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地球物理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地球物理學報》創刊于1948年,半個世紀以來,記載了我國地球物理科學事業發展的光輝進程。本刊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聯合主辦,是有關地球物理科學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本刊主要刊登固體地球物理、應用地球物理、空間地球物理和大氣、海洋地球物理以及與地球物理密切相關的交叉學科的研究論文。著重報道創新性研究成果。中文版為雙月刊,在國內外發行,并由美國地球物理學家聯合會(簡稱AGU)同步發行英文網絡版。作者和讀者對象主要為從事地球物理學、地球科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國內外科技工作者和大專院校師生。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CA 化學文摘(美)(2009)、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2009)、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百種重點期刊、中科雙高期刊、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
【欄目設置】
學術論文 報道我國以及國際地球物理各分支學科及相關邊緣、交叉學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具有創新性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以及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
綜述或評述 介紹國內外地球物理學和相關交叉學科在某一領域或某一專題的最新研究進展或評述。
研究短論 快捷報道地球物理學領域和相關交叉學科某項研究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或主要結論,或重要發現。
科學論壇 開展對地球物理學和相關交叉學科以及對本刊文章某一學術觀點的討論。
學術動態 國內外有關地球物理學術活動的報道。一般2000字以內。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機載SAR探測圖像中歸一化雷達截面隨入射角變化規律應用
一種新型海底沉積物聲學原位測量系統的研制及應用
3D DEMAP數值模擬與觀測實驗
基于頁巖巖石物理等效模型的地應力預測方法研究
龍馬溪組頁巖微觀結構、地震巖石物理特征與建模
日喀則城市活斷層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成果
用于微動探測的低成本自存儲式數字地震檢波器
上地幔高導層與內生金屬礦產及油氣藏的關系
有限元感應測井模擬的背景場選擇方法研究
可變點約束疊前流體因子直接提取方法
三維隨鉆反射聲波成像測井的數值模擬
基于微震特性的相對震級技術研究及應用
《地球物理學報》入選2014年度“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利用視震源時間函數反演尼泊爾M_S8.1地震破裂過程
利用多臺陣壓縮傳感方法反演尼泊爾M_W7.9地震破裂過程
2015年尼泊爾M_S8.1地震的地殼重力均衡背景與地表形變響應特征
2013年7月22日甘肅岷縣-漳縣M_S6.6地震震源破裂過程
基于經驗模型和物理模型研究2013 M_S7.0蘆山地震余震序列
2010年4月玉樹M_S7.3地震序列的斷層結構
機械職稱論文發表:淺談高壓真空開關的檢修和故障處理
【摘 要】本文是一篇機械職稱論文發表,結合工作中生產運行與檢修實踐對生產過程中高壓真空開關常見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方案檢修探討。
【關鍵詞】高壓真空開關,常見故障,處理方法機械,職稱論文發表
我礦近幾年來隨著老設備的更新換代,引進了一批PBG-6型礦用隔爆型高壓真空配電開關。它的結構復雜,電氣性能高,各種電氣保護全,能在環境相對較差的各種場所使用的特點。此開關是各種高壓設備的前端保護,如果出現事故將給整條設備線路造成停產,直接影響我公司的原煤產量。我做為一名多年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對高壓開關所產生的關鍵或疑難的技術問題,如何解決做一個很淺論述。
地球物理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Arase衛星數據的地球電子外輻射帶數據同化建模————作者:羅陶榮;倪彬彬;曹興;王曉宇;雷源;
摘要:Arase衛星是一顆專門探測地球輻射帶的科學衛星,于2016年12月20日成功發射.在2019年10月范艾倫衛星終止運行后,Arase衛星仍然繼續正常運行并提供高質量的觀測數據.本文結合Arase衛星高能電子探測器的電子通量觀測數據和基于Fokker-Planck擴散方程的三維輻射帶數值模型,利用卡爾曼濾波方法實現對2017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間地球外輻射帶(L*=3~7)電子通量時空演化過程...
