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混凝土》
關注()【雜志簡介】
《混凝土》致力于推動混凝土行業的發展,為混凝土企業和科研人員提供政策信息、市場動態、發展現狀及前景預測;推介混凝土行業的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傳播生產管理、工程實踐、檢測標準、性能測試和專利技術等方面的信息。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建筑科學核心期刊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國外數據庫收錄
美國化學文摘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理論研究;原材料與輔助物料;預拌混凝土;混凝土制品;工藝及設備;生產管理;實用技術;行業資訊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兩種成孔方式下約束漿錨搭接的預制剪力墻抗震性能研究 管乃彥,陳昕,呂亞軍,GUAN Naiyan,CHEN Xin,L Yajun
廣西柳州大力推廣預拌砂漿進家裝市場
內嵌預應力筋材加固混凝土梁的延性性能研究 李慧敏,丁亞紅,LI Huimin,DING Yahong
鹽湖環境對堿激發混凝土強度和孔結構的影響 宋強,李婷,張肖燕,SONG Qiang,LI Ting,ZHANG Xiaoyan
變骨料混凝土與風化片麻巖的強度關系研究 劉傳孝,王龍,劉星輝,莊帥,張曉雷,LIU Chuanxiao,WANG Long,LIU Xinghui,ZHUANG Shuai,ZHANG Xiaolei
再生混凝土常規三軸受壓性能試驗研究 余興國,陳宇良,經承貴,陳宗平,YU Xingguo,CHEN Yuliang,JING Chenggui,CHEN Zongping
混凝土受彎構件中鋼筋銹蝕修復方法評價 張鑫,耿歐,劉穎鳳,ZHANG Xin,GENG Ou,LIU Yingfeng
混凝土保護層銹脹開裂研究進展 鄭穎穎,徐亦冬,ZHENG Yingying,XU Yidong
非飽和混凝土氯離子傳輸模型研究綜述 袁利強,孫叢濤,程火焰,YUAN Liqiang,SUN Congtao,CHENG Huoyan
山東省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2015年會長工作會會議紀要 山東省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
碳纖維布加固二次受力下剪彎段開雙孔RC 梁受力性能 竇談,袁廣林,李慶濤,邱輝,DOU Tan,YUAN Guanglin,LI Qingtao,QIU Hui
福州“全球眼”實時監控河道采砂
混凝土 SHPB 試驗技術研究進展 權長青,焦楚杰,李習波,申博,閆毅,QUAN Changqing,JIAO Chujie,LI Xibo,SHEN Bo,YAN Yi
高工論文發表:開關型閘板防噴器密封膠芯性能試驗研究
摘 要:帶壓作業密封系統試驗臺利用液壓動力系統輸出水壓代替油田油水井內部壓力,模擬真實油田帶壓作業起升油管柱修井作業過程,確立開關型閘板防噴器密封膠芯性能試驗步驟。利用帶壓作業密封系統試驗臺的控制系統進行全程自動化開關型閘板防噴器密封膠芯性能試驗,測試油水井井壓與密封副驅動力之間關系以及液壓驅動力與開關型防噴器膠芯變形關系。
關鍵詞:帶壓作業,防噴器,柔性密封
由于油田生產作業過程中,特別是帶壓作業過程中,需要在密封油水井井壓的情況下,起升或下放管柱,也就是說開關型閘板防噴器密封膠芯是在擠壓變形的情況下,受到管柱的不斷摩擦進而達到磨損甚至破壞[1]。因此研究密封膠芯的使用壽命以及如何延長密封膠芯的使用壽命是必要的。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首先要從密封膠芯的受力變形關系入手,因此利用帶壓作業密封系統試驗臺,根據油田現場實際操作過程,確立開關型閘板防噴器密封膠芯試驗步驟,測試油水井井壓與密封副驅動力之間關系以及液壓驅動力與開關型防噴器膠芯變形關系。
混凝土最新期刊目錄
改性石灰石粉與高爐礦渣協同對混凝土性能及微結構的影響————作者:丁慶軍;廖慶堯;王君;馬雪婷;
摘要:為研究改性石灰石粉(LP)與高爐礦渣(GGBFS)協同對混凝土性能及微結構的影響,研究了改性石灰石粉與高爐礦渣的比例及摻量對混凝土宏觀性能的影響,并通過XRD、熱分析、熱分析微觀測試手段研究了改性LP與GGBFS協同對混凝土水化產物和孔結構的影響。結果表明:改性LP與GGBFS協同優化了膠凝材料的粒徑,混凝土結構更緊密,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相較于單摻改性LP,改性LP與GGBFS復摻促進了膠凝...
