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原工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中原工學院學報》為自然科學類學術期刊。主要以專題研究論文及技術報告等形式發表國內紡織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內容涉及紡織、化纖、印染、服裝、紡織機械、機械設計與制造、工業自動化、計算機應用、供熱通風、工為企業管理等十幾種學科,欄目設置主要有專論、系列研究、技術創新與生產實踐等。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河南省優秀科技期刊獎
河南省教委優秀高校學報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系列研究、專題討論、技術創新與生產實踐。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基于偶應力理論的層狀巖體無網格數值模擬 孫玉周,陳根生,SUN Yu-zhou,CHEN Gen-sheng
一種多機器人編隊控制策略及實現 尚會超,陳毛倩,SHANG Hui-chao,CHEN Mao-qian
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的SP WM逆變器準P R控制優化研究 王永林,艾明,瞿博陽,WANG Yong-lin,AI Ming,QU Bo-yang
基于RS485多機通信的四軸步進電機同步控制系統 張五一,羅冬冬,程賓,ZHANG Wu-yi,LUO Dong-dong,CHENG Bin
基于VB的農業機械液壓系統故障診斷專家系統開發 楊森,安向東,YANG Sen,AN Xiang-dong
精梳機分離羅拉傳動機構的平衡研究 李留濤,任家智,賈國欣,LI Liu-tao,REN Jia-zhi,JIA Guo-xin
漿液含固率在線檢測儀系統開發 李鉻,范銳冰,崔運喜,許小黑,LI Ge,FAN Rui-bing,CUI Yun-xi,XU Xiao-hei
竹炭含量對P A66/竹炭混合改性材料光熱物性影響 賀曉,霍憶夢,程建超,朱正鋒,HE Xiao,HUO Yi-meng,CHENG Jian-chao,ZHU Zheng-feng
海水在羊毛織物染色中的應用 王懷芳,李連鋒,韋富,WANG Huai-fang,LI Lian-feng,WEI Fu
不同縫接方式對角聯鎖織物復合材料彎曲性能影響的探討 馬菲,張琦,唐予遠,許鶴,單晶晶,MA Fei,ZHANG Qi,TANG Yu-yuan,XU He,SHAN Jing-jing
三維機織物復合材料的隔聲性能研究 許鶴,唐予遠,馬菲,單晶晶,XU He,TANG Yu-yuan,MA Fei,SHAN Jing-jing
紅薯渣制備紡織漿料研究 尹振華,武宗文,李俊禮,周培文,YIN Zhen-hua,WU Zong-wen,LI Jun-li,ZHOU Pei-wen
SiC粉體的微波快速燒結 梁寶巖,郭猛,劉嘉霖,王志煒,汪樂,LIANG Bao-yan,GUO Meng,LIU Jia-lin,WANG Zhi-wei,WANG Le
FFT變換在陶瓷剛玉砂輪聲學特性研究中的應用 劉芳,焦金旭,李二洋,范文捷,LIU Fang,JIAO Jin-xu,LI Er-yang,FAN Wen-jie
土木工程畢業論文:混凝土收縮機理與裂縫控制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分析了引起混凝土收縮的各種機理,提出了控制收縮裂縫的有效措施,可為減輕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縮而引起的不利影響提供依據。
[關鍵詞]混凝土,收縮,機理,裂縫控制
混凝土在硬化和使用過程中,因各種因素的影響會產生諸多復雜的變形,其中由物理、化學等非荷載因素引起的體積減小的變形稱為收縮變形。工程實踐中結構物的裂縫成因中屬于非荷載因素引起的約占80%,而混凝土收縮又是引起混凝土早期開裂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控制混凝土收縮裂縫在工程中意義重大。
中原工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改進蛇優化算法的軟件缺陷預測方法研究————作者:劉衛光;楊蘇琦;張文寧;李學相;
摘要:針對傳統隨機森林模型在軟件缺陷預測領域中預測精度低和參數優化困難等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改進蛇優化算法(ISO)優化隨機森林模型的軟件缺陷預測方法。蛇優化算法改進過程:首先采用萊維飛行策略初始化種群位置,增強種群的初始多樣性;其次引入基于正余弦擾動因子的更新策略和基于自適應機制的幼蛇變異策略,增強局部搜索能力并避免陷入局部最優;最后通過在11個基準測試函數上與原始蛇優化算法及4種經典算法比較,以評估...
