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測繪科學技術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測繪科學技術學報》(原《解放軍測繪學院學報、測繪學院學報》)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主管、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主辦的測繪科學學術刊物,雙月刊。辦刊宗旨: 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針,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積極報道和反映測繪科學最新研究成就,傳播和積累軍事測繪科學知識,促進測繪科學的發展與交流,提高測繪科學研究質量和水平,培養軍事測繪人才,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測繪科學技術現代化服務。
主要刊登內容:以測繪科學技術為報道重點,其內容側重于基礎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在信息化的科技環境中,特別關注于地理空間數據的獲取、處理、顯示技術和數字戰場感知的理論、方法與工具的研究;空間定位與導航的理論與方法的研究;遙感平臺體系構成、目標自動識別與提取、影像信息融合、數字航空攝影測圖、影像高精度定位的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具有多源數據融合能力及可視化效果的、適應各級管理層次的地理信息平臺的開發與研究等諸問題。除這些經典的測繪科學理論與方法在新時期的自然延伸外,還特別關注與測繪科技有關的跨學科、跨行業的前沿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命題和創新性的探索成果。
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測繪和相關專業研究的廣大師生、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1996年、2000年、2004年和2008年連續入編測繪學類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入選《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幾年來,《測繪科學技術學報》先后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上網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群“萬方數據”上網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入選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欄目設置】
開辟有院士論壇、學科進展、學術研究、應用工程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精密定軌技術研究現狀 郝金明,劉偉平,楊力,李建文,呂志偉,HAO Jinming,LIU Weiping,YANG Li,LI Jianwen,LV Zhiwei
工業測量全站儀坐標測量精度檢定方法 范百興,謝孟利,楊再華,包歡,劉浩淼,楊凡,FAN Baixing,XIE Mengli,YANG Zaihua,BAO Huan,LIU Haomiao,YANG Fan
GRACE時變重力位系數扇形濾波算法分析 郭飛霄,苗岳旺,肖云,GUO Feixiao,MIAO Yuewang,XIAO Yun
長距離稀疏參考站下網絡RTK電離層誤差內插模型精度分析 鄧健,趙興旺,張愛國,DENG Jian,ZHAO Xingwang,ZHANG Aiguo
基于偏差矯正的有偏估計及其在GP S快速定位中的應用 郭杰,郭淑妹,張寧,GUO Jie,GUO Shumei,ZHANG Ning
攝影/慣導組合定位技術在GNSS動態定位性能測試中的應用 叢佃偉,許其鳳,董明,CONG Dianwei,XU Qifeng,DONG Ming
GNSS雙差定姿模型的精化 吳澤民,邊少鋒,紀兵,蔣東方,向才炳,WU Zemin,BIAN Shaofeng,JI Bing,JIANG Dongfang,XIANG Caibing
GNSS/里程計組合定位抗差估計法 甘雨,隋立芬,張清華,崔振,GAN Yu,SUI Lifen,ZHANG Qinghua,CUI Zhen
采用Levenberg Marquardt的逐步遞進波形分解方法 李鵬程,徐青,邢帥,劉志青,耿迅,侯曉芬,LI Pengcheng,XU Qing,XING Shuai,LIU Zhiqing,GENG Xun,HOU Xiaofen
自動全站儀的棱鏡光斑圖像識別算法研究 陳繼華,閆東方,郭文松,李響,CHEN Jihua,YAN Dongfang,GUO Wensong,LI Xiang
國家級電力期刊投稿:高壓試驗中的斷路器拒動故障和絕緣故障分析處理
摘 要:本文以斷路器的基本特性為切入點,簡要分析了高壓試驗中的斷路器故障,主要包括由拒分而引起的拒動故障、由拒合而引起的拒動故障、由斷路器本體而引起的拒動故障、絕緣故障等,進而據此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處理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壓試驗,斷路器,故障,處理對策
1 斷路器的基本特性以及具體分類
斷路器的結構共分四部分,即是導流結構、絕緣機構、操作機構、滅弧結構。斷路器屬于低壓電器的范疇,主要作用是對線路與電源進行有效保護。在斷路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之時,其額定電流與額定電壓是基本相等的,不存在顯著的差異,這也是確保整個電力系統如常運行的關鍵前提之一。
測繪科學技術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一種基于多段迭代策略的流量閾值分析方法————作者:劉宏建;楊富琨;劉斌;王位;
摘要:針對地表徑流漫流模型進行溝谷網絡提取過程中最優流量閾值確定的問題,提出并實現了基于多段迭代策略的流量閾值分析方法。結果表明,相較于傳統的均值變點法,經多段迭代策略改良后的算法模型,采用可變步長的方法將拐點計算過程進行簡化。在此過程中減少了對無效數據的計算,較大提高了最優流量閾值計算的效率
利用層次骨架線進行中大比例尺居民地形狀相似性評價————作者:任政廣;錢海忠;王驍;趙鈺哲;陳國慶;陳月;
摘要:針對當前大部分居民地形狀相似性度量方法不能兼顧居民地整體特征和局部差異的局限,提出一種基于層次骨架線的居民地形狀相似性評價方法。該方法以降維為基本思想,能充分考慮待度量居民地的主體特征和細節差異。先以象征性和形態概括性這兩個特點為依據,以某區域OSM(Open Street Map)矢量面數據為例,構建一批分別對應于3個不同構型待度量居民地目標的模板;再分別對目標和模板提取層次骨架線并建立骨架線緩...