基于密集臺陣H/V譜比法探測三河——平谷沉積層界面結構和隱伏斷層————作者:唐志偉;張懷;尹光耀;張冰;李志偉;石耀霖;
摘要:三河—平谷地區位于太行山—燕山隆起和華北平原沉降帶的結合處,該區域晚新生代以來構造活動強烈,強震頻發.橫貫該地區北東走向的夏墊斷裂帶被認為是1679年三河—平谷8.0級地震的發震斷層,整個斷裂帶分布在較厚沉積層的華北平原西緣.盆地-丘陵-山地結合部的地質特征與盆地結構效應對大震誘發的地震波強地面運動具有顯著放大效應.為獲取該區域沉積層的精細結構,本文基于密集臺陣(由496個臺站組成,間隔0.5~5...
基于HVSR譜比法的北京通州精細沉積界面結構研究————作者:朱冰清;謝俊舉;王偉濤;李志偉;
摘要:利用北京通州布設的由900余個臺站組成的密集臺陣,臺站間距平均1 km,采用HVSR譜比法獲得了該區域的第四紀沉積層界面分布情況.研究結果表明該區域第四紀沉積層厚度在100~800 m,不同區域的厚度具有明顯特征,整體變化與區域的二級構造單元一致,大廠凹陷和北京凹陷沉積層厚度較厚,厚度范圍500~800 m,研究區域東北部和大興隆起沉積厚度較薄,厚度不超過200 m.大興凸起、北京凹陷、大廠凹陷存...
海峽場地非線性地震反應特性的流-固弱耦合分析————作者:王彥臻;范宏飛;陳國興;趙凱;陳煒昀;
摘要:海洋工程的抗震設計中海水對海床地表地震動特性的影響不容忽視.采用流-固弱耦合模型模擬海水-海床的相互作用,考慮海床地形效應及沉積土異質性,以廣義non-Masing本構模型描述土的非線性滯回特性,模擬了跨瓊州海峽海床場地的二維非線性地震反應特性.海床地表的地震反應特性受海水-海床的相互作用、地形效應、復雜軟弱異質性沉積土和基巖輸入地震動特性的綜合影響.海水的影響使海床地表峰值加速度減小和地震動有效...
利用消除調諧效應的AVO屬性進行煤體結構識別————作者:師素珍;郭家成;白潔玢;李逸菲;陶然;孫靜月;李光明;
摘要:隨著煤礦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加,煤與瓦斯突出的風險也逐漸增大,構造煤發育是煤與瓦斯突出的重要原因,合理預測構造煤對于煤礦資源安全開采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準確劃分構造煤,從正演的角度出發,首先分析雙層單界面情況下構造煤和原生煤的AVO響應特征,其次建立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的三層雙界面模型,研究截距與梯度隨煤層厚度及煤層頂底板巖性的變化規律,最后對寺河礦區3#煤層構造煤進行了預測.結果表明,在調諧效應的影響下難...
基于相對震源機制解反演方法的廣東及鄰區區域應力場研究————作者:況文歡;張捷;葉秀薇;張偉;
摘要:震源機制解描述地震斷層的相對錯動,在刻畫斷層空間取向、考察地應力分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對于中強地震(M≥4.5),反演震源機制解的方法較為成熟,一般通過擬合觀測數據和理論數據之間的初動極性、最大振幅(比)或波形信息進行反演,已經成為地震監測的日常工作之一.然而,對于數量眾多的中小地震(
2021年青海瑪多MS7.4地震發震構造及早期余震傳播特征————作者:邱鏞康;許才軍;肖卓輝;林學楷;張栓;
摘要:北京時間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瑪多縣發生MS7.4地震,這是繼2008年汶川MS 8.0地震后中國大陸發生的最強震,對瑪多地震開展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強震孕育及余震傳播機制.本文采用雙差定位算法對主震發生后3個月內的余震數據進行重定位,并采用CAP方法反演了主震及22個余震的震源機制解.以上結果表明,孕震斷層總體呈NWW向展布,沿走向自西向東先后呈現為高傾角的“南傾-北傾-南傾”,并且斷層在...
高鐵地震數據瑞雷面波全波形反演淺地表速度建模————作者:王磊;任志明;包乾宗;
摘要:利用高鐵地震數據進行淺地表成像可服務于地下路基監測和工程建設等重大需求.高鐵地震數據存在波模式復雜(縱波、橫波、面波、噪聲等)和多震源串擾問題,將不同類型波場分離和不同震源波場解耦都較為困難.高鐵地震數據中面波能量占主導.本文直接采用高鐵地震數據中的瑞雷面波進行全波形反演獲取淺地表的縱橫波速度結構.通過對高鐵激發地震波的過程進行簡化構建了震源函數,實現了高架橋上單趟列車激發的高鐵地震數據瑞雷面波模...
