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工程熱物理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工程熱物理學報》創刊于1980年,雙月刊,大16開,每期180頁。它是技術科學學術性刊物, 其辦刊宗旨是按照黨的科技方針政策和出版方針反映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科技成果, 傳播科技信息, 積極開展國內學術交流,發現和培養科技人才,推動科學技術向生產力轉化,促進我國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為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服務。
本刊一貫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一個中心, 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 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根本方向, 提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同時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工作中認真貫"雙百"方針, 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法規、條例、辦法和有關改革開放的各項政策, 遵守國家的有關科技保密的各項規定, 很好的執行了《工程熱物理學報》的辦刊宗旨。
本刊只刊登首次發表的論文,強調獨創性、先進性,能及時報導工程熱物理學科范圍內的重大科研成果和研究進展,首先發表國家、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和攻關項目成果的文章,如"八五"和"九五"攻關項目、國家863高科技項目、國家攀登計劃項目、國家973高科技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以及得獎項目的延續性文章。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國外數據庫收錄:美國化學文摘
【欄目設置】
《工程熱物理學報》主要刊登工程熱力學與動力裝置、熱機氣動熱力學、傳熱傳質學、燃燒學、多相流、流體機械和工程熱物理研究中的實驗測試方法及技術等方面具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恒溫熱源閉式燃氣輪機中冷循環性能優化 王文華;陳林根;丁澤民;楊博;孫豐瑞; 1617-1621
2 四級環路行波熱聲發動機系統起振特性分析 金滔;楊睿;湯珂; 1622-1625
3 采用焦爐煤氣為燃料的SOFC-CCHP流程方案研究 趙洪濱;江婷;楊倩;楊微; 1626-1632
4 菲涅爾聚光PV/T系統輸出特性分析及優化 史志國;閆素英;王勝捷;田瑞;郭嘉; 1633-1637
5 太陽能輔助空冷機組互補發電系統熱性能研究 侯宏娟;王露;付立;王夢嬌;楊勇平; 1638-1642
6 中溫煙氣為熱源的CO_2跨臨界循環改進及分析 李成宇;王懷信; 1643-1648
7 電場作用下水蒸氣核化的分子動力學研究 宋粉紅;劉朝;李勇;雷廣平; 1649-1653
8 生物柴油及與正丁醇混合物的熱物性實驗研究 胡曉振;方丹;馬綸建;孟現陽;畢勝山;吳江濤; 1654-1657
9 非對稱進氣雙面壓氣機葉輪工作模式研究 吳汪霞;楊策;荊磊;老大中;陳山; 1658-1661
10 沖擊襯套對于一級靜葉氣膜孔流量分配和氣膜冷卻效率的影響 陳娉婷;李雪英;任靜;蔣洪德; 1662-1665
11 高溫葉片換熱性能不確定性量化 宋英杰;聶俊;郭振東;宋立明;李軍;豐鎮平; 1666-1671
12 旋轉動密封非定常氣流激振轉子動力特性研究 王世柱;李志剛;李軍;冀大偉;肖高繪;葛慶; 1672-1676
13 壁面局部振動的二維管可壓縮流動分析 許成驊;王宏光; 1677-1681
14 均勻人流風力機模型尾流特性實驗研究 王勝軍;張明明;徐建中; 1682-1686
15 不同環境下射流輻射噪聲特性研究 別海燕;郝宗睿; 1687-1690
16 頭部噴氣平頭圓柱體人水緩沖機制研究 潘龍;王煥然;姚爾人;王新兵; 1691-1695
17 基于制動盤模型的復雜地形風電場空氣動力場數值模擬 許昌;李辰奇;韓星星;SHEN Wen-Zhong;張明明;劉德有;鄭源; 1696-1700
18 心臟泵啟動過程的數值模擬 喻夢伊;左志鋼;劉樹紅; 1701-1705
路橋工程師論文:淺談道路施工質量問題分析與預防
論文摘要:隨著城市交通的日益發展,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在大力開展市政工程建設。其中,道路工程有許多不同于其它工程的特點。城市道路建設,不允許工期過長,同時,各種城市公用設施、交通設施與道路建設同步建設,加大了工程的復雜性,經常出現一些特殊的質量通病。本文論證了一些道路施工工程中的質量問題以及預防措施。
論文關鍵詞:道路,施工,問題分析,防治措施,路橋工程師論文
一、城市道路施工質量的基本概述
對于那些施工難度比較高以及結構比較復雜的工程來說,大多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通常情況下,城市的道路主要組成部分如下:路面、路基、交通工程以及隧道工程等。而對道路的施工質量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有:施工的材料、施工管理、設備操作以及技術管理等。我們在對其施工質量進行控制以及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那些有可能影響到施工質量的因素實行逐個的管理,進而確保施工質量。
工程熱物理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低速對轉風扇葉片氣動載荷對流動損耗的影響————作者:賈興宇;張晞;徐泓宇;史彬;高苗苗;
摘要:相對于傳統軸流風扇,低速對轉風扇的前后級轉子間沒有靜子導葉過度,周期性相互作用更加強烈,流動損耗的產生機制更加復雜。已有研究成果表明:葉片的徑向氣動載荷分布是影響流動損耗產生的關鍵因素。本文通過調節徑向氣動載荷系數和級間距離系數,設計了一系列低速對轉風扇葉片,為了研究徑向氣動載荷分布對流動損耗產生的影響。首先通過運用SST k-ω湍流模型閉合雷諾平均納維-斯托克斯方程(RANS),完成了葉片穩態氣...