《測繪科學技術學報》征稿簡則
摘要:<正>《測繪科學技術學報》創刊于1984年,雙月刊,是由中國融通文化教育集團有限公司主管、星球地圖出版社主辦的測繪專業學術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為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知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資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萬方數據)、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 (2023)收錄期刊,并入選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報告(2023)。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3-6338...
卷首語————作者:王家耀;
摘要:<正>啟一元復始,待四序更新。帶著智能化測繪的思索、邁著探索求知的步伐,《測繪科學技術學報》同全國測繪科技工作者一道迎來了嶄新的2025年。在此,謹向支持和關心《測繪科學技術學報》工作的朋友們致以誠摯的感謝和新年祝福!剛剛過去的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七十五載波瀾壯闊、中華民族歷久彌新,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國萬千氣象、蓬勃發展
多機器人協同視覺SLAM技術研究綜述————作者:楊子迪;李建勝;王安成;李雪強;羅豪龍;郭雨巖;
摘要:隨著移動機器人自主環境感知和定位導航任務逐漸向高復雜度、大尺度的方向發展,單機器人視覺SLAM在精度、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局限性逐漸凸顯,多機器人協同視覺SLAM技術作為解決方案成為了SLAM領域的研究熱點。首先,結合多機器人SLAM的本質優勢,從視覺SLAM的發展和其研究重心的變化分析了單機器人視覺SLAM向多機器人協同視覺SLAM的發展趨勢。其次,圍繞多機器人協同視覺SLAM技術發展的3個關鍵...
用CEEMDAN-ICA去除GNSS坐標時間序列噪聲————作者:范小猛;胡川;張重陽;李成洪;趙立都;
摘要:為了改善相關系數準則識別噪聲不準確的問題,提出一種聯合自適應噪聲完備經驗模態分解CEEMDAN(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和獨立成分分析ICA(Independ Component Analysis)的坐標時序降噪方法。首先對坐標時間序列進行CEEMDAN分解,根據相關系數準則得到高頻分量;...
基于填挖方的DEM地形描述誤差建模及置信度評估————作者:李書雪;成毅;葛文;張金祿;曹漣帥;
摘要:針對當前DEM誤差研究廣泛但度量方法的通用性及結果可靠性卻難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填挖方分析的DEM地形描述誤差模型及置信度評估方法。該方法通過回歸擬合探究了地形復雜度ITC、分辨率R及DEM地形描述誤差Ec間的關聯,建立了DEM地形描述誤差定量估算模型Ec=0.013 8×R×ITC;同時以該...
滑窗檢測的GNSS/INS抗欺騙新方法————作者:張耀春;孫付平;肖凱;張倫東;崔建勇;
摘要:針對GNSS/INS松組合系統難以辨識粗差和欺騙信號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滑窗一致性檢測的抗欺騙方法。該方法包含欺騙檢測和欺騙抵抗兩個部分。首先,根據欺騙信號連續播發的特點,引入滑動窗口,通過改進現有的位置一致性檢測方法,實現欺騙信號的可靠檢測。然后,對于融合不同精度慣性導航系統的組合導航系統,分析了檢測到欺騙信號后的自主導航性能,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抵抗策略。設計了5種仿真場景驗證所提出的方...