基于復合材料S@C/CNT@MoO2/Na0.88Mo6O17的鎂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作者:王朋朋;單常偉;凌喜民;衛武濤;
摘要:利用凝膠技術、NaCl模板法和高溫碳化法,制備出一種具有獨特多孔結構的碳材料。通過吸附作用,將鉬酸銨包覆在這種碳材料表面。對該材料進行燒結和硫化,合成了一種具有多相異質結的復合材料S@C/CNT@MoO2/Na0.88Mo6O17,并對基于該復合材料的鎂離子電池進行了循環性能測試。結果表明:該電池在200 mA...
不對稱綜采面上覆巨厚礫巖破斷及礦壓規律研究————作者:楊偉利;韓恩魁;婁智帥;
摘要:以義馬常村煤礦不對稱采動MZ21010工作面為工程背景,采用理論分析、FLAC3D數值模擬以及礦壓監測等方法,研究了其覆巖結構演化及礦壓規律。研究結果表明:高位巨厚礫巖初次斷裂步距為592.08 m,說明在此之前工作面礦壓主要受低位泥巖運動垮落影響;不對稱工作面垮落帶呈明顯的階梯形,受二次擾動的區域垮落帶高度疊加后高于其他規則綜放面;在工作面回采初期,支架工作阻力變化曲線呈M形狀,當工作面繼續推進...
拱腰式農業機器人底盤控制系統設計與試驗————作者:李才敏;聶建軍;夏孔濤;解曉琳;
摘要:針對常規機械在丘陵山區自動化程度低的問題,設計了一種拱腰式農業機器人底盤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以STC32G12K128為主控芯片,利用SBUS協議與遙控器接收機進行數據交互,主控芯片再通過RS485通信控制機器人的換擋、轉向、機具升降等。通過樣機對該機器人的變速箱換擋控制系統、轉向、動力性等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該機器人具有一定的重載作業能力,其右轉最小轉彎半徑平均值為806 mm,左轉最小轉彎半...
市政污泥中微塑料的分布及風險評估————作者:梁曦殳;竇艷艷;段學軍;陳旭東;敖天宇;李揚;
摘要:微塑料作為一種新污染物在水廠污泥中造成潛在生態風險。以鄭州市6座水廠的污泥為研究對象,通過現場采樣和拉曼光譜分析測定其中微塑料的分布。結果表明:微塑料豐度范圍為8000~14 250 n/kg,平均豐度為10 566 n/kg,污水處理廠污泥中的微塑料數量高于自來水廠;自來水廠污泥中的微塑料以纖維狀為主,而污水處理廠則以顆粒狀為主;6座水廠中有2座水廠的區域危害指數為Ⅳ級,其余為Ⅲ級,表明該2座水...
電化學除垢設備除垢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作者:張賽威;王東強;張元鳴;張君浩;
摘要:電化學除垢設備在工業領域應用廣泛,但是除垢效果較差,影響了其應用。為探尋提升電化學除垢設備除垢效果的方法,建立了除垢機除垢裝置試驗平臺。通過對比試驗前后溶液中水質參數(電導率、硬度)的變化,分析了不同電壓、電流、流速和溫度對除垢機除垢效果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溫度為30℃、流速為0.35 m/s、電壓為24 V、電流為10 A的條件下,電化學除垢設備顯著降低了溶液的電導率和硬度,表現出最佳除垢效...
