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黑龍江農業科學》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黑龍江農業科學》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黑龍江農業科學》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刊物簡介】
《黑龍江農業科學》是黑龍江省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報道各種農作物和畜牧獸醫方面的遺傳育種、耕作栽培、生物技術、生理生化、生態氣象、種質資源、飼草飼料、多種經營、調查總結、專題綜述等。還設有高新技術實用國內外科技動態、新品種、新醫品質、重點實驗室、研究所、企業簡介等欄目以及各類廣告業務宣傳。 本刊以高新實效為原則,以服務科研、服務生產為宗旨,把以黑龍江省為主,其它省區為輔的最新科研成果,科學技術,發展趨勢以及新產品、新品種等及時地報道出去。讀者對象:農業科研人員、技術員、科研管理人員、大中專院校師生、國營農場農民等。
【主要欄目】
科研報告 專家預測 推廣與應用 生產建議 新品種選育 綜述 信息技術 品種及農機具簡介
【獲獎情況】
全國優秀科技期刊;
黑龍江省優秀科技期刊;
1998年獲省科技情報成果二等獎
【辦刊宗旨】
本刊以高新實效為原則,以服務科研、服務生產為宗旨,把以黑龍江省為主,其它省區為輔的最新科研成果,科學技術,發展趨勢以及新產品、新品種等及時地報道出去。
黑龍江農業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白屈菜紅堿可濕性粉劑的研發及對水稻激素的影響————作者:韋慶慧;宋偉豐;師正浩;李志勇;潘亞清;
摘要:為促進以白屈菜紅堿為原藥開發的綠色生物農藥的應用推廣,探索白屈菜紅堿影響水稻激素分泌的機制,及對農業生產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通過流點法選定可濕性粉劑的分散劑,并篩選出各種助劑的用量,從而確定了濕性粉劑的最佳配方,即以10%的白屈菜紅堿作為主要成分,輔以8%的Ultrazine NA、16%的TAMOL DN和8%的Atlox Metasperse 550S作為分散劑,同時使用8%的GEROPON...
一株引起高粱根腐病的病原菌鑒定————作者:張歡;曹尚;范新宇;張美琦;陳雪梅;戰鑫;郭永霞;
摘要:為明確一株分離得到的高粱根腐病的病原菌種類,采用蘸根接種法進行柯赫氏法則驗證,并基于ITS和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同時結合形態學對該菌進行鑒定。結果表明,菌株ZY5菌落正面絨狀,規則圓形,黃褐色;菌落背面深黃褐色至黑色;厚垣孢子單生或串生,8~17μm×10~12μm;分生孢子長卵圓形,無隔膜,大小2.0~3.0μm×1.0~1.5μm。基于β-tubulin基因序列構建的系統發育樹,與...
單、雙隱性甜玉米自交系籽粒內含物與胚乳/胚干重比值的相關性分析————作者:程娟;邵廣忠;王曉東;張慶娜;宗春美;閆超;孫殷會;
摘要:為促進甜玉米制種以及甜糯型鮮食玉米選育,以單隱性甜玉米自交系和雙隱性甜玉米自交系為試驗材料,通過調查對不同時期籽粒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的動態變化,分析內含物與胚乳/胚干重比值的相關性。結果表明,在整個生育過程中,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單峰曲線變化趨勢,淀粉含量逐漸增加,T4的可溶性糖含量顯著高于T1、T2和T3;經相關分析發現淀粉含量與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均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胚乳/...
水稻芽種的催芽程度和晾置時間對水稻秧苗素質的影響————作者:王賀;李靜;顧春梅;蕭長亮;王麗萍;那永光;王安東;周燕;
摘要:為了研究水稻不同催芽程度芽種的適宜待播時間及對育秧秧苗素質的影響。測定室溫條件下不同晾置時間對水稻三江6號“露白”(僅胚芽突破種皮)和“發芽”(胚芽胚根突破種皮)兩種芽種含水量的影響,并調查晾曬后2種催芽程度芽種的出苗率及秧苗素質。結果表明,(1)未經晾曬“露白”“發芽”芽種的含水量分別占種子干重的44.8%和55.4%。晾置0~8 h后,兩種芽種的含水量下降速度快,“露白”芽種含水量降至24.4...
茶條槭秋季葉色變化相關生理性指標的研究————作者:舒鈺;高天宏;
摘要:為了探究茶條槭秋季葉色變化的機理,對茶條槭在不同葉色時期的多項生理指標進行了系統研究,包括色素種類與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過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過氧化氫酶(CAT)活性、游離脯氨酸(Pro)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結果表明,茶條槭葉色變化主要由花青素的大量積累引發,總花青素含量在葉色變化過程中顯著增加,紅色葉片的花青素含量是綠色葉片的4.31倍。...