一種基于多級角度的面實體形狀相似度計算方法及應用————作者:劉賀;郭黎;曹瑜娟;袁遠;朱闖;
摘要:形狀是面實體幾何匹配的常用特征之一。已有的面實體形狀相似度計算方法存在形狀描述能力不強、魯棒性差、計算過程復雜等問題,為此提出了一種基于多級角度的面實體形狀相似度計算方法。首先,對面實體輪廓進行等距重采樣,以每個輪廓點為中心采取3步策略對輪廓進行多級劃分,基于多級角度值實現對形狀特征由局部到整體的多級描述;其次,借助離散傅里葉變換消除面實體旋轉對計算結果的影響;最后,基于方向、位置、面積和形狀構建...
多視圖協同交互的港口規模與國家經濟關聯關系可視化研究————作者:閆金珠;李少梅;王映雪;尹廣志;
摘要:針對復雜的港口規模與國家經濟數據,提出利用灰色關聯模型和熵權灰色關聯模型計算港口規模與國家各經濟指標的關聯度。基于多視圖協同的思想,構建港口規模與國家經濟關聯關系可視化平臺,從國家和區域兩個層面,利用地圖、雷達圖等多種視圖樣式進行關聯關系數據可視化表達。基于可視化結果從各項經濟指標對港口規模發展的影響程度、關聯程度的穩定性和整體關聯程度3個方面對二者之間的關聯關系進行分析。以“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
一種基于ASPPUnet的道路裂縫檢測模型————作者:曹一冰;張江水;張政;趙鑫科;
摘要:為了更加精確高效地對道路裂縫進行分割提取,提出一種基于多尺度特征與上下文信息融合的ASPPUnet道路裂縫檢測模型。ASPPUnet通過U形編碼解碼器進行多尺度特征的提取,通過引入ASPP模塊進行不同范圍上下文信息的融合;同時模型還引入了深度可分離卷積模塊,用以實現模型的輕量化;采用融合Dice和交叉熵的損失函數,均衡模型的查全率和查準率;采用動態數據集增廣方法,使得模型在小數據集上也能實現良好的...
基于多通道CNN-GRU的低緯度區域電離層預測研究————作者:張仁中;楊嘉祎;李家樂;陳冠宇;劉佳悅;李豪瑞;申云蕭;李旺;
摘要:赤道電離北冠帶覆蓋中國南部區域,受“噴泉效應”影響該區域電離層動力學特征非常復雜,嚴重影響衛星導航定位的精度。本文選取云南和四川為研究區域(以下簡稱川滇區域),基于中國陸態網的48個GNSS觀測站數據,采用具有多通道特征的卷積神經網絡-門控循環單元算法針對低緯度區域電離層預測展開研究。空間特征上,CNN-GRU能夠有效預測多種尺度的電離層空間結構,相關系數優于0.9。但是在南部邊界地區,存在明顯預...
低光照條件下基于圖像增強的視覺慣性組合導航方法————作者:李雪強;李建勝;王安成;郭雨巖;付飛;趙剛;
摘要:針對視覺慣性SLAM在光照變化劇烈和低光照場景下容易產生漂移甚至系統失效的情況,提出了一種基于圖像增強的單目視覺慣性組合導航算法。首先對圖像進行改進的自適應伽馬變換和CLAHE處理,增強圖像亮度和對比度;之后采用基于角度一致性的改進RANSAC算法對誤匹配點進行剔除;最后將視覺信息與IMU預積分進行緊耦合,得到穩定的位姿結果。EuRoC數據集中4個光照變化大和低光照的困難序列驗證結果表明,與開源的...
單頻PPP中電離層延遲影響及改正效果分析————作者:邱瑞瑾;馮哲煜;陳晨;景鑫;李建文;
摘要:單頻PPP存在無法組合多頻點觀測值來消除電離層誤差的問題。為了分析并改正單頻電離層延遲,將實測數據和仿真得到的包含預設電離層延遲的GPS雙頻觀測值,分別基于單頻非組合、雙頻非組合模型進行PPP解算。對比分析發現,電離層延遲對單頻PPP定位性能有較大影響,沒有電離層影響的單頻PPP定位性能與雙頻PPP相當。然后采用3種常用約束策略(常數約束、時空約束和逐步松弛約束)對實測數據進行PPP解算實驗。實驗...