具有三明治結構的混合太陽能光伏熱電發電系統————作者:高遠志;張小松;
摘要:光伏–熱電混合發電系統是一種具有潛力的太陽能發電技術,然而傳統串聯式的光伏–熱電發電系統存在器件運行溫度不匹配和傳熱熱阻較大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雙面型具有三明治結構的光伏–熱電混合發電系統,并搭建了相應的實驗測試裝置,在室內穩態條件下研究了不同輻照強度,冷卻水流量對新型系統性能的影響。實驗數據表明,雙面型系統中光伏組件和熱電發電器件的輸出功率都要優于傳統串聯式系統。同時,提高輻照強度可以增加系統...
基于3ω法的熱導率測試技術研究進展————作者:李義壯;郭懷新;王瑞澤;孔月嬋;陳堂勝;
摘要:熱導率是反映材料熱性能的重要參數,不管是用于散熱還是絕熱,對材料熱導率的準確測試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綜述一種適應性強、測試便捷、樣品制備簡單、測試設備成本低的熱導率測試方法—3ω法,首先介紹了利用3ω法測試熱導率的基本原理;然后給出不同樣品測試結構下熱傳輸數學模型的溫升解析解,包括半無限大襯底、薄膜結構、多層結構和細線結構樣品;介紹了各種改進的3ω法,包括對薄膜熱導率各向異性的測試、可以減少無關因素...
槽式太陽能集熱管換熱特性分析————作者:吳玉庭;董曉明;張燦燦;
摘要: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是槽式太陽能聚光集熱器的關鍵部件之一,對其換熱特性分析至關重要。本文分析了集熱器內各部分能量轉化情況,利用分布參數法建立了集熱管的一維穩態、動態參數分布模型,模型計算結果與文獻結果吻合較好,分析熔鹽及各換熱面溫度、耗散率與熵產率、耗散熱阻、散熱量與換熱量在集熱管內部的沿程分布規律,熔鹽進口溫度、進口流量、日照輻射量等影響因素發生階躍變化時熔鹽出口溫度、耗散率等物理參數的動態響應,以...
電極間距對電弧通道演化及粒子分散的影響————作者:張達;石嵩;畢嵐森;丁瑞鑫;何燕;
摘要:本文通過建立電極–電弧通道–粒子團簇傳熱及粒子分散耦合模型,探究了電極間距對電弧通道演化及粒子分散的影響。結果表明,電弧形成時間與電極間距基本呈現線性關系,電極間距越大,電弧形成所需的時間越長。電極間距影響電弧形貌及溫度,電極間距為1 mm時,電弧呈現出扁平狀的形貌,隨著電極間距增大,電弧形貌逐漸轉變為圓柱狀;電弧中心軸向溫度隨電極間距的增大而升高,而電弧作用下的粒子團簇表面中心沿徑向的溫度在電極...
浮式風機平臺參數化設計與穩性校核方法研究————作者:潘其云;王曉東;李曉輝;郎海波;姚加桂;
摘要:隨著海上風電向著深遠海發展,漂浮式風電機組憑借明顯的成本優勢受到廣泛的重視。浮式平臺是漂浮式風電機組的支撐部件,其成本占總成本約1/3左右,浮式平臺的優化設計對漂浮式風電機組的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義。浮式平臺在波浪載荷與上部結構作用下呈現復雜的多自由度運動,穩性與動態響應特性是其重要的設計考慮因素。本文研究了半潛浮式平臺的主參數化設計方法,建立了半潛浮式平臺參數化模型。本方法利用靜力學平衡和海洋浮式...