鑭改性市政污泥生物炭制備及磷吸附性能研究————作者:藺鴻濤;龔為進;陶辰瀚;祁超智;黃磊;余正洋;
摘要:以市政污泥為原料,摻雜一定量的玉米秸稈,采用一步水熱法制備鑭、鎂改性生物炭(LM-YMBC)。考察了水熱溫度、鑭鎂金屬比、水熱時間等因素對LM-YMBC吸附磷的影響,得到其最佳制備條件。結果表明,在水熱時間8.75 h、溫度147.7℃、玉米秸稈摻雜比0.497的條件下,LM-YMBC對磷的吸附量最高可達80.03 mg/g。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顯示,LM-YMBC表面非常粗糙,擁有發達的孔隙結構和...
摩擦片磨損引起的制動噪聲及其抑制措施研究————作者:張雪松;焦權威;劉信香;
摘要:摩擦片磨損對制動噪聲具有重要影響。為研究不同摩擦片磨損形式對汽車盤式制動器制動噪聲的影響機制,以某通風盤式制動器為研究對象,采用復特征值法,從自由模態和制動盤與摩擦片之間的接觸壓力分布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制動噪聲的抑制措施。研究結果表明:摩擦片磨損會改變固有頻率和接觸壓力,導致偏磨狀態摩擦片的噪聲傾向增加;摩擦片開槽對無磨損摩擦片的制動噪聲抑制效果最好,與不開槽無磨損摩擦片相比,振動傾向系...
爆炸法制備石墨烯負載氧化鎂納米顆粒復合材料————作者:趙世凱;梁寶巖;鄭心洋;呂翠;
摘要:對氫氧化鎂和氧化石墨烯進行加熱,當溫度達到220℃時,發生爆炸,生成了氧化鎂復合石墨烯材料。X射線衍射圖譜表明,爆炸反應發生后,氧化石墨烯被還原成石墨烯,爆炸所產生的溫度和壓力誘導氫氧化鎂迅速發生分解反應,生成氧化鎂納米顆粒,并迅速負載于石墨烯納米片上,形成石墨烯負載氧化鎂納米顆粒復合材料。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對復合材料形貌的分析表明,負載于石墨烯上氧化鎂顆粒的平均粒徑約為50 nm...
裝配式構件生產階段碳排放研究————作者:孟旭;蔣明旭;趙毅;潘曉蒙;王英杰;
摘要:建筑行業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量的40%,其碳排放量的大小和變化規律對“雙碳”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影響。為明確裝配式建筑典型構件的碳排放規律,采用排放因子法對疊合板、外墻、內墻、樓梯、空調板以及預制路面等6種典型裝配式建筑構件在生產階段的碳排放規律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各典型預制構件在生產階段消耗材料產生的碳排放量最多,消耗能源產生的碳排放量較少,而施工人員產生的碳排放量最少;從生產單位產量預制構...
高校開放式數字檔案資源生態系統風險識別研究————作者:楊孚然;蔡付兵;王昊;陳澤楷;
摘要: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數字檔案資源的開放和利用已經成為我國高校檔案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高效數字檔案資源生態系統面臨的風險不斷加劇。以高校開放式數字檔案資源生態系統結構和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統模型為基礎,對高校開放式數字檔案資源生態系統風險因素進行了分類,采用核對表法和流程圖法對風險進行了識別,通過帕累托分析法確定了關鍵風險因素,并提出了針對性的管控措施,為高校數字檔案資源安全管理提供參考
慶祝中原工學院建校70周年——領軍人物簡介
摘要:<正>夏元清,男,安徽省天長人,教授,中原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北京理工大學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IEEE Fellow、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物聯網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云控制與決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天基...
農業職業教育推動鄉村振興的價值邏輯與多維機制————作者:高琳;袁泰喆;
摘要:加快農業職業教育發展是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應然選擇。農業職業教育具有職業教育的普遍性和農業教育的特殊性、專業教育的技術性與終身教育的適應性、農村教育的實踐性與農民教育的人文性,是面向“三農”領域建設“干得好、留得住、能出彩”人才隊伍的主要陣地。在理論、實踐和發展三個維度,農業職業教育推動鄉村振興,蘊含著人力資本供給機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教育經濟協同范式的價值邏輯,能夠影響帶動鄉村產...