土耳其帕扎爾哲克M7.8地震構造背景與地表破裂特征————作者:李傳友;張會平;李俊杰;俞晶星;任治坤;馬字發;Murat Tamer;王世廣;龔正;周曉成;徐岳仁;梁朋;
摘要:2023年2月6日在土耳其東南部發生了一次M7.8雙震型地震序列.其中第一次主震——帕扎爾哲克7.8級地震發生在東安納托利亞斷裂(EAF)上,是該斷裂歷史上記載的最大的地震事件之一.綜合發震斷裂的構造背景和歷史地震的分析結果表明,此次地震發生在EAF的地震空區.作為土耳其地區主要活動斷層之一,東安那托利亞斷裂充當了阿拉伯板塊和安納托利亞板塊之間長約580 km的板塊邊界.與位于安那托利亞板塊北部邊...
海底沉積物對近海大地電磁響應的畸變影響與壓制:以華南雷瓊地區為例————作者:李鑫;程遠志;陳超健;魏雨濃;鄧陽凡;胡久常;白登海;
摘要:海洋和陸地之間顯著的導電性差異會造成海岸線附近天然時變電磁場的畸變,從而影響近海大地電磁測深(MT)成像結果及解釋的可靠性.前人針對高導海水對近海MT響應的影響和校正已開展大量研究,但對海水之下高導沉積物的相關影響仍缺乏認識.為此,本研究基于實測海水深度及海底沉積物厚度數據構建了華南大陸南緣雷瓊地區的高分辨率三維海陸電性結構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數值計算和分析了海底沉積物對陸內近海MT響應的影響.結...
菖蒲盆地早侏羅世火山巖的古地磁研究——對華南晚中生代巖漿熱液重磁化與鈾成礦的啟示————作者:楊思林;易治宇;趙千;劉玉書;王天月;
摘要:準確厘定中生代東亞陸塊群的古地理位置,是重建盤古大陸古地理輪廓和古氣候模式的關鍵基礎.由于缺乏可靠的火山巖剩磁記錄以及普遍存在的重磁化,華南地塊早侏羅世的古地理位置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本研究選擇華南菖蒲盆地早侏羅世火山巖,開展了詳細的同位素年代學和古地磁學研究.鋯石U-Pb定年結果揭示菖蒲組的同位素年齡為196.4±0.7 Ma.系統熱退磁實驗分離出三組剩磁分量,其中低溫分量為現代黏滯剩磁;從9...
高鐵震源合成數據的頻率域彈性波全波形反演————作者:王浩;陳景波;
摘要:高鐵震源性質穩定,重復性好,能夠產生強能量且強規律性的振動信號,開展高鐵震源的全波形反演具有廣闊前景.運行在高架橋上的高鐵載荷通過一系列離散的橋墩激發地震波.若將單個橋墩視為點震源,則高鐵震源問題可轉化為延遲激發的多源問題.基于對高鐵震源激發過程的分析,我們嘗試利用高鐵地震信號開展頻率域彈性波全波形反演,重建高鐵沿線近地表的P波和S波速度參數.高鐵震源的頻率域彈性波正演是反演的基礎,其計算過程最終...
基于波前相位方向橫向各向同性介質的快速縱橫波場分解————作者:方鑫宇;姚剛;鄭青青;張平民;吳迪;鈕鳳林;
摘要:各向異性波場分離不僅可以識別復雜介質中的縱橫波,還可以提高逆時偏移成像的質量和全波形反演的精度.因此,研究各向異性波場分離很有意義.基于偽亥姆霍茲分解算子可以很好的實現各向異性波場的縱橫波分離,然而,這類方法普遍需要在空間域對矢量各向異性泊松方程進行求解,因此,計算量較大.為了提高計算效率,本文提出了基于波前相位方向的垂直橫向各向同性(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y,VT...
基于雷米茲交換法的時空域差分系數優化方法————作者:婁璐烽;黃建平;彭煒颋;
摘要:在有限差分正演模擬過程中,優化有限差分系數是壓制數值頻散的有效策略之一.在空間域內優化的差分系數空間頻散小,但是無法處理時間頻散問題,而在時空域中用泰勒展開法求取的差分系數時間頻散小,但是空間頻散嚴重.針對兩種頻散難以同時壓制的現象,以時空域頻散關系的相對誤差為目標函數,構建了無窮范數形式的優化問題,采用改進的雷米茲交換法求解以提高復雜函數的計算效率,達到在時空域內優化差分系數的目的.通過頻散曲線...
