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燒結球團
關注()《燒結球團》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燒結球團雜志具有正規的雙刊號。燒結球團雜志社由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主管、主辦,本刊為雙月刊。
取得榮譽編輯中文核心期刊(2012)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閱讀推薦:梅山科技
《梅山科技》的辦刊宗旨:記載科技成就,及時傳遞信息,更有效地為科技創新服務,不斷推動公司的技術進步,促進鋼鐵工業的發展。主要報道公司的研究開發、技改成果、生產實績、國內外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綜合評述及企業管理等。歡迎公司各級領導、科技、管理和其它專業人員踴躍來稿。
燒結球團最新期刊目錄
進口磁鐵礦制備超純鐵精礦的工藝試驗————作者:張鵬博;馮軒康;張漢泉;路漫漫;
摘要:針對超純鐵精礦制備工藝條件復雜、生產成本高的不利因素以及我國鐵礦資源“貧、細、雜”等稟賦缺陷,本文以智利某磁鐵礦為原料,探究采用進口鐵礦生產超純鐵精礦的工藝流程,并進行單一磁選及磁-浮聯合工藝試驗;通過磨礦細度試驗與選礦工藝優化,系統探究超純鐵精礦的高效制備途徑。結果表明:在原礦磨礦細
某印度鐵礦粉濕式磨礦—磁選提質工藝試驗————作者:徐夢杰;謝思珺;潘建;楊聰聰;
摘要:為進一步拓寬球團原料來源、提高球團品質,本文針對鐵品位為62.42%、SiO2質量分數為3.30%的某印度鐵礦粉,在對其理化性質和礦相特征分析的基礎上,開展采用不同物理選礦方法時鐵組分回收工藝參數優化研究,并確定適宜的磨選提質流程。結果表明,該鐵礦粉的最佳提質工藝流程:先對原礦進行水洗和篩分得到粗、細兩個粒級(>0.1
氫基豎爐生產直接還原鐵的工藝特點及減碳環節————作者:冀宗賀;劉艷峰;李蘭杰;田志強;牛佳星;王小艾;
摘要: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背景下,鋼鐵行業作為高碳排放的重點領域,加速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已刻不容緩。依托焦爐煤氣資源豐富的優勢,我國氫基豎爐直接還原技術對國外已成熟應用的Midrex法和HYL/Energiron法進行優化改進,其以富氫或純氫氣體為還原劑生產固態海綿鐵,已在多個項目中取得階段性成果。為此,本文重點探討氫基豎爐直接還原技術的工藝特點、減碳機制以及經濟價值。結果表明:氫基豎爐生產系統包含多個...
鋼渣萃取液吸收CO2的影響因素及產品性能————作者:李彥軍;劉陳新;曹朝真;張雨晨;曹明匯;焦克新;徐潤生;
摘要:鋼鐵冶金渣濕法碳酸化封存CO2作為新興的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CUS),因其原料資源化利用與碳封存的雙重效益展現出顯著的經濟價值。本文探討時間、溫度及CO2氣流流量對Ca2+萃取液碳酸化效率的影響規律,結合反應動力學模型解析其限制性環節;通過SEM與X射線衍射(XRD)表征產物的形貌特征。試驗數據表明:隨著溫度和時間的增加,碳酸化程度...
高配比精礦對制粒效果及燒結過程的影響與作用機理————作者:朱旺;周建灃;杜鯤鵬;王春來;季志云;呂佳銘;
摘要:我國部分處于內陸地區的鋼鐵企業擁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其部分自產鐵精礦用于燒結生產對于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調整精礦和粉礦的配比進行混合、制粒,采用燒結杯模擬工業燒結過程,并檢測垂直燒結速度、成品率、轉鼓強度、利用系數等燒結指標,研究鐵精礦配比對制粒效果、燒結指標的影響規律,解析其作用機理。結果表明:隨著精礦配比從0提高到100%,料層透氣性指數下降。原因在于,隨著精礦配比的不斷增加,其干燥脫...
轉底爐工藝鋅殘留解析及強化脫鋅機理————作者:陳鐵軍;金路恒;萬軍營;鄭錫瀚;周仙霖;劉佳文;
摘要:轉底爐處理含鋅粉塵工藝存在高鋅原料無法充分脫鋅的問題,為此,本文通過對現場金屬化球團產品進行剖析,探討鋅殘留的原因;研究外加氣流對還原過程中鋅和鐵反應行為的影響,具體探究N2流速、CO含量對金屬化團塊還原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還原焙燒過程中生成的鐵連晶和低熔點化合物堵塞了孔隙,阻礙了鋅的揮發,使鋅以Zn和ZnO的形式附著在鐵連晶周圍;當氮氣流速從0提高到6 m/s時,脫鋅率從...