綠色低碳轉型重塑產業發展格局的戰略思考————作者:杜明軍;
摘要:綠色低碳轉型不僅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抓手,也是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及充實產業價值理念的重要支撐。然而,轉型過程中面臨成本顯性化、轉型升級銜接不暢、投資預期不確定、高碳基礎慣性等多重挑戰,同時還受到“走出去”的高碳負面效應和碳源空間轉移風險的制約。為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重塑產業發展格局,提出以下對策:關注轉型過程中的悖論,加強全局性統籌,完善頂層設計,優化引領標準,構建保障激勵機制,...
慶祝中原工學院建校70周年——杰出校友簡介
摘要:<正>李乾元,男,河南林州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鄭州紡織機械學院(現中原工學院)畢業。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師作訓科參謀、作訓科副科長、師參謀長,第1軍副參謀長,第1集團軍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蘭州軍區參謀長,蘭州軍區司令員等職。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59年進入鄭州紡織機械學院(現中原工學院...
非效率投資對股票流動性影響分析————作者:王志偉;趙健;徐文迪;
摘要:以2007-2022年滬深A股上市企業為研究樣本,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了非效率投資對企業股票流動性產生的影響。實證結果發現,非效率投資顯著降低了企業股票流動性,其中,非效率投資中的投資不足與投資過度均顯著降低了企業股票流動性。考慮企業異質性差異后的研究發現,非效率投資對企業股票流動性的降低作用在非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水平低和信息透明度低的企業中更顯著。機制分析還發現,加重企業融資約束、增加企業債務...
基于Pandas庫的用戶畫像分析與實現————作者:鄧翔;
摘要:用戶畫像技術可以深入揭示用戶行為特征,助力企業實現精準營銷和產品優化。探討了基于Pandas庫的用戶畫像分析與實現,通過數據處理與分析,對用戶數據進行加載、清洗、轉換及統計分析,進而構建了涵蓋用戶年齡、性別和消費習慣等多維度信息的全面用戶畫像,精準地描繪了用戶的基本屬性與行為特點,為企業提供了深刻的用戶行為洞察。驗證了基于Pandas庫的用戶畫像分析是一種高效且實用的數據分析手段,可以更精準地理解...
河南省人才資源與區域創新協調發展研究————作者:孫敬霞;田甜;史守嬌;
摘要:基于2012-2021年河南省十八地市面板數據,采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及空間自相關模型,對河南區域內人才資源與區域創新發展的耦合協調度時空分異特征進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內在驅動因素。結果表明:截至2021年,河南省人才資源與區域創新耦合協調度仍處于勉強耦合協調階段,二者高質量良性互動與協調發展尚未得到充分實現;從空間上來看,河南省耦合協調度總體上呈“中部高,東南低”的空間格局,空間分異特征突出,耦合協調度...
基于VR技術的Z世代汽車造型沉浸式設計研究————作者:趙路明;朱慧娟;王靜茹;
摘要:在汽車造型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在手繪設計草圖時對設計方案的比例、姿態、結構、空間感等視覺表現效果的傳達存在一定差異,導致后續相鄰工種人員對設計方案理解困難,致使設計流程重復。為提升設計效率,精準把控最終設計效果,提出了在VR技術環境下特定觀測視角的概念,并在現有設計流程基礎上構建了基于VR技術的汽車造型設計流程。應用該流程對汽車造型進行推敲設計,以Z世代人群為消費群體展開汽車造型設計,證明了VR技術...
基于OBE理念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學體系構建————作者:許志榮;韓進超;渠婉婉;朱江;
摘要:針對當前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比較傳統教學與OBE教學的優缺點,基于“結果導向,反向設計”的思路,聚焦智能制造技術,設計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于“成果導向,項目驅動”理念構建能力素養指標全覆蓋的課程體系,打造一支能熟練使用數字化技術進行課程資源開發和開展數字化教學的“雙師”教學團隊。依據持續改進理論,形成周期性、螺旋式上升的“評價、反饋、改進、提高”機制,為職業教...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