱ(WSD-Ⅱ)4種灌溉模式,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對水稻的生長及其產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與CI處理相比,AWD處理的產量提高了6.9%,而WSD-Ⅰ、WSD-Ⅱ處理分別減少了1.0%、4.0%;AWD處理的直鏈淀粉含量下降了0.25個百分點,WSD-Ⅰ、WSD-Ⅱ處理均提高了0.60個百分點...
鄉村數字經濟與綠色農業發展的耦合協調與時空變化特征分析————作者:申紅衛;李兵;尤一璞;
摘要:鄉村數字經濟與綠色農業的耦合協調發展既是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又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與路徑。以2012—2022年中國30個省份的面板數據為樣本,測算和分析了鄉村數字經濟與綠色農業的耦合協調度及其時空變化特征,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數法和障礙度模型對其差異性表現與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鄉村數字經濟與綠色農業發展均處于上升期,但并未到達最優耦合狀態;從空間分布特...
以品牌建設賦能鄉村產業振興構筑品牌強農新格局——評《品牌強農視角下鄉村產業振興研究——以江西省為例》————作者:池澤新;
摘要:<正>農業品牌是農業核心競爭力的綜合體現,是農業強國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連續多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品牌建設作出重要部署,品牌強農戰略已經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國內外實踐證明,農業強的國家必是農業品牌強國,農業強的省(市)必是農業品牌強省(市)。近年來,我國農業品牌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品牌農產品溢價能力不斷提升,但農業品牌大而不強、多而不精、溢價偏低等問題依然突出,重生產、輕品牌現象...
數字經濟賦能南昌市農業現代化的作用機制與實施路徑————作者:許晶晶;曾小軍;管珊紅;李聰;梅怡然;周軍;
摘要:數字經濟通過提高農業生產體系效率、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結構、改善農業經營體系、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等機制賦能農業現代化。為進一步推動南昌市農業現代化發展,還需積極培育鄉村數字經濟、加快推進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完善數字農業產業體系、構建數字農業人才體系等
異質性環境規制對中國林業綠色發展影響的研究————作者:王旭;呂菲菲;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也變得日趨嚴重,因此,環境規制對林業綠色發展的影響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以異質性環境規制為視角,探究了其對中國林業綠色發展的影響;基于納入非期望產出的SBM超效率模型,構建了GML(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數并對林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予以衡量,以及采用系統GMM估計方法和門檻效應模型實證考察了異質性環境規制對于林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作...
“強村富民”的分類實踐、共富模式與推進路徑——以浙江省為例————作者:孫永朋;王宇晗;楊婷婷;吳方圓;郝碧茹;王美青;
摘要:基于不同的資源稟賦,浙江省鄉村主要劃分為景觀文化特色村、農業產業資源特色村、地理區位資源特色村、機制平臺資源特色村和資源稟賦稀缺村等5類,梳理了利用文化—自然復合資源促進共建共享模式的下南山村、基于自然氣候作物資源推動產業共富模式的大塘村、基于地理區位優勢完善村莊經營模式的山前村、基于強大產業基礎實現村城一體模式的花園村等典型案例和共富模式。結果表明,浙江省和全國其他地區的鄉村仍需應對資源要素緊約...
土地“三生”功能耦合協調度時空分布特征及其驅動因素研究——以江蘇省為例————作者:應汝佳;馬田宇;
摘要:基于“三生”理論,在構建江蘇省土地利用多功能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利用熵值法、綜合評價模型和耦合協調度模型等分析了2012—2021年江蘇省13個市土地“三生”功能的時空分布、耦合協調度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其驅動因素。結果表明:(1)江蘇省市域生產功能總體上呈現出由北向南、由兩端向中間遞減的空間分布特征;生活功能高值區主要分布于南部區域;生態功能高值區主要分布在江蘇省東部區域。(2)江蘇省土地“三生”...
農業生態效率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的研究————作者:薛欣;周海霞;
摘要:持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是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00—2022年全國31個省(區、市)的面板數據,運用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應模型,實證測度了我國農業生態效率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機制。實證結果表明:農業生態效率的提升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具有顯著的正面效應;異質性結果表明:東部和中部地區農業生態效率的提升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大于西部地區,具有顯著的區域異質性
中國農業強國水平測度及時空演變差異研究————作者:周玉倩;王亮;
摘要:通過構建農業強國指標體系,并采用熵值TOPSIS法、非參數核密度估計(KDE)曲線圖和Moran’s I指數散點分布圖測算并評價了2010—2020年我國30個省(區、市)的農業強國水平及其時空演變特征。結果表明:(1)2010—2020年我國農業強國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存在地區發展不同步,均值排名前3位的省份分別是山東(0.471)、江蘇(0.401)、河南(0.399),具體表現為東部地區最...
鄉村數字化賦能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內在機理與實證檢驗————作者:辛淼;
摘要:鄉村數字化和農業綠色發展的融合發展是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新型驅動力,基于2012—2022年我國31個省(區、市)的面板數據,探討了鄉村數字化對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GTFP)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采用SBM-GML生產率指數模型和熵值法,測算了農業GTFP和鄉村數字化水平;運用固定效應模型、中介效應模型、門檻效應模型,探究了鄉村數字化對農業GTFP的影響及其作用路徑。結果表明:鄉村數字化顯著促進了...
長江經濟帶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及其時空特征研究————作者:郭帥君;呂微;
摘要:基于新發展理念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構建了長江經濟帶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利用熵值法對2013—2022年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的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了測度,結合莫蘭指數和基尼系數法測算了11個省市的空間相關性和區域差異。結果表明:長江經濟帶農業高質量發展總體水平不高,但仍呈現波動性增長的趨勢;5個維度中開放發展和創新發展占比和貢獻值最大;各省市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呈現顯著的空間正相關,逐漸呈現...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