基于DIC技術的混凝土剪切力學性能研究————作者:王溧浤;孫新建;
摘要:采用剪切液壓伺服機,通過混凝土在不同應變率下(10-5/s、10-4/s、10-3/s、10-2/s)的直剪試驗,研究混凝土的剪切力學性能和破壞模式。研究結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剪強度存在明顯的應變率效應,隨著應變率的提高,混凝土表現出更高的抗剪強度。結合數字圖像相關(DIC)技術,獲取了混凝土受剪的裂縫發展全過程...
承臺現澆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效應及影響參數分析————作者:楊新浩;張凌云;董軍;張堯;劉旭;
摘要: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作用會使結構產生裂縫,并降低結構的耐久性和穩定性。因此,提前進行水化熱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溫控方案對于保障結構施工質量尤為重要。以重慶市嘉陵江某特大斜拉橋11#索塔承臺為研究案例,利用MIDAS/FEA有限元軟件并結合承臺溫控方案以及現場實測方式對分兩次澆筑成型的承臺水化熱效應以及影響參數進行探索和分析。研究表明:承臺溫控方案對應承臺模型水化熱結果均滿足大體積混...
緊密堆積理論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的應用歷程————作者:劉力郡;王甲春;黃斌;徐心怡;
摘要:基于緊密堆積理論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是混凝土制備科學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從緊密堆積理論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Fuller試驗是不同粒徑的固體顆粒首次緊密堆積試驗,并提出了累積篩下百分數與顆粒粒徑的數學經驗式,Bolomey式中出現了粒徑比,為A-A緊密堆積計算式的提出做了基礎性的工作。MA-A式考慮實際堆積時顆粒的特點,進一步對A-A緊密堆積計算式的修正。A-A式可以計算出普通混凝土中粗、細骨料的緊密...
多元固廢基復合膠凝材料的硬化特征與抗蝕性能研究————作者:陳平;夏海洋;胡成;向瑋衡;梁志鋒;
摘要:為了制備出優異的海工抗侵蝕水泥基材料,研究了礦粉對多元固廢基復合膠凝材料水化特性和抗蝕性能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礦粉的摻入可以提高復合膠凝材料的力學強度和抗蝕性能。其中,摻入礦粉30%的復合膠砂的28 d抗折強度為6.6 MPa,抗折強度為45.1 MPa,72 h累計放熱量比未摻入礦渣的基準組減少了11.3%,30 d和90 d電通量分別為2 147 C和948 C,抗氯離子滲透性能比基準組分別...
纖維戈壁混凝土單軸受壓力學性能研究————作者:王麗;張雅欣;楊德玉;王智強;廖浩宇;梁瑩;陳宗平;
摘要:為研究不同類型纖維(聚丙烯纖維、玄武巖纖維、聚丙烯纖維+玄武巖纖維)及其摻量對戈壁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對纖維戈壁混凝土進行單軸受壓靜力加載試驗,觀察了試件的受力破壞過程及形態,獲取了其應力-應變全過程曲線,基于試驗數據深入分析了不同類型纖維對戈壁混凝土的峰值應力、峰值應變、彈性模量、軸壓韌性比等力學性能的影響規律并與普通骨料混凝土進行對比分析,并通過SEM電鏡掃描分析了纖維戈壁混凝土的微觀結構。...
高摻量短切碳纖維混凝土的力學與導熱導電性能————作者:張以紅;張小龍;李健輝;
摘要:為掌握高摻量、長度為1~3 mm的碳纖維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特點并了解其導熱導電性能,以占膠凝材料質量4.5%且長度為1~3 mm的碳纖維制備混凝土,以水膠比和纖維長度為變量,進行碳纖維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劈裂抗拉強度等試驗分析。同時在理論計算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骨料的影響,分析該種混凝土的導熱系數,并對其導電性能與電熱性能進行理論分析。研究結論表明:當混凝土水膠比為0.3時,高摻量且長度為...
凍融循環后礦渣基堿激發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研究————作者:吉延峻;陳帥;劉文瑾;張奧利;李武斌;
摘要:為研究礦渣基堿激發混凝土(AAC)的抗凍性,分別制作了15個立方體試件和15個圓柱體試件,進行了最高200次的凍融循環力學性能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凍融循環后,試樣表面出現小孔,表面粗糙度增加,外觀顏色變暗。隨著凍融循環次數的增加,AAC的質量損失率最高達1.88%。AAC的抗壓強度先增大后減小,彈性模量逐漸減小。經過50次凍融循環后,試樣的抗壓強度大于未凍融循環的試樣。當凍融循環次數達到200次時...