玉米芯木糖渣資源化利用技術現狀分析————作者:夏金楠;接敬一;蘇婷;俞佳秀;陳琢;畢少杰;王彥杰;
摘要:為了提升木質纖維資源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效率并緩解環境壓力,系統分析了玉米芯木糖渣的資源化利用潛力及其技術路徑。隨著我國木糖產業的快速發展,玉米芯木糖渣的生成量增加,傳統處理方式對環境造成潛在危害。玉米芯木糖渣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具有高纖維素含量和良好的物理特性,使其在生物能源、材料及肥料等領域應用廣泛。同時系統分析了玉米芯木糖渣的化學成分、功能特性及其資源化利用技術現狀,包括生物發酵...
食用向日葵新品種龍食葵8號的選育及栽培要點————作者:王靜;謝鵬遠;周菲;佟博通;狄成乾;黃緒堂;馬軍;王文軍;
摘要:為促進向日葵新品種龍食葵8號的推廣和應用,對其親本來源、選育過程、特征特性、栽培技術要點等方面進行介紹。龍食葵8號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以12102A為母本、1604R為父本,選育而成的食用向日葵雜交新品種。2018-2019年,龍食葵8號連續兩年在3省9個地區進行區域試驗,平均產量2 867.5 kg·hm-2,較對照品種JK108增產9.71%。2021年通...
寧夏三種食用菌常見病蟲害種類及防治措施————作者:王喜剛;徐瑾瑜;田靜;郭成瑾;王海霞;李冬;
摘要:食用菌是一類具有藥食兩用功能的蕈菌,被譽為“天然綠色保健品”,但在生長過程中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由于病蟲害類型多、基數大、發展特別迅速,對其產量和品質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為促進寧夏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對引進寧夏種植的秀珍菇、榆黃菇和大球蓋菇3種食用菌的常見病蟲害種類、為害癥狀及防治措施進行分析,制定科學、安全、合理的防治策略。食用菌生產病蟲害防治的關鍵在于加強生產過程管理,做到“預防為主,防重于治...
國內大豆品種在新疆博州墾區的農藝性狀表現及綜合分析————作者:康琦;史豐疆;于波;曾曉菲;夏紅斌;
摘要:為解決新疆博州墾區春播與復播大豆的栽培難題,對引入的35個春播與16個復播大豆品種進行了多項農藝性狀測定,并進行相關性、通徑分析及聚類分析,通過調查復播不同播期對產量的影響,確定復播適宜時間,以便促進當地大豆種植推廣及高產品種培育。結果表明,春播大豆與復播大豆單株經濟性狀均展現出顯著的變異性,春播大豆的變異系數介于26.32%~139.32%之間,而復播大豆的變異系數則在7.87%~160.45%...
新疆棉花“干播濕出”種植技術經濟效應及影響因素————作者:張利懷;宋玉蘭;夏軒;
摘要:棉花“干播濕出”種植技術在南疆地區發展潛力巨大。通過文獻閱讀和實地調研,回顧南疆“干播濕出”種植技術的發展歷程,闡述其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主要影響因素,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推廣建議。灌溉制度是核心影響因素,在棉花生產的降本增效、提產增收、避災降損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薰衣草品種花期物候與形態特征量化描述————作者:舒文君;陸婷;張哲;曹小潔;
摘要:為明確新疆伊犁地區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主栽品種的開花性狀,進而通過品種選育延長薰衣草觀賞期。采用田間觀測法,對當地主栽的5個薰衣草品種的開花物候和花形態特征進行觀測和比較。結果表明,5個薰衣草品種分別在6月至7月初和7月至8月中旬開花,其個體水平開花物候的進程(開花振幅曲線)都表現為漸進式單峰曲線。當地主栽的5個薰衣草品種在開花物候、花色、花香等觀賞性...
早熟高產優質玉米新品種嫩單47的選育————作者:周超;王俊強;韓業輝;徐婷;馬寶新;劉海燕;孫善文;于運凱;
摘要:為促進優質玉米新品種嫩單47的推廣應用,介紹了其選育過程、特征特性、產量表現和主要栽培技術。嫩單47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齊齊哈爾分院玉米研究所于2017年以玉米自交系7076A1為母本,以玉米自交系K165101B為父本組配而成的雜交組合。2021-2022年參加黑龍江省齊順聯合體玉米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產量為10 668.0 kg·hm-2,比對照品種德美亞1號平均增產7.6...
纖用亞麻新品種科合纖亞8號的選育及栽培要點————作者:杜若楠;張睿;楊學;趙海濱;金慧;吳玉娥;周春薇;高嬙;
摘要:為了促進亞麻種植業的發展,滿足國內市場對高纖維品種亞麻的需求,詳細介紹了纖用亞麻新品種科合纖亞8號的選育經過、特征特性、產量表現及栽培要點。科合纖亞8號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草業研究所以COL166為母本,以K-4986為父本,采用系譜法定向選育而成的亞麻新品種。2021-2022年區域試驗科合纖亞8號原莖產量為6 979.26 kg·hm-2,全麻產量為1 836.62 kg...