某低品位釩鈦磁鐵礦粗粒拋廢預選試驗————作者:余海釗;楊卓;趙強;張鵬羽;蔣權;李文濤;
摘要:釩鈦磁鐵礦作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其綜合利用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如何有效開發成為當前的迫切任務。某低品位釩鈦磁鐵礦中TFe 、TiO2 質量分數分別為11.83%、2.77%,有價元素除鐵、釩、鈦外,其他元素均未達到可綜合利用的程度。為此,本文基于該礦的性質特點,進行干式磁選拋廢、濕式磁選拋廢以及多級拋廢等條件試驗,并制定合理的拋廢工藝流程和作業參數。結果表明:該礦的...
高塑性選鐵尾泥改性制備球團黏結劑的試驗————作者:許繼龍;張祖剛;張鑫;張津;韋承志;宋銳;
摘要:為資源化利用鐵礦選礦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尾礦,本文以某高塑性選鐵尾泥為主要原料,經過改性處理開發尾泥替代膨潤土作為球團黏結劑的新技術。試驗結果表明:選鐵尾泥粒度極細,且富含黏土礦物,小于0.038 mm粒級質量分數為98.79%,高嶺石質量分數為27.6%。采用80%選鐵尾泥與20%F黏結劑共反應制備改性尾泥,可得到性能優良的黏結劑;改性尾泥的膨脹容由1.9 mL/g提升至18 mL/g。鐵精礦的比表...
混合工質有機朗肯循環系統熱經濟性能評價————作者:馮軍勝;王璐;嚴亞茹;趙亮;董輝;
摘要:以環冷機末段出口低溫煙氣為有機朗肯循環(ORC)熱源,建立系統熱經濟性能模型,并選取純工質R600和R601a組成混合工質,研究不同混合工質質量分數和ORC關鍵參數對系統熱力性能和經濟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對于給定的ORC關鍵參數,隨著混合工質中R601a質量分數(MR601a)的增加,系統凈輸出功率(Wnet)和?效率(ηex)先...
基于OOA-CatBoost的燒結礦粒度預測模型————作者:李喆;王猛;董振;姜娟娟;李杰;楊愛民;
摘要:在燒結生產過程中,燒結礦粒度是評價燒結礦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為提高燒結生產水平,針對燒結過程檢測的滯后性和粒級占比調控預測問題,建立基于整體生產參數的燒結礦粒級占比預測模型;將經過特征選擇之后的12個關鍵參數作為輸入變量,對應的燒結礦粒級占比作為輸出變量;通過缺失數據填補、數據增強以及異常點替換等數據預處理方法,獲取用于預測燒結礦粒級占比的高質量數據集;采用魚鷹優化算法(OOA)和類別特征梯度提升...
帶式焙燒機酸性與堿性球團投籠試驗及工業實踐————作者:喬紅梅;賈國利;李洋;
摘要:為優化帶式焙燒機球團工藝的熔劑配比與原料結構,提升生球強度及成品球的高爐適應性,本文開展酸性與堿性球團系統試驗,通過投籠試驗確定堿性球團的最佳熔劑結構為“消石灰+石灰石粉”的混合熔劑,酸性球團采用2.0%膨潤土的配比方案;在帶式焙燒機試生產中驗證兩種方案球團的性能,結合掃描電鏡(SEM)與能譜分析(EDS)表征其微觀形貌及元素分布。結果表明:酸性球團的鐵品位達66.20%,抗壓強度為2 500 N...
基于響應面法和NSGA-Ⅲ算法的鐵酸鈣特征與燒結原料成分定量關系————作者:房世隆;韓秀麗;劉磊;段博文;包國營;王偉偉;
摘要:燒結礦中的鐵酸鈣作為一種黏結相,其形態特征直接決定了燒結礦質量的好壞。為提高燒結礦綜合質量,本文提出了一種燒結礦原料化學成分與不同形態鐵酸鈣礦物體積分數含量的定量方法。該方法首先使用響應面法設計試驗方案,以化學純試劑為原料制備燒結礦樣品;再通過偏光顯微鏡對燒結礦中的鐵酸鈣形態進行了分類,使用面測法對不同形態的鐵酸鈣含量進行了統計;最后,建立了燒結原料化學成分與鐵酸鈣特征的響應面回歸模型,并使用NS...
堿度對燒結礦致密化行為的影響————作者:肖揚武;劉強;易正明;
摘要:為定量分析燒結過程中的聚結行為,本文采用熱力學軟件FactSage對不同堿度條件下熔體的組成及性質進行了計算,并根據計算結果進一步得出了各條件下熔體的表面張力以及表觀黏度,用于燒結礦致密化系數的計算。結果顯示,隨著堿度升高,熔體的表觀黏度不斷減小,在溫度為1350℃時,表觀黏度有最小值(為0.114Pa·s);表面張力隨堿度的升高而先減小后增大,在溫度為1300℃時有最小值(約為0.32N)。燒結...