高溫后凍融玄武巖纖維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能————作者:鄭君;張信龍;郭瑞晉;呂學濤;
摘要:通過玄武巖纖維再生混凝土慢凍試驗,研究不同玄武巖纖維摻量(0、0.10%、0.15%和0.20%)在凍融損傷條件下玄武巖纖維再生混凝土(BFRRAC)質量損失率、相對動彈性模量及損傷度,對相應試塊進一步進行高溫(20℃、200℃、400℃和600℃)試驗,對冷卻后試件進行試驗,分析玄武巖纖維再生混凝土質量損失率、抗壓強度、應力-應變關系曲線及劈裂抗拉強度與纖維摻量的關系。結果表明:經歷25次凍融循...
凍融循環作用下赤泥基泡沫混凝土強度劣化機理與模型研究————作者:李揚波;劉愛峰;李濱田;陳懌旸;陳旭;李勇飛;成浩;
摘要:利用鋁工業副產品赤泥制備了新型赤泥基泡沫混凝土(RMFC)并結合室內凍融循環試驗研究其抗凍性能,分析赤泥摻量、凍融循環次數對RMFC表面破壞形態、質量損失及抗壓強度衰減的影響規律。試驗結果表明:凍融循環作用下RMFC試塊表面主要發生脫落、蜂窩狀孔洞等破壞;隨著凍融循環次數的增加,RMFC質量損失率先增加后減小,抗壓強度逐漸降低。相同凍融循環次數時,RMFC質量損失率和抗壓強度損失率均隨赤泥摻量的增...
納米碳纖維對混凝土碳化后力學性能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作者:黃湘寒;肖楮文;鄭凱;吳偉明;
摘要:對不同纖維體積摻量(0.1%、0.2%、0.3%、0.4%、0.5%)的納米碳纖維混凝土(CNFC)進行了碳化試驗和力學試驗,研究了納米碳纖維對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碳化后力學性能的影響。在納米碳纖維最佳摻量(0.3%)的基礎上,制備了不同碳纖維體積摻量(0.1%、0.2%、0.3%)的碳-納米碳纖維混凝土(C-CNFC),研究了復摻碳纖維對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碳化后力學性能的影響。并結合SEM試驗,分...
反復拉荷載損傷混凝土自愈合前后氯離子傳輸性能————作者:張慶章;孫鵬帥;宋力;王峰;
摘要:反復荷載作用容易導致混凝土內部出現損傷并加速氯離子侵入混凝土,而隨著時間的持續混凝土內的自愈合效應又會降低損傷對氯離子傳輸性能的影響。為此,針對不同摻合料混凝土進行的抗拉強度(40%、50%和60%)、持載時間(卸載時間為3∶1、4∶1和6∶1)和循環次數(8次、12次和16次)損傷混凝土自愈合前與自愈合后氯離子傳輸性能試驗。結果表明:隨著拉應力水平、荷載循環方式中持載時間占比和荷載循環次數的增加...
基于RF的模擬海洋環境下FRP筋混凝土界面黏結強度的耐久性研究————作者:譚欣怡;黃麗華;
摘要:隨著FRP筋混凝土材料在港口碼頭、橋梁隧道等結構中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其耐久性設計備受關注。基于不同溫度的海水(堿性)環境下的加速老化試驗結果,利用隨機森林(RF)算法,開展模擬海洋環境下FRP筋混凝土界面黏結強度剩余率預測模型研究。通過計算分析315組耐久性拉拔試驗的界面強度剩余率,基于數據分布選取142組數據點建立數據庫,按4∶1比例隨機選取數據構建訓練集和驗證集,采用訓練集建立預測黏結強度剩余...
細觀混凝土試件單位面積破壞能研究————作者:梁昕宇;武增彪;李文海;
摘要:為研究混凝土試件在不同加載條件下強度變化,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從細觀混凝土單位面積破壞能角度研究,通過對拉、壓、彎、扭不同破壞模式的混凝土試件,應用有限元數值模擬軟件,采用雙折線損傷本構模型,模擬分析不同加載條件下混凝土試件破壞形態,以及加載過程中各試件破壞面積和破壞能量,定量計算各破壞模式下單位面積破壞能,并分析不同破壞模式下破壞面積和破壞消耗能量之間關系。結果表明:在不同破壞模式下,混凝土試件破...