基于布谷鳥算法的馬爾可夫鏈蒙特卡洛反演方法————作者:李進;張懷;石耀霖;
摘要:由于地球物理重、磁、電、震等實際勘測數據不夠完備,部分數據信噪比較低,使得傳統的以吉洪諾夫(Tikhonov)正則化為基礎的反演理論存在分辨率較低、適定性較差等問題.近年來,以貝葉斯(Bayesian)反演為代表的隨機反演日趨成熟.該方法具備反演結果分辨率更高、全局收斂性更好、更易于與人工智能(AI)結合等優勢,彌補了傳統算法的不足.貝葉斯反演方法最主要的瓶頸在于馬爾可夫鏈蒙特卡洛采樣算法計算量大...
基于W變換時頻分析的超深層柵狀儲集體識別————作者:李宗杰;饒瑩;趙振聰;龔偉;李弘艷;周子康;
摘要:順北地區超深層碳酸鹽巖儲層發育,非均質性強,形成了致密基巖與儲集體相互交錯排列的柵狀儲集體結構.現有資料顯示柵狀儲集體內部的“柵體”尺寸和“柵體”之間的間隔均較小.受限于地震數據的分辨率,基于地震數據以及傳統的地震屬性分析方法難以有效刻畫柵狀儲集體結構,進而影響儲層預測和鉆井軌跡設計.本文運用W時頻變換方法得到時頻譜,該方法具有峰值對應主頻、時頻譜能量集中、高頻和低頻區域都具有高分辨率的特點.特別...
南黃海碳酸鹽巖電性結構海洋CSEM探測方法研究————作者:段雙敏;李予國;吳志強;裴建新;
摘要:南黃海盆地構造層由陸相中、新生界和震旦系至中、下三疊統(青龍灰巖)海相碳酸鹽巖沉積層構成,高速碳酸鹽巖地層對地震波形成強屏蔽作用,導致地震反射成像不清晰,因而目前對南黃海中-古生界海相地層發育特征和結構認識還存在分歧.本文利用海洋可控源電磁(CSEM)探測技術對南黃海中部隆起區海相碳酸鹽巖地層進行電阻率成像,分析與海水運動相關的電磁噪聲特征,探討海水運動對觀測系統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由海水運動造成...
淺水區海洋可控源電磁場傳播規律研究————作者:李超帆;李剛;
摘要:淺水區海洋可控源電磁場的傳播較為復雜.本文基于可控源電磁理論和漸進空間域空氣波表達式,利用矢量相減的方法分離電場并進一步開展可控源電場傳播規律的探索研究.數值實驗表明,可控源電場在傳播過程中會發生全反射、半波損失及多路徑傳播下波場干擾抵消現象,在淺水區尤其需要考慮界面多重反射的影響.此外,根據波場傳播規律分析結果,進行海底電性結構探測時,需壓制在海水及空氣-海水界面傳播為主的空氣波這類強干擾波的影...
基于SKS深度學習識別的河北省上地幔各向異性————作者:吳鶴帥;李澤峰;朱俊;
摘要:SKS波分裂是研究上地幔各向異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SKS的識別和挑選多依賴人工.為滿足日益增長的SKS震相拾取需求,我們以河北紅山臺(HNS)人工標注的1116條遠震波形作為訓練數據,構建了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實現了自動化識別SKS震相,且該模型在測試集的準確率達到了88%.利用遷移學習將預訓練模型應用到河北昌黎臺(CLI),達到了85%的準確率,驗證了模型泛化性能.我們將模型應用到河北省71個...
利用滾石估算月球Finsen撞擊坑區域的古月震震級————作者:陶莎;朱伯靖;石耀霖;
摘要: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 LRO)所拍攝的高分辨率照片顯示月球Finsen撞擊坑區域留有成規模的巨石從山坡上滾落的痕跡.現有研究認為淺源月震及隕石撞擊都有可能是大量巨石滾落的原因.本文利用一個簡單的二維模型來模擬巨石貼坡面滾動的過程,并給出不同情況下巨石貼坡面滾落所需的臨界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