基于EDEM的燒結礦卸料螺旋溜槽參數優化研究————作者:李相臣;王利剛;佘雪峰;馬建軍;郭玉靜;李海鵬;
摘要:燒結礦的轉運方式直接影響其返礦率,成為限制燒結礦產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天鐵冶金集團有限公司目前采用傳統斜溜槽進行燒結礦轉運,導致燒結礦返礦率偏高。為了進一步降低燒結礦返礦率,本文將傳統斜溜槽改為螺旋溜槽,并在螺旋溜槽中增設擋板以降低燒結礦與溜槽底板的磨損。采用EDEM模擬軟件模擬不同螺旋溜槽角度、不同擋板高度及不同擋板數量條件下燒結礦下滑速度與分布狀態。通過研究獲得較優螺旋溜槽工藝參數:螺旋溜槽螺旋...
程潮鐵精礦制備氫基還原用氧化球團可行性研究————作者:李國全;鄭子康;劉曙;陳鐵軍;周曉軍;周仙霖;萬軍營;
摘要:為了探討程潮鐵精礦生產氫基豎爐用高品位氧化球團的可行性,本文分別以品位為66.14%的程潮普通鐵精礦和品位為69.51%的高品位鐵精礦為原料,研究黏結劑配比、造球水分對生球指標的影響以及預熱焙燒制度對成品球質量的影響,并對高品位成品球團進行氫基還原特性檢測。結果表明:高品位球團生球強度指標優于普通球團,但普通成品球團強度總體上優于高品位成品球團,且焙燒溫度和時間低于高品位球團;在膨潤土用量為1.1...
釩鈦球團礦氣基豎爐生產過程的影響因素及改善措施————作者:王海濤;李曉兵;呂志敏;曹建學;秦愉;
摘要:我國釩鈦磁鐵礦資源儲量豐富,但傳統的高爐—轉爐工藝在處理該礦時存在工藝流程長、資源綜合利用效果差、能耗高、環境污染大等問題。氣基豎爐直接還原—電爐熔分工藝為釩鈦磁鐵礦的清潔高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徑。本文通過進行釩鈦球團礦氣基豎爐直接還原投籠試驗,研究實際生產過程中釩鈦球團礦的直接還原情況及球團品質,并提出相應改善措施。結果表明:釩鈦球團礦的抗壓強度是影響氣基豎爐生產的因素之一,其較高的低溫還原粉化率和...
不同粒度條件下鐵礦球團性能及工藝條件優化————作者:韓濤;楊大兵;王煒;黃渝茜;
摘要:為降低鐵礦球團干燥過程的生產成本,加快成球速度,促進大球團形成,提升球團的綜合性能,本文以10~12、12~14、14~16和16~18 mm這四種粒度范圍的球團為研究對象,探索粒度大小對球團性能及工藝條件的影響。結果表明:增大球團粒度需要更高的造球水分和更長的造球時間,并且生球的落下強度和抗壓強度顯著提升;隨著球團粒度的增大,預熱球內部顆粒的排列更加規整,成品球內部的固相占比增加,氣孔減小,晶體...
有機黏結劑高品位球團的固結機制研究————作者:周仙霖;鄭子康;萬軍營;陳鐵軍;羅艷紅;王兆才;
摘要:應用純有機黏結劑可以顯著提高成品球的TFe質量分數,研究純有機黏結劑球團對煉鐵工藝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細粒級高品位磁鐵精礦和有機黏結劑JDOB-4及印度膨潤土為原料,研究有機黏結劑和膨潤土對高品位球團礦性能的影響,并采用光學顯微鏡與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儀等儀器,分析球團礦的微觀結構變化規律。結果表明:當JDOB-4添加量為0.15%時,生球的落下強度為6.1次/(0.5 m),在預熱溫度為1 05...
催化濾料用于協同脫除多污染物的研究進展————作者:徐海濤;鄧雨杭;陳利國;程鑫培;徐慕濤;戰志博;金奇杰;
摘要:鋼鐵工業煙氣成分復雜,飛灰、NOx和二噁英等污染物普遍存在,其對煙氣處理單元的要求越來越高。催化濾袋能夠在同一反應器中處理多種污染物,成為協同脫除技術的突破口。本文重點綜述除塵、除塵脫硝以及除塵脫二噁英一體化催化濾料,闡述多種催化濾袋技術的研究現狀。針對催化組分與濾袋結合強度不足問題,一方面是改進負載方法,如使用原位生長法、優化涂覆法等,其中原位生長法效果突出且負載均勻度也更...
超厚料層燒結極致能效減碳研究進展與思考————作者:陳思凡;項子豪;阮錦琦;任可;張夢儀;周進東;
摘要:隨著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戰略的實施,鋼鐵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正經歷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燒結工序作為鋼鐵生產中能耗與碳排放密集的環節,其節能降碳的潛力尤為突出。本文聚焦于燒結技術的能耗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了超厚料層燒結技術在節能減排方面的顯著優勢及其發展前景。同時,也深入探討了能效評估模型的邊界劃分問題,介紹了多種評估模型,包括基于熱力學原理的(火用)分析模型和基于行業標準的對標...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