考慮荷載作用的RC梁鋼筋銹蝕漏磁檢測及仿真分析————作者:程呈;齊佳寶;鄭渝;周建庭;張洪;
摘要:為研究外荷載作用下銹蝕-應力耦合對鋼筋自發漏磁信號的影響特征,將單一缺陷磁偶極子模型推廣至多缺陷磁偶極子模型,結合力磁耦合效應,為考慮荷載作用的RC梁鋼筋銹蝕漏磁檢測提供依據。通過MATLAB進行數值計算,剖析了掃描距離、銹蝕深度、應力大小等因素下漏磁場強度切向、法向分量的演化規律。COMSOL仿真試驗結果表明:當荷載為70 kN、鋼筋最大應力達384 MPa時,By磁信號樣本標準差與無荷載作用時...
高溫后鋰渣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作者:梁炯豐;胡子怡;何春鋒;程麗紅;
摘要:為了研究高溫后鋰渣再生混凝土的抗火性能,對其抗壓、劈裂抗拉和抗折性能進行了試驗研究。試驗研究3種因素(不同溫度、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鋰渣摻量)對鋰渣再生混凝土試件質量損失和力學性能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隨著受熱溫度的升高,再生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及抗折強度逐漸降低。再生粗骨料的增加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降低。高溫加熱后,隨著鋰渣摻量的增加,鋰渣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和抗折強度...
復合膠凝體系超高性能修復材料韌性及微細觀特征研究————作者:謝文;胡業紅;樊磊;謝靖斌;田峰;鄒烽;秦公義;崔圣愛;
摘要:為探究復合膠凝體系對超高性能修復材料韌性及微細觀特征的影響,設計水泥單一膠凝體系、水泥-硅灰二元膠凝體系和水泥-微珠-硅灰三元膠凝體系進行探索。通過物理力學性能試驗,研究不同膠凝體系對超高性能修復材料工作性能、力學性能和韌性行為的影響,并結合掃描電鏡及CT技術從微觀角度解釋其作用機理。研究結果表明:硅灰和微珠均顯著提高混凝土的力學性能,且微珠可以補償硅灰對流動性的不利影響。工作性結果、折壓比及殘余...
橡膠-玄武巖纖維混凝土抗裂性能和變形能力試驗研究————作者:張鴻俊;鄭元;韓玉珍;王凱樂;
摘要:為解決高原環境下道橋路面混凝土開裂、變形問題,提高高原道橋路面混凝土的開裂強度及韌性。將橡膠顆粒和玄武巖纖維摻入混凝土中,通過添加減水劑進行拌合制備RBC,經過抗壓、抗折強度以及靜壓彈性模量試驗,分析RBC的抗裂性能及變形能力。橡膠顆粒粒徑為40目摻量為20%、玄武巖纖維摻量為0.2%RBC的性能最好,抗壓、抗折強度均最高分別為32.8 MPa、3.61 MPa,彈性模量為24.69 GPa。RB...
冬季施工外加劑對混凝土流變性的影響研究進展————作者:范小虎;張俊逸;王立志;尹賀軍;潘銘;白魁武;高小建;
摘要:為了保證混凝土冬季施工質量,國內外常采用減水劑、防凍劑、引氣劑、觸變劑等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早期性能和耐久性。在分析比較常用冬季施工外加劑對新拌混凝土流變學行為的作用規律和機理,進而為實現寒區混凝土的成功制備及其工作性能優化提供參考。減水劑對流變性的影響機制主要與吸附和分散作用有關,摻入后大幅降低屈服應力;引氣劑對流變性的影響機制包括了滾珠潤滑效應和顆粒橋接效應兩個方面,摻入后顯著降低塑性黏度;防凍劑...
秸稈纖維增強鎂渣固化鋰渣力學性能與微觀特征研究————作者:郭喬明;陳峰;趙華;楊璐;陳慧;溫久然;
摘要:為有效解決海量鋰渣、鎂渣等大宗工業固廢限制新能源及冶金行業發展的問題,實現鋰渣、鎂渣等固廢在道路工程中的資源化。以鎂渣作為主固化劑,采用秸稈纖維加筋的方法對鋰渣進行固化處理并制備了適用于路面基層的秸稈纖維增強鎂渣-鋰渣復合固化材料(MS-LS)。通過無側限抗壓強度測試研究了MS-LS的力學性能,結合XRD與SEM試驗探究了MS-LS的微觀結構特征以及固化機理。結果表明:MS-LS的抗壓強度隨著纖維...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