基于填充床相變蓄熱器的卡諾電池系統特性研究————作者:黃正杰;羅向龍;梁穎宗;陳健勇;楊智;何嘉誠;陳穎;
摘要:卡諾電池是一種成本低、不受地理條件限制的新興儲能技術。采用相變材料蓄熱的卡諾電池儲能密度高,應用前景廣闊。本文構建了基于填充床相變蓄熱器的卡諾電池系統并建立其動態模型,分析了換熱流體流量與有機工質流量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建立了1000 k W設計功率下換熱流體流量和有機工質流量的函數關系式。在此基礎上以往返效率和儲能密度為優化目標,采用NSGA-II算法進行多目標優化,基于LINMAP方法得到權衡后...
多分支柔性脈動熱管實驗研究————作者:康占肖;范金土;
摘要:柔性熱管在人體熱管理和柔性電子器件冷卻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現有柔性熱管的柔性有限且傳熱性能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本研究根據脈動熱管的工作原理,利用丙酮為工質,采用聚四氟乙烯毛細管制作了具有多個傳熱分支的柔性熱管。其每個傳熱分支都能單獨彎折,表現出良好的柔性。同時,該熱管還具有優異的傳熱性能,其等效導熱系數高達4333W·m-1·K-1。因此,該熱管...
帶有球狀阻擋的新流道結構對SOFC性能影響研究————作者:趙薇薇;賀振宗;毛軍逵;梁鳳麗;王在興;付堯;
摘要:為了改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種具有球狀結構的新型流道,并與傳統結構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與基本直流道相比,帶有擋板流道的SOFC和帶有球狀結構的SOFC電流密度分別增加了6.42%和7.14%,總壓降分別增加了3.63倍和2.15倍。由此可知,具有球狀結構的新型流道具有更好的綜合性能優勢
基于高斯混合密度網絡的風電功率建模及預測————作者:張耀聰;劉姝君;杜小澤;吳江波;
摘要:風電功率波動較大,準確的風電預測能為運維調度提供保障。常見的時間序列模型只適用于超短期預測,基于神經網絡對機組功率轉換特性進行建模,從而能根據風速預報進行日前預測。該數據驅動方法可改善理論功率計算方法因地貌、尾流等因素產生的偏差,神經網絡對實際機組工作特性的描述更加準確。進一步建立高斯混合密度網絡評估功率不確定性,模型通過訓練自動學習分布參數,獲得非先驗的多元分布,能更好地反映數據內在結構
燃機間冷器壓縮空氣流動換熱特性研究————作者:張凱;成克用;淮秀蘭;陳俊霖;
摘要:印刷電路板式換熱器具有高效緊湊的特點可應用于燃機間冷器,本文利用數值模擬方法研究壓縮空氣在不同換熱通道中的流動與換熱規律,結果表明,不同通道換熱性能與壓力損失均隨著系統進口質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另外,比較了五種不同換熱通道的流動傳熱性能,Z型通道、對稱翼型通道、非對稱翼型通道和菱形通道與直通道相比,顯著提高了傳熱性能同時增加了壓力損失,并使用場協同原理分析了不同通道強化換熱機理。最后對五種通道流動...
新型燃燒器與熱聲斯特林發電機換熱特性研究————作者:靳晴月;孫浩杰;羅靖;余國瑤;馬英;黃云;馬壯;羅二倉;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適用于自由活塞斯特林發電機的氣體燃燒器結構,并開展了以液化石油氣為燃料的燃燒耦合傳熱過程的三維數值模擬研究。首先分析了額定工況下的燃燒器內部流場、溫度場以及熱流密度分布特性,其次考察了液化石油氣進口流量、噴嘴結構和空氣預熱溫度對流動換熱特性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在液化石油氣流率為4.6 L/min、空燃比為29的額定工況下,發電機高溫換熱器的吸熱量為3.82 k W,占總反應熱...
基于卷積孿生網絡的風力機狀態監測研究————作者:楊萬千;張明明;
摘要:風力機運行故障具有突發性,幾乎無預留時間做出反應。連帶地,一些微小缺陷將引發一系列連鎖故障和非必要損失,因此對其狀態監測和提前預知機組狀態是一個必要問題。本文基于卷積孿生網絡,結合機組SCADA數據進行基于模型訓練的狀態監測。利用歷史健康數據進行離線模型訓練,經測試后將預訓練模型加載到在線監測系統,基于狀態指示來描述機組的運行狀態,并結合統計過程控制技術定義機組狀態異常的監測閾值,從而實現在線狀態...