《黑龍江農業科學》征稿簡則
摘要:<正>《黑龍江農業科學》是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主管、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是全國優秀期刊、黑龍江省優秀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CACJ中國應用型核心期刊、中國農林核心期刊(B類);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多家數據庫收錄。本刊具有發行面廣、讀者群大、出版周期短、載文量大等特點
點蜂緣蝽研究現狀文獻計量學分析————作者:陳思蒙;崔新;丁寧;杜霄力;于偉;李曉鳳;史樹森;高宇;
摘要:點蜂緣蝽(Riptortus pedestris)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重要的大豆害蟲,嚴重影響大豆的產量和質量。為明確點蜂緣蝽在國內外研究動態,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以中國知網和Web of Science為數據源,整理出1989-2024年發表的與點蜂緣蝽相關的期刊文獻,分析點蜂緣蝽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結果表明,國內外共有443篇文獻,國內外發文量集中在2017-2024年。發文量排名前兩位的國家...
水稻紋枯病拮抗內生菌的分離鑒定及防控效果————作者:蔣世琦;羅欣;陳柳;謝棟臣;孫淼;陳井生;肖國生;玄元虎;
摘要:水稻紋枯病嚴重危害水稻生產,為拓展水稻紋枯病的生防菌資源,從抗性品種水稻葉鞘中分離篩選獲得對水稻紋枯病菌有生防效果的內生細菌。采用平板對峙試驗、菌核萌發試驗、離體葉片試驗和盆栽試驗,研究篩選得到的內生細菌對紋枯病菌室內和室外的防治效果。結果表明,篩選獲得的12株內生菌中7株內生細菌對水稻紋枯病菌有顯著的生防效果,其中5株對菌絲生長抑制效果超過55%。黏質沙雷菌Y3對水稻紋枯病菌菌絲生長和菌核萌發均...
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檸條錦雞兒種群遺傳結構分析————作者:華曉琴;馬鴻文;俞天泉;閆海旺;李浩;
摘要:為研究石羊河流域中下游5個檸條錦雞兒(Caragana korshinskii)種群的遺傳結構和多樣性,利用ITS與psbA-trnH聯合序列對石羊河流域中下游5個檸條錦雞兒種群中樣本進行物種鑒定,再對5個檸條錦雞兒種群的遺傳結構和遺傳多樣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5個種群中優勢種為檸條錦雞兒;(2)檸條錦雞兒種群共存在20個單倍型,以原始單倍型Hap1為節點形成了一個大分支,以Hap9、Hap...
不同激素與基質對密枝紅葉李扦插生根效果的影響————作者:段美紅;楊益;
摘要:為研究高效繁育密枝紅葉李的方法,確定密枝紅葉李適宜的嫩枝扦插方法,以密枝紅葉李一年生嫩枝為試驗材料,插穗經不同濃度激素處理后扦插在不同基質中,測定插穗愈傷組織數、生根數、生根率與根系生長情況等指標。結果表明,密枝紅葉李插穗的生根過程屬于愈傷組織生根型;影響密枝紅葉李扦插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激素類型,其次是激素濃度,最后是基質類型;密枝紅葉李采用1 000 mg·kg-1的ABT1...
黑龍江省西部風沙半干旱區淺埋滴灌技術對大豆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作者:楊慧瑩;王宇先;高盼;徐瑩瑩;張鞏亮;閆鋒;董揚;申惠波;
摘要:為了有效提高黑龍江省西部風沙半干旱區大豆產量,提升水分利用效率,設置常規噴灌和淺埋滴灌兩個灌溉處理,選用兩個大豆主栽品種,通過田間小區試驗,優化大豆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并提升產量。結果表明,淺埋滴灌可以滿足大豆關鍵生育時期的水分需求。淺埋滴灌通過水分分次供給,能夠增加大豆群體效應。對比常規噴灌,淺埋滴灌能夠使大豆齊農7號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和產量分別提高27.71%、34.87%和25.30%,使黑...
雜交大豆新品種吉育668選育及栽培要點————作者:王鵬年;胡水清清;劉大壯;張井勇;張春寶;鄭宇宏;王亮;
摘要:為推廣強優勢大豆雜交新品種吉育668,介紹了其親本來源、選育過程、特征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和制種技術要點等內容。吉育668是由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自2015年開始,以大豆細胞質雄性不育系JLCMS247A為母本,以恢復系JLR227為父本配置雜交組合,經過多年的篩選和產量鑒定獨立選育而成的雜交大豆新品種。該品種在2020-2021年參加吉林省區域試驗,平均產量2 931.25 kg·hm...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