三軸穩定型靜止軌道遙感衛星地理定位快速算法————作者:李賀;童曉沖;章程;王智超;李樹林;
摘要:三軸穩定型靜止軌道遙感衛星具有高時間分辨率的特點,在氣象預報、環境監測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分析靜止軌道遙感衛星常規地理定位方法和國際氣象衛星協調組織CGMS(Coordination Group for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s)標稱網格發布格式,提出一種針對三軸穩定型靜止軌道遙感衛星圖像地理定位的快速算法。首先,構建傳感器各個探元的初始入射視向量;隨后,經衛星平臺...
POT技術礦區形變監測仿真與適用性分析————作者:劉肖兵;常云浩;
摘要:像素偏移量追蹤技術是礦區大量級形變監測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形變監測精度易受圖像像元尺寸和互相關窗口大小影響。為了準確分析二者對POT技術礦區形變監測精度的影響機理,采用概率積分法仿真不同量級礦區形變,結合ALOS-PALSAR、Radarsat-2和TerraSAR-X衛星系統參數,生成3種不同像元尺寸的合成孔徑雷達仿真影像,在不同大小的互相關窗口下對SAR仿真影像進行POT監測,與仿真形變對比分析...
一種顧及幾何約束的機載LiDAR點云建筑物輪廓線提取方法————作者:石義煌;蔡湛;
摘要:建筑物是城市區域的主要地物之一。建筑物輪廓線的有效提取對于建筑物三維建模十分重要。機載激光雷達技術是近年來較為新穎的直接獲取地表信息的手段,用其生成的點云數據可直接提取建筑物輪廓線。針對點云數據提取輪廓線中閾值半徑不易控制的問題,提出一種直接從機載激光雷達點云數據提取建筑物輪廓線的方法。首先,進行建筑物輪廓點提取,利用三角函數和斜率來獲取初始輪廓點;然后采用多項式和最小二乘原理對輪廓線進行擬合;接...
AI技術賦能遙感衛星數據在軌處理————作者:王家耀;顏軍;吳佳奇;鄧劍文;董文岳;張強;龔永紅;蔣曉華;張建辰;胡勝華;
摘要:遙感衛星數據在軌智能處理已成為遙感領域的前沿技術,是實現“星數天算”的有效技術途徑。本文綜述了當前國內外主流的數據在軌智能處理系統發展現狀,分析了行業面對的問題,提出了天地一體的智慧星座系統架構,構建了一種集固有處理、信息提取、知識生成功能于一體的衛星數據在軌智能處理系統,探索了利用人工智能AI模型及算法以及星地一體化處理系統實施在軌信息提取和知識生成的方法。為驗證上述系統框架和方法,利用高光譜衛...
一種半稠密視差圖修補的深度學習半監督方法————作者:王淑香;官愷;劉智;牛澤璇;金飛;林雨準;
摘要:目前主流的匹配方法如塊匹配、半全局塊匹配方法等生成的視差圖為半稠密狀,在一些需要稠密視差圖的場景無法使用,因此必須進行修補。然而傳統的修補方法視差圖精度有限,無法滿足高精度場景需求。針對該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半監督的修補方法,該方法以傳統匹配方法為基礎,利用深度學習提取特征的優勢,修補了視差圖中的缺失區域。實驗結果表明:1)基于半監督的修補方法精度遠高于傳統修補方法,實驗中絕對終點誤差和3像...
耦合地理空間信息的監控視頻動態目標跟蹤方法————作者:史世豪;施群山;周楊;甘文建;齊凱;
摘要:監控視頻中目標的識別和跟蹤對于維護社會穩定、提升公共安全和便利性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數據分析和智能應用提供基礎。然而,其與地理空間信息的耦合分析程度較低,僅靠監控人員進行觀察費時費力,不能充分利用監控視頻的空間信息。針對這種問題,提出將監控視頻與地理空間信息結合的方法,對關注目標進行檢測識別提取,通過由圖像空間向地理空間的映射模型,將目標運動軌跡映射至地圖中。同時,結合以上技術以及應用需求的不同,...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