SCO2離心壓縮機近失速工況流場特性研究————作者:張磊;鄭全澤;郎進花;安光耀;
摘要:為研究超臨界二氧化碳(SCO2)離心壓縮機近失速工況的流場特性,利用CFX軟件對Sandia實驗室模型進行三維數值研究,并對近失速工況的流場特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尺寸效應”的影響下使得葉輪的相對葉頂間隙較大,從而使得葉頂處泄漏增強并形成大范圍的低速區;由于通道中下的高逆壓梯度使主葉片吸力面側低能流體發生分離流動并開始形成回流區,回流區向上游葉頂處發展與葉頂處回流區結合,導...
可調式與固定式噴射器內動量交換的相似性與非平衡特性研究————作者:楊勇;王寧;韓沛時;任笑彤;李熠橋;張琨;沈勝強;
摘要:基于氣體動力學方法,構建了噴射器變工況調節特性分析模型,結合關鍵截面流動與壓力特性分析模型、動量交換評價模型,對比分析了固定式與可調式噴射器內部的動量交換、混合升壓特性隨噴射器壓力、溫度、速度、流量的變化規律,揭示了噴射器變工況調節的臨界特征、相似特征、尺度效應。研究結果顯示,噴射器臨界模態下,第三極限狀態與第一極限或第二極限狀態同時到來;混合室進、出口壓差隨工作流量增大而逐漸減小,混合室出口流速...
集輸系統內空氣–油兩相流型能量譜圖分析————作者:李乃良;張一帆;杜雪平;彭胥睿;
摘要:采用空氣和油作為介質,在小型集輸環路中實驗研究了氣液兩相流型的相間作用機理。實驗觀察到了泡狀流、彈狀流、環狀流和段塞流,獲得了各流型的持液率,利用db4小波基將持液率信號時間序列進行了8、12和16尺度分解,計算得到了各流型壓差信號細節分量的無量綱能量。研究發現,環狀流、彈狀流和段塞流的能量分布為駝峰型,而泡狀流的能量分布為馬鞍型,其能量主要體現在連續相液體與氣泡之間的剪切,以及氣泡的碰撞、融合、...
基于DFT和GCMC方法的MgCl2水合鹽儲熱材料吸水特性的數值模擬————作者:錢增輝;朱傳勇;段欣悅;姜梟;鞏亮;
摘要:MgCl2水合鹽被視為最具前景的中低溫儲熱材料之一。研究MgCl2水合鹽儲熱材料微尺度下孔隙內的水分子吸附規律,揭示內在傳質機理,對高效熱化學儲熱系統的設計具有重要價值。本文基于DFT方法,研究了水分子在MgCl2晶體表面吸附穩定后的分子幾何構型,揭示了其可能的吸附位點。研究結果表明:水分子的吸附破壞了MgCl2 離心葉輪優化設計方法及參數敏感性分析————作者:張晨慶;席光;姬成;張嘯天;王志恒; 摘要:代理模型的引入使得離心壓縮機優化步入數據驅動模式,但其優化的基礎仍是準三維設計方法。而準三維設計方法的輸入參數具有很強的經驗性,因此,構建數據驅動的優化設計方法對離心葉輪的設計具有重要的價值。本文從準三維設計方法出發,采用“全可控渦”設計方法,結合k折交叉驗證方法,對需要設計者給定的角動量分布參數進行全工況的優化。數值結果表明設計點效率可以提升0.61%。最后,采用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對優... 毛細管中氣液兩相流的影響因素測量研究:以氣態亞硝酸監測為例————作者:夏文筱;侯延平;朱雯斐;樓晟榮;陳軍; 摘要:兩相流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流動具有強烈的波動性和隨機性,這使得處在兩相流工作中的儀表準確計量變得愈發困難。氣泡是多相流研究中一個重要課題。研究表明,氣泡的存在給在毛細管中流動的液相流體內部造成極大的擾動。本研究基于毛細管波導吸收光譜法自主搭建了一套能夠準確測量氣態亞硝酸的裝置,而液芯波導毛細管(LWCC)是整套裝置中對氣泡最為敏感的組件,通道內一旦產生氣泡,LWCC的透光率會嚴重下降,將嚴重影響實驗的... 外場調控混合納米相變材料傳熱儲熱實驗研究————作者:李和鑫;江秋怡;莊依杰; 摘要:針對磁場調控相變過程系統循環性能降低的問題,本文通過紅外熱像儀與能譜分析(EDS)研究了超聲空化效應、聲流效應與磁場效應耦合作用對磁性(Fe3O4)與非磁性(Al2O3)混合納米相變儲熱系統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空化效應與聲流效應強化傳熱過程,隨著超聲功率的增加,效果越明顯,超聲功率為48 W時,熔化時